上一篇中我们熟悉五种内置的缓动曲线和(三次)贝塞尔曲线,并且基于此完成了缓动效果.
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实现逐帧动画,基于贝塞尔曲线的调速函数就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了,因为我们并不需要帧与帧之间的过渡状态
,就像上篇中所看到的,所有基于贝塞尔曲线的调速函数都会在关键帧之间进行插值运算,从而产生平滑的过渡效果。
这个特性显然很棒,平滑的效果确实是我们使用css过渡和动画所追求的。
但是在逐帧动画的场景下,这种平滑的特性恰恰毁掉了我们想要实现的逐帧动画的效果.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段卡通影片、一个复杂进度的提示框、一个小loading, 我们不会单纯的选择一张GIF动画胜任,因为它的局限性和短板表现的很明显.
写在前面中提到,我们不能基于贝塞尔曲线的调速函数完成我们所需要的逐帧动画,那么采用什么调速函数呢?
对,答案就是steps()
调速函数,与贝塞尔曲线迥然不同的是,steps()
会根据你指定的步进数量,把动画分为很多帧,而且整个动画会在帧与帧之间硬切
,不会像贝塞尔曲线那样做插值处理。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steps(8)、linear和ease的区别.
其实这种硬切效果是我们极力避免的,因此我们也很少听到关于steps()
的讨论。在CSS调速函数的世界里,基于贝塞尔曲线
的调速函数就像是被人追捧的白天鹅,而steps()
则是旁人唯恐不及的丑小鸭。
其实无所谓好与不好,更多的是适合与不适合,我们都崇拜的贝塞尔曲线在像小"loading"这样的逐帧动画中失败了,而steps()
却展示出我们想要的效果.
这个想法最初是Simurai在他的博客中推出http://simurai.com/blog/2012/12/03/step-animation,他使用steps()
实现拼合图片的动画效果.让人印象深刻
See the Pen Steps Animation by simurai (@simurai) on CodePen.
有时候,我们希望一段为本字符逐个显示,模拟出一种打字的效果。这种效果在技术类网站中尤为常见,用等宽字体可以营造出一种终端命令行的感觉.
<h1>CSS is amazing!</h1>
@keyframes typing{
from{width:0}
}
h1{
width:7.7em;
white-space:nowrap;
overflow:hidden;
animation:typing 8s;
}
我们想要模拟出一种打字效果,但是
我们很自然的想到了使用steps()
来修复第一个问题,但是不幸的是,我们所需要的步进数量是由字符的数量来决定的
CSS值与单位(第三版)
规范引入了一个新的单位,表示"0"字形的宽度。大多数场景下,我们不必关心"0"字形的宽度到底有多宽,因为在等宽字体中,"0"字形的宽度和其他所有字形的宽度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如果使用ch单位来表示h1的宽度,那取值实际上就是字符的数量
:在上面的例子中就是15
@keyframes typing{
from{ width:0 }
}
@keyframes caret{
50%{ border-color:transparent }
}
h1{
width:15ch;
overflow:hidden;
white-space:nowrap;
border-right:0.5em solid;
animation:typing 6s steps(15),caret 1s steps(1) infinite;
}
但是我们还是有些疑问:
steps()
函数,这时候正是JavaScript的用武之地
function $$(selector,context){ context = context||document; var elements = context.querySelector(selector); return Array.prototype.slice.call(elements); } $$('h1').forEach(function(h1){ var len = h1.textContent.length,s = h1.style; s.width = len + 'ch'; s.animationTimingFunction = "steps(" + len + "),steps(1)" })这一篇主要基于steps()
函数和ch单位
,详细的比较了steps()
调速函数和基于贝塞尔曲线调速函数的区别,虽然steps()
调速函数像是旁人唯恐不及的丑小鸭,但是它亦有其独特的魅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