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德地图的分析报告
目录
引言 2 一 项目背景 3 二 运营模式 3 三 应用分析 4 1 目标群体 4 2 市场占有率 4 3 与同类应用比较 6 3.1 产品分析 6 3.2 功能分析 7 3.3 使用分析 8 3.4 推广方式 9 四 盈利模式 9 1 对于与地图相关商家的增值服务 9 2 手机预装软件和与运营商合作客户端下载软件 10 3 流量变现 10 4 互联网位置服务 10 五 发展前景 11
引言 从古至今,地图一直都是行军打仗,出门远行必不可少的工具,“行路难,行路难,难于上青天”,说的不只是蜀地难行,我们在难以辨识方向,无法寻找目的地时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由此可见地图对人们的重要性。随着手机,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地图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高德地图就是其中为很多人所熟悉的一款APP。 一、项目背景 高德是中国领先的数字地图内容、导航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于2002年成立,2010年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高德拥有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测绘航空摄影甲级资质和互联网地图服务甲级测绘资质“三甲”资质,其优质的电子地图数据库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以11亿美元全资收购高德公司,高德成为阿里的子公司。数量庞大的位置信息和数据是高德地图的核心价值,同时高德还拥有导航和地图市场领先的市场份额。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不仅是移动入口应用,更是紧密结合人与人、人与商品、人与商户、商品和商户之间的桥梁。高德图的核心功能是定位导航,过去用户想要去哪里只需打开导航,参考我们提供的路线导航行驶即可,但用户在查找位置时也会因为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选择哪个方向而显得比较茫然,同时也导致导航工具好的功能排不上用场。高德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多年的地圓经验优势,利用导航和地图可以将多维度的数据和关系结合起来,给人们带来更多创新的体验。 二、 运营模式 阿里集团对高德公司股票进行现金收购之后,高德成为阿里巴巴 100% 子公司,并融合进阿里生态体系基础上发展,由此所带来了运营模式的创新。 鉴于用户以往体验,高德推出了囊括了公交换乘、地铁出行、叫出租找代驾等“出行”功能合集,涵盖了用户出行的一切需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路线导航,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高德同时还为用户提供了从兴趣、出行到最终消费的.生活导航,会根据用户发送的位置信息推送附近的优惠信息,比如团购信息、餐厅、咖啡馆、电影院等。市场反应显示出,用户对这些新的设计引导方式还是比较认可的。 随着阿里的注资,高德与阿里云平台也通,作为阿里020(线上到线下)战略布局的先锋,高德地图在与阿里合作打通线上线下的同时,也收获了创新运营模式的增长。 三、 应用分析 作为互联网时代,地图无例外也从传统型转入互联网模式。目前,整个手机地图市场由百度旗下的百度地图,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图,谷歌旗下的谷歌地图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式,其他厂商很难与之抗衡。 1.目标群体 高德是做地图起家的,经过长时间人力、财力的投入和探索,积累下来丰富的经验,无论在地图数据的丰富性、准确度上还是定位、导航引擎技术上都胜人一筹。这一优势为高德地图赢得了不少的青睐,而使用高德地图的人群分布有着明显的特征,有数据统计,使用人群93%为男性,7%为女性,相应的年龄分布为:19岁以下有8%,20-29岁有31%,30-39岁有51%,40-49岁有12%,50-59岁有3%。由此可见,高德地图使用的人群主要集中在男性方面,女性方面使用率并不太高。此外年龄层也集中20-39岁的中青年人群。 2. 市场占有率
首先从手机地图市场份额分布上分析,高德地图以26.28%的市场占比排行第一,高德在地图领域探索多年,其精确的地图导航和生活娱乐信息的提供获得用户的良好反馈。紧跟其后的是同样拥有大量用户基础的百度地图,占比25.72%;谷歌地图以13.82%的比例继高德、百度之后排行第三。其次是老虎地图、和地图、搜狗地图和腾讯地图,均较稳定地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导航类APP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为23.76%,其中高德导航、图吧导航和凯立德导航分别以6.39%、3.97%、3.11%的比例列导航类产品的前三,天翼导航、导航犬和悠悠导航占比均在2%上下,百度导航、车托帮所占市场份额较少,不到1%。
从手机地图APP下载总量上看,综合多个下载平台的数据,可以看出手机地图APP的下载量呈两级分布。高德地图的下载量为55909万,蝉联手机地图APP下载榜的第一名。百度地图、谷歌地图分别以54721万次、29394万次排行第二、三位。而老虎地图、和地图、搜狗地图和腾讯地图的下载量相比于三大巨头有较大差距,尚在千万级。 3. 与同类应用比较 高德地图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百度旗下的百度地图,以及正在慢慢崛起的腾讯地图,在这里,我们就手机下载量最多的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进行对比分析。 3.1 产品分析 高德地图 百度地图 产品定位 致力于解决位置服务和导航 综合性本地生活搜索平台 评分
应用大小 66.8MB 104MB 启动时长 (加载完成) 19S 20S 版本迭代速度 一个月至两个月 15天至30天 基础数据 高德地图 四维图新 交通数据 世纪高通 自行采集,与交通部门合作 路况信息 UGC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几个方面情况: 1、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使用性能上差异不大,只是在AppStore上百度地图评分低于高德地图,iOS用户相对来说要更青睐于高德地图。此外,高德地图所占空间只是百度地图的五分之三。 2、数据支持上,高德地图利用自采集数据,而百度地图利用地理数据服务商提供的数据。此外在交通路况信息,高德地图也是利用自身采集,部分地区和交通部门合作提供更为权威数据。同样,百度地图利用第三方数据。 3.2 功能分析 高德地图 百度地图 附近生活 √ √ 公交导航 √ √ 步行导航 √ √ 行车导航 √ √ 骑行导航 × √ 路况提醒 √ √ 卫星地图 √ √ 室内地图 √ 公交地图 √ × 离线地图 √ √ 导航语音 √ √ 全景图 × √ 热力图 × √ 积水地图 √ × 3D地图 √ √ 2D地图 √ √ 电子狗 √ √ 违章查询 √ ×
从功能上看,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都能提供完善基本导航和定位功能,两家地图也在用户体验度上都下了不少功夫,高德地图推出室内地图,积水地图;百度地图推出骑行导航、热力图、全景图、违章查询具有生活服务特点的功能。但是高德地图的室内地图由于提供地点不多,相比百度地图全景地图,用户认可度稍微低点。此外,百度地图的违章查询更体现百度地图生活服务平台的定位。 3.3 使用分析 1导航方面 在路况信息方面,在导航途中两款地图都有路线提示,服务区提示,所用时间提示。不同的是,百度地图会有当前行驶速度提示,而高德地图没有这方面的功能。但是这里有个百度地图致命缺陷,就是没有提供路况提醒,地图显示路况良好,使用时间也是根据路况良好来计算的。反观高德地图,地图及时提供拥堵情况,显示整个拥堵距离,连行驶时间都根据拥堵状况计算在内。 在导航效果方面,百度地图临近岔路或者转弯点的时候会在上方显示放大图,而高德地图只是提供距离。 在地图地理信息方面,某些地区新建桥梁或修建道路等时,高德地图不久后更新地图数据,而百度地图更新速度较慢。 2生活服务功能 高德地图 百度地图 电子狗 高德地图采用雷达搜索页面 百度地图采用导航页面 生活服务 (资源提供) 携程,美团,猫眼,同程旅行,大众点评,歇会儿,有间房,阿里旅行,e代驾,爱代驾,快的打车 去哪儿网,百度糯米,大众点评,停车百事通,同程旅游,e代驾,顺风车,Uber专车 辅助功能 拥堵排行榜,路况上报 贴条高发地,违章查询
从两者对比上,两款产品风格迥异: (1)在电子狗这个应用上看,高德地图跟百度地图完全是两种方式,实际使用性也有很大差别。在同一条道路上,高德地图电子提醒方面给人感觉茫然一些,而百度地图显示更清晰了。 (2)生活服务上,高德地图更多是引流去第三方,提供相应的服务,而百度地图除了提供第三方的服务,还提供百度糯米,顺风车的百度自己的生活服务。 (3)辅助功能上,高德地图更多是位置服务、出行信息,百度地图更贴近生活,提供方便司机朋友的信息。 3、离线地图 离线地图出现很好解决没有流量下导航问题,两个地图在离线地图的表现去有着不同的表现。先说高德地图,它会根据你所在城市进行推荐,其次提供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离线地图包,而百度地图提供了包括中国台湾在内的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从这个方面百度地图的数据更为全面。但是实际使用情况来看高德地图离线地图主要在行车导航方面,而百度地图离线地图出现不小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未下载离线地图导致无法使用离线地图情况。此外整个高德地图离线地图包明显要比百度地图小很多。 3.4 推广方式 高德地图主要采用的是与当地交警合作,提供权威路况信息;攻击爱车站站台光投放;与“好声音”合作,推出“导航好声音”;推出导航好公交,绿色出行,赢iPhone6;结合热点事件推出活动,例如借开学之际的“假如我再上大学一次”活动,推出校园地图等方式进行推广。 而百度地图则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推广:结合热点事件推出活动,例如儿童节发起的“时光专驾,重返童年”专题活动;邀请鹿晗进行代言,利用其粉丝传播;利用春晚平台进行广告投放;与其他品牌合作推出活动,例如与uber合作推出“优先一步”;与康师傅绿茶推出“绿地健康走,apple watch碗里来”;借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推出寻找抗日老兵活动。 四、 盈利模式
扫码关注腾讯云开发者
领取腾讯云代金券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ICP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深公网安备号 44030502008569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150476号 | 京ICP备11018762号 | 京公网安备号11010802020287
Copyright © 2013 - 2025 Tencent 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