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量,就是我们的产品能带来的客户流量。不管是传统线下门店的客流还是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电商平台等获取的各类流量,一切生意的本质都是流量和流量变现。
互联网的上半场,从浏览器到门户到搜索引擎到各类细分平台(以腾讯为首的社交平台如公众号、小程序、朋友圈等,以阿里为首的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以及像美团外卖、滴滴打车等垂直平台),我们可以看到,流量的变迁越来越细分和下沉。随着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中国互联网人口红利见底、平台活跃用户增长乏力、用户移动互联网时长增速大幅下降。商家要么被平台绑架,要么只能自寻出路。
一方面是整个互联网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各种私域流量生态正在慢慢成熟,传统的商家在这个剪刀差之下,一定会在行动上向私域流量倾斜,迫切需要降低获客成本提高复购的新模 式。商家流量私域化,这必然是商家未来运营的一个趋势。
实际上,早在私域流量概念出现之前很多商家就在做这件事。回想我们平时买什么东西时会考虑听听别人的意见?母婴、教育、保险、房子、汽车、招聘等等,这些产品有个共同特征——买卖双方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而站在用户角度,迫切需要专家或者顾问来提供给自己个性化需要的服务和商品。另外,像微信里的微商、各种电商社群运营的微商群,则是私域流量的雏形。
但是,通过微信加好友拉群圈流量卖货是否能有比其他方式更好的转化率以及是否兼容搭载平台如微信的生态,这其实是私域流量运营最大的挑战。
私域流量的核心是商家对客户的一套触达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各类软件、平台、服务。私域流量的优势,第一是转化率和营销成本,一旦拥有,营销成本便极其低廉。第二在于,它是一种转变了的高效商业形态,之前的商业比如电商是一个大B to C的模型,也就是企业对客户,但是比如微商这种形态的成交是基于信任,先信任这个人,然后这个人再用他的人格给不知名的产品背书,这样效率就非常高。其实最初商业在建立的时候,大家就是因为信任某个人而去购买他的东西,只是后来商业在大规模生产和传播时,个人的效率不够了,才需要打造品牌。但今天的商品极大丰富,又需要去精选,所以大家又重新用人格去过滤和筛选出值得信任的商品。
像自媒体、网红电商、社区团购也是私域流量的应用,自媒体、网红电商的本质是靠用内容打造IP、塑造信任,然后成交,而社区团购则是基于对团长的信任。
私域流量其实就是把背后隐含的信任逻辑商业化。特别是当流量饱和、流量效能不够用的时候,大家开始追求更高的转化率,更高的复购率。这是整个互联网环境变化决定的,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
借助店员和门店,企业可以把庞大的用户群体分割到不同的专属流量池,每一个流量池既可以同步战略意志又有一定自主权,并且因为有人照顾这个流量池是活的。这种模式其实在母婴、交易、汽车维修、房地产等行业,因为信息不对称,从用户角度,迫切需要专家或者顾问来提供给自己个性化需要的服务和商品,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有文章分析,企业微信可能会成为私域流量未来的主战场,这其实还是取决于企业微信的定位。目前微信已经跟企业微信打通,企业可以借助企业微信,再加上引入第三方的数据,就可以做到用户数字化。说了这么多年的数字化转型,但对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 未必有足够的预算和人员实施,而现在通过企业微信即可做到。
另外,员工通过企业微信而不是个人微信,一方面可以增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人设搭建成为行业KOL(例如通过企业号人设搭建,将员工企业微信人设打造成所在行业的百事通,例如母婴行业:“标签+宝宝名称-妈”:百事通-天天妈),另外,企业也不用担心员工离职带走客户资源,可以将客户资源转给其他员工进行维护。
私域流量本质恰恰就是流量精细化运营,精细化运营的前提是精准认知你的用户。这要基于行为分析,尽量归集同一用户在不同渠道多触点的行为,将这些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自动化营销手段和主动营销工具触达用户,提高转化和复购。这其实也是后续企业微信+微信小程序开放能力上可以发挥的地方,将传统的CRM变为私域流量下商户新的工具和抓手。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营销实质就是将自己的员工都发展为私域流量的拥有者,将员工打造为意见领袖,进而建立对用户的强触达的私域流量池。
KOC:关键意见消费者(Key Opinion Consumer)。传统的电商平台评论区,大众点评就是专为KOC提供评价商家的平台。他们的内容、文案虽然不精致,甚至有时候还很粗糙,但是因为真实所以信任,因为互动所以热烈,这样带来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将曝光(公域流量)实现高转化(私域流量)。真正的KOC营销,就是让用户口口相传,达到触达足够多潜在客户的效果。
商家想要通过KOC方式来营销触达客户,一般来讲,可以有如下打法:
第一步:有优质的内容作为引爆点,比如通过爆品打折等。由内容分发到各渠道进行网络构建并在微信中进行传播。第二步:标识用户数据。商家需要有能力根据内容自动标识用户相关信息:如偏好、行为,识别用户之间的关系特征 ,在与用户实际交互中,由店员或者销售手工标识用户标签。第三步:通过记录用户分享路径和关系,找到关键意见消费者(KOC)。第四步:赋能销售和运营人员(工具、话术),与KOC建立强连接并促成交易,再通过KOC触达其他消费者进行拉新、拉复购和留存。
通过这种进行营销是一种用关键节点覆盖市场的逻辑,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企业消费者更广的私域流量覆盖池。
咱们都熟悉二八定律,对于商家来说,真正能反复贡献利润的可能只占所有消费者中的百分之二十,所谓的超级用户的其实就是这个“百分之二十”。在私域流量运营中聚焦超级用户,可以避免陷入人海战术, 聚焦产出性价比最好的群体。
企业营销一方面是获得新客户,另一方面就是延长顾客的生命周期挖掘更多的消费价值。但是把用户拉到私域流量池只是第一步,还是松散的关系,而超级用户一个特征是付费成为会员还保持强烈的消费意愿,这等于是锁定了用户的未来消费,进入到自我消费的模式中。如果商家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分析用户的消费时间、消费频率、消费金额。再设计超级用户权益、成长体系筛选出他们,通过精细化运营去锁定这些超级用户,例如,让他们成为付费会员,在用户生日、节日等关键时点进行个性化关怀,提供一对一专属服务。
一般来讲,商家能具备上述私域流量意愿并且能执行的较少,另外就是不同行业有不同特点,这就需要有专业的顾问或者代运营为商家提供赋能。
在流量端,有各类平台为商家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营销运营工具如优惠券、会员卡等工具,但是商家老板及雇员往往没有运营能力和时间,标准化的工具插件也不太会用。
在运力端,商家自身配送能力参差不齐,只能通过一些品牌专送(顺丰、美团、 蜂鸟)和众包配送体系(达达、闪送、UU等),甚至是一些地方性中小配送服务商,但这些服务商之间的服务质量如配送时间、配送接单率等差异很大。
对商家来说,如果有能为商家私域流量做代运营或者进行运营咨询+工具提供,这会让商家愿意为该服务付费,相对目前一些公域流量的收费比如滴滴打车、美团外卖的提成,商户私域流量代运营可能效果会更好,成本也更低。
今日头条为什么火?因为它把信息数据化、标准化,通过数据训练做到了一对一的新闻推送,所以它就干掉了传统的新闻浏览 模式。归根结底,只要成本允许每个人都希望获取个性化、切实的服务。
私域流量对商家来说是一个个带着标签、去中心化的精准流量。本质上是一种全新的一对一的商业文明,这需要我们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做到用户建模更小颗粒度的渗透。最终真正实现千人千面,通过科技实现客户真正的个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