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书籍看累的时候,适当看下其他类型书籍,换下脑子,扩展下知识面。
基本概念
全面薪酬:员工从企业获得的所有收入,包括:现金收入、非现金收入、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工作环境,甚至企业知名度等。如公务员的基本工作不高,但全面薪酬比较高。
现金收入:所有以现金形式或者类现金形式发放的收入。
非现金收入:非现金形式发放的收入,如:保险、工作餐、宿舍、带薪年假等福利待遇。
员工是否选择一家工作单位,比较的是全面薪酬,而不仅仅是现金总收入。
遵循的两个原则:
对外公平性解决员工的招聘和员工的离职问题,而对内公平合理解决员工满意度的问题 公平不是平均,平均可能是不公平的 同样条件下老员工的工资,不应该比新员工工资低
薪酬策略,也称为薪酬定位,是指在薪酬体系设计过程中,确定企业的薪酬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相对位置,它直接决定了薪酬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能力的强弱程度。
四种策略没有对错之分,适合就好 落后策略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是不合适的,只能短期采用
根据企业中各岗位对企业价值贡献的不同,而采取差异化的薪酬策略。岗位的核心价值越大,岗位的薪酬就高,反之就越低。现在企业设计薪酬体系时都会基于岗位价值确定岗位薪酬,绝大多数的测评工具也都是基于岗位的价值评估。
合理分工可以增加效率 不同的岗位可以制定不同的策略
企业薪酬水平要和他的市场地位相匹配,领先型企业:薪酬水平不需要太高也能吸引到顶尖人才;行业中居于第三、第四的企业倾向于较高的薪酬水平;小企业薪酬水平较低,通过其他福利吸引人才。
行业领袖型企业的薪酬可以不是最高的 大企业靠制度,小企业靠人才 企业的高管,最好是自己培养
私企和国企,会采用截然不同的薪酬策略
国企可以不制定薪酬策略 减员增效和业绩增长是国企员工涨工资的正道 工作外包和劳务外包是暂时的,从长远看,不符合经济规律
岗位价值评估解决的是岗位相对价值的问题。通过有效的岗位价值评估,确保公司内部处于不同职能领域的职位之间具有横向可比性,为公司建立职位层级体系、工资级别体系等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将公司内部的岗位与市场上的薪酬水平进行对标,与外部市场薪酬水平连接起来。
岗位价值评估的步骤:
目前的岗位价值评估方法有:
岗位价值评估工具可以直接用美氏或者海氏
关于岗位价值评估小组人员构成的建议:部门经理以上的人都可以参加;一些调皮捣蛋,经常提出质疑的员工最好也要参加;管理咨询顾问不要参与,要相信工具的科学性。
规模稍微大一点的企业,岗位往往比较多,所有的岗位都做评估不现实,一般选择几个标准的岗位作为标杆。
标杆岗位选择的原则:够用、好用、能用;参考原则:部门经理以上的岗位、关键核心岗位、有代表性的岗位。
岗位评估数量合适就好
组织者不要影响大家的判断,提倡自己判断。
岗位价值评估要收手机 岗位价值评估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所有的标准岗位都做过岗位价值评估之后,就得到了这些标准岗位的得分数据,这些数据这时候还不能用,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处理。实际工作中,有三种方式进行处理。
两种方法:
薪点制是“中国特色”的薪酬体系,不推荐使用,可考虑在年终奖分配使用 宽带薪酬体系作为一种趋势,正在逐步取代窄带薪酬体系。
不用调查所有的岗位 招聘时从应聘人员那里获取的薪酬数据比较靠谱
关键点:现有薪酬曲线、调整后的薪酬曲线和结合外部数据的薪酬曲线。线性函数,R的平方值越接近1说明拟合度越好, y=A*eBX
方法:职等也称职级,两种入级方法:一是根据岗评工具的入级表,对评估结果直接入级;另一种是切线法,根据一定的规则把公司所有的岗位进行切线划分,举例,根据岗评结果直接从高到底或者从低到高。
划分职等的诀窍:根据公司薪酬倾向(加大薪酬差距,则数量少,反之则多);企业现有文化(同一职等的人薪酬差距不大则窄带,反之宽带);找缺口比较明显的地方切分;岗评接近的尽量放入同一个职等内。
中位值代表了该薪酬等级中外部市场的平均薪酬水平。
方法:薪酬模拟曲线的值是结合薪酬策略、岗评以及市场薪酬数据综合选取,模拟得出的薪酬曲线;平均值可以是加权平均,也可以是其中一项的数据;调整后的薪酬要取整;最后得到的就是中位值(简单点就是结合公司现有的回归值、调研数据和薪酬策略确定各职等中位值)
宽带薪酬中,每个薪酬等级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的变动比要达到100%或100%以上
数量划分的两种方法:一是把所有的职等划分为统一的数量(国际最佳实践标准一般为7-9个等级);二是划分不同的,低职等的多一些,高职等的少一些。
操作方法:标准等额划分(涨薪额度都是统一的 薪级差=(最大值-最小值)(X-1);非标准等额划分法;等比划分法(薪级差=(最大值-最小值)^(1/(X-1));组合划分法(等额等比结合)
等比划分法比等额划分法更科学 实际工作中更倾向于等比划分法和组合划分法
通过社评工资设置地区系数
模拟总额的方法:最简单的统一用中位值乘以该职等的人数,留出5%-10%的空间
薪酬结构分类:固定收入和变动收入的结构;当期收入与预期收入的结构问题。
固定、浮动收入:固定收入包括固定工资、津贴、福利(五险一金、其他过节之类的);
变动收入:绩效工资、提成、奖金等;
设置原则:业务人员变动收入高、行政后勤人员变动收入低;基层人员变动收入低,高层人员变动收入高。
当期收入:一年内可以拿到的收入,预期收入:超过一年以上的未来收入,主要指期权。主要针对中高层,创业期的企业
高层变动收入比例要高,业务人员变动收入比例要高 要解决灰色收入的问题,只有靠制度
奖金分配存在“智猪博弈”现象。
保障二次分配公平合理的三种方法:
奖金分配模式要结合企业文化 三种方法没有优劣之分 实际操作的规范性与设计的合理性相比同样重要
普调时最好重新设计一套薪酬体系 如果某员工正好在晋升时又赶上调岗,建议先涨薪级,再比对相应的职等。
对全员发布,让所有员工了解公司的薪酬体系设计原则、奖惩激励标准以及发放标准。
多个好消息要分开公布。多个坏消息要一起公布。
原则结构:“纺锤形结构”或者叫“正态分布”是最稳定的结构。
高薪级:中薪级:低薪级 = 2:6:2
入级的具体细则:根据企业的文化导向制定(能力导向、行为导向、结果导向),涉及到的表格:入级细则表、薪酬入级对应表。
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把工资直接涨上去,不要一下子涨到头,“小步快跑”,分多次调整(每次激励的时效大概是3-6个月),涨薪的幅度最好控制在10%左右。
涨一次工资的幅度不能低于5%,否则不会显现涨工资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