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市场营销的小伙伴一定很清楚,产品生命周期:
如果你喜欢读经管类书籍,例如吴晓波在他的《激荡三十年》,张磊《价值》,包括西方管理类书籍书中列举的那些曾经辉煌过的企业,如今仍然在世的不多。
四个阶段
在中国百年老店屈指可数,每家公司都逃避不了从起步、平庸、卓越、陨落这四个阶段。
仔细观察,这些公司都是伴随着行业生命周期,随着时代红利的结束,这些公司悄然消失,例如东莞的制造业亦是如此。
答案是环境变化(外因)和自身变化(内因)。如果环境不发生改变,基因是不会做出改变的或者说改变来自外因。当然从另一个角度,基因始终在变化,适应新环境的基因被保留了下来。
放在我们身上也是如此,要么自我进化做出改变去适应环境,要么被环境变化倒逼做出改变,总之接受改变的人与时俱进,拒绝改变的人被社会淘汰。
能主动改变的人是非常少的,因为自我身份认知让我们停留在过去,蒙蔽我们双眼,形成闭环思维,形成信息茧房,阻碍我们做出改变。更多的人则是被动被迫作出由外而内的改变。
主动改变的人,能抢占先机,同时伴随风险。被动改变风险较小,但容易错失良机。所以我们要不断思考和反省,去感受环境的变化,并作出改变。
这个理论也同样适合企业,拒绝变化,不作出变化的企业就会被市场淘汰,企业改变 = 创新。
我常常看到教别人创新思维文章跟视频,于是我便思考,创新思维是人人都具备的吗?创新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天赋?
知识技能是可能通过后天学习掌握的,天赋却不能。天赋分为显性天赋和隐性天赋,显性天赋是外向的,能展现出来。而隐性天赋自己本人都不知道自己存在某种天赋,隐性天赋会在某些情况下被激发出来变成显性天赋,一种情况是内在激发,俗称"悟",另一种是外因激发,叫"启迪"。
显然创新能力是一种天赋,否则大学开一门课程创新席位的课程,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出创新人才了,企业也不用求贤若渴了。
同理赚钱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天赋?答案是天赋或者叫财商,否则为什么大学没有开一门赚钱的课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有14亿人口,每天做饭的人应该不下7亿吧?连续做饭10年的人也有5亿人吧?那这5亿人做了10年的饭餐,有什么菜品创新吗?答案是没有,人们每天做着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几种重复菜品。
这个问题又引出另一个问题,创新并不是集思广益,人多并不能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反而集体行为会出现《乌合之众》效应。
如果人人都能掌握创新思维,创新将是井喷式的爆发,人类文明将加速进步。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创新思维永远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也就是少数人改变世界。
英国科学家李约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国近代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没有诞生现代科学?有这种版本的回答,我认为就是集体无创新所致。
这个观点我认同,但是人们的好奇心是怎么被扼杀的?
首先说好奇心是如何被驱使的,人们探索未知的外界,从经验中总结理论,当人们发现真理之后,成就感会驱使人们继续探索下去。
然后说好奇心是如何被扼杀的,当人们总结理论后,通过语言和文字传递给下一代,人们会先学理论,再去实践,人们常常认为前辈的理论都是正确的,并且经过反复验证过,前辈的理论就是真理,所以不再去质疑,也不再去验证和实践,人们对于已知事物是没有好奇心的。
企业要想发展,就要不断创新,不断淘汰自己过时的产品。每一个产品的出现,都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如果产品长时间不更新,就会出现与时代脱节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慢慢被消费者忽略。
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企业要勇于淘汰自己的产品,这是企业自信、实力雄厚的表现,为了企业的长久发展,企业应该有革自己命的勇气和魄力。
创新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多数人没有创新的想象力。
市场淘汰的不是公司,而是那些对管理认知不足和对市场不敏感的管理层和老板。
是时代成就了这些企业?不出企业造就了时代。
从卓越到陨落实质上是企业停止了创新,被市场淘汰出局。保持基业长青需要企业不断应对变化,做出改变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宾塞·约翰逊曾)
我在另一篇文章《个人能力大于团队力量》中谈到,如今的很多新兴领域组织形式已经不再是个人服务团队,而是团队服务个人,此前个人的作用是微不足道,如今个人在团队中创造的价值早已超过团队。当员工个人创造的价值超越团队,管理方式和制度跟不上,员工就不会再将创新贡献给企业,此时是员工选择企业,他可以自己创业。
在企业生命周期中,发展期、成长期、可以1~100的创新,成熟期可以做微创新,那么进入衰退期必须是0~1的颠覆式创新,才能挽救该企业。此时面临更大的挑战,例如资金、资源、技术、人才梯队各种条件制约。
一个人做出改变是很难的,一家公司是由许多人组成的,是一群人要做出改变,能随市场动态做出改变的公司是极少数的。这需要股东的信任,董事会的支持,一个极强领导里的CEO,同时改变就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阻力。
这类似晚清,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大清朝的问题,也想改变,光绪皇帝也支持,可是一旦触及到多方利益,改革就无法推行下去,既得利益者宁可看着大清灭亡,也不改革触及到自身的利益。
没有传统的行业,只有传统的人,阻碍企业转型的根源还是"人"。
中国企业不用说三代,两代都极其艰难,为什么呢?
首先中国企业创建的都是些什么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创业者多是的没有受过很好教育,学历不高的一代人,但他们是具有经商天赋的一代人。除了学历不高其余都高,他们具备了高智商,高情商,高财商,高胆商......
从87年改革开放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年中,就如三国群雄逐鹿,时势造英雄,第一代企业家崛起。
为什么第二代就不行了呢?
我认为主要也是教育问题,第一代人主要是靠天赋加上后天学习成就了他们辉煌的业绩。但没有一个企业家敢让自己的子女重走一次自己的路。
由于第一代企业家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他们为子女提供了最好的教育环境,但是他们是照打工者去教育的,而不是按照守业者去教育的。所以他们子女去企业打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做接班人就不合格了,只有少数后知后觉的子女能发现自己的问题。
他们都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他们不知道学习跟学历关系,学历跟学识的关系,上学跟读书的关系。
上学不等于读书,知识的构成 20%来自院校,80%来自社会。读教科书不算读书。
学习不等于读书,学习的渠道多种多样,读书仅是其中一种,且速度慢,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除了读书之外网络和多媒体资源都是学习渠道。
学历不等于学识,博士等于深士,高学历是是面向微观领域,解决特定领域,特定问题而存在的。而经营企业,管理一个企业则需要学识渊博,掌握各种领域的跨界知识。
学识不等于能力,实际操作的落地能力
从秦始皇开始,几乎我们所有朝代都会为他们的后代设计一个制度,以求能够万世一系。经过统计发现,每个朝代都没能延续300年,当然有很多其他因素,这里仅仅谈的是制度设计。
我们看清宫剧常常能听到一句话"这里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不能改"。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之后清朝便开始走下坡路,老祖宗的办法行不通了。
电视剧《乔家大院》、《走西口》中几个大户人家,她们祖上都是做生意的,做生意赚到钱之后他们的做法就是买房置地,将周边数公里的土地买下来,做地主。让他们后代以收租方式生活,这样是风险最小的。
我2020年去甘肃青海大环线自驾游,住在一家民宿,老板人很好,很热心,就跟攀谈起来,他早年在云南缅甸等地做玉石生意,赚了很多钱,现在老了干不动了。他有一个儿子,儿子不争气,虽不争气,但人老是,没有不良谥号,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无法接他的班。于是他在云南买了一块地,建起了民宿给孩子经营。他是生意人,很清楚民宿投资回报比,短时间根本不赚钱,回收成本需要很多年,他所做的一切是给孩子未来铺路。
我们中国的家族企业管理者也是如此,总想创造一种企业稳定的运作制度和一套接班子,然后交给自己的子女,按这套流程运营公司,并相信这是最保险的。
企业生存之道是创新,而不是管理。即创新 > 管理,停滞创新企业都无一例外的走向没落。随便翻开一本管理类书籍,里面所列举的那些卓越企业,如今都如流星般陨落。
很多企业直到倒闭前的那一刻,企业还是健康的,问题出在创新上,产品无法与时俱进,时代不再需要该产品了。例如倒闭柯达公司,市场不再需要胶卷了。
我们看这些倒闭或者没落的企业: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其他企业收购即将倒闭的企业,此前我想不通,要这样的企业有什么用?一个破产的企业有什么价值?现在我想通了,企业没有问题,只要收购后,进行重组,及时调整战略,就能立即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