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全网最全系列 | Flink原理+知识点总结(4万字、41知识点,66张图)

全网最全系列 | Flink原理+知识点总结(4万字、41知识点,66张图)

作者头像
大数据老哥
发布2022-04-07 20:38:18
4K0
发布2022-04-07 20:38:1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大数据解决方案

1、Flink的四大基石包含哪些?

Flink四大基石分别是:Time (时间)、Window(窗口)、State (状态)、Checkpoint(检查点)。

2、讲一下Flink的Time概念?

在Flink的流式处理中,会涉及到时间的不同概念,主要分为三种时间机制,如下图所示:

EventTime[事件时间]

事件发生的时间,例如:点击网站上的某个链接的时间,每一条日志都会记录自己的生成时间。

如果以EventTime为基准来定义时间窗口那将形成EventTimeWindow,要求消息本身就应该携带EventTime

IngestionTime[摄入时间]

数据进入Flink的时间,如某个Flink节点的sourceoperator接收到数据的时间,例如:某个source消费到kafka中的数据

如果以IngesingtTime为基准来定义时间窗口那将形成IngestingTimeWindow,以source的systemTime为准

ProcessingTime[处理时间]

某个Flink节点执行某个operation的时间,例如:timeWindow处理数据时的系统时间,默认的时间属性就是Processing Time

如果以ProcessingTime基准来定义时间窗口那将形成ProcessingTimeWindow,以operator的systemTime为准

数据漂移,就是昨天23:59的数据,进入到今天的分区,解决:前后冗余15min的数据,再通过多字段限制过滤掉

在Flink的流式处理中,绝大部分的业务都会使用EventTime,一般只在EventTime无法使用时,才会被迫使用ProcessingTime或者IngestionTime。

如果要使用EventTime,那么需要引入EventTime的时间属性,引入方式如下所示: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final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env  
    =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getExecutionEnvironrnent();
// 使用处理时间
env.setStreamTimeCharacteristic(TimeCharacteristic.ProcessingTime) ; 
// 使用摄入时间
env.setStrearnTimeCharacteristic(TimeCharacteristic.IngestionTime);
// 使用事件时间
env.setStrearnTimeCharacteristic(TimeCharacteristic.EventTime);

3、介绍下Flink窗口,以及划分机制?

流式计算是一种被设计用于处理无限数据集的数据处理引擎,而无限数据集是指一种不断增长的本质上无限的数据集,而Window窗口是一种切割无限数据为有限块进行处理的手段。

在Flink中, 窗口(window)是处理无界流的核心,窗口把流切割成有限大小的多个"存储桶"(bucket),我们在这些桶上进行计算.

Flink支持两种划分窗口的方式(timecount),按时间驱动进行划分、按数据驱动进行划分。

数据驱动

xxxWindowAll()的窗口方法,都是无并行,即所有数据都会在一个task上,未分组的数据(没有keyBy),只能调用带All()的窗口方法(xxxWindowAll())。

Window可以分成两类:TimeWindow()CountWindow()不带All()的窗口方法(xxxWindow()),只有分组后才可以调用,每个分组都有自己的窗口

Flink支持窗口的两个重要属性(窗口长度size和滑动间隔interval),通过窗口长度和滑动间隔来区分滚动窗口和滑动窗口。

  • 如果size = interval,那么就会形成tumbling-window(无重叠数据)–滚动窗口
  • 如果size(1min) > interval(30s),那么就会形成sliding-window(有重叠数据)–滑动窗口

通过组合可以得出四种基本窗口:

(1)time-tumbling-window 无重叠数据的时间窗口,基于时间的滚动窗口,设置方式举例:xxx.timeWindow(Time.seconds(5)) 只传一个参数,就是滚动窗口,size为窗口的大小

(2)time-sliding-window 有重叠数据的时间窗口,基于时间的滑动窗口,设置方式举例:xxx.timeWindow(Time.seconds(10), Time.seconds(5)),传两个参数,就是滑动窗口,size为窗口的大小,slide为窗口滑动的大小(即步长)

(3)count-tumbling-window无重叠数据的数量窗口,设置方式举例:countWindow(5)—基于数量的滚动窗口

按照指定的数据条数生成一个Window,与时间无关

分组之后再开窗,那么窗口的关闭是看,相同分组的数据条数是否达到,

例如,窗口大小为3,当同一组的数据达到3条才会关窗,a,a,b ,b是不会关窗的,只有其中一组的数据达到3条,才会关闭该窗口

Flink中还支持一个特殊的窗口:会话窗口SessionWindows

session窗口分配器通过session活动来对元素进行分组,session窗口跟滚动窗口和滑动窗口相比,不会有重叠和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的情况.

session窗口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周期内不再收到元素,即非活动间隔产生,那个这个窗口就会关闭。

一个session窗口通过一个session间隔来配置,这个session间隔定义了非活跃周期的长度,当这个非活跃周期产生,那么当前session将关闭并且后续的元素将被分配到新的session窗口中去,如下图所示:

4、介绍下Flink的窗口机制,以及各组件之间是如何相互工作的?

以下为窗口机制的流程图:

WindowAssigner

1、窗口算子负责处理窗口,数据流源源不断地进入算子(window operator)时,每一个到达的元素首先会被交给 WindowAssigner。WindowAssigner 会决定元素被放到哪个或哪些窗口(window),可能会创建新窗口。因为一个元素可以被放入多个窗口中(个人理解是滑动窗口,滚动窗口不会有此现象),所以同时存在多个窗口是可能的。注意,Window本身只是一个ID标识符,其内部可能存储了一些元数据,如TimeWindow中有开始和结束时间,但是并不会存储窗口中的元素。窗口中的元素实际存储在 Key/Value State 中,key为Window,value为元素集合(或聚合值)。为了保证窗口的容错性,该实现依赖了 Flink 的 State 机制。

WindowTrigger

2、每一个Window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 Trigger,Trigger上会有定时器,用来决定一个窗口何时能够被计算或清除。每当有元素加入到该窗口,或者之前注册的定时器超时了,那么Trigger都会被调用。

Trigger的返回结果可以是 :(1)continue(继续、不做任何操作), (2)Fire(触发计算,处理窗口数据), (3)Purge(触发清理,移除窗口和窗口中的数据), (4)Fire + purge(触发计算+清理,处理数据并移除窗口和窗口中的数据)。

当数据到来时,调用Trigger判断是否需要触发计算,如果调用结果只是Fire的话,那么会计算窗口并保留窗口原样,也就是说窗口中的数据不清理,等待下次Trigger fire的时候再次执行计算。窗口中的数据会被反复计算,直到触发结果清理。在清理之前,窗口和数据不会释放没所以窗口会一直占用内存。

Trigger 触发流程:

3、当Trigger Fire了,窗口中的元素集合就会交给Evictor(如果指定了的话)。Evictor 主要用来遍历窗口中的元素列表,并决定最先进入窗口的多少个元素需要被移除。剩余的元素会交给用户指定的函数进行窗口的计算。如果没有 Evictor 的话,窗口中的所有元素会一起交给函数进行计算。

4、计算函数收到了窗口的元素(可能经过了 Evictor 的过滤),并计算出窗口的结果值,并发送给下游。窗口的结果值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DataStream API 上可以接收不同类型的计算函数,包括预定义的sum(),min(),max(),还有 ReduceFunctionFoldFunction,还有WindowFunction。WindowFunction 是最通用的计算函数,其他的预定义的函数基本都是基于该函数实现的。

5、Flink 对于一些聚合类的窗口计算(如sum,min)做了优化,因为聚合类的计算不需要将窗口中的所有数据都保存下来,只需要保存一个result值就可以了。每个进入窗口的元素都会执行一次聚合函数并修改result值。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内存的消耗并提升性能。但是如果用户定义了 Evictor,则不会启用对聚合窗口的优化,因为 Evictor 需要遍历窗口中的所有元素,必须要将窗口中所有元素都存下来。

5、在流数据处理中,有没有遇到过数据延迟等问题,通过什么处理呢?

有遇到过数据延迟问题。举个例子:

案例1: 假你正在去往地下停车场的路上,并且打算用手机点一份外卖。

选好了外卖后,你就用在线支付功能付款了,这个时候是11:50。恰好这时,你走进了地下停车库,而这里并没有手机信号。因此外卖的在线支付并没有立刻成功,而支付系统一直在Retry重试“支付”这个操作。当你找到自己的车并且开出地下停车场的时候,已经是12:05了。这个时候手机重新有了信号,手机上的支付数据成功发到了外卖在线支付系统,支付完成。

在上面这个场景中可以看到,支付数据的事件时间是11:50,而支付数据的处理时间是12:05

案例2: 某App会记录用户的所有点击行为,并回传日志(在网络不好的情况下,先保存在本地,延后回传)。A 用户在11:02 对 App 进行操作,B用户在11:04操作了 App,但是A 用户的网络不太稳定,回传日志延迟了,导致我们在服务端先接受到B 用户11:04 的消息,然后再接受到A 用户11:02 的消息,消息乱序了。

一般处理数据延迟、消息乱序等问题,通过WaterMark水印来处理。

水印是用来解决数据延迟、数据乱序等问题,总结如下图所示:

水印就是一个时间戳(timestamp),Flink可以给数据流添加水印

  • 水印并不会影响原有Eventtime事件时间,用来 衡量 时间的进展
  • 时间是 单调递增的(不减少)
  • 处理乱序
  • 表示(认为)wm之前的数据都处理完了
  • 当数据流添加水印后,会按照水印时间来触发窗口计算,也就是说watermark水印是用来触发窗口计算的
  • 设置水印时间,会比事件时间小几秒钟,表示最大允许数据延迟达到多久
  • 水印时间 = 事件时间 - 允许延迟时间 (例如:10:09:57 = 10:10:00 - 3s )

6、WaterMark是什么?原理讲解一下?

这里的Watermark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把数据流简单的理解为水流,那么当水流源源不断地流入系统时,什么时候我们才知道要开始对数据计算了呢?总不能一直等吧。

所以为了能够对数据计算的时间进行限定,我们的想法就是在水流上添加浮标或标记,当这个标记进入我们的数据窗口时,我们就认为可以开始计算了。这里在水流中增加的标记,我们就称之为Watermark(水位标记

根据不同的数据处理场景watermark会有不同的生成方式:

  • 有序数据:new AscendingTimestampExtractor<T>()
  • 乱序数据:new BoundedOutOfOrdernessTimestampExtractor<T>(Time maxOutOfOrderness) 乱序数据中的watermark处理又分两大类:
    • AssignerWithPeriodicWatermarks 周期性生成wm(默认200ms),可以修改
    • AssignerWithPunctuatedWatermarks 打点式(来一条,生成一个)生成wm

无论升序还是乱序官方默认,watermark都是周期性生成,默认200ms生成一次

事件时间升序场景

用于事件时间进入flink处理的时候,是升序的场景 触发窗口的计算和关闭,只与时间(事件时间、处理时间)有关,与分组无关,只要时间到达,就会触发窗口的计算和关闭

方法:new AscendingTimestampExtractor<T>()

使用升序的事件时间处理方式,要保证事件时间进入到flink处理的时候,是升序的,否则会抛运行时异常 当elementTimestamp < lastTimestamp>,违反了时间戳的单调升序

升序场景的wm:watermark = EventTime - 1ms

事件时间乱序场景

方法:new BoundedOutOfOrdernessTimestampExtractor<T>(Time maxOutOfOrderness)乱序场景的wm:watermark = EventTime - 等待时间

wm是单调递增的,如果下一条数据对应的wm,小于上次的wm,那么此次wm保持不变,若大于上次的wm,就改变此次的wm,始终保持wm是递增或者保持不变

7、窗口如何划分的?什么时候触发计算?

如下图所示:

窗口是10分钟触发一次,现在在12:00 - 12:10 有一个窗口,本来有一条数据是在12:00 - 12:10这个窗口被计算,但因为延迟,12:12到达,这时12:00 - 12:10 这个窗口就会被关闭,只能将数据下发到下一个窗口进行计算,这样就产生了数据延迟,造成计算不准确。

现在添加一个水位线:数据时间戳为2分钟。这时用数据产生的事件时间 12:12 -允许延迟的水印 2分钟 = 12:10 >= 窗口结束时间 。窗口触发计算,该数据就会被计算到这个窗口里。

窗口的划分

源码:TumblingEventTimeWindows.assignWindows()

  • timestamp是在环境env中,自己指定的事件时间
  • offset是设置时区偏移量的,默认用系统时区,无需设置,不影响结果
  • windowsize 是窗口大小

窗口的开始时间

start = timestamp - (timestamp - offset + windowSize) % windowSize

102 - (102 + 5) % 5 = 100ms 相当于对事件时间取整

窗口的结束时间end = start + size => 窗口开始时间 + 窗口长度

  • 窗口的范围 [start,end] [100ms,105ms]
  • 窗口的数据范围 [start,end - 1ms] => [start,end) [100ms,105ms)

窗口的数据范围

左闭右开 => maxTimestamp = end - 1ms [100ms,104ms]

每个窗口都是new出来的对象(当一个窗口关闭的同时,下一个窗口就会被new出来)

窗口什么时候触发源码:EventTimeTrigger.onElement()ctx.getCurrentWatermark() >= window.maxTimestamp()触发计算,当前watermark大于等于该创建最大时间戳的时候,触发窗口的计算

8、如果数据延迟非常严重呢?只使用WaterMark可以处理吗?那应该怎么解决?

使用 WaterMark + EventTimeWindow 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数据乱序的问题,但是,WaterMark 水位线也不是万能的,在某些情况下,数据延迟会非常严重,即使通过Watermark + EventTimeWindow也无法等到数据全部进入窗口再进行处理,因为窗口触发计算后,对于延迟到达的本属于该窗口的数据,Flink默认会将这些延迟严重的数据进行丢弃

那么如果想要让一定时间范围的延迟数据不会被丢弃,可以使用Allowed Lateness(允许迟到机制/侧道输出机制)设定一个允许延迟的时间和侧道输出对象来解决

WaterMark + EventTimeWindow + Allowed Lateness方案(包含侧道输出),可以做到数据不丢失。

窗口允许迟到

xxx.allowedLateness(Time lateness)

事件时间乱序时:waterMark = 事件时间 - 等待时间(maxOutOfOrderness)

  1. watermark >= 窗口结束时间, 会正常触发窗口的计算,但是不会关闭窗口
  2. 窗口结束时间 <= watermark < 窗口结束时间 + 窗口等待时间(allowedLateness(Time))时,每来一条迟到数据,都会触发一次计算,不会关闭窗口
  3. watermark >= 窗口结束时间 + 窗口等待时间(允许迟到时间) 时,才会真正的关闭窗口

注意:wm是一个特殊的时间戳,插入到数据流里,随着数据流的流动一起流动,多并行度,以小的wm为准

事件时间语义窗口的划分只有事件时间有关,分组只会影响窗口的数据个数,不会影响窗口的结束,窗口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事件时间为准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assignTimestampsAndWatermarks(
                        new BoundedOutOfOrdernessTimestampExtractor<WaterSensor>(Time.seconds(3)) {
                            @Override
                            public long extractTimestamp(WaterSensor element) {
                                return element.getTs() * 1000L;
                            }
                        }
                )
                .keyBy(sensor -> sensor.getId())
                .timeWindow(Time.seconds(5))
                .allowedLateness(Time.seconds(2))
                .process(
                        new ProcessWindowFunction<WaterSensor, String, String, TimeWindow>() {
 
                            // 输入的数据是:整个窗口 同一分组 的数据 一起 处理
                            @Override
                            public void process(String s, Context context, Iterable<WaterSensor> elements, Collector<String> out)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process...");
                                out.collect("当前key=" + s
                                        + "当前watermark=" + context.currentWatermark()
                                        + "窗口为[" + context.window().getStart() + "," + context.window().getEnd() + ")"
                                        + ",一共有" + elements.spliterator().estimateSize() + "条数据");
                            }
                        }
                )
                .print();

以上面代码为例:最大乱序时间为3s,窗口大小为5s,允许迟到时间2s[0,5),[5,10),[10,15)

当事件时间8s 的数据来了,会触发[0,5)窗口数据的计算,因为当前wm为5s = 8s - 3s,大于等于 窗口结束时间5s,所以会触发计算,但是不会关闭窗口,因为,当前wm 还小于 (窗口结束数据5s + 允许迟到时间2s) ,所以不会关闭窗口,

若后面还有[0,5)窗口范围的事件时间 数据到来,依然会触发计算,来一条,触发一次计算,

只有当 wm 大于等于 7s(窗口结束数据5s + 允许迟到时间2s)时,即事件时间为10s时,才会触发[0,5)窗口的关闭,就算后面还有该窗口的数据,也不会计算。

9、Flink 中的状态State是什么?简单介绍下?

在Flink中,状态被称作state,是用来 保存 中间的 计算结果 或者 缓存数据。

根据状态是否需要保存中间结果,分为 无状态计算 和 有状态计算。

  • 对于流计算而言,事件持续产生,如果每次计算相互独立,不依赖上下游的事件,则相同输入,可以得到相同输出,是无状态计算。
  • 如果计算需要依赖于之前或者后续事件,则被称为有状态计算。

10、Flink 状态包括哪些?

(1) 按照由 Flink管理 还是 用户管理,状态可以分为 原始状态(Raw State)托管状态(ManagedState)

  • 托管状态(ManagedState):由Flink 自行进行管理的State。
  • 原始状态(Raw State):由用户自行进行管理。

两者区别:

1、从状态管理方式的方式来说:

  • Managed State 由Flink Runtime 管理,自动存储,自动恢复,在内存管理上有优化;
  • 而 Raw State 需要用户自己管理,需要自己序列化,Flink 不知道 State 中存入的数据是什么结构,只有用户自己知道,需要最终序列化为可存储的数据结构。

2、从状态数据结构来说:

  • Managed State 支持已知的数据结构,如Value、List、Map等。
  • 而 Raw State 只支持字节数组,所有状态都要转换为二进制字节数组才可以。

3、从推荐使用场景来说:

  • Managed State 大多数情况下均可使用,基本可以覆盖95%的场景
  • 而Raw State 是当 Managed State 不够用时,比如需要自定义Operator 时,才会使用 Raw State。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推荐使用 Managed State。

(2)状态始终与特定算子相关联。总的来说,有两种类型的状态,State 按照是否有 key 划分为 OperatorState 和 KeyedState 两种。

算子状态OperatorState特点:

  1. 可以用于所有算子,但整个算子只对应一个state。
  2. 并发改变时有多种重新分配的方式可选:均匀分配;
  3. 实现CheckpointedFunction或者 ListCheckpointed 接口。
  4. 目前只支持 ListState 数据结构。

算子状态的作用范围限定为算子任务。这意味着由同一并行任务(同一个subTask)所处理的所有数据都可以访问到相同的状态,状态对于同一任务而言是共享的。算子状态不能由相同或不同算子的另一个任务访问。

Flink为算子状态提供三种基本数据结构:

  • 列表状态(List state) 将状态表示为一组数据的列表。
  • 联合列表状态(Union list state) 也将状态表示为数据的列表。它与常规列表状态的区别在于,在发生故障时,或者 从保存点(savepoint)启动应用程序时如何恢复。一种是均匀分配,另外一种是将所有 State 合并为全量 State 再分发给每个实例。
  • 广播状态(Broadcast state)1.5之后引入的,在1.5之前有个广播变量。如果一个算子有多项任务,而它的每项任务状态又都相同,那么这种特殊情况最适 合应用广播状态。广播状态(mapstate集合),保存在TaskManage内存中,而TaskManage是个JVM进程,所以在堆内存中,如果数据过大,会占用过多堆内存

键控状态KeyedState特点:

  1. 只能用在keyedStream上的算子中,状态跟特定的key绑定。
  2. keyStream流上的每一个key 对应一个state 对象。若一个operator 实例处理多个key,访问相应的多个State,可对应多个state
  3. keyedState 保存在StateBackend中
  4. 通过RuntimeContext访问,实现RichFunction接口。
  5. 支持多种数据结构:ValueState、ListState、ReducingState、AggregatingState、MapState.

键控状态是根据输入数据流中定义的键(key)来维护和访问的。Flink为每个键值维护一个状态实例(即一个分组有一个状态,分组间的状态是隔离的,与是否在一个slot无关),并将具有相同键的所有数据,都分区到同一个算子任务中,这个任务会维护和处理这个key对应的状态。

当任务处理一条数据时,它会自动将状态的访问范围限定为当前数据的key。因此,具有相同key的所有数据都会访问相同的状态。Keyed State很类似于一个分布式的key-value map数据结构,只能用于KeyedStream(keyBy算子处理之后)。

11、Flink 广播状态了解吗?

Flink中,广播状态中叫作 BroadcastState。在广播状态模式中使用。所谓广播状态模式, 就是来自一个流的数据需要被广播到所有下游任务,在算子本地存储,在处理另一个流的时候依赖于广播的数据.下面以一个示例来说明广播状态模式。

广播状态(MapState集合),保存在TaskManage内存中,而TaskManage是个JVM进程,所以在堆内存中,如果数据过大,会占用过多堆内存,

广播状态(广播流)会应用到另一条流的每个算子上

12、Flink 状态接口包括哪些?

在Flink中使用状态,包含两种状态接口:(1)状态操作接口:使用状态对象本身存储,写入、更新数据。(2)状态访问接口:从StateBackend获取状态对象本身。

状态操作接口

Flink 中的 状态操作接口 面向两类用户,即 应用开发者Flink 框架本身。所有Flink设计了两套接口

  1. 面向开发者State接口 面向开发的State接口只提供了对State中数据的增删改基本操作接口,用户无法访问状态的其他运行时所需要的信息。接口体系如下图:
  1. 面向内部State接口 内部State 接口 是给 Flink 框架使用,提供更多的State方法,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扩展。除了对State中数据的访问之外,还提供内部运行时信息,如State中数据的序列化器,命名空间(namespace)、命名空间的序列化器、命名空间合并的接口。内部State接口命名方式为 InternalxxxState

状态访问接口 有了状态之后,开发者自定义UDF时,应该如何访问状态?

状态会被保存在StateBackend中,但StateBackend 又包含不同的类型。所以Flink中抽象了两个状态访问接口:OperatorStateStore 和 KeyedStateStore,用户在编写UDF时,就无须考虑到底是使用哪种 StateBackend类型接口。

OperatorState 数据以Map形式保存在内存中,并没有使用RocksDBStateBackend 和 HeapKeyedStateBackend。

KeyedStateStore 接口原理:

keyedStateStore 数据使用 RocksDBStateBackend 或者HeapKeyedStateBackend 来存储,KeyedStateStore中创建、获取状态都交给了具体的StateBackend来处理,KeyedStateStore本身更像是一个代理。

13、Flink 状态如何存储?

在Flink中, 状态存储被叫做 StateBackend , 它具备两种能力:

  • 本地的状态管理
  • 能够将State持久化到外部存储,提供容错能力,将检查点(checkpoint)状态写入远程存储(简单的说,就是对state的备份)

Flink状态 提供三种存储方式

(1)内存:MemoryStateBackend,适用于验证、测试、不推荐生产使用。(2)文件:FSStateBackend,适用于长周期大规模的数据。(3)RocksDB : RocksDBStateBackend,适用于长周期大规模的数据。

上面提到的 StateBackend是面向用户的,在Flink内部3种 State 的关系如下图:

在运行时,MemoryStateBackendFSStateBackend 本地的 State 都保存在TaskManager的内存中,所以其底层都依赖于HeapKeyedStateBackend。HeapKeyedStateBackend 面向Flink 引擎内部,使用者无须感知。

1、内存型 StateBackend

MemoryStateBackend,运行时所需的State数据全部保存在 TaskManager JVM堆上内存中,KV类型的State、窗口算子的State 使用HashTable 来保存数据、触发器等。

执行检查点(checkpoint)的时候,会把 State 的快照数据保存到JobManager进程的内存中。

MemoryStateBackend 可以使用异步的方式进行快照,(也可以同步),推荐异步,避免阻塞算子处理数据。

基于内存的 Statebackend 在生产环境下不建议使用,可以在本地开发调试测试 。

注意点如下 :

  1. State 存储在 JobManager 的内存中,受限于 JobManager的内存大小。
  2. 每个 State 默认5MB,可通过 MemoryStateBackend 构造函数调整
  3. 每个 Stale 不能超过 Akka Frame 大小。

2、文件型 StateBackend

FSStateBackend,运行时所需的State数据全部保存在 TaskManager 的内存中, 执行检查点的时候,会把 State 的快照数据保存到配置的文件系统中。

可以是分布式或者本地文件系统,路径如:

  • HDFS路径:“hdfs://namenode:40010/flink/checkpoints
  • 本地路径:“file:///data/flink/checkpoints”。

FSStateBackend 适用于处理大状态、长窗口、或者大键值状态的有状态处理任务。

注意点如下 :

  1. State 数据首先被存在 TaskManager 的内存中
  2. State 大小不能超过 TaskManager 内存。
  3. TaskManager 异步将State数据写入外部存储。

MemoryStateBackend 和 FSStateBackend 都依赖于 HeapKeyedStateBackend,HeapKeyedStateBackend 使用 State存储数据。

3、RocksDBStateBackend

RocksDBStateBackend 跟内存型和文件型都不同 。' RocksDBStateBackend 使用嵌入式的本地数据库 RocksDB 将流计算数据状态存储在本地磁盘中,不会受限于TaskManager 的内存大小,在执行检查点的时候,再将整个 RocksDB 中保存的State数据全量或者增量持久化到配置的文件系统中,

在 JobManager 内存中会存储少量的检查点元数据。RocksDB克服了State受内存限制的问题,同时又能够持久化到远端文件系统中,比较适合在生产中使用。

缺点:

RocksDBStateBackend 相比基于内存的StateBackend,访问State的成本高很多,可能导致数据流的吞吐量剧烈下降,甚至可能降低为原来的 1/10。

适用场景:

  1. 最适合用于处理大状态、长窗口,或大键值状态的有状态处理任务。
  2. RocksDBStateBackend 非常适合用于高可用方案。
  3. RocksDBStateBackend 是目前唯一支持增量检查点的后端。增量检查点非常适用于超 大状态的场景。

注意点如下:

  1. 总 State 大小仅限于磁盘大小,不受内存限制
  2. RocksDBStateBackend 也需要配置外部文件系统,集中保存State 。
  3. RocksDB的 JNI API 基于 byte 数组,单 key 和单 Value 的大小不能超过 8 字节
  4. 对于使用具有合并操作状态的应用程序,如ListState ,随着时间可能会累积到超过 2*31次方字节大小,这将会导致在接下来的查询中失败。

14、Flink 状态如何持久化?

首选,Flink的状态最终都要持久化到第三方存储中,确保集群故障或者作业挂掉后能够恢复。

RocksDBStateBackend 持久化策略有两种:

  • 全量持久化策略 RocksFullSnapshotStrategy
  • 增量持久化策略 RocksIncementalSnapshotStrategy

1、全量持久化策略

每次将全量的State写入到状态存储中(HDFS)。内存型、文件型、RocksDB类型,都支持全量持久化策略。

在执行持久化策略的时候,使用异步机制,每个算子启动1个独立的线程,将自身的状态写入分布式存储可靠存储中。在做持久化的过程中,状态可能会被持续修改,

基于内存的状态后端使用 CopyOnWriteStateTable 来保证线程安全,RocksDBStateBackend则使用RocksDB的快照机制,使用快照来保证线程安全。

2、增量持久化策略

增量持久化就是每次持久化增量的State,只有RocksDBStateBackend 支持增量持久化。

Flink 增量式的检查点以 RocksDB为基础, RocksDB是一个基于LSM-Tree的KV存储。新的数据保存在内存中, 称为memtable。如果Key相同,后到的数据将覆盖之前的数据,一旦memtable写满了,RocksDB就会将数据压缩并写入磁盘。memtable的数据持久化到磁盘后,就变成了不可变的 sstable

因为 sstable 是不可变的,Flink对比前一个检查点创建和删除的RocksDB sstable 文件就可以计算出状态有哪些发生改变。

为了确保 sstable 是不可变的,Flink 会在RocksDB 触发刷新操作,强制将 memtable 刷新到磁盘上 。在Flink 执行检查点时,会将新的sstable 持久化到HDFS中,同时保留引用。

这个过程中 Flink 并不会持久化本地所有的sstable,因为本地的一部分历史sstable 在之前的检查点中已经持久化到存储中了,只需增加对 sstable文件的引用次数就可以。

RocksDB会在后台合并 sstable 并删除其中重复的数据。然后在RocksDB删除原来的 sstable,替换成新合成的 sstable.。新的 sstable 包含了被删除的 sstable中的信息,通过合并历史的sstable会合并成一个新的 sstable,并删除这些历史sstable. 可以减少检查点的历史文件,避免大量小文件的产生。

15、Flink 状态过期后如何清理?

1、DataStream中状态过期

可以对DataStream中的每一个状态设置 清理策略 StateTtlConfig,可以设置的内容如下:

  • 过期时间:超过多长时间未访问,视为State过期,类似于缓存。
  • 过期时间更新策略:创建和写时更新、读取和写时更新。
  • State可见性:未清理可用,超时则不可用。

2、Flink SQL中状态过期

Flink SQL 一般在流Join、聚合类场景使用State,如果State不定时清理,则导致State过多,内存溢出。清理策略配置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StreamQueryConfig config = ...
//设置过期时间为 min = 12小时 ,max = 24小时
config.withIdleStateRetentionTime(Time.hours(12),Time.hours(24));

16、Flink 通过什么实现可靠的容错机制?

Flink 使用 轻量级分布式快照,设计检查点(checkpoint)实现可靠容错。

17、什么是Checkpoin检查点?

Checkpoint被叫做检查点,是Flink实现容错机制最核心的功能,是Flink可靠性的基石,它能够根据配置周期性地基于Stream中各个Operator的状态来生成Snapshot快照,从而将这些状态数据定期持久化存储下来,当Flink程序一旦意外崩溃时,重新运行程序时可以有选择地从这些Snapshot进行恢复,从而修正因为故障带来的程序数据状态中断。

Flink的checkpoint机制原理来自“Chandy-Lamport algorithm”算法

注意:区分StateCheckpoint

1、State:

一般指一个具体的Task/Operator的状态(operator的状态表示一些算子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的一些中间结果)

State数据默认保存在Java的堆内存中/TaskManage节点的内存中,

State可以被记录,在失败的情况下数据还可以恢复。

2、Checkpoint:

表示了一个FlinkJob在一个特定时刻的一份全局状态快照,即包含了所有Task/Operator的状态,可以理解为Checkpoint是把State数据定时持久化存储了,

比如KafkaConsumer算子中维护的Offset状态,当任务重新恢复的时候可以从Checkpoint中获取。

18、什么是Savepoin保存点?

保存点在 Flink 中叫作 Savepoint,是基于 Flink 检查点机制的应用完整快照备份机制,

用来保存状态 可以在另一个集群或者另一个时间点,从保存的状态中将作业恢复回来。适用 于应用升级(要求逻辑拓扑图的结构不能变)、集群迁移、Flink 集群版本更新、A/B测试以及假定场景、暂停和重启、归档等场景。

保存点可以视为一个(算子 ID -> State) 的Map,对于每一个有状态的算子,Key是算子ID,Value是算子State。

19、什么是CheckpointCoordinator检查点协调器?

Flink中检查点协调器叫作 CheckpointCoordinator,负责协调 Flink 算子的 State 的分布式快照。当触发快照的时候,CheckpointCoordinator向 Source 算子中注入Barrier消息 ,然后等待所有的Task通知检查点确认完成,同时持有所有 Task 在确认完成消息中上报的State句柄。

20、Checkpoint中保存的是什么信息?

检查点里面到底保存着什么信息呢?以flink消费kafka数据wordcount为例:

1、我们从Kafka读取到一条条的日志,从日志中解析出app_id,然后将统计的结果放到内存中一个Map集合,app_id做为key,对应的pv做为value,每次只需要将相应app_id 的pv值+1后put到Map中即可;

2、kafka topic:test

3、flink运算流程如下:

kafka topic有且只有一个分区

假设kafka的topic-test只有一个分区,flink的Source task记录了当前消费到kafka test topic的所有partition的offset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例:(0,1000)表示0号partition目前消费到offset为1000的数据

Flink的pv task记录了当前计算的各app的pv值,假设这里有两个app:app1、app2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例:(app1,50000),(app2,10000)
表示app1当前pv值为 50000
表示app2当前pv值为 10000
每来一条数据,只需要确定相应app_id,将相应的value值+1后put到map中即可;

该案例中,CheckPoint保存的其实就是第n次CheckPoint消费的offset信息和各app的pv值信息,记录一下发生CheckPoint当前的状态信息,并将该状态信息保存到相应的状态后端(注:状态后端是保存状态的地方,决定状态如何保存,如何保障状态高可用,我们只需要知道,我们能从状态后端拿到offset信息和pv信息即可。状态后端必须是高可用的,否则我们的状态后端经常出现故障,会导致无法通过checkpoint来恢复我们的应用程序)。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chk-100
offset:(0,1000)
pv:(app1,50000)(app2,10000)
该状态信息表示第100次CheckPoint的时候, partition 0 offset消费到了1000

21、当作业失败后,检查点如何恢复作业?

Flink提供了 应用自动恢复机制 和 手动作业恢复机制。

应用自动恢复机制:

Flink设置有作业失败重启策略,包含三种:

1、定期恢复策略:fixed-delay

固定延迟重启策略会尝试一个给定的次数来重启Job,如果超过最大的重启次数,Job最终将失败,在连续两次重启尝试之间,重启策略会等待一个固定时间,默认Integer.MAX_VALUE

2、失败比率策略:failure-rate

失败率重启策略在job失败后重启,但是超过失败率后,Job会最终被认定失败,在两个连续的重启尝试之间,重启策略会等待一个固定的时间。

3、直接失败策略:None 失败不重启

手动作业恢复机制。

因为Flink检查点目录分别对应的是JobId,每通过flink run 方式/页面提交方式恢复都会重新生成 jobId,

Flink 提供了在启动之时通过设置 -s .参数指定检查点目录的功能,让新的 jobld 读取该检查点元文件信息和状态信息,从而达到指定时间节点启动作业的目的。

启动方式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bin/flink -s /flink/checkpoints/03112312a12398740a87393/chk-50/_metadata

22、当作业失败后,从保存点如何恢复作业?

从保存点恢复作业并不简单,尤其是在作业变更(如修改逻辑、修复 bug) 的情况下, 需要考虑如下几点:

(1)算子的顺序改变

如果对应的 UID 没变,则可以恢复,如果对应的 UID 变了恢复失败。

(2)作业中添加了新的算子

如果是无状态算子,没有影响,可以正常恢复,如果是有状态的算子,跟无状态的算子 一样处理。

(3)从作业中删除了一个有状态的算子

默认需要恢复保存点中所记录的所有算子的状态,如果删除了一个有状态的算子,从保存点回复的时候被删除的OperatorID找不到,所以会报错 可以通过在命令中添加 -- allowNonReStoredSlale (short: -n )跳过无法恢复的算子 。

(4)添加和删除无状态的算子

如果手动设置了 UID 则可以恢复,保存点中不记录无状态的算子 如果是自动分配的 UID ,那么有状态算子的可能会变( Flink 一个单调递增的计数器生成 UID,DAG 改版,计数器极有可能会变) 很有可能恢复失败。

23、Flink如何实现轻量级异步分布式快照?

要实现分布式快照,最关键的是能够将数据流切分。Flink 中使用 Barrier (障碍物)来切分数据流。Barrier 会周期性地注入数据流中,作为数据流的一部分,从上游到下游被算子处理。

Barrier 会严格保证顺序,不会超过其前边的数据。Barrier 将记录分割成记录集,两个 Barrier 之间的数据流中的数据隶属于同一个检查点。每一个 Barrier 都携带一个其所属快照的 ID 编号。Barrier 随着数据向下流动,不会打断数据流,因此非常轻量。在一个数据流中,可能会存在多个隶属于不同快照的 Barrier ,并发异步地执行分布式快照,如下图所示:

Barrier 会在数据流源头被注入并行数据流中。Barrier n所在的位置就是恢复时数据重新处理的起始位置。例如,在Kafka中,这个位置就是最后一个记录在分区内的偏移量 ( offset) ,作业恢复时,会根据这个位置从这个偏移量之后向 kafka 请求数据 这个偏移量就是State中保存的内容之一。

Barrier 接着向下游传递。当一个非数据源算子从所有的输入流中收到了快照 n 的Barrier时,该算子就会对自己的 State 保存快照,并向自己的下游 广播 发送快照 n 的 Barrier。一旦 Sink 算子接收到 Barrier ,有两种情况:

(1)如果是引擎内严格一次处理保证,当 Sink 算子已经收到了所有上游的 Barrie n 时, Sink 算子对自己的 State 进行快照,然后通知检查点协调器( CheckpointCoordinator) 。当所有 的算子都向检查点协调器汇报成功之后,检查点协调器向所有的算子确认本次快照完成。

(2)如果是端到端严格一次处理保证,当 Sink 算子已经收到了所有上游的 Barrie n 时, Sink 算子对自己的 State 进行快照,并预提交事务(两阶段提交的第一阶段),再通知检查点协调器(CheckpointCoordinator) ,检查点协调器向所有的算子确认本次快照完成,Sink 算子提交事务(两阶段提交的第二阶段),本次事务完成。

接着 33 的案例来具体说一下如何执行分布式快照:

对应到pv案例中就是,Source Task接收到JobManager的编号为chk-100(从最近一次恢复)的CheckPoint触发请求后,发现自己恰好接收到kafka offset(0,1000)处的数据,所以会往offset(0,1000)数据之后offset(0,1001)数据之前安插一个barrier,然后自己开始做快照,也就是将offset(0,1000)保存到状态后端chk-100中。然后barrier接着往下游发送,当统计pv的task接收到barrier后,也会暂停处理数据,将自己内存中保存的pv信息(app1,50000)(app2,10000)保存到状态后端chk-100中。OK,flink大概就是通过这个原理来保存快照的;

统计pv的task接收到barrier,就意味着barrier之前的数据都处理了,所以说,不会出现丢数据的情况。

24、什么是Barrier对齐?

一旦Operator从输入流接收到CheckPoint barrier n,它就不能处理来自该流的任何数据记录,直到它从其他所有输入接收到barrier n为止。否则,它会混合属于快照n的记录和属于快照n + 1的记录;

如上图所示:

图1,算子收到数字流的Barrier,字母流对应的barrier尚未到达

图2,算子收到数字流的Barrier,会继续从数字流中接收数据,但这些流只能被搁置,记录不能被处理,而是放入缓存中,等待字母流 Barrier到达。在字母流到达前, 1,2,3数据已经被缓存。

图3,字母流到达,算子开始对齐State进行异步快照,并将Barrier向下游广播,并不等待快照执行完毕。

图4,算子做异步快照,首先处理缓存中积压数据,然后再从输入通道中获取数据。

25、什么是Barrier不对齐?

checkpoint 是要等到所有的barrier全部都到才算完成

上述图2中,当还有其他输入流的barrier还没有到达时,会把已到达的barrier之后的数据1、2、3搁置在缓冲区,等待其他流的barrier到达后才能处理。

barrier不对齐:就是指当还有其他流的barrier还没到达时,为了不影响性能,也不用理会,直接处理barrier之后的数据。等到所有流的barrier的都到达后,就可以对该Operator做CheckPoint了;

26、为什么要进行barrier对齐?不对齐到底行不行?

Exactly Once时必须barrier对齐,如果barrier不对齐就变成了At Least Once

CheckPoint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存快照 如果不对齐,那么在chk-100快照之前,已经处理了一些chk-100 对应的offset之后的数据,当程序从chk-100恢复任务时,chk-100对应的offset之后的数据还会被处理一次,所以就出现了重复消费。

27、Flink支持Exactly-Once语义,那什么是Exactly-Once?

Exactly-Once语义:指端到端的一致性,从数据读取引擎计算写入外部存储的整个过程中,即使机器或软件出现故障,即使机器或软件出现故障,不会重复、也不会丢失。

28、要实现 Exactly-Once,需具备什么条件?

流系统要实现Exactly-Once,需要保证上游 Source 层、中间计算层和下游 Sink 层三部分同时满足端到端严格一次处理

Source端:数据从上游进入Flink,必须保证消息严格一次消费。同时Source 端必须满足可重放(replay)。否则 Flink 计算层收到消息后未计算,却发生 failure 而重启,消息就会丢失。

Flink计算层:利用 Checkpoint 机制,把状态数据定期持久化存储下来,Flink程序一旦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选择状态点恢复,避免数据的丢失、重复。

Sink端:Flink将处理完的数据发送到Sink端时,通过 两阶段提交协议 ,即 TwoPhaseCommitSinkFunction 函数。该 SinkFunction 提取并封装了两阶段提交协议中的公共逻辑,保证 Flink 发送Sink端时实现严格一次处理语义。同时:Sink端必须支持事务机制,能够进行数据回滚或者满足幂等性。

回滚机制:即当作业失败后,能够将部分写入的结果回滚到之前写入的状态。

幂等性:就是一个相同的操作,无论重复多少次,造成的结果和只操作一次相等。即当作业失败后,写入部分结果,但是当重新写入全部结果时,不会带来负面结果,重复写入不会带来错误结果。

29、什么是两阶段提交协议?

两阶段提交协议(Two -Phase Commit,2PC)是解决分布式事务问题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保证在分布式事务中,要么所有参与进程都提交事务,要么都取消,即实现ACID中的 A(原子性)。

两阶段提交协议中 有两个重要角色,协调者(Coordinator)参与者(Participant),其中协调者只有一个,起到分布式事务的协调管理作用,参与者有多个。

两阶段提交阶段分为两个阶段:投票阶段(Voting)提交阶段(Commit)

投票阶段:

(1)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 prepare 请求和事务内容,询问是否可以准备事务提交,等待参与者的相应。

(2)参与者执行事务中包含的操作,并记录 undo 日志(用于回滚)和 redo 日志(用于重放),但不真正提交。

(3)参与者向协调者返回事务操作的执行结果,执行成功返回yes,失败返回no。

提交阶段:

分为成功与失败两种情况。

若所有参与者都返回 yes,说明事务可以提交:

  • 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 commit 请求。
  • 参与者收到 commit 请求后,将事务真正地提交上去,并释放占用的事务资源,并向协调者返回 ack 。
  • 协调者收到所有参与者的 ack 消息,事务成功完成,如下图:

若有参与者返回 no 或者超时未返回,说明事务中断,需要回滚:

  • 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rollback请求。
  • 参与者收到rollback请求后,根据undo日志回滚到事务执行前的状态,释放占用的事务资源,并向协调者返回ack。
  • 协调者收到所有参与者的ack消息,事务回滚完成。

30、Flink 如何保证 Exactly-Once 语义?

Flink通过两阶段提交协议来保证Exactly-Once语义。

对于 Source 端:Source端严格一次处理比较简单,因为数据要进入Flink 中,所以Flink 只需要保存消费数据的偏移量 (offset)即可。如果Source端为 kafka,Flink 将 Kafka Consumer 作为 Source,可以将偏移量保存下来,如果后续任务出现了故障,恢复的时候可以由连接器重置偏移量,重新消费数据,保证一致性。

对于 Sink 端:Sink 端是最复杂的,因为数据是落地到其他系统上的,数据一旦离开 Flink 之后,Flink 就监控不到这些数据了,所以严格一次处理语义必须也要应用于 Flink 写入数据的外部系统,故这些外部系统必须提供一种手段允许提交或回滚这些写入操作,同时还要保证与 Flink Checkpoint 能够协调使用(Kafka 0.11 版本已经实现精确一次处理语义)。

Kafka->Flink->Kafka 为例,说明如何保证Exactly-Once语义。

如上图所示:Flink作业包含以下算子。

  1. 一个Source算子,从Kafka中读取数据(即KafkaConsumer)
  2. 一个窗口算子,基于时间窗口化的聚合运算(即window+window函数)
  3. 一个Sink算子,将结果写会到Kafka(即kafkaProducer)

Flink使用两阶段提交协议 预提交(Pre-commit) 阶段和 提交(Commit)阶段保证端到端严格一次。

(1)预提交阶段

1、当Checkpoint 启动时,进入预提交阶段,JobManager 向Source Task 注入检查点分界线(CheckpointBarrier),Source Task 将 CheckpointBarrier 插入数据流,向下游广播开启本次快照,如下图所示:

2、Source 端:Flink Data Source 负责保存 KafkaTopic 的 offset偏移量,当 Checkpoint 成功时 Flink 负责提交这些写入,否则就终止取消掉它们,当 Checkpoint 完成位移保存,它会将 checkpoint barrier(检查点分界线) 传给下一个 Operator,然后每个算子会对当前的状态做个快照,保存到状态后端(State Backend)。

对于 Source 任务而言,就会把当前的 offset 作为状态保存起来。下次从 Checkpoint 恢复时,Source 任务可以重新提交偏移量,从上次保存的位置开始重新消费数据,如下图所示:

3、Slink 端:从 Source 端开始,每个内部的 transformation 任务遇到 checkpoint barrier(检查点分界线)时,都会把状态存到 Checkpoint 里。数据处理完毕到 Sink 端时,Sink 任务首先把数据写入外部 Kafka,这些数据都属于预提交的事务(还不能被消费) 此时的 Pre-commit 预提交阶段下Data Sink 在保存状态到状态后端的同时还必须预提交它的外部事务,如下图所示:

(2)提交阶段

4、当所有算子任务的快照完成(所有创建的快照都被视为是 Checkpoint 的一部分),也就是这次的 Checkpoint 完成时,JobManager 会向所有任务发通知,确认这次 Checkpoint 完成,此时 Pre-commit 预提交阶段才算完成。才正式到两阶段提交协议的第二个阶段:commit 阶段。该阶段中 JobManager 会为应用中每个 Operator 发起 Checkpoint 已完成的回调逻辑。

本例中的 Data Source 和窗口操作无外部状态,因此在该阶段,这两个 Opeartor 无需执行任何逻辑,但是 Data Sink 是有外部状态的,此时我们必须提交外部事务,当 Sink 任务收到确认通知,就会正式提交之前的事务,Kafka 中未确认的数据就改为“已确认”,数据就真正可以被消费了,如下图所示:

:Flink 由 JobManager 协调各个 TaskManager 进行 Checkpoint 存储,Checkpoint 保存在 StateBackend(状态后端) 中,默认 StateBackend 是内存级的,也可以改为文件级的进行持久化保存。

31、对Flink端到端 严格一次Exactly-Once 语义做个总结

1、Flink 消费到Kafka数据后,就会开启一个Kafka事务,正常写入Kafka分区日志但标记为未提交,这就是Pre-commit(预提交阶段)。

2、一旦所以的 Operator 完成各自的Pre-commit,他会发起一个commit操作。

3、如果有任意一个Pre-commit失败,所有其他的Pre-commit必须停止,并且Flink会回滚到最近成功的Checkpoint。

4、当所有的Operator完成任务时,Sink端就会收到Checkpoint barrier(检查点分界线),Sink保存当前状态,存入Checkpoint,通知JobManager,并提交外部事务,用于提交外部检查点的数据。

5、JobManager收到所有任务的通知,发出确认信息,表示Checkpoint已完成,Sink收到JobManager的确认信息,正式commit(提交)这段时间的数据。

6、外部系统(Kafka)关闭事务,提交的数据可以被正常消费。

从以上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一旦Pre-commit完成,必须要确保commit也要完成,Operator和外部系统都需要对此进行保证。如果commit失败(如网络故障等),Flink应用就会崩溃,然后根据用户重启策略进行重启,之后在重启commit。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如果commit无法顺利执行,就可能出现数据丢失情况,因此,所有的Operator必须对Checkpoint最终达成共识:即所有的Operator都必须认定数据要么成功执行,要么被终止然后回滚。正好两阶段提交协议(2PC)就是解决分布式事务问题,所以才能有如今Flink可以端到端严格一次处理。

32、Flink广播机制了解吗?

从图中可以理解 广播 就是一个公共的共享变量,广播变量是发给TaskManager的内存中,所以广播变量不应该太大,将一个数据集广播后,不同的Task都可以在节点上获取到,每个节点只存一份。如果不使用广播,每一个Task都会拷贝一份数据集,造成内存资源浪费 。

33、Flink反压了解吗?

反压(backpressure)是实时计算应用开发中,特别是流式计算中,十分常见的问题。反压意味着数据管道中某个节点成为瓶颈,下游处理速率 跟不上 上游发送数据的速率,而需要对上游进行限速。队列

由于实时计算应用通常使用消息队列来进行生产端和消费端的解耦,消费端数据源是 pull-based 的,所以反压通常是从某个节点传导至数据源并降低数据源(比如 Kafka consumer)的摄入速率。

简单来说就是下游处理速率 跟不上 上游发送数据的速率,下游来不及消费,导致队列被占满后,上游的生产会被阻塞,最终导致数据源的摄入被阻塞。

34、Flink反压的影响有哪些?

反压会影响到两项指标: checkpoint 时长和 state 大小

(1)前者:因为 checkpoint barrier 是不会越过普通数据的,数据处理被阻塞也会导致 checkpoint barrier 流经整个数据管道的时长变长,因而 checkpoint 总体时间(End to End Duration)变长。

(2)后者:因为为保证 EOS(Exactly-Once-Semantics,准确一次),对于有两个以上输入管道的 Operator,checkpoint barrier 需要对齐(Alignment),接受到较快的输入管道的 barrier 后,它后面数据会被缓存起来但不处理,直到较慢的输入管道的 barrier 也到达,这些被缓存的数据会被放到state 里面,导致 checkpoint 变大。

这两个影响对于生产环境的作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因为 checkpoint 是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关键,checkpoint 时间变长有可能导致 checkpoint 超时失败,而 state 大小同样可能拖慢 checkpoint 甚至导致 OOM (使用 Heap-based StateBackend)或者物理内存使用超出容器资源(使用 RocksDBStateBackend)的稳定性问题。

35、Flink反压如何解决?

Flink社区提出了 FLIP-76: Unaligned Checkpoints[4] 来解耦反压和 checkpoint。

1、定位反压节点

要解决反压首先要做的是定位到造成反压的节点,这主要有两种办法:

通过 Flink Web UI 自带的反压监控面板;

通过 Flink Task Metrics。

(1)反压监控面板

Flink Web UI 的反压监控提供了 SubTask 级别的反压监控,原理是通过周期性对 Task 线程的栈信息采样,得到线程被阻塞在请求 Buffer(意味着被下游队列阻塞)的频率来判断该节点是否处于反压状态。默认配置下,这个频率在 0.1 以下则为 OK,0.1 至 0.5 为 LOW,而超过 0.5 则为 HIGH。

(2)Task Metrics

Flink 提供的 Task Metrics 是更好的反压监控手段

如果一个 Subtask 的发送端 Buffer 占用率很高,则表明它被下游反压限速了;

如果一个 Subtask 的接受端 Buffer 占用率很高,则表明它将反压传导至上游。

36、Flink支持的数据类型有哪些?

Flink支持的数据类型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 Flink 类型可以分为基础类型(Basic)、数组(Arrays)、复合类型(Composite)、辅助类型(Auxiliary)、泛型和其它类型(Generic)。Flink 支持任意的 Java 或是 Scala 类型。

37、Flink如何进行序列和反序列化的?

所谓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含义:

序列化:就是将一个内存对象转换成二进制串,形成网络传输或者持久化的数据流。

反序列化:将二进制串转换为内存对。

TypeInformation 是 Flink 类型系统的核心类在Flink中,当数据需要进行序列化时,会使用TypeInformation的生成序列化器接口调用一个 createSerialize() 方法,创建出TypeSerializer,TypeSerializer提供了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能力。如下图所示:Flink 的序列化过程

对于大多数数据类型 Flink 可以自动生成对应的序列化器,能非常高效地对数据集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如下图:

通过一个案例介绍Flink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如上图所示,当创建一个Tuple3 对象时,包含三个层面,一是 int 类型,一是 double 类型,还有一个是 Person。Person对象包含两个字段,一是 int 型的 ID,另一个是 String 类型的 name,

(1)在序列化操作时,会委托相应具体序列化的序列化器进行相应的序列化操作。从图中可以看到 Tuple3 会把 int 类型通过 IntSerializer 进行序列化操作,此时 int 只需要占用四个字节。

(2)Person 类会被当成一个 Pojo 对象来进行处理,PojoSerializer 序列化器会把一些属性信息使用一个字节存储起来。同样,其字段则采取相对应的序列化器进行相应序列化,在序列化完的结果中,可以看到所有的数据都是由 MemorySegment 去支持。

MemorySegment 具有什么作用呢?

MemorySegment 在 Flink 中会将对象序列化到预分配的内存块上,它代表 1 个固定长度的内存,默认大小为 32 kb。MemorySegment 代表 Flink 中的一个最小的内存分配单元,相当于是 Java 的一个 byte 数组。每条记录都会以序列化的形式存储在一个或多个 MemorySegment 中。

38、为什么Flink使用自主内存而不用JVM内存管理?

因为在内存中存储大量的数据 (包括缓存和高效处理)时,JVM会面临很多问题,包括如下:

1)Java 对象存储密度低。Java 的对象在内存中存储包含 3 个主要部分:对象头、实例数据、对齐填充部分。例如,一个只包含 boolean 属性的对象占 16byte:对象头占 8byte, boolean 属性占 1byte,为了对齐达到 8 的倍数额外占 7byte。而实际上只需要一个 bit(1/8 字节)就够了。

2)Full GC 会极大地影响性能。尤其是为了处理更大数据而开了很大内存空间的 JVM 来说,GC 会达到秒级甚至分钟级。

3)OOM 问题影响稳定性。OutOfMemoryError 是分布式计算框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当JVM中所有对象大小超过分配给JVM的内存大小时,就会发生OutOfMemoryError错误, 导致 JVM 崩溃,分布式框架的健壮性和性能都会受到影响。

4)缓存未命中问题。CPU 进行计算的时候,是从 CPU 缓存中获取数据。现代体系的 CPU 会有多级缓存,而加载的时候是以 Cache Line 为单位加载。如果能够将对象连续存储, 这样就会大大降低 Cache Miss。使得 CPU 集中处理业务,而不是空转。

39、那Flink自主内存是如何管理对象的?

Flink 并不是将大量对象存在堆内存上,而是将对象都序列化到一个预分配的内存块上, 这个内存块叫做 MemorySegment,它代表了一段固定长度的内存(默认大小为 32KB),也是Flink 中最小的内存分配单元,并且提供了非常高效的读写方法,很多运算可以直接操作二进制数据,不需要反序列化即可执行。每条记录都会以序列化的形式存储在一个或多个 MemorySegment 中。如果需要处理的数据多于可以保存在内存中的数据,Flink 的运算符会将部分数据溢出到磁盘

40、Flink内存模型介绍一下?

Flink总体内存类图如下:

主要包含JobManager内存模型和TaskManager内存模型

JobManager内存模型

在 1.10 中,Flink 统一了 TM 端的内存管理和配置,相应的在 1.11 中,Flink 进一步 对 JM 端的内存配置进行了修改,使它的选项和配置方式与 TM 端的配置方式保持一致。

TaskManager内存模型

Flink 1.10 对 TaskManager 的内存模型和 Flink 应用程序的配置选项进行了重大更改, 让用户能够更加严格地控制其内存开销。

JVM Heap:JVM 堆上内存

  1. Framework Heap Memory:Flink 框架本身使用的内存,即 TaskManager 本身所占用的堆上内存,不计入 Slot 的资源中。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配置参数:taskmanager.memory.framework.heap.size=128MB,默认 128MB
  1. Task Heap Memory:Task 执行用户代码时所使用的堆上内存。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配置参数:taskmanager.memory.task.heap.size

Off-Heap Mempry:JVM 堆外内存

DirectMemory:JVM 直接内存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配置参数:taskmanager.memory.framework.off-heap.size=128MB,默认 128MB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配置参数:taskmanager.memory.task.off-heap.size=0,默认 0 
  • Network Memory:网络数据交换所使用的堆外内存大小,如网络数据交换 缓冲区
  • Framework Off-Heap Memory:Flink框架本身所使用的内存,即TaskManager 本身所占用的对外内存,不计入 Slot 资源。

Managed Memory:Flink 管理的堆外内存

JVM specific memory:JVM 本身使用的内存

  1. JVM metaspace:JVM 元空间
  2. JVM over-head 执行开销:JVM 执行时自身所需要的内容,包括线程堆栈、IO、 编译缓存等所使用的内存。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配置参数:
taskmanager.memory.jvm-overhead.min=192mb
taskmanager.memory.jvm-overhead.max=1gb 
taskmanager.memory.jvm-overhead.fraction=0.1 

总体内存

1、总进程内存:Flink Java 应用程序(包括用户代码)和 JVM 运行整个进程所消 耗的总内存。

总进程内存 = Flink 使用内存 + JVM 元空间 + JVM 执行开销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配置项:taskmanager.memory.process.size: 1728m

2、Flink 总内存:仅 Flink Java 应用程序消耗的内存,包括用户代码,但不包括 JVM 为其运行而分配的内存。

Flink 使用内存:框架堆内外 + task堆内外 + network + manage

41、Flink如何进行资源管理的?(slot、task、subtask、parallelism、Operator Chains)

Flink在资源管理上可以分为两层:集群资源和自身资源。集群资源支持主流的资源管理系统,如yarn、mesos、k8s等,也支持独立启动的standalone集群。自身资源涉及到每个子task的资源使用,由Flink自身维护。

一、集群架构剖析

Flink的运行主要由 客户端、一个JobManager(后文简称JM)和 一个以上的TaskManager(简称TM或Worker)组成。

客户端

客户端主要用于提交任务到集群,在SessionPer Job模式中,客户端程序还要负责解析用户代码,生成JobGraph,在Application模式中,直接提交用户jar和执行参数即可。

客户端一般支持两种模式:detached模式,客户端提交后自动退出。attached模式,客户端提交后阻塞等待任务执行完毕再退出。

JobManager

JM负责决定应用何时调度task,在task执行结束或失败时如何处理,协调检查点、故障恢复。该进程主要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

  1. ResourceManager(flink内部的),负责资源的管理,申请和释放、管理slot(Flink集群中最细粒度的资源管理单元)。Flink实现了多种RM的实现方案以适配多种资源管理框架,如yarn、mesos、k8s或standalone。在standalone模式下,RM只能分配slot,而不能启动新的TM。注意:这里所说的RM跟Yarn的RM不是一个东西,这里的RM是JM中的一个独立的服务。
  2. Dispatcher(通过rest方式),提供Flink提交任务的rest接口,负责接收用户提供的job,为每个提交的任务启动新的JobMaster,为所有的任务提供web ui,查询任务执行状态。
  3. JobMaster,负责管理执行单个JobGraph,多个任务可以同时在一个集群中启动,每个都有自己的JobMaster。注意这里的JobMaster和JobManager的区别。

TaskManager

TM也叫做worker,主要负责执行具体的task任务,用于执行数据流图中的任务,缓存并交换数据。集群至少有一个TM,TM中最小的资源管理单元是Slot,每个Slot可以执行一个Task,因此TM中slot的数量就代表同时可以执行任务的数量。

二、Slot与资源管理(TaskManager)

每个TM是一个独立的JVM进程,内部基于独立的线程执行一个或多个任务。TM为了控制每个任务的执行资源,使用task slot来进行管理(一个worker至少有一个Task Slot)。

这里的Slot如何来理解呢?

经常会和Spark框架进行类比,将Slot类比为Core,可实际上,当Spark申请资源后,这个Core执行任务时有可能是空闲的,但是这个时候Spark并不能将这个空闲下来的Core共享给其他Job使用,每个job的计算资源是独立的,所以这里的Core是Job内部共享使用的。

假设spark任务:假设有两个job每个job里有3个task,在同一个worker里并行执行,一个worker可以执行2个task,还有一个task只能等待该worker的其中一个slot,job内共享task;如果一个worker有4个slot,那么剩下的一个slot也不会分给其他job的task运行,所以job于job之间是隔离的,不会共享slot

如果是flink任务,那如果申请两个Slot,而执行Job时,只用到了一个,剩下的一个怎么办?那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可以将这个Slot给并行的其他Job,slot可以共享其他job,但是同时只能运行一个task,所以Flink中的Slot和Spark中的Core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每个task slot代表TM中的一部分固定的资源,比如一个TM有3个slot,每个slot将会得到TM的1/3内存资源。不同任务之间不会进行资源的抢占,注意GPU目前没有进行隔离(目前slot只能划分内存资源,不涉及cpu分配)。

三、Parallelism(并行度,动态的概念)

并行度优先级:算子(代码) > 全局env(代码) > 提交参数 > 配置文件

在Spark RDD中,无论是读取内存中的数据,或读取文件数据,都会接触一个叫并行度的概念,并且在RDD的算子中也可以动态改变并行度,我们应该知道Spark中的并行度最终体现为分区,而分区又意味着Task。

所以Spark 计算中Task的数量是可以通过并行度推算出来的。为什么?因为Flink的并行度的作用和Spark中并行度的作用的一样的。最后都可以表现为任务的并行执行。

虽然Spark中的并行度和Flink的并行度的原理,作用差不多,但是由于模型选择的问题,所以使用上依然有些细微的区别:

  • Spark的并行度设置后需要调用特殊的算子(repartition)或特殊的操作(shuffle)才能进行改变,比如调用flatMap算子后再调用repartition改变分区。
  • Flink的并行度设置可以在任何算子后使用,并且为了方便,也可以设置全局并行度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 env = StreamExecutionEnvironment.getExecutionEnvironment();
env.setParallelism(2); //设置全局并行度

但是需要注意,某些数据源数据的采集是无法改变并行度,如Socket并行度只能是1,即使设置了也无效

如果Flink的一个算子的并行度为2,那么这个算子在执行时,这个算子对应的task就会拆分成2个subtask,发到不同的Slot中执行

一个特定算子的子任务(subtask)的个数被称之为其并行度(parallelism),一般情况下,一个流程序的并行度,可以认为就是其所有算子中最大的并行度。一个程序中,不同的算子可能具有不同的并行度。

Stream在算子之间传输数据的形式可以是one-to-one(forwarding)的模式也可以是redistributing的模式,具体是哪一种形式,取决于算子的种类。

  • one-to-one:stream(比如在source和map operator之间)维护着分区以及元素的顺序。那意味着flatMap算子的子任务看到的元素的个数以及顺序跟source 算子的子任务生产的元素的个数、顺序相同,map、fliter、flatMap等算子都是one-to-one的对应关系。类似于spark中的窄依赖
  • Redistributing:stream(map()跟keyBy/window之间或者keyBy/window跟sink之间)的分区会发生改变。每一个算子的子任务依据所选择的transformation发送数据到不同的目标任务。例如,keyBy()基于hashCode重分区、broadcast、rebalance(并行度的改变(轮询))会随机重新分区,这些算子都会引起redistribute过程,而redistribute过程就类似于Spark中的shuffle过程。类似于spark中的宽依赖 四、Task与SubTask

算子的一个并行子任务,叫做subtask

Task是由 不同算子的 subtask 根据一定的规则(满足 One to One的关系,并且并行度相同) 合并在一起形成

Flink执行时,由于并行度的设置,可以将同一个Job不同算子的subtask放在同一块内存中进行处理,那么这样在执行时就可以合并成一个完整的task进行处理,而不是独立的子任务,这样就减少了子任务(SubTask)之间调度和数据传递的性能损耗。

算子必须是所有的子任务一起被slot执行,该算子才会执行,否则该算子会等待资源

例如:一个job的算子并行度1 -> 3 -> 2 ,那么如果slot只有2个,到第二个算子时,会等待,直到有3个slot时,该算子才会执行

五、Operator Chains(任务链)

在Flink执行计算时,多个算子的subTask到底能不能组成一个Task是不确定的。比如读取并行度为1的数据源,但是map映射时使用并行度2,那么这样map算子就存在两个subtask,可以数据源读取时只有一个subtask,那么就会导致其中一个subtask无法链接成task,就需要在其他slot中执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到底哪些subtask可以组合,哪些subtask不能组合,就需要动态调整,这就需要用到一种任务链的操作进行设置。

任务链必须满足两个条件:one-to-one的数据传输 并且 并行度相同

六、ExecutionGraph由Flink程序直接映射成的数据流图是StreamGraph,也被称为逻辑流图,因为它们表示的是计算逻辑的高级视图, 简单理解就是将整个流计算的执行过程用图形表示出来,这样更直观,更便于理解,所有用于表示程序的拓扑结构

虽然更便于理解,但是和真正执行还有差别的,因为到底什么样的subtask组合成一个完整的task,task之间如何将多个符合条件的节点 chain 在一起作为一个节点,这些还是不能直观的展示给我们,所以为了直观地观察一个流处理程序的执行,Flink还需要将逻辑流图转换为作业图 JobGraph,提交给 JobManager

JobManager 根据JobGraph生成ExecutionGraph。ExecutionGraph是JobGraph的并行化版本,是调度层最核心的数据结构

七、应用执行一个Flink应用就是用户编写的main函数,其中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Flink的任务。这些任务可以在本地执行,也可以在远程集群启动,集群既可以长期运行,也支持独立启动。下面是目前支持的任务提交方案:

Session集群

  • 生命周期:集群事先创建并长期运行,客户端提交任务时与该集群连接。即使所有任务都执行完毕,集群仍会保持运行,除非手动停止。因此集群的生命周期与任务无关。
  • 资源隔离:TM的slot由RM申请,当上面的任务执行完毕会自动进行释放。由于多个任务会共享相同的集群,因此任务间会存在竞争,比如网络带宽等。如果某个TM挂掉,上面的所有任务都会失败。
  • 其他方面:拥有提前创建的集群,可以避免每次使用的时候过多考虑集群问题。比较适合那些执行时间很短,对启动时间有比较高的要求的场景,比如交互式查询分析。

Per Job集群

  • 生命周期:为每个提交的任务单独创建一个集群,客户端在提交任务时,直接与ClusterManager沟通申请创建JM并在内部运行提交的任务。TM则根据任务运行需要的资源延迟申请。一旦任务执行完毕,集群将会被回收。
  • 资源隔离:任务如果出现致命问题,仅会影响自己的任务。
  • 其他方面:由于RM需要申请和等待资源,因此启动时间会稍长,适合单个比较大、长时间运行、需要保证长期的稳定性、不在乎启动时间的任务。

Application集群

  • 生命周期:与Per Job类似,只是main()方法运行在集群中。任务的提交程序很简单,不需要启动或连接集群,而是直接把应用程序打包到资源管理系统中并启动对应的EntryPoint,在EntryPoint中调用用户程序的main()方法,解析生成JobGraph,然后启动运行。集群的生命周期与应用相同。
  • 资源隔离:RM和Dispatcher是应用级别。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03-1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大数据老哥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1、Flink的四大基石包含哪些?
  • 2、讲一下Flink的Time概念?
  • 3、介绍下Flink窗口,以及划分机制?
  • 4、介绍下Flink的窗口机制,以及各组件之间是如何相互工作的?
  • 5、在流数据处理中,有没有遇到过数据延迟等问题,通过什么处理呢?
  • 7、窗口如何划分的?什么时候触发计算?
  • 8、如果数据延迟非常严重呢?只使用WaterMark可以处理吗?那应该怎么解决?
  • 9、Flink 中的状态State是什么?简单介绍下?
  • 10、Flink 状态包括哪些?
  • 11、Flink 广播状态了解吗?
  • 12、Flink 状态接口包括哪些?
  • 13、Flink 状态如何存储?
  • 14、Flink 状态如何持久化?
  • 15、Flink 状态过期后如何清理?
  • 16、Flink 通过什么实现可靠的容错机制?
  • 17、什么是Checkpoin检查点?
  • 18、什么是Savepoin保存点?
  • 19、什么是CheckpointCoordinator检查点协调器?
  • 20、Checkpoint中保存的是什么信息?
  • 21、当作业失败后,检查点如何恢复作业?
  • 22、当作业失败后,从保存点如何恢复作业?
  • 23、Flink如何实现轻量级异步分布式快照?
  • 24、什么是Barrier对齐?
  • 25、什么是Barrier不对齐?
  • 26、为什么要进行barrier对齐?不对齐到底行不行?
  • 27、Flink支持Exactly-Once语义,那什么是Exactly-Once?
  • 28、要实现 Exactly-Once,需具备什么条件?
  • 29、什么是两阶段提交协议?
  • 30、Flink 如何保证 Exactly-Once 语义?
  • 31、对Flink端到端 严格一次Exactly-Once 语义做个总结
  • 32、Flink广播机制了解吗?
  • 33、Flink反压了解吗?
  • 34、Flink反压的影响有哪些?
  • 35、Flink反压如何解决?
  • 36、Flink支持的数据类型有哪些?
  • 37、Flink如何进行序列和反序列化的?
  • 38、为什么Flink使用自主内存而不用JVM内存管理?
  • 39、那Flink自主内存是如何管理对象的?
  • 40、Flink内存模型介绍一下?
  • 41、Flink如何进行资源管理的?(slot、task、subtask、parallelism、Operator Chains)
相关产品与服务
文件存储
文件存储(Cloud File Storage,CFS)为您提供安全可靠、可扩展的共享文件存储服务。文件存储可与腾讯云服务器、容器服务、批量计算等服务搭配使用,为多个计算节点提供容量和性能可弹性扩展的高性能共享存储。腾讯云文件存储的管理界面简单、易使用,可实现对现有应用的无缝集成;按实际用量付费,为您节约成本,简化 IT 运维工作。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