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config.js
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i2c总线的通信协议(i2c通信协议原理)

i2c总线的通信协议(i2c通信协议原理)

作者头像
全栈程序员站长
发布于 2022-07-29 13:02:06
发布于 2022-07-29 13:02:06
2K0
举报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简介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支持设备之间的短距离通信,用于处理器和一些外围设备之间的接口,它只需要两根信号线来完成信息交换。I2C最早是飞利浦在1982年开发设计并用于自己的芯片上,一开始只允许100kHz、7-bit标准地址。1992年,I2C的第一个公共规范发行,增加了400kHz的快速模式以及10-bit扩展地址。在I2C的基础上,1995年Intel提出了“System Management Bus” (SMBus),用于低速设备通信,SMBus 把时钟频率限制在10kHz~100kHz,但I2C可以支持0kHz~5MHz的设备:普通模式(100kHz即100kbps)、快速模式(400kHz)、快速模式+(1MHz)、高速模式(3.4MHz)和超高速模式(5MHz)。

与串行端口、SPI对比

串行端口

串行端口是异步的(不传输时钟相关数据),两个设备在使用串口通信时,必须先约定一个数据传输速率,并且这两个设备各自的时钟频率必须与这个速率保持相近,某一方的时钟频率相差很大都会导致数据传输混乱。 异步串行端口在每个数据帧中都要插入至少一个起始位和一个终止位,意味着每传输8bits的数据实际要花费10bits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速率。 另一个问题是异步串行端口的设计就是针对两个设备之间通信的,那么如果有多个设备连接到一个串口上,就必须解决信号碰撞的问题(bus contention),通常要通过额外硬件来完成。 最后就是数据传输速率,异步串行通信并没有一个理论上的速率限制,大部分UART设备只支持一些特定的波特率,最高通常在230400bps左右。

SPI

SPI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引脚数量,使用SPI总线相连的一个master和一个slave需要四根线(MISO/MOSI/SCK/CS),每增加一个slave,就需要在master上增加一个CS引脚。当一个master接多个slaves的时候,疯狂增长的引脚连接是难以忍受的,并且对紧凑的PCB layout是一个挑战。 SPI总线上只允许有一个master,但可以有任意多个slaves(只受限于总线上设备的驱动程序的能力,以及设备上最多能有多少个CS引脚)。 SPI可以很好的用于高速率全双工的连接,对一些设备可支持高达10MHz(10Mbps)的传输速率,因此SPI吞吐量大得多。SPI两端的设备通常是一个简单的移位寄存器,让软件的实现很简单。

I2C

I2C最少只需要两根线,和异步串口类似,但可以支持多个slave设备。和SPI不同的是,I2C可以支持mul-master系统,允许有多个master并且每个master都可以与所有的slaves通信(master之间不可通过I2C通信,并且每个master只能轮流使用I2C总线)。master是指启动数据传输的设备并在总线上生成时钟信号以驱动该传输,而被寻址的设备都作为slaves。

I2C的数据传输速率位于串口和SPI之间,大部分I2C设备支持100KHz和400KHz模式。使用I2C传输数据会有一些额外消耗:每发送8bits数据,就需要额外1bit的元数据(ACK或NACK)。I2C支持双向数据交换,由于仅有一根数据线,故通信是半双工的。 硬件复杂度也位于串口和SPI之间,而软件实现可以相当简单。

I2C协议

I2C协议把传输的消息分为两种类型的帧: 一个地址帧 —— 用于master指明消息发往哪个slave; 一个或多个数据帧 —— 由master发往slave的数据(或由slave发往master),每一帧是8-bit的数据。 注:协议要求每次放到SDA上的字节长度必须为8位,并且每个字节后须跟一个ACK位,在下面会讲到。 数据在SCL处于低电平时放到SDA上,并在SCL变为高电平后进行采样。读写数据和SCL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由总线上的设备自己定义的,不同芯片可能有差异。 I2C数据传输的时序图如下:

开始条件(start condition): 为了标识传输正式启动,master设备会将SCL置为高电平(当总线空闲时,SDA和SCL都处于高电平状态),然后将SDA拉低,这样,所有slave设备就会知道传输即将开始。如果两个master设备在同一时刻都希望获得总线的所有权,那么谁先将SDA拉低,谁就赢得了总线的控制权。在整个通信期间,可以存在多个start来开启每一次新的通信序列(communication sequence),而无需先放弃总线的控制权,后面会讲到这种机制。 地址帧(address frame): 地址帧总是在一次通信的最开始出现。一个7-bit的地址是从最高位(MSB)开始发送的,这个地址后面会紧跟1-bit的操作符,1表示读操作,0表示写操作。 接下来的一个bit是NACK/ACK,当这个帧中前面8bits发送完后,接收端的设备获得SDA控制权,此时接收设备应该在第9个时钟脉冲之前回复一个ACK(将SDA拉低)以表示接收正常,如果接收设备没有将SDA拉低,则说明接收设备可能没有收到数据(如寻址的设备不存在或设备忙)或无法解析收到的消息,如果是这样,则由master来决定如何处理(stop或repeated start condition)。 数据帧(data frames): 在地址帧发送之后,就可以开始传输数据了。Master继续产生时钟脉冲,而数据则由master(写操作)或slave(读操作)放到SDA上。每个数据帧8bits,数据帧的数量可以是任意的,直到产生停止条件。每一帧数据传输(即每8-bit)之后,接收方就需要回复一个ACK或NACK(写数据时由slave发送ACK,读数据时由master发送ACK。当master知道自己读完最后一个byte数据时,可发送NACK然后接stop condition)。 停止条件(stop condition): 当所有数据都发送完成时,master将产生一个停止条件。停止条件定义为:在SDA置于低电平时,将SCL拉高并保持高电平,然后将SDA拉高。 注意,在正常传输数据过程中,当SCL处于高电平时,SDA上的值不应该变化,防止意外产生一个停止条件。 重复开始条件(repeated start condition): 有时master需要在一次通信中进行多次消息交换(例如与不同的slave传输消息,或切换读写操作),并且期间不希望被其他master干扰,这时可以使用“重复开始条件” —— 在一次通信中,master可以产生多次start condition,来完成多次消息交换,最后再产生一个stop condition结束整个通信过程。由于期间没有stop condition,因此master一直占用总线,其他master无法切入。 为了产生一个重复的开始条件,SDA在SCL低电平时拉高,然后SCL拉高。接着master就可以产生一个开始条件继续新的消息传输(按照正常的7-bit/10-bit地址传输时序)。重复开始条件的传输时序如下图所示:

时钟拉伸(clock stretching): 有时候,低速slave可能由于上一个请求还没处理完,尚无法继续接收master的后续请求,即master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了slave的处理能力。这种情况下,slave可以进行时钟拉伸来要求master暂停传输数据 —— 通常时钟都是由master提供的,slave只是在SDA上放数据或读数据。而时钟拉伸则是slave在master释放SCL后,将SCL主动拉低并保持,此时要求master停止在SCL上产生脉冲以及在SDA上发送数据,直到slave释放SCL(SCL为高电平)。之后,master便可以继续正常的数据传输了。可见时钟拉伸实际上是利用了时钟同步的机制(见下文),只是时钟由slave产生。 如果系统中存在这种低速slave并且slave实现了clock stretching,则master必须实现为能够处理这种情况,实际上大部分slave设备中不包含SCL驱动器的,因此无法拉伸时钟。 所以更完整的I2C数据传输时序图为:

10-bit地址空间: 上面讲到I2C支持10-bit的设备地址,此时的时序如下图所示:

在10-bit地址的I2C系统中,需要两个帧来传输slave的地址。第一个帧的前5个bit固定为b11110,后接slave地址的高2位,第8位仍然是R/W位,接着是一个ACK位,由于系统中可能有多个10-bit slave设备地址的高2bit相同,因此这个ACK可能由多有slave设备设置。第二个帧紧接着第一帧发送,包含slave地址的低8位(7:0),接着该地址的slave回复一个ACK(或NACK)。 注意,10-bit地址的设备和7-bit地址的设备在一个系统中是可以并存的,因为7-bit地址的高5位不可能是b11110。实际上对于7-bit的从设备地址,合法范围为b0001XXX-b1110XXX,’X’表示任意值,因此该类型地址最多有112个(其他为保留地址[1])。 两个地址帧传输完成后,就开始数据帧的传输了,这和7-bit地址中的数据帧传输过程相同。

时钟同步和仲裁

如果两个master都想在同一条空闲总线上传输,此时必须能够使用某种机制来选择将总线控制权交给哪个master,这是通过时钟同步和仲裁来完成的,而被迫让出控制权的master则需要等待总线空闲后再继续传输。在单一master的系统上无需实现时钟同步和仲裁。

时钟同步

时钟同步是通过I2C接口和SCL之间的线“与”(wired-AND)来完成的,即如果有多个master同时产生时钟,那么只有所有master都发送高电平时,SCL上才表现为高电平,否则SCL都表现为低电平。

总线仲裁

总线仲裁和时钟同步类似,当所有master在SDA上都写1时,SDA的数据才是1,只要有一个master写0,那此时SDA上的数据就是0。一个master每发送一个bit数据,在SCL处于高电平时,就检查看SDA的电平是否和发送的数据一致,如果不一致,这个master便知道自己输掉仲裁,然后停止向SDA写数据。也就是说,如果master一直检查到总线上数据和自己发送的数据一致,则继续传输,这样在仲裁过程中就保证了赢得仲裁的master不会丢失数据。 输掉仲裁的master在检测到自己输了之后也不再产生时钟脉冲,并且要在总线空闲时才能重新传输。 仲裁的过程可能要经过多个bit的发送和检查,实际上两个master如果发送的时序和数据完全一样,则两个master都能正常完成整个的数据传输。

注:本文是对两篇文档中协议部分的翻译整理,并做了调整和补充,见文末的附录链接。

[1]: http://www.nxp.com/docs/en/user-guide/UM10204.pdf I2C总线规格书和用户手册Rev.6 [2]: https://learn.sparkfun.com/tutorials/i2c SparkFun I2C手册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栈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29689.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2年4月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终于搞清了:SPI、UART、I2C通信的区别与应用!
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就像人类之间的交流,双方都需要说相同的语言。在电子产品中,这些语言称为通信协议。
FPGA开源工作室
2023/09/22
4.2K0
终于搞清了:SPI、UART、I2C通信的区别与应用!
三大通信协议(二):IIC通信协议
主设备和从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遵循以下协议格式。 数据通过一条SDA数据线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传输0和1的串行数据。串行数据序列的结构可以分为,开始条件,地址位,读写位,应答位,数据位,停止条件,具体如下所示;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8/22
1.8K0
三大通信协议(二):IIC通信协议
一文搞懂I2C总线通信
本来不打算写这篇文章,因为网上关于I2C总线通信的资料很多很全。但是最近刚换工作,主要做驱动开发,第一个驱动就是I2C通信,想了想还是结合网上的资料再整理下思路,方便今后的查阅和温习。
不脱发的程序猿
2022/04/13
2.2K0
一文搞懂I2C总线通信
SOC设计之MIPI I3C
MIPI I3C (MIPI Alliance Improved Inter Integrated Circuit) 是一种可扩展的中速串行控制总线接口,用于将外围设备连接到应用处理器,简化集成并提高成本效率,适用于广泛的设备互连应用,包括传感器和存储器接口,为移动产品(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到汽车系统)提供创新设计。
数字芯片社区
2022/04/06
1.4K0
SOC设计之MIPI I3C
一文带你读懂I2C协议
I2C协议是一个允许多个 “从机” 芯片和一个或更多的 “主机” 芯片进行通讯的协议。它就像串行外设接口(SPI)一样,只能用于短距离通信。又像异步串行接口(如RS232或UART), 只需要两根信号线来交换信息。
AI 电堂
2022/12/08
12.6K0
一文带你读懂I2C协议
IIC通信协议总结(详细说明完整过程)
IIC(inter-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总线)总线支持设备之间的短距离通信,用于处理器和一些外围设备之间的接口,它需要两根信号线来完成信息交换。IIC的一个特殊工艺优势是微控制器只需要两个通用I/O引脚和软件即可控制芯片网络。IIC最早是飞利浦在1982年开发设计并用于自己的芯片上,一开始只允许100Khz、7-bit标准地址,1992年,IIC的第一个公共规范发行,增加了400Khz的快速模式以及10bit地址扩展。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8/15
3.4K0
IIC通信协议总结(详细说明完整过程)
I2C 总线协议
1.I2C协议 2条双向串行线,一条数据线SDA,一条时钟线SCL。 SDA传输数据是大端传输,每次传输8bit,即一字节。 支持多主控(multimastering),任何时间点只能有一个主控。 总线上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一个addr,共7个bit,广播地址全0. 系统中可能有多个同种芯片,为此addr分为固定部分和可编程部份,细节视芯片而定,看datasheet。 1.1 I2C位传输 数据传输:SCL为高电平时,SDA线若保持稳定,那么SDA上是在传输数据bit; 若SDA发生跳变,则用来表示一个会话的开始或结束(后面讲) 数据改变:SCL为低电平时,SDA线才能改变传输的bit 1.2 I2C开始和结束信号 开始信号:SCL为高电平时,SDA由高电平向低电平跳变,开始传送数据。 结束信号:SCL为高电平时,SDA由低电平向高电平跳变,结束传送数据。 1.3 I2C应答信号 Master每发送完8bit数据后等待Slave的ACK。 即在第9个clock,若从IC发ACK,SDA会被拉低。 若没有ACK,SDA会被置高,这会引起Master发生RESTART或STOP流程,如下所示: 1.4 I2C写流程 写寄存器的标准流程为: 1. Master发起START 2. Master发送I2C addr(7bit)和w操作0(1bit),等待ACK 3. Slave发送ACK 4. Master发送reg addr(8bit),等待ACK 5. Slave发送ACK 6. Master发送data(8bit),即要写入寄存器中的数据,等待ACK 7. Slave发送ACK 8. 第6步和第7步可以重复多次,即顺序写多个寄存器 9. Master发起STOP 写一个寄存器 写多个寄存器 1.5 I2C读流程 读寄存器的标准流程为: 1. Master发送I2C addr(7bit)和w操作1(1bit),等待ACK 2. Slave发送ACK 3. Master发送reg addr(8bit),等待ACK 4. Slave发送ACK 5. Master发起START 6. Master发送I2C addr(7bit)和r操作1(1bit),等待ACK 7. Slave发送ACK 8. Slave发送data(8bit),即寄存器里的值 9. Master发送ACK 10. 第8步和第9步可以重复多次,即顺序读多个寄存器 读一个寄存器 读多个寄存器 2. PowerPC的I2C实现
RainMark
2019/09/10
1.5K0
你不懂的这都有UART、I2C、SPI、TTL、RS232、RS422、RS485、CAN、USB、SD卡、1-WIRE
在单片机开发中,UART、I2C、RS485等普遍在用,对它们的认识可能模棱两可,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梳理一下。本文较长,同样干货满满,强烈建议收藏。
单片机技术宅
2021/11/02
5.6K0
IIC协议长文详解-解惑版
嵌入式的世界里面有几个经典的协议:IIC,SPI,UART,CAN,1-WIRE,这些协议都是低速的,而且而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经常在使用和面试中出现。
云深无际
2024/08/20
3480
IIC协议长文详解-解惑版
I2C spec 总结
速度由 SCL 决定,不同模式对上升沿的要求不一样,上升沿斜率受上拉电阻和等效电容影响。
Jasonangel
2022/10/25
1.5K0
I2C spec  总结
MCU常见通信总线串讲(四)—— SPI总线协议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关于MCU中通信总线和通信协议,通信总线是一种用于连接各种外设和模块的物理接口,它可以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通信协议则是指在通信总线上传输数据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以确保不同设备之间能够正确地交换信息,我们也可以把他叫做通信总线协议。
秋名山码神
2023/11/09
1.5K0
MCU常见通信总线串讲(四)—— SPI总线协议
IIC通信协议,搞懂这篇就够了
I2C(IIC)属于两线式串行总线,由飞利浦公司开发用于微控制器(MCU)和外围设备(从设备)进行通信的一种总线,属于一主多从(一个主设备(Master),多个从设备(Slave))的总线结构,总线上的每个设备都有一个特定的设备地址,以区分同一I2C总线上的其他设备。
混说Linux
2022/07/14
6.1K0
IIC通信协议,搞懂这篇就够了
IIC通信协议总结[通俗易懂]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 BUS) 集成电路总线,该总线由NXP(原PHILIPS)公司设计,多用于主控制器和从器件间的主从通信,在小数据量场合使用,传输距离短,任意时刻只能有一个主机等特性。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8/10
1.2K0
IIC通信协议总结[通俗易懂]
万变不离其宗之I2C总线要点总结
[导读] 前文总结了单片机串口个人认为值得注意的一些要点,本文来梳理一下 I2C 总线的一些要点。这个题目有点大,本文对于 I2C 其实很多地方也没整清楚,只为了与前文形成系列,如果大家有补充欢迎留言。说了些闲话,进入正题吧。
wenzid
2021/08/13
2.5K0
万变不离其宗之I2C总线要点总结
I2C通讯协议
1、基本概念 主机 初始化发送,产生时钟信号和终止发送的器件 从机 被主机寻址的器件 发送器 发送数据到总线的器件 接收器 从总线接收数据的器件 多主机 同时有多于一个主机尝试控制总线 但不破坏报文 仲裁 是一个在有多个主机同时尝试控制总线,但只允许其中一个控制总线并使报文不被破坏的过程 同步 两个或多个器件同步时钟信号的过程 2、硬件结构 每一个I2C总线器件内部的SDA、SCL引脚电路结构都是一样的,引脚的输出驱动与输入缓冲连在一起。其中输出为漏极开路的场效应管、输入缓冲为一只高输入阻
233333
2018/03/07
1.5K0
I2C通讯协议
SPI与IIC通信协议比对篇
标号①处, NSS 信号线由高变低,是 SPI 通讯的起始信号。 标号⑥处, NSS 信号线由低变高,是 SPI 通讯的停止信号,表示本次通讯结束,从机的选中状态被取消。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6/26
9340
SPI与IIC通信协议比对篇
详述I2C总线协议、时序,入门不再是难事
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设备掉电的情况,像手机,智能手环,电脑等等;但是存储的东西不会丢失,比如电话号码,短信消息,记事本,微信,QQ信息等等均会被保存下来;恢复出厂设置后,这些东西才会消失;
杨源鑫
2021/07/07
2.6K0
详述I2C总线协议、时序,入门不再是难事
串口通信系列(二)、I2C通信方式
IIC全称为Inter Integrated Circuit:两根通信线:一根时钟线SCL一根数据线SDA,只有一根数据线,所以是半双工通信。数据的传输速率在标准模式下可达100kbit/s,在快速模式下可达400kbit/s,高速模式下可达3.4Mbit/s。
根究FPGA
2020/06/30
3.4K0
串口通信系列(二)、I2C通信方式
STM32通信模拟 I2C
I²C(Inter-Integrated Circuit),常读作“I方C”,它是一种多主从架构串行通信总线。在1980年由飞利浦公司设计,用于让主板、嵌入式系统或手机连接低速周边设备。如今在嵌入式领域是非常常见通信协议,常用于MPU/MCU与外部设备连接通信、数据传输。
韦东山
2022/05/09
1.1K0
STM32通信模拟 I2C
I + I2C = I3C:这个附加的“I”是什么?
目前随着手机等移动设备包含的sensor越来越多,传统应用在sensor上的I2C/SPI接口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典型的缺陷如下:
碎碎思
2021/11/26
2.5K0
相关推荐
终于搞清了:SPI、UART、I2C通信的区别与应用!
更多 >
领券
💥开发者 MCP广场重磅上线!
精选全网热门MCP server,让你的AI更好用 🚀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