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 2022.8.31
算法,业内知名高薪香饽饽,虽门槛较高,但也是不少程序员向往的目标;但最近,不少在职员工竟然被算法“背刺”了, Meta 宣布使用算法解雇了60名合同工。
01
Meta 使用算法裁员
算法将执行职场“警察”的角色,通过他的判定决定你是否能作为一名合格员工留在公司工作。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最近大肆裁员,但在裁员邮件中却并未给出具体原因,只表示这些人是由算法评估后“随机”所选中的。
据一名被解雇的合同工爆料,只要他们的电脑有超过8分钟的不活跃时间就将被自动判定为在“休息”,如果休息时间超额,就会被系统自动警告并列入绩效改进计划。
突然加码的“绩效改进计划”还没完,月初就有60名合同工收到了裁员通知,并被告知将在十几天后就立刻解约,且只多付一个月的工资。
对此,持正面态度和反面态度的人都有,一方认为机器裁员较为公平,不存在暗箱操作;另一方则认为这或许是对员工的一种精神“残害”。
算法怎么把你招进来,就怎么把你裁下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监测员工活跃度提供参考,但它裁定对错的标准却始终非常单一。
一些特殊的情况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来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算法却只判定0或1,斩钉截铁,不会留有任何余地。
所以虽然此次 Meta 裁员只涉及了合同工,但更多员工也能从中感受到了一种由隐形和冰冷的算法所带来的、越来越近的“危机”。
02
算法“小警察”已存在一段时间
最近几年,一些科技公司们都开始把算法作为重要的工具来考核员工,并逐渐发展到决定员工的去留。
前些年,亚马逊开始着手构建一整套人工智能效率监测及评估系统,用以追踪仓库员工、物流配送人员的工作效率,并自动下发裁员指令。
其中就有不少因算法过错导致的裁员指令,然而却没有途径进行投诉。
(彭博社报道)
就连著名的“养老”大厂微软正在使用的劳动力技术工具也至少有十项。其中在疫情之后发布的达到了7项,大部分都是有关员工效率管理。
并且目前很多公司正在使用的工具都是在员工并不知情的状况下运行的,不禁让不少人感觉到自己处于 360 度无死角的“监视”工作范围中。
就目前来看,疫情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使用算法来管理和评估员工的工作状态已经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公司依赖或者完全依照算法数据的建议做出裁员决定时,一个潘多拉魔盒也在悄然间开启。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END
阅读原文
了解老九学堂线下高薪就业班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