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社区首页 >专栏 >最快圈速,算法控制无人机首次战胜专家级驾驶员,登上Science Robotics

最快圈速,算法控制无人机首次战胜专家级驾驶员,登上Science Robotics

作者头像
机器之心
发布于 2023-03-29 09:24:17
发布于 2023-03-29 09:24:17
360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机器之心机器之心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蛋酱

苏黎世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算法,让自主飞行的四旋翼飞行器计算出充分考虑无人机局限性的时间最优轨迹,并首次在无人机竞赛中胜过两名人类驾驶员。

对于工业用途的无人机来说,由于电池续航有限,它们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比如在灾难现场寻找幸存者、检查建筑物、运送货物。在此类任务中,无人机必须通过一系列航点(如窗户、房间或特定位置)进行检查,在每个路段采用最佳轨迹和正确的加速或减速。顶尖的人类无人机驾驶员在这一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在以往的无人机竞赛中表现均优于自主飞行系统。

来自苏黎世大学 (UZH) 的研究团队创建了一种算法,以找到最快的轨迹来引导四旋翼飞行器(带有四个螺旋桨的无人机)通过路线上的各个航点。这项研究近日发表在《Science Robotics》。

 论文链接:http://rpg.ifi.uzh.ch/docs/ScienceRobotics21_Foehn.pdf

「我们的无人机在实验赛道上超越了两名专家级人类驾驶员的最快圈速,」Davide Scaramuzza 说道,他是 UZH 机器人与感知小组和 NCCR Robotics 救援机器人挑战赛的负责人,也是这个挑战赛项目资助了这项研究。

算法凭什么击败人类驾驶员?

这一算法的新颖之处在于,它充分考虑了无人机的局限性,第一个生成了时间最优轨迹,而以往的研究通常依赖于四旋翼系统简化或飞行路径描述。「关键在于,我们的算法并不会将飞行路径各部分去分配给特定航路点,只是告诉无人机通过所有航路点,且不规定出如何或何时这样做,」论文第一作者、苏黎世大学博士生 Philipp Foehn 补充说。

这台用于真实环境实验的无人机设备,理论上推重比(thrust-to-weight ration)接近 4,重量为 0.8 公斤,装备有 Jetson TX2、莱尔德通信模块、现成的无人机竞赛组件和用于运动捕捉的红外发射标记器。

研究者提出利用互补约束(complementary constraint)来优化通过很多路径点的轨迹,这种新的算法生成了理论上的时间最优轨迹。

新算法的动态示意图。

算法控制的无人机与两名专家级人类驾驶员的计算机轨迹如下动图所示:

研究者在一场实地的无人机竞赛中进行了演示,竞赛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利用飞行器的潜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他们让算法和两名人类驾驶员驾驶同一个四旋翼飞行器通过赛道,使用外部摄像头来精确捕捉无人机的运动,并向算法提供有关无人机在任何时刻所处位置的实时信息。

为了确保公平比较,人类驾驶员有机会在赛道上进行赛前训练。但是最终还是算法还是击败了专业的无人机驾驶员:它在所有的圈数上都比人类要快,而且表现更稳定。这并不奇怪,因为一旦算法找到了最佳轨迹,它就可以多次再现它,这一点上与人类驾驶员不同。

具体地,研究者分别在推重比 3.3 实验了两次,在推重比 3.15 实验室了一次。无一例外,算法控制的无人机在时间上都击败了人类专家级驾驶员。

两名‍人类专家级驾驶员操控的无人机(上)与算法控制的无人机(下)在竞赛中的飞行轨迹。

从下图可以看到,无论是推重比 3.3 还是 3.15,研究者提出的时间最优轨迹均比专家级人类驾驶员的最佳单圈速要快,并且方差显著降低。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在一个有 7 道关卡的 3D 赛道上,捕捉了两个专业无人机赛车驾驶员的动作作为人类 baseline,如下图 4 所示。研究者规划了一个时间最优轨迹来通过同一赛道,并使用内部研发的无人机平台和软件栈在同一动作捕获环境中运行相同轨迹。此处生成的轨迹推力比平台能够提供的要小一些,以便在扰动下保持可控性。

左侧黄红两色是人类驾驶员的轨迹(7 圈),右侧黄红两色是自主行驶的无人机(2 圈),左右的蓝绿色均为时间最优轨迹,推重比为 3.3。

在商用之前,这一算法需要面临的门槛是「降低计算要求」,因为现在计算机需要长达一个小时来计算无人机的时间最佳轨迹。此外,目前无人机依靠外部摄像头来计算位置,在未来的工作中,研究者们希望使用机载相机。原则上,无人机比人类驾驶员飞得更快是有希望的。Scaramuzza 说:「这种算法可以在无人机包裹递送、检查、搜索和救援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参考链接:

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1-07-algorithm-flies-drones-faster-human.html

https://robotics.sciencemag.org/content/6/56/eabh1221

「2021 AI 100 Connect Webinar」AI + 工业专场

智慧物流作为智能工厂的核心一环,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应如何驱动智慧物流走向大规模应用,推动工厂的智能化升级呢?对于工业质检领域来说,智能检测设备的成本应如何平衡?如何应对更高的定制化需求呢?

7月28日19:30-21:00,「2021 AI 100 Connect Webinar」AI + 工业专场系列第一场直播间邀请到极智嘉 AI 研究院院长谭文哲,鲲云科技合伙人首席运营官 / 鲲云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王少军博士围绕智能机器人和 AI 视觉检测两大方向带来趋势洞察和案例分享。

识别海报二维码,加入直播交流群。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投稿或寻求报道:content@jiqizhixin.com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7-2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机器之心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英特尔开发四旋翼无人机,能翻筋斗、滚筒飞
科学家们开发了出一种四旋翼直升机,即四轴飞行器,它可以学习即使对人类驾驶员也有难度的特技飞行动作。
大数据文摘
2020/07/07
3100
击败3位人类世界冠军,登上Nature封面!AI无人机极限竞速开启自动驾驶新纪元
今天Nature的封面论文,内容是AI驾驶系统在无人机竞速领域击败了人类SOTA。
新智元
2023/09/09
3360
击败3位人类世界冠军,登上Nature封面!AI无人机极限竞速开启自动驾驶新纪元
Berkeley共享自主研究:人-机组合应用model-free RL,优化无人机实时辅助控制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无人机驾驶员远程操控一架四旋翼飞行器,用机载摄像头进行导航和着陆。不熟练的飞行动态、陌生的地形和网络延迟都会影响这个系统,使得人很难对其进行控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便是训练自主智能体,使其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执行巡查和绘图之类的任务。只有当任务描述明确,且代理能观察到所有它需要的信息时,这种策略才会有效。
AiTechYun
2018/07/27
3660
Berkeley共享自主研究:人-机组合应用model-free RL,优化无人机实时辅助控制
刺激,无人机竞速超越顶级人类玩家,强化学习再登Nature封面
这架自主控制无人机是由来自苏黎世大学的研究团队设计研发的 Swift 系统,研究成果登上了最新一期的《Nature》杂志封面。
机器之心
2023/09/08
2330
刺激,无人机竞速超越顶级人类玩家,强化学习再登Nature封面
编队飞行、竹林穿梭,浙大微型无人机蜂群登Science Robotics封面
机器之心报道 机器之心编辑部 只需几年的时间,我们就会看到这种无人机被部署在现实生活的任务中。 这是第一次有一群无人机在自然非结构化环境中成功编队飞行,「我们向未来又迈出了一步,」研究人员写道。 在科幻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无人机的身影,例如在《普罗米修斯》(2012)中,宇航员在决定走哪条路之前释放了几个微型机载装置来探索一艘未知的外星飞船;在《安德的游戏》(2013 年)中,无人机群包围了飞船,形成了抵御外星人攻击的盾牌,后来为人类赢得战斗扫清了道路;在《星球大战 III》(2005 年)和《银翼杀手 2
机器之心
2022/05/23
7790
编队飞行、竹林穿梭,浙大微型无人机蜂群登Science Robotics封面
前沿 | BAIR提出人机合作新范式:教你如何高效安全地在月球着陆
选自BAIR 作者:Siddharth Reddy 机器之心编译 参与:Pedro、刘晓坤 人机合作可以提高很多现实高危任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特别是对于视野受限的飞机着陆甚至飞船登月任务。以前的方法通常依赖于大量的先验知识(基于模型)。为此,伯克利 AI 研究院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共享自治系统(无模型),不需要先验知识就可以辅助任务的执行,并在有先验知识的条件下能进一步利用并提升性能。该系统对于存在非结构化、不可预测因素的任务很有优势。在登月游戏和真实无人机着陆的任务中它都取得了优越的成果,显著优于人机
机器之心
2018/05/08
1.1K0
前沿 | BAIR提出人机合作新范式:教你如何高效安全地在月球着陆
新算法利用深度学习赋予无人机导航功能
瑞士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UZH)研发出了一种DroNet算法,使无人机能够沿着城市街道或在建筑物内飞行,该算法还需要通过骑行者及汽车驾驶员学习驾驶用例及相关的交通法规。 由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的DroNet算法使无人机能够在城市街道上和室内环境中完全自主飞行。另外,该算法必须学习交通规则,通过骑行者及汽车驾驶员学习驾驶用例。 今天所有的商用无人机都使用GPS,它在建筑屋顶和高海拔地区表现很好。但是,当无人机必须在高楼之间或密集、无组织的城市街道上,有汽车、骑自行车的
人工智能快报
2018/03/30
9753
稳当扛住强风的无人机你见过吗?加州理工用12分钟飞行数据教会无人机御风飞行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陈萍、杜伟 能抗下强大阵风的无人机,你见过没?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者用深度神经网络让无人机不再怕风。 当风大到可以把伞吹坏的程度,无人机却稳稳当当,就像这样: 御风飞行是空中飞行的一部分,从大的层面来讲,当飞行员驾驶飞机着陆时,风速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挑战;从小的层面来讲,阵风也会影响无人机的飞行。 目前来看,无人机要么在受控条件下飞行,无风;要么由人类使用遥控器操作。无人机被研究者控制在开阔的天空中编队飞行,但这些飞行通常是在理想的条件和环境下进行的。 然而,要想让无人机自主执行必要但
机器之心
2022/05/27
5190
稳当扛住强风的无人机你见过吗?加州理工用12分钟飞行数据教会无人机御风飞行
美国队长3里居然藏了8大无人机黑科技
美国队长3作为一部谍战悬疑动作科幻爱情搞基片,让部分超级英雄迷认识到了这帮人不靠谱的一面,甚至有人开始怀疑超级英雄们的三观是否正常了,乌有博士今天不去讨论三观,毕竟咱们生活的世界还不太需要超级英雄来维护和平,我们要讨论的是那架一出场就让很多观众惊呼“这才是无人机啊”的无人机——红翼。 或许是因为近年来无人机越来越为公众所熟悉和接受,漫威电影也将原著中猎鹰的游隼改编成了一架无人机,而且戏份还不少,下面就来分析一下红翼无人机所具有的高超的黑科技吧。 1、矢量推力 电影中的红翼可见的发动机喷口则只有一个,但
机器人网
2018/04/23
9520
美国队长3里居然藏了8大无人机黑科技
细数无人机的幕后功臣:开源飞控流派全揭秘
无人机能被快速普及,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开源飞控的发展,因为困扰着无人机发展的关键设备是自动驾驶仪。那么,开源飞控是什么?又是如何发展过来的? 在纷繁复杂的无人机产品中,四旋翼飞行器以其结构简单、使用方
机器人网
2018/04/24
5K0
细数无人机的幕后功臣:开源飞控流派全揭秘
BBC:无人机的“蜂群”时代
英国BBC新闻网刊登了David Hambling的文章,题目为“蜂群:无人机的下一个时代”。 你想象中的无人机是什么形象?是带螺旋桨的独立遥控玩具,还是大型的军用无人驾驶机?这些形象可能很快会发生重大变化:无人机将变得越来越小,制造成本更低,可以自动缩放,成百上千个无人机聚集在一起,像鸟群一样飞翔。 它们被称为蜂群——只要将足够多的无人机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在很多方面超越人类;它们可以拯救你的生命,或在战场上成为一个致命的协同作战力量。 为什么无人机蜂群如此重要? 首先,在战场上,它们将胜过军方
人工智能快报
2018/03/14
1.3K0
BBC:无人机的“蜂群”时代
下一次火星任务,中国要放飞自己的无人机
来源:机器之心  本文约2000字,建议阅读5分钟 无人机将成为火星车的「导游」。 火星只有地球 1% 的大气密度,但以后火星车要是不带个无人机可能就显得不够先进了。 提到火星无人机,你可能会想起搭乘「毅力号」前往火星的「机智号」无人机。今年四月,在世人瞩目下,机智号完成了持续约 40 秒的火星首飞,在垂直上升 3 米后,执行了悬停、下降和着陆等所有设定动作。机智号创造了人类在火星上的「莱特兄弟时刻」。 在地球以外的行星放飞无人机除了工程技术方面的意义,还会对探索带来很大帮助,实际上国内关于火星无人机的研
数据派THU
2023/03/29
2220
下一次火星任务,中国要放飞自己的无人机
用算法解决炸机问题,让大疆也服气的无人机公司
场景介绍:对于四旋翼无人机常见的推进系统故障, 无人机制造公司 Verity Stdios,推出了一种低成本,方便且易于集成的算法,能够在动力故障发生时,保持无人机的运行,避免炸机事件。
HyperAI超神经
2019/11/29
5800
用算法解决炸机问题,让大疆也服气的无人机公司
无人机竞赛联盟将为自动无人机启动200万美元奖金
无人机竞速联盟(DRL)将举办一系列比赛和竞赛,自动无人机将尝试击败专业无人机飞行员。大学生和其他无人机爱好者团队将被邀请参加超过200万美元的比赛。
AiTechYun
2018/09/26
4580
无人机竞赛联盟将为自动无人机启动200万美元奖金
奔向可控的智能化!无人机人机交互的挑战与前沿 | ICRA 2018
在ICRA 2018上举行了一场关于「无人机人机交互:挑战与前沿」的研讨会,与机器人领域的其他研究领域相比,针对无人机的人机交互主题颇为新颖。
AI科技评论
2018/07/26
9580
奔向可控的智能化!无人机人机交互的挑战与前沿 | ICRA 2018
AI无人机竞速击败人类冠军,Nature封面:将AlphaGo成果带到物理世界
与上一次AlphaGo下围棋不同,这次不是脑力运动,而是在真实物理环境中的竞技体育项目——“空中F1”无人机竞速。
量子位
2023/09/08
2320
AI无人机竞速击败人类冠军,Nature封面:将AlphaGo成果带到物理世界
高速无人机独立穿越森林,全程自己规划路线,时速高达40公里
如此高超的避障飞行走位,可不是人类用手柄操作出来的,全靠无人机的“自我管理意识”。
量子位
2023/03/01
3060
高速无人机独立穿越森林,全程自己规划路线,时速高达40公里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无人机新算法,可控制无人机瞄准移动车辆并吸附,未来大有可为!
大数据文摘出品 无人机在这几年大放异彩:监视、运送任务、搜索和救援工作。 但是,随着这些便携式飞行器承担更多独特和困难的任务,他们需要能够在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情况下降落。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开发的一种新设计的名为“搭便车”(Hitchhiker)的无人机不仅能够在倾斜的表面着陆,还能在运动中的倾斜表面着陆,比如行驶中的汽车的侧面。 论文发表在 IEEE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报上: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092478 这款“搭便车”是Sensen
大数据文摘
2023/05/09
2680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无人机新算法,可控制无人机瞄准移动车辆并吸附,未来大有可为!
深圳凭什么可以打造“无人机之都”?
“我宣布,第十七届高交会无人系统展分会场——中国(深圳)国际无人系统技术成果交易展览会开幕”(以下简称“CIUVS展会”)。17日上午11时15分许,随着深圳市委常委杨洪的朗声宣布,“CIUVS展会”成功拉开帷幕。 由易瓦特无人机公司组成代表深圳的S型编队,20余架无人机平稳升空,在空中翩翩起舞,拼出了深圳的首字母“SZ”,代表着无人系统展在深圳这座无人机之都盛大开幕,也预示着深圳无人机之都的辉煌腾飞! 龙岗区区长吕玉印代表高交会无人系统展分会场组委会致辞,深圳市贸促委副主任黄史昉主持了开幕式活动。据悉
机器人网
2018/04/20
8560
深圳凭什么可以打造“无人机之都”?
详解多旋翼飞行器/无人机的传感器技术
两年来,大疆精灵系列更新了两代,飞控技术更新了两代,智能导航技术从无到有,诸多新的软件和硬件产品陆续发布。同时我们也多了很多友商,现在多旋翼飞行器市场火爆,诸多产品琳琅满目,价格千差万别。为了理解这些飞行器的区别,首先要理解这些飞行器上使用的传感器技术。我觉得现在很有必要再发一篇科普文章,定义“智能导航”这个概念,顺便字里行间介绍一下两年来大疆在传感器技术方面的努力。 1. 飞行器的状态 客机、多旋翼飞行器等很多载人不载人的飞行器要想稳定飞行,首先最基础的问题是确定自己在空间中的位置和相关的状态。测量这些状
机器人网
2018/04/12
2.3K0
详解多旋翼飞行器/无人机的传感器技术
推荐阅读
英特尔开发四旋翼无人机,能翻筋斗、滚筒飞
3100
击败3位人类世界冠军,登上Nature封面!AI无人机极限竞速开启自动驾驶新纪元
3360
Berkeley共享自主研究:人-机组合应用model-free RL,优化无人机实时辅助控制
3660
刺激,无人机竞速超越顶级人类玩家,强化学习再登Nature封面
2330
编队飞行、竹林穿梭,浙大微型无人机蜂群登Science Robotics封面
7790
前沿 | BAIR提出人机合作新范式:教你如何高效安全地在月球着陆
1.1K0
新算法利用深度学习赋予无人机导航功能
9753
稳当扛住强风的无人机你见过吗?加州理工用12分钟飞行数据教会无人机御风飞行
5190
美国队长3里居然藏了8大无人机黑科技
9520
细数无人机的幕后功臣:开源飞控流派全揭秘
5K0
BBC:无人机的“蜂群”时代
1.3K0
下一次火星任务,中国要放飞自己的无人机
2220
用算法解决炸机问题,让大疆也服气的无人机公司
5800
无人机竞赛联盟将为自动无人机启动200万美元奖金
4580
奔向可控的智能化!无人机人机交互的挑战与前沿 | ICRA 2018
9580
AI无人机竞速击败人类冠军,Nature封面:将AlphaGo成果带到物理世界
2320
高速无人机独立穿越森林,全程自己规划路线,时速高达40公里
3060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无人机新算法,可控制无人机瞄准移动车辆并吸附,未来大有可为!
2680
深圳凭什么可以打造“无人机之都”?
8560
详解多旋翼飞行器/无人机的传感器技术
2.3K0
相关推荐
英特尔开发四旋翼无人机,能翻筋斗、滚筒飞
更多 >
领券
社区富文本编辑器全新改版!诚邀体验~
全新交互,全新视觉,新增快捷键、悬浮工具栏、高亮块等功能并同时优化现有功能,全面提升创作效率和体验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查看详情【社区公告】 技术创作特训营有奖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