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陆续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两场关于技术管理的培训,时间一长也快忘的七七八八了。本文以刘建国《执行技术人管理之路》为基础框架,将知识点做了整理,在需要的时候翻翻。本文主要内容有:
一、技术管理之角色认知
下面通过脑图梳里了角色认知的七个点:工作职责、负责对象、关注焦点、工作能力、任务来源、实时手段、技术视角。
下面通过脑图梳里了角色认知误区的六个点:过程导向、大包大揽、带头大哥、单一视角、固守边界、患得患失。
二、技术管理之管理规划
下面通过脑图梳里了管理规划的四个点:职能、目标、团队、路径包含的要点。
职责:这个团队为什么而存在,主要负责什么,这个通常在组织架构从上而下决定的。
使命:团队的愿景。
例如:以"上海最好的技术团队"为愿景,通过技术知识沉淀,形成学习型组织、持续提升技术硬实力。
衡量:通过哪些维度来度量团队做的好与不好。
例如:衡量要能量化,系统吞吐提升3倍、架构优化支持系统高可用、交付哪些功能等。
业务目标:公司业务要发展要制定业务目标,业务目标拆分给技术团队,技术团队内部之间也会有服务提供方和服务支持方。
例如:业务开发方提需求给中间件团队、业务稳定性团队、技术保障团队等。
团队目标:团队的分工、规模、梯队。
例如:根据发展阶段整体人才要求,人才金字塔形、人才纺锤形、人才密度提升。
例如:具体到团队内部,需要配备多少专家、资深人员,这些人员如何安排,如何交叉互备。
专业目标:对系统架构、性能、稳定性等制定目标。
制定原则:可以采用SMART原则来指定这些目标,这些目标通常都可以纳入到OKR的管理中。
明确性(Specific)、可衡量性(Measurable)、可达性(Attainable)、相关性(Relevant)和时限性(Time-bound)。
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团队规划,目标视角、资源视角、人才视角。
目标视角:团队分工、规模、梯队。
资源视角:每个人在公司意味着成本,这些成本考量需要跟公司发展匹配。
人才视角:团队中能给成员什么机会和空间、以及能对成员的指导和帮助。
另外,也需要关注新人进入团队后的磨合成本,短时间过多新人也会耗损导师过多精力。
盘点资源:能申请到的资源和预算有哪些?
完成时间:完成这份规划需要在什么时间内完成?
赋予权限:团队做事需要激励惩戒措施。
通常绩效考核是常用手段,如果做的事情不能作为考核内容,尤其是跨团队合作的战略项目。
优先级一致排不上去,如期达到目标则风险就加大。
招聘的人才:是否能够持续发挥其价值,也就是事情和人匹配情况。
实现方案与措施:方案的制定立足实际情况、综合业界采纳方案权衡。
实现过程与结果:对实现过程中进度、质量和效果的把控。
有各种方法论可以对过程、效果、质量来把控,例如:scrum敏捷管理。
三、技术管理之团队建设
先体会下领袖对中国人民军队的要求和目标。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技术团队的建设目标同样要求能把事干成,将项目落地。
还要求持续不断落地一个又一个项目,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下面通过脑图梳里了团队建设四个点:成员能力与提升、成员意愿与激励、团队分工与协作、团队梯队与文化。
技术能力
成员技术水平、技术背景,这个往往是招聘的时候最重要的一部分,与岗位需求是否匹配。
技术深度,对负责技术理解到什么程度,使用层面、原理层面、源码层面等。
技术广度,除了一个方向外,其他方向涉猎程度,是一个点、还是一根线、还是能形成一张网。
通用能力
逻辑层次能力,表达的时候脉络层次分明,避免想到哪说哪。
沟通协作能力,是否愿意与人沟通和合作,避免偏激固执,自己玩自己的。
推进落地能力,比较综合涉及到方案、任务管理、风险识别、进度把控、协作等。
自我学习能力,没有一劳永逸,学无止境、避免停止不前。
人格品质
迎难而上、持之以恒、坦诚务实等等,每个都有特质,善于发现别人优点。
正向引导
学习榜样,工作中给自己找一个偶像。
导师引导,入职时或者应届生入职往往会安排一个导师引导。
学习空间,给予学习方向和空间沉淀。
反向促进
工作要求,明确要求要完成的事项与时间。
学习任务,将学习当任务明确要求。
绩效惩戒
绩效奖励,奖励拿到结果的,主动提升意愿的成员。
绩效惩戒,惩戒缺乏提升意愿、投入度低的成员。
团队分工
复杂的事情需要依靠团队完成,谁干啥就需要有个分工。
组织里通过划分部门、业务域,来从整体上分工。
以及部门内部的二级、三级部门等的划分。
常常随着业务的发展伴随着部门的设立、合并和撤销。
内部的成员角色、负责事项、互备更细粒度的分工。
另外一种形式的虚拟组织也经常设立,比如:技术委员会、风险委员会、架构委员会等等。
通过设立虚拟组织的形式,来推动跨业务域、跨部门的整体事项。
团队协作
越是重要的事项、跨部门协同的事项,越需要全局统筹。
协作机制,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规划和任务事项,而跨部门协作时,协作事项如何安排,什么优先级,需要在机制上明确。
没有一个协作机制,往往出现推不动、一拖再拖的现象。
互信和默契,对承诺的兑现一点一点积累。
梯队建设
从专业匹配度、工作投入度、沟通协作度、相似互补度等选拔核心骨干成员。
打磨团队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避免核心人员离职后青黄不接。
团队文化
公司往往会有价值观,成为外界对公司体感的文化标签。
具体到小团队内部也会形成一些特质,比如:靠谱、谨慎、敢想敢干、代码极致等。
四、技术管理之任务管理
下面通过脑图梳里了任务管理四个点:目标、事前、事中、事后。
任务管理:把事情落地、拿到结果。
每个季度、半年都会写OKR、KR需量化、符合SMART原则。
任务管理需要把规划和制定的OKR落地,拿到结果。
例如:日志存储成本减少X万/月
事前:排列优先级、要事为先。
KR可以配置权重、任务也有优先级,在计划内的按计划进行即可。
计划外的事项,有的来自上级反馈、有的来自用户反馈、其他部门反馈、新立项的技改项等。
计划外的事项插入需要评估其重要性和紧急程度。
优先级:重要紧急四象项: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
重要性判断:收益越大、重要性越大、优先级越高。
紧急性判断:损失越大、越紧急、优先级越高。
项目整体架构方案、具体到组件的实现方案需要拉干系人聚焦和对齐、达成共识。
拉通和对齐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方案合理性、确保整体方向的正确性。
跨团队对齐的过程中,注意控制参与人数范围。
可以在大体方案对齐后,逐个部门对齐其负责的事项与进度。
通过对团队成员的性格、技能以及协作能力的摸排遴选出牵头人。
牵头同学需要具备不错的沟通能力、向前一步的积极性以及跨部门的协作能力。
Leader对牵头同学需要充分授权。
如果Leader事事过问和决策、牵头同学放不开手脚、不利于梯队能力的建设。
Leader可以在发生较大阻塞时介入协调和指导,确保目标按期实现。
梯队建设的重要性在事项落地中非常重要、大型项目各域接口人的职责。
牵头同学需要具备"向前一步,一跟到底”的责任性,甚至纳入考核。
事中:有效执行、按计划推进
在执行过程及时跟进完成进度,例如:日会、周会、项目周报统计进度。
对于执行中的阻塞问题,及时接入排障和推进。
大型项目中关联的独立组件,先完成的、先测试、先组织代码评审。
关联组件完成的、先行局部联测、及早暴露问题。
需要先接入应用的、先行验证兼容性。
每个组件均完成开发自测、进入整体联测、预留上线时间。
事后:做好复盘、改进事项。
项目复盘、问题复盘、故障复盘等均会聚焦出改进项。
改进项的跟踪与闭环。
执行效率 = 个体产能 * 合作有效度 * 方向有效度 * 工作时长
五、技术管理之管理沟通
下面通过脑图梳里了管理沟通七个点:沟通分类、沟通主题、沟通目的、沟通内容、沟通通道、影响力作用、沟通对齐。
雪花飘落,片片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