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滑模控制器理论推导和matlab/simulink实例分享

滑模控制器理论推导和matlab/simulink实例分享

作者头像
用户9925864
发布于 2023-09-05 11:24:42
发布于 2023-09-05 11:24:42
1.6K0
举报

前天有个微信好友咨询了一些滑模控制器的设计和理论推导,故整理一下相关的资料和内容分享,

滑模控制的运动轨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系统的任意初始状态向滑模面运动阶段;(2)系统到达滑模面后并且慢慢趋于稳定的阶段。所以,对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对应于系统运动的两个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滑模面的设计;第二部分,控制律的设计。

0、前言

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是一种非线性控制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引入一个滑动模态,使系统状态在该模态上滑动,并保持在滑动面上。滑模控制具有强鲁棒性和快速响应的特点,能够有效应对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外部干扰和测量噪声等问题。

滑模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设计一个滑动面,使系统状态在该面上滑动,并且在滑动面上滑动的速度足够快,从而将系统状态迅速带到所期望的工作区域。通常情况下,滑动面由一个或多个状态变量的线性组合构成,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滑模控制的主要步骤包括:

  1. 滑动面设计:根据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目标,设计一个合适的滑动面。滑动面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能够满足所需的控制性能。
  2. 控制律设计:根据滑动面的定义,设计一个控制律使得系统状态在滑动面上滑动。通常情况下,控制律包括两个部分:滑动面的控制和滑模调节器。滑动面的控制用来使系统状态迅速进入滑动模态,而滑模调节器用来保持系统状态在滑动面上滑动。
  3. 控制器实现:根据设计的控制律,实现具体的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是连续时间控制器或离散时间控制器,具体选择取决于被控系统的特性和应用需求。

滑模控制的优点包括:

  • 鲁棒性:滑模控制对系统的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使系统在不确定性和扰动的影响下仍能保持滑动模态。
  • 快速响应:由于滑动模态的特性,滑模控制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能够使系统迅速达到所期望的状态。
  • 简单性:相对于一些复杂的控制方法,滑模控制比较简单,容易实现和应用。

1、滑模面的设计

以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为例,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不考虑伺服阀的非线性影响将其简化为比例环节,所以由电液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可得伺服阀阀芯位移到液压缸活塞位移的传递函数为:

辨识后的模型为

状态空间方程为

被控对象为三阶系统, X = [x x' x'']为系统状态变量。设定r为给定的输入信号, y为系统输出信号,所以系统的误差为 e=r -y,,定义系统的误差向量为:

可以根据系统模型状态空间方程

写出误差状态方程

所设计的滑模切换函数为

滑模运动的微分方程为

其中c1、c2决定了滑动模态的动态品质,可以采用极点置法求得c1、c2 。选择期望极点为-34.4±168.52i,可以得到参数 c1=29582, c2=68.8,

2、控制器的设计

对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如下:

u=ueq+usw

ueq是等效控制,能够实现系统状态的跟踪,即将系统的状态一直保持在滑模面上; usw是切换控制,使系统状态趋近于滑模面,削弱系统的抖振,常用的趋近率有三种:

本节将采用指数趋近律,

等效控制部分,对s=c1*e1+c2*e2+e3求导得

根据s'=0可得到等效控制:

切换控制部分,选择指数趋近律,即

假如eta过小,那么趋近的速度很慢,调节的过程太慢;相反,若eta太大,那么系统到达切换面的时候,具有比较大的速度,引起较大的抖动。对于 k,能够加快调节时间,能够快速到达滑模面的过程,还可以削弱抖振,改善系统的品质。本文中,指数趋近律的参数 k 为 20, eta为 5。所以切换控制为:

综上所述,滑模变结构的控制器设计为

3、实例建模和分析

在matlab simulink中用sfunction搭建对应的仿真模型

放大结果图,可以看到在滑模控制能够很快的实现输入跟踪,控制效率极高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3-08-1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算法工程师的学习日志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现代控制理论(机器人方向)习题与实践补充资料和复习说明(2019版)
版权声明:本文为zhangrelay原创文章,有错请轻拍,转载请注明,谢谢... https://blog.csdn.net/ZhangRelay/article/details/89325679
zhangrelay
2019/04/25
9280
现代控制理论(机器人方向)习题与实践补充资料和复习说明(2019版)
自动控制-滑模控制
滑模控制是一种相当简单而且控制性能优越的控制方法。它的控制效果优越体现在哪里呢?主要是两点:
用户9925864
2022/07/27
7440
自动控制-滑模控制
柔性机械臂:控制算法介绍
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必须按照控制的要求进行简化以便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设计模型。大致可以划分为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两大类。
ZC_Robot机器人技术
2020/09/28
6.4K4
柔性机械臂:控制算法介绍
[收放卷应用]直接张力控制
在卷材的生产加上中比如成卷薄膜或纸张或线材等的印刷、涂布、绕线设备中,有放卷、收卷等有关卷取操作的工序,卷材张力在动态地变化。在卷取操作工序中卷筒的直径是变化的直径韵变化会引起卷材张力的变化:张力过小卷材会松弛起皱,在横向也会走偏。张力过大。会导致卷材拉伸过度,在纵向上会出直纹或斜拉纹,在膜卷的表面上会出现隆起的筋条,甚至会使卷材变形断裂。影响张力控制的主要因素有机械损耗、被加工材料拉伸弹性率、加减速时膜卷惯性引起的张力变化、卷取电机和驱动装置的特性等。为保证生产效率和卷材的生产质量在卷取过程中,保持恒定的张力是十分必要的;按控制原理基本上可以分为间接张力控制(开环控制)和直接张力控制(闭环控制)两种。
科控物联
2022/03/29
4K0
[收放卷应用]直接张力控制
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控制技术有多重要?
机器人学代表了当今集成度高、具有代表性的高技术领域,它综合了多门学科。其中包括机械工程学、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学、电子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体现了当今实用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 一般而言,机器人由几大部分组成,分别为机械部分(一般是指通过各关节相连组成的机械臂)、传感部分(包括测量位置、速度等的测量装置),以及控制部分(对传感部分传来的测量信号进行处理并给出相应控制作用)。 作为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主要是通过传感等部分传送的信息,采用控制算法,使得机械部分完成目标操作
机器人网
2018/04/24
1.7K0
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控制技术有多重要?
逆变器运用到的c语言算法,详解六种逆变电源的控制算法[通俗易懂]
在电路中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过程称之为逆变,这种转换通常通过逆变电源来实现。这就涉及到在逆变过程中的控制算法问题。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6918.htm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8/30
1.4K0
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人学习与控制:回顾与展望
机器人因其高效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等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机器人学习与控制已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技术之一。各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算法被设计,从而为机器人系统提供同步学习与控制的规划框架。首先从神经动力学(ND)算法、前馈神经网络(FNNs)、递归神经网络(RNNs)和强化学习(RL)四个方面介绍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人学习与控制的研究现状,回顾了近30年来面向机器人学习与控制的智能算法和相关应用技术。最后展望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以期促进机器人学习与控制理论的推广及应用场景的拓展。
一点人工一点智能
2023/04/27
2.3K0
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人学习与控制:回顾与展望
Matlab仿真PID控制(带M文件、simulink截图和参数分析)
线性定常系统的控制中,PID是个非常常见的控制方式,如果可以通过Matlab仿真出PID的控制效果图,那么对系统设计时的实时调试将会容易得多。在这里我们将会以一个利用系统辨识参数的PID设计为为例展示Matlab仿真PID的过程。 首先需要对一个未知的系统的参数进行辨识,以延迟环节可以忽略不计的电机调速系统为例。将时间戳导入xdata向量,对应的时刻转速导入ydata向量,进行系统辨识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9/06
5K0
Matlab仿真PID控制(带M文件、simulink截图和参数分析)
有“贝”而“莱” 强势围观 | 贝加莱ACOPOS驱动器在冶金液面控制中的应用 011
我公司圆坯连铸机结晶器液面控制系统采用塞棒PLC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能进行全方位的自动控制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主系统主要采用PLC控制贝加莱ACOPOS伺服驱动器,来控制电动缸运行,控制精度达到+-2mm以内,实现了自动浇铸,液面稳定,有效提升钢坯质量。
剑指工控
2021/11/05
5490
【Simulink】粒子群算法(PSO)整定PID参数(附代码和讲解)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目录 0.背景 1.粒子群算法 1.1.算法简介 1.2.算法步骤 1.3.算法举例 2.PID自整定 2.1.基于M文件编写的PID参数自整定 *2.2.复杂系统的PID自整定(基于simulink仿真) 2.2.1.PSO优化PID的过程详解 2.2.2.在PSO优化过程中修改参数价值权重 阅读前必看: 本代码基于MATLAB2017a版本,如果版本不同可能会报错 请从set_para.m文件开始运行,其他M文件(+下载的资源包里面的slx文件)放在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6/28
1.7K0
【Simulink】粒子群算法(PSO)整定PID参数(附代码和讲解)
自动驾驶的“大脑” ——控制工程篇(一)
自动驾驶的“大脑”——控制工程篇(一)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 -智能驾驶2017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 --智能交通2017(附报告pdf下载) 一文带你看懂自动驾驶 给自动驾驶一双"通天眼"——环境感知器篇 自动驾驶的“大脑”——决策规划篇 ▌智能汽车控制架构设计 ---- 智能驾驶汽车通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和数据处理器、执行机构等装置,借助车联网和 V2X 等现代移动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交通参与物彼此间信息的互换与共享,从而具备在复杂行驶环境下的传感感知、决策规划、控制执行等功能,以实现安
WZEARW
2018/04/11
2.8K0
自动驾驶的“大脑” ——控制工程篇(一)
郭雷院士:控制理论发展的历史启示
控制理论处于数学、计算机、通信和工程科学相互作用的前沿,是自动化的关键与基础,是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内容也可以同时归为应用数学领域。控制理论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反馈。虽然前馈的概念也很重要,并且在控制系统中往往同时具有前馈和反馈机制,但是反馈机制能够有效地应对系统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反馈也是智能行为的一个关键特征。像物理学定律一样,反馈原理在科学、技术与工程中也具有基本的重要性。历史上,反馈的有效利用常常对工程技术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也催生和推动了控制理论方法的诞生和发展。关于控制理论的历史发展,下面主要谈几点启示。
用户9861443
2024/01/11
3560
郭雷院士:控制理论发展的历史启示
初步认识ADRC(自抗扰控制)与应用
想要初步了解ADRC,可以从韩京清教授的一篇文献和一本书看起 1.文献: 从PID技术到“自抗扰控制”技术(《控制工程》,2002) 2.书: 自抗扰控制技术——估计补偿不确定因素的控制技术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08/31
6K0
浅谈机器人关节空间与笛卡尔空间控制
对于机械臂系统最简单的控制策略即在机械臂运动速度不大时,可以忽略其离心力、科氏力影响以及各连杆的耦合,进而将机械臂视为解耦的线性系统,对其控制采用基于 个独立关节的控制,对每个关节施加PD控制。其控制率如下:
ZC_Robot机器人技术
2020/09/24
9.8K2
浅谈机器人关节空间与笛卡尔空间控制
HOVER:人形机器人的多功能神经网络全身控制器
论文《HOVER: Versatile Neural Whole-Body Controller for Humanoid Robots》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模态神经网络控制器HOVER,旨在解决人形机器人全身控制中不同任务模式(如导航、操作、桌面操控等)的兼容性问题。现有方法通常为每个控制模式单独训练策略,导致控制器缺乏通用性。HOVER通过引入运动模仿和策略蒸馏技术,将多个控制模式整合到一个统一策略中,实现了跨模式的技能共享与无缝切换。实验表明,HOVER不仅在单一模式上超越专家策略,还能在仿真和真实硬件中实现鲁棒的多模态控制。
一点人工一点智能
2025/03/07
1980
HOVER:人形机器人的多功能神经网络全身控制器
基于Simulink实现模糊PID仿真
        传统 PID 控制器自出现以来,凭借其控制原理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易于实现等优点成为工业控制主要技术,常被用于机器人驱动控制。但是传统 PID 参数整定异常麻烦,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无法对其建立精确的模型时,传统 PID 无法进行实时调节, 为了获得更好的速度控制性能和循迹动态响应,但常规PID 控制难以解决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复杂、非线性以及时变不确定性等系统问题,而自适应模糊 PID 控制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本文依靠 MATLAB/SIMULINK 的模糊逻辑工具箱的Fuzzy Logic Controller 与常规 PID Controller 结合,针对水下航行器控制系统进行PID仿真实验。
2024/12/15
1.1K0
基于Simulink实现模糊PID仿真
一文尽览 | 2023最新自动驾驶车辆控制全面综述!(状态估计/轨迹控制/框架应用等)
车辆控制是自动驾驶汽车、车联网和自动化汽车中最关键的挑战之一,在车辆安全、乘客舒适性、运输效率和节能方面至关重要。本次调查试图对车辆控制技术的现状进行全面彻底的概述,重点关注从微观层面的车辆状态估计和轨迹跟踪控制到宏观层面的CAV协同控制的演变。首先从车辆关键状态估计开始,特别是车辆侧滑角,这是车辆轨迹控制的最关键状态,以讨论具有代表性的方法。然后提出了用于AVs的符号车辆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除此之外,还进一步审查了CAV的协作控制框架和相应的应用程序。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进行了讨论。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AVs和CAV车辆控制的最新技术,确定关键的重点领域,并指出进一步探索的潜在领域。
公众号-arXiv每日学术速递
2023/08/26
4.4K0
一文尽览 | 2023最新自动驾驶车辆控制全面综述!(状态估计/轨迹控制/框架应用等)
装上螺旋桨,加州理工让只能行走的双足机器人「上了天」,还玩起了障碍滑板、走绳索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杜伟、陈萍 能走能飞,这才是最酷的双足机器人吧?! 有的机器人可以行走,有的可以飞行。你见过既能行走又能飞行的双足机器人吗? 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就打造了这样一台机器人 LEONARDO(LEgs ONboARD drOne 的简称,或简称 LEO),该机器人结合了行走和飞行,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运动方式,使其异常灵活,能够进行复杂的运动。日前,该研究相关的论文登上了 Science Robotics 封面。 论文地址: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
机器之心
2023/03/29
4870
装上螺旋桨,加州理工让只能行走的双足机器人「上了天」,还玩起了障碍滑板、走绳索
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MATLAB Simulink的应用案例
动态系统建模与仿真是工程、控制、物理等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MATLAB Simulink提供了一种直观的图形化环境,使得建模与仿真变得更加高效。本文将深入探讨动态系统建模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具体的应用案例展示如何使用MATLAB Simulink进行动态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一键难忘
2025/01/08
4550
【干货】详解自动化机械臂维修&保养
自动化机械手可能会产生故障的原因:由于机械手衔接部位大大都是螺丝固定,可能会因为长时间震动形成螺丝松动松脱而形成机械手散架,部件的衔接块断裂等。另一方面机械手震动的缘由形成电线接头松动松脱,继电器松动
机器人网
2018/04/25
2.2K0
【干货】详解自动化机械臂维修&保养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现代控制理论(机器人方向)习题与实践补充资料和复习说明(2019版)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