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人工智能的兴起将人们的聚光灯投射到了“机器人权利”上

人工智能的兴起将人们的聚光灯投射到了“机器人权利”上

作者头像
企鹅号小编
发布于 2018-01-29 03:38:12
发布于 2018-01-29 03:38:12
510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企鹅号快讯企鹅号快讯

据外媒分析,人工智能正在迅速发展。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能会开始觉得我们的机器有一些类似于思想和感觉的东西,尽管它们是由金属和塑料构成的。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机器将很重要;哲学家和学者们已经在想象机器人和智能机器可能应该--并且被赋予--某种权利的时代。

这些不一定是人权。但是,“如果你有一台电脑或一台机器人,它是自主的,自我意识的,我认为很难说它不是一个人,”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的哲学家克里斯汀安德鲁斯(Kristin Andrews)这样说道。

这就提出了许多难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一个有一定意识的机器人?如果我们确信人工智能程序拥有意识,关闭它就等于谋杀吗?

机器人vs类人猿

一个明显的比较是动物权利运动。动物权利倡导者一直在推动重新评估某些动物的法律地位,特别是类人猿。像佛罗里达州珊瑚泉这样的非人权项目组织认为,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应该被视为自主的人,而不仅仅是财产。

领导该法律团队的史蒂文·怀斯(StevenWise)表示,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任何独立实体,无论是否存在。如果有一天我们有了有知觉的机器人,我们应该对他们承担同样的道德和法律责任,就像我们对待某些动物一样。

当然,决定哪种机器值得道德考虑是很棘手的问题,因为我们经常把人类的想法和感情投射到无生命的实体身上--最终会同情那些根本没有思想或感情的实体。

譬如波士顿动力公司开发的一种类似狗的机器人。今年早些时候,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公司发布了一段视频,显示员工踢这台四条腿的机器。这个想法是为了炫耀点的非凡平衡。但有些人认为这类似于虐待动物。例如,“动物伦理对待”组织(PETA)发表了一份声明,称SPOT的处理“不恰当”。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凯特·达林(Kate Darling)在研究人们如何与玩具恐龙机器人普莱奥(Pleo)互动时,观察到了类似的情况。佩洛看上去不像个活生生的动物--这显然是个玩具。但是,它的特点是行动和说话的方式,不仅表明一种形式的智力,而且也有能力体验痛苦。如果你倒挂着,它会发出呜咽,叫你停下。

为了看看我们能把同情扩展到简单的机器人上有多远,达林鼓励参加最近一次研讨会的人和普莱奥一起玩,然后请他们销毁它。几乎所有的人都拒绝了。达林说:“人们下意识地把机器人当作生物对待,即使是在有意识的层面上,在理性的层面上,我们也完全理解它们不是真实的。”

虽然普莱奥无法感受到痛苦,但达林认为,我们应该关注如何对待这些实体。她说:“如果我们对他们表现出暴力,这会让我们感到不安。”(这是电视连续剧“西部世界”(Westworld)提出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这部电视剧中,主题公园的游客被鼓励随意对待超逼真的仿人机器人。)

与机器人交谈

就目前而言,虐待机器人并不是犯罪--只要你是主人。但是,虐待一个我们认为确实有某种意识的机器人又如何呢?我们如何才能从一开始就知道一台机器是否有头脑呢?

计算机科学先驱艾伦·图灵半个世纪前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图灵的看法是,我们永远不可能确切地知道一台机器的感受或体验--所以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看看我们是否能像跟人类说话一样与它进行对话(我们现在称之为图灵测试)。

鉴于人类谈话的复杂性,建立一台能够进行长时间口头交流的机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图灵认为,如果我们能制造出这样一台机器,我们就应该把它当作一个人。

亚特兰大的拉比和法学教授马克·戈德费德(MarkGoldfeder)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如果一个实体表现出人类的某些特质,我不能虐待它,看它是否流血。我有责任像对待人类一样去对待它。

显而易见的结论是,权利不应以生物学为基础,而应建立在更基本的基础上:人格。

如果我们最终承认某个智能机器是一个人,那么我们有义务赋予它什么法律权利呢?如果它能通过图灵测试,我们可能会觉得它至少应该得到继续存在的权利。

但是澳大利亚的哲学家罗伯特·斯派洛认为这只是个开始。他想知道,如果一台机器的“头脑”甚至比人类的还要大,会发生什么呢?在最近发表在TheCritique.com上的一篇文章中,他写道:“事实上,杀死一台能够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就像杀死一个成年人类一样,也是错误的,而且,根据机器的容量,这个错误更大。”

本文来自企鹅号 - 仙踪数码媒体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来自企鹅号 - 仙踪数码媒体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什么是人?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逼迫人类思考这样的问题
现在人工智能正在迅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仍然有可能发现我们制造的智能机器人拥有类似于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机器将变得至关重要。哲学家和学者们已经对这方面开始设想,未来机器人和智能机器或许应该得到某种权利的时代。 但这些并不一定全是人权。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的哲学家克里斯汀· 安德鲁斯说,“如果你有一台能够像人类一样自主行动、或者有自我意识的电脑或机器人,我想我们很难说它不是一个人。” 这就引出了一系列难题。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有一定意识程度的机器人呢?如果我们确信人工智能有能
企鹅号小编
2018/01/19
7280
什么是人?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逼迫人类思考这样的问题
一场会议,两场棋局,三门学派,5个阶段带你了解波澜壮阔的人工智能发展史(上)
以你现在的速度你只能逗留原地。如果你要抵达另一个地方,你必须以双倍于现在的速度奔跑! --卡罗尔
用户9861443
2024/04/15
2250
一场会议,两场棋局,三门学派,5个阶段带你了解波澜壮阔的人工智能发展史(上)
人工智能简史
《人工智能简史》全面讲述人工智能的发展史,几乎覆盖人工智能学科的所有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的起源、自动定理证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遗传算法、深度学习、强化学习、超级智能、哲学问题和未来趋势等,以宏阔的视野和生动的语言,对人工智能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深度点评。
iOSDevLog
2018/07/25
2.5K0
人工智能简史
MIT用GPT-3冒充哲学家,竟骗过了一大半专家
---- 新智元报道   编辑:David Joey 【新智元导读】AI冒充哲学家,成功率有多少?一半的人分不出来。 Daniel Dennett是一位哲学家,最近他有了一个「AI替身」。 如果你问他,人是否可以造出一个有信仰、有欲望的机器人,他会怎么说? 他可能这么答:「我认为,我们制造的一些机器人已经做到了。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的工作,他们现在正在建造机器人,在一些有限和简化的环境中,机器人可以获得需要归结为认知复杂性的各种能力。」 或者,他也可能会这么说:「我们已经建立了真理的数字化生成
新智元
2022/08/26
3590
MIT用GPT-3冒充哲学家,竟骗过了一大半专家
机器人拥有情感不是问题,那问题是什么?
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有感情”的机器人,但是它们的能力和在图灵测试中表现出的智力一样肤浅。这些机器人没有感觉,但是能够察觉人类的情感并作出相应的回应。事实上,研究表明,电脑在解读表情方面已经超越了人类,这意味着人类将难以对机器人撒谎。 在《觉醒前夜》中,主角凯莱布(Caleb)由于赢得了公司的一项大奖而被邀请到老板的别墅去参加一场图灵测试。这项测试以机器人的交谈水平来衡量其是否具备智力,但其实话语能力是不能等同于智力的。不过,这部电影并不旨在揭示图灵测试的局限性(人工智能专家早已在进行相关研究了)。《
机器人网
2018/04/13
1.3K0
机器人拥有情感不是问题,那问题是什么?
2014年实现的15个预言
作者:兔子 摘自:煎蛋网(jandan.net) 2014年已经过去。在这科技迅猛发展的一年,“科技”与“科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让我们回顾一下,2014年实现的15个预言。 1. 心灵感应 @ Psycho Mentis @ Professor X 凭借着科技的力量,2014年人类第一次实现了心灵对心灵的交流。这套非侵入式的设备使用了联网式脑电图, 机器人辅助成像经颅骨磁力刺激法技术。这个国际合作研究团队让分别在印度与法国的两人传输了两个单词“hola”和“ciao”。 另
大数据文摘
2018/05/23
4560
我们对人工智能的10大误解
选文:凉亮 翻译:丁一,孙强,王婧,肥毛毛虫,Mona,焦剑,汪霞 摘自:http://gizmodo.com 自从20年前深蓝(Deep Blue)在国际象棋中击败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该事件就被人们誉为机器智能最权威的证明。谷歌的AlphaGo已经在围棋比赛中以四胜一负(译者注:原文是三场中获胜两局)赢得了韩国棋手李世石,更表明了这些年来人工智能的迅猛进步。机器终会比人类更聪明的预言即将到来,但我们似乎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的影响。 事实上,我们执着于对人工智能的
大数据文摘
2018/05/22
1K0
一场会议,两场棋局,三门学派,5个阶段带你了解波澜壮阔的人工智能发展史(中)
科学只认第一,不认第二。既然都想争第一,必然有纷争。当然,学术界其实既有纷争,也有合作,但是互相合作的故事不吸引人,纷争的故事才有戏剧性。这里,讲一下人工智能领域学派纷争的故事(主要参考自文献[9-11])。
用户9861443
2024/04/15
2070
一场会议,两场棋局,三门学派,5个阶段带你了解波澜壮阔的人工智能发展史(中)
顶着“接管世界”头衔的人工智能,或许该被重新定义了
从几十年前计算机技术与自然科学在“大脑机器”中火花迸射的碰撞,再到人工智能Alphago打败李世石掀起AI热潮,到如今AI大步迈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如李彦宏高呼着“人工智能正在唤醒万物,催生万千产业的智能化”一样,人工智能,似乎正成为人类科技历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晓枫说
2019/07/10
3800
顶着“接管世界”头衔的人工智能,或许该被重新定义了
智能机器人的“人权”如何保护?
大多数人会对智能机器人可能背叛人类而心怀恐惧。但谁又能保护它们,防止它们自相残杀呢?一位学者问道。 在不那么遥远的未来,人工智能(大概是以机器人的形式存在)很有可能将具备自己的意识。无论何种
机器人网
2018/04/19
1.1K0
智能机器人的“人权”如何保护?
人工智能起源| 阿兰·图灵的《计算机器与智能》
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是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在1950年提出的,这一年他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叶锦鲤
2023/03/21
2.6K0
人工智能起源| 阿兰·图灵的《计算机器与智能》
如何证明人工智能有没有觉醒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回顾了今年的一个大新闻:谷歌一个名为 LaMDA 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据称拥有了人的情感,这会是真的吗?
用户3147702
2022/09/23
5920
如何证明人工智能有没有觉醒
【人工智能≠类人智能】超越图灵测试的世界观
I.人们对于人工智能这个热点话题仍说法各异。 像史蒂芬·霍金、伊隆·马斯克、比尔·盖茨这样的专家,最近越发看重它的潜力和威胁。在读完尼克·博斯特伦《超级人工智能》一书后,马斯克大声质问,人工智能是否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威胁”。 我们对于人工智能流行的说法被人类伦理所扭曲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分歧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威胁上,对于强人工智能是否会出现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具备人类相当水平的“强人工智能”(hard A.I.)永远不可能存在,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趋势将势不可挡。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争论可能偏离了真正的含
新智元
2018/03/13
9230
【人工智能≠类人智能】超越图灵测试的世界观
清华大学胡翌霖 | “人工智能”的现象学漫谈
这篇文章是为了今年的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准备的,酝酿了几个月,最后也没写成完整的论文,把随笔形式的文字交了差,这次参会人数太多,吴老师不准备每个参会者都讲论文,有些论文收录会议文集但不安排报告,我就更乐意凑合一下了。论文写不出来,主要原因自然是花的时间不够,文献读偏了,啃了写关于“意向性”的资料,最后发现“意向性”水太深,驾驭不了。
数据科学人工智能
2022/03/31
9380
人工智能:改变世界,重建未来
目录· · · · · · 推荐序 前言 第一章 表现不俗的传统人工智能怎么了 未来已来 人工智能的三位卓越先驱 达特茅斯会议 传统人工智能的黄金时期 太空机器人沙基 “中文房间”实验 莫拉维克悖论 转变目标 专家系统 谷歌诞生 第二章 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创建新的人工智能 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神经科学之父 以神经元模型为基础的感知器 关于感知器的争论 霍普菲尔德网的兴起 神经网络的守护神 联结主义者 欢迎来到深度学习领域 人工智能新主流 第三章 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已经来临 智能设备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 会思考
用户3157710
2018/10/10
6990
人工智能:改变世界,重建未来
人工智能和驱动在机器中的应用
【AI100 导读】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发展仍在继续。那么,对人工智能的研究现在进行到什么程度,我们期望在未来会看到什么样的成果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试着定义人工智能是由什么组成的。 人
AI科技大本营
2018/04/26
9030
人工智能和驱动在机器中的应用
算法决策兴起:人工智能时代的若干伦理问题及策略|AI观察
本文系根据腾讯研究院研究员曹建峰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2017”的分论坛“AI变革时代的智能系统测评分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来。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对人工智能伦理的一些
腾讯研究院
2018/01/31
1.7K0
算法决策兴起:人工智能时代的若干伦理问题及策略|AI观察
如何让机器理解我们的语言(二) 人工智能的映像变迁
工匠的玩具 可能是太过于孤独的缘故,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对人工智能的想象。大约在公元前900年,在中国的西周时期,据载有个巧匠就发明了一个神奇的机器舞姬,第一是外形和常人无异: 周穆王西巡狩......道有献工名偃师......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也。 第二是能歌善舞: 巧夫颔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因而周穆王“以为宝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 第三是还能调戏王的女人: 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 根据描述
腾讯知文实验室
2018/02/08
1K0
如何让机器理解我们的语言(二) 人工智能的映像变迁
有史以来最佳22部最佳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电影
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智能手机,计算机,工业和医疗保健部门的影响。在此列表中,将记住在电影界指导生活和技术世界的人工智能的思考。22部能够深刻反映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影。
代码医生工作室
2020/03/06
12.6K0
有史以来最佳22部最佳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电影
普林斯顿科学家全新「反向图灵测试」:没有「灵智」的AI才会反社会
---- 新智元报道   编辑:LRS 【新智元导读】AI的能力是强大一点好?还是弱小一点好? ChatGPT的强大让人类感受到了威胁,或许几年、几十年以后,人类真的要面对疯狂的机器? 普林斯顿神经科学家Michael Graziano博士最近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评论,他认为意识才是关键,人类正是因为有了意识,才能在社会中和谐生存;人工智能如果没有意识,就会成为一个反社会者。 ChatGPT可以进行对话,但人工智能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它理解思想上的含义。 ChatGPT目前还没有诞生灵智(意识),所以我
新智元
2023/02/24
4720
普林斯顿科学家全新「反向图灵测试」:没有「灵智」的AI才会反社会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什么是人?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逼迫人类思考这样的问题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