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事TOB服务行业 8 年,曾有幸参与过多家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规划与实施。
在这些服务的企业客户中,有初创企业从几个人开始,短短几年就发展成了拥有2000人的大型企业,也有拥有百年历史的跨国集团企业和国有单位。里面的大多企业都代表着典型的传统行业,但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们都积极拥抱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坚持战略引领和自主创新,使自身的数字化水平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本回答将从软件开发技术视角,谈谈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体会与工具选择。
正文开始: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自身的战略选择。
从自动化/信息化,到数字化/智能化,每个阶段都是一个新的挑战。
公司数字化建设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数字化项目也不断增加。
1、自研:重要核心的事情自己做,复用率高的事情自己先做,中后期需不断优化迭代的事情自己掌控。
2、采购:工具型产品直接外购,有行业门槛经验的联合供应商一起做。在这种情况下,采购一套适合的软件对项目的成败就至关重要。
以织信低代码做过的飞机设计研发的重点项目为例。该项目的目标是以构建一套能整合资源、抵御风险、高效决策的科研计划管理为蓝图,以降本增效为目的,以综合管控为手段,搭建飞机制造生产设计的全过程数字化平台。
在项目正式合作之前,该飞机设计研究院在选型过程中也找了好几家厂商进行对比的。
以下是他们的选型历程:
1、需求选型
前年,由于疫情,前期主要是通过远程会议、电话、微信、邮件与飞机研发单位沟通项目需求场景,我们重点围绕飞机生产、供应链、智能调度、智能设备、可视化管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度讨论。
后期通过现场产品演示和结合项目现有情况对产品设计方案进一步确认。从他们的选型过程中,我们得知的情况如下:
包含我们织信低代码在内的三家厂商,都给出了项目团队人员的组成和相关资质,并支持驻场开发及实施。
2、技术选型
一套成熟产品解决方案,由多个系统多种技术组成,解决不同需求场景,系统的技术参数变得非常关键,他们分别对三家产品的系统技术细节做了如下确认,自主可控程度、扩展性、易维护性、技术架构(技术栈的匹配度)、后期技术技能转移、安全性等方面。
从该单位自身研发团队来讲大多是Java语言,所以他们更倾向系统以Java语言为主,自主可控程度上决定了后期系统的二次开发及版本升级是由自己来开发还是继续让厂商来开发,绝大多数情况肯定是自主可控程度越高越好。
3、案例选型
包含织信低代码在内的三家厂商产品均有相关行业案例。
这三家产品通过方案的完整性、技术能力、价格、应用案例进行综合评价打分,最终得分最高为A产品。
采购一套合适的软件,“合适”两个字范围很广,什么样的软件才算合适呢?
1、满足需求
需求来自业务,所以首先要满足业务“基本”诉求。往往同行业成熟的整套产品解决方案,已经落地应用,对需求的覆盖度差异化不是很大,通过灵活调整或者定制化来适应不同的业务场景。飞机设计科研项目的核心在于飞机零配件的智能调度、生产执行、指标监测等。但实际调研中往往是抓大放小,抓核心业务。因为完全满足适合业务发展需求的产品很少,或微调或定制化。
2、行业经验
厂商具备行业经验非常重要,有“0-1”的方法论来指导项目落地。通过观摩和参观其他公司上线的实际案例并能看到效果,同时也证明了其软件产品的作用和价值。
3、性价比
性价比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综合考量产品功能、硬件设备、价格三方面。从需求覆盖度、技术可控度、业务匹配度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4、增值赋能
满足基本需求之外,产品本身是否还有其他价值,对企业未来规划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技术上深度复用,业务上融会贯通。
不确定性简单来说就是差异化,虽然无法做到零差异,但可以做到减小差异。通过本次项目实施的经验告诉大家,前期对软件系统调研越细致,越明确,越能避免项目实施过程的不确定性。
1、调研阶段进行POC,签订POC服务告知书,更全面了解软件系统功能和需求覆盖度;
2、根据各系统的重要性、及场景评估应该具备的技术架构和部署环境架构;
3、如需系统集成,明确系统集成对接方案,可以提前计划和准备相应的资源;
4、根据功能和应用场景及系统的重要性,明确系统部署环境架构;
5、明确资产交付清单,提前预知交付能力;
6、明确系统自主可控程度(要求提供二次开发示例)和培训内容;
7、明确系统运维部署架构能力。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工具采购也是加速技术转型的必经之路,采购一套合适的软件工具非常重要,从如何采购一套合适的软件到控制软件实施过程的不确定性,从而反推采购软件需要加强细节方面的确认,确保采购的软件顺利实施达到预期,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