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数字遗产:当我“死”于数字时代

数字遗产:当我“死”于数字时代

作者头像
小腾资讯君
发布2024-06-13 18:10:59
1200
发布2024-06-13 18:10:59
图片
图片

南西 腾讯研究院特约作者

你或许曾在社交平台上刷到过账号主人已逝、由亲友代发的讣告。曾经鲜活的社交账号,伴随最后一条动态的发送,于顷刻间变成一座“数字坟墓”。网友们通过账号的公开内容还原逝者的面貌,在转发和评论区表达哀悼。你是否考虑过:一旦身故,你的一切数字资产该如何处置?是将其托管于亲友,请他们延续你的数字生命;还是“像一道海浪把你留在沙滩上的脚印冲走一样”,不留下任何痕迹?

这牵涉到了“数字遗产”问题。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存数字遗产宪章》中提出:数字遗产是特有的人类知识及表达方式,它包括文化、教育、科学、管理信息、技术、法律、医学以及其他以数字形式生成的信息。这是个极其宏大的概念,恍若包罗全球人类所有数字化产出的信息全集。

而引起大多争议、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狭义上的“数字遗产”,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及分类,较为普遍的认识是:“自然人死亡后,其以数字化形式留下的具有经济价值或情感价值的信息资源。”

在这一层面的“数字遗产”一般被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虚拟货币等有形数字资产,如 Q 币、比特币、游戏皮肤等,这类资产通常可以以现金购买或通过网络交易转化为现金,经济价值较为明确。

第二类是数字化的知识产权内容,如小说、音乐等,这类资产的经济价值同样较易量化,其保护与继承可以依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

第三类是账号,如微信、QQ 等网络平台账号。但其包含的信息性质不同、较为冗杂——既有用户名、密码这类“密钥”类信息;也有账号主人生产的数字内容,如点赞评论、聊天记录、朋友圈等;还包含历史访问、位置标签、已删除的数据等不展示在前台、但能够反映账户主人行为和偏好的“元数据”。

既然它们也被归类为“遗产”,你会为自己的数字遗产立一份遗嘱吗?

据今年 3 月发布的《2023 年度中华遗嘱白皮书》,“虚拟财产的继承问题,成为中青年立遗嘱人群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中华遗嘱库共计收到 488 份涉及虚拟财产的遗嘱,经分析,微信账号、QQ、游戏账号、多样化虚拟货币等已经成为立遗嘱人群的重要资产。但这仍是少数中的少数,与 488 这个数字相对照的,是截至 2023 年 12 月中国 10.92 亿人的网民规模。

图片
图片

那么,他们的数字遗产会同房屋、车辆、土地一样,依法定继承进行分配吗?至少据目前实践经验来看,答案是“不一定”。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犹疑、模糊的答案?这是由数字遗产区别于传统财产的特性导致的。

首先,数字遗产具有虚拟性,因为数字遗产依附于互联网、以数字信息格式存在,类别繁杂,不能一概而论。

其次,数字遗产具备私密性,尤其是个人网络账户中的创作内容,或上传至云端、仅账号主人可见的内容。比如微信账号中的聊天记录、朋友圈内容,因其包含用户大量个人信息、隐私内容,且可能涉及违背逝者意愿和侵害通信秘密问题,究竟能否作为法律保护的遗产继承,一直存在争议。在实际诉讼案件中,法院对于这一问题似乎也没有统一结论,唯一无可非议的,是账号内的剩余货币可以继承。

如果你在注册账号前,浏览过弹窗出现的服务协议,或许会捕捉到这则多少有些反直觉的条例:“账号的所有权归平台方所有,用户拥有使用权”。也就是说,你在账号中留下的一切痕迹,并不完全属于你自己——这就是数字遗产的占有主体的双重性。这是因为账号是在运营商搭建的服务平台上注册、通过特定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占有、使用、支配和处分形成的,用户与平台的权利义务依据服务协议规范和调整。平台是运营商开辟的果园,而我们只是获准穿梭其中,播种、培育、收获的劳动者——账号的果实由双方共同创造、共同享有。这也引出了数字遗产的另一特征:同种类的数字遗产可行使权利的差异性。各平台服务协议条款不尽相同,同种数字遗产就可能会出现继承者可行使权利的差异,这也与传统观念中能够交由法律统一分配的财产明显不同。

出于对账户管理工作便捷性与安全性的考虑,平台运营商大都采取“平台享所有权,用户享使用权”的做法。比如微信明确规定用户仅享有账号的使用权,且该使用权仅属于初始申请注册人;非初始申请注册人不得通过继承、赠与等方式获得他人微信账号。

站在逝者的角度,平台为账户落下的门锁无疑是一种保护,既体现了对用户个人隐私的尊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身故后“再度社死”的悲剧;又能避免出现不法分子窃取经济价值较高的账户转卖获益的情况。但对沉浸在丧亲之痛中、需要逝者留存的点滴印迹抚慰自己的人来说,账户的蒙尘甚至消亡,无疑有些冰冷与残忍。

2004 年,一位名为贾斯汀·埃尔斯沃思的美国军人在伊拉克执行任务时不幸丧生。他的父亲向雅虎提出申请,期望获取贾斯汀的雅虎邮箱账户密码,以珍存其遗留下来的文本及影像;但雅虎以“违反已故用户隐私权”为由,拒绝了这一申请。于是,贾斯汀的父亲向法院提起诉讼,争取儿子数字遗产的继承权。法院最终做出的裁决似乎兼具法理与情理,又似乎只是耍了个花招:贾斯汀的父亲无权继承邮箱账户,但雅虎需将邮箱中的信息制作成光盘,移交给他。该案被誉为“数字遗产第一案”,影响了后续众多类似诉讼的判决,但其处理方式是否妥帖,仍然没有形成定论。

图片
图片

英国心理学家伊莱恩·卡斯凯特自 2006 年起,就以互联网时代的死亡为中心展开研究,积累了大量实例,写就《网上遗产: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死亡、记忆与爱》一书。在书中,她首先肯定:丧亲者期望通过一切手段与逝者建立内在联结的需求是完全正常的,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持续性联结”

持续性联结有许多颇为熟悉的表现形式:梦见逝者,与逝者对话,追忆逝者生平,将逝者奉为心中道德模范,依照逝者的期待生活,感觉逝者就在自己身边……给逝者的微信发消息、转发评论逝者微博,也是持续性联结的表现之一。但在心理学界,持续性联结对丧亲者而言,究竟是载他们渡过苦海的扁舟,还是将他们困在原地的泥淖,同样无法一概而论。而数字技术的发展,无疑使持续性联结问题愈加复杂。

在《网上遗产》中,伊莱恩列举了数字遗产可能动摇持续性联结的三种风险。第一种是数字遗产的消失,数字资产并非永恒,可能会因为服务器故障、服务订阅到期、平台政策变化等,骤然消失于二进制构建的烟海中。数字归零,不过刹那,丧亲者再也无从找寻逝者的痕迹,所经受的伤痛无异于第二次失去。第二种风险是访问数字遗产具有一定门槛,丧亲者必须熟悉电子产品和数字化产品玩法,才有机会接触数字遗产。在电影《涉过愤怒的海》中,黄渤饰演的父亲是通过翻看女儿在国外社交平台发布的日记,才得以走进女儿的内心,并为自己间接导致其死亡而忏悔。但如果没有外方警探建议,不熟悉社交网络的父亲可能会被永远蒙在鼓里,更在无意识中被剥夺了向真实的女儿表示哀悼的权利。第三种风险则更加诡谲:每个人的数字遗产都是一只充满不确定性的潘多拉魔盒,当丧亲者决意打开时,他们真的做好走进逝者内里的准备了吗?倘若真的挖掘出颠覆逝者既往形象的信息,丧亲者该如何安放自己的愤怒、哀伤与爱?他们又该如何证明自己一切所为,是出于对逝者的尊重,而非背离逝者意愿的冒犯?

在书的最后,伊莱恩向全体读者提出“在数字时代面对死亡的十条建议”:直面死亡焦虑;经常评估数字遗产,杜绝想当然的假设,尤其关注重要账户的平台服务条款;设身处地尊重他人;客观而具体地谈论死亡与数字化;立一份数字时代的遗嘱;开发一个指定用户访问的密码系统;不为自己的数字遗产而羞耻;对于他人的数字遗产,不要过度深入;做一个时常用纸张记录的“保守派”;以及最后一条——

“尽你所能,过最好、最有价值的生活。好好去爱,活在当下,感恩此刻。成为世界上一股向善的力量。把你自己奉献给这一切,留下一份你可以为之自豪的遗产,无论它是什么形式,无论它能存在多久,都顺其自然。”

参考资料来源:

[1] 《转让、继承不容易!我们的“数字遗产”,究竟该如何安放?》来源:半月谈

[2] 《年轻人,你打算如何处理你的“数字遗产”?》来源:新快报

[3] 《当我们逝去后,数字遗产该归谁?》来源:经济观察报

[4] 《数字遗产:在“云端”留住爱与记忆》来源:光明日报

[5]《论数字遗产继承的相关法律问题》来源:法律适用

[6] 《个保法 | 数字遗产继承问题研究综述》来源: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

[7] 《2023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

[8] 伊莱恩·卡斯凯特《网上遗产: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死亡、记忆与爱》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系转载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