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前端开发的都知道,JavaScript是单线程语言,浏览器只分配给JS一个主线程,用来执行任务,但是每次一次只能执行一个任务,这些任务形成一个任务队列排队等候执行;但是某些任务是比较耗时的,如网络请求,事件的监听,以及定时器,如果让这些非常耗时的任务一一排队等候执行,那么程序执行效率会非常的低,甚至会导致页面假死。因此,浏览器为这些耗时的任务开辟了新的线程,主要包括http请求线程、浏览器事件触发线程、浏览器定时触发器,但是这些任务都是异步的,这就涉及到了前端开发的异步回调操作处理,前端处理异步回调操作用到的就是Async/Await和Promise。而且在前端相关的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一般都会问到关于Promise相关的使用问题,甚至在笔试中也会出一些关于Promise和setTimeout的执行结果,这说明Promise的使用对于前端开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那么本篇博文就来分享一下关于Promise的使用相关的知识点。
Promise作为替代回调函数执行,作为异步操作的处理方法;是JS异步执行时候,回调函数嵌套回调函数的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Promise更简洁地控制函数执行流程。Promise对象其实表示是一个异步操作的最终成败,以及结果值,也就是一个代理值,是ES6中的一种异步回调解决方案。
Promise对象代理的值其实是未知的,状态是动态可变的,因此Promise对象的状态有三种:进行中、结束、失败,它运行的时候,只能从进行中到失败,或者是从进行中到成功。使用Promise对象只要是通过同步的表达形式来运行异步代码。
①pending:初始状态,既不成功,也不失败;
②fulfilled:操作成功结束;
③rejected:操作失败。
具体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回调地狱也叫回调嵌套或者函数混乱的调用,通俗点讲就是:需要发送三个网络请求,第三个请求依赖第二个请求的结果,第二个请求依赖第一个请求的结果。不断增加的嵌套使用。
回调函数的弊病:开发者阅读起来很费神、吃力,不利于排查错误,更不能直接return,等等。如:
setTimeout(() => {
console.log(1)
setTimeout(() => {
console.log(2)
setTimeout(() => {
console.log(3)
},3000)
},2000)
},1000)
Promise构造函数里面有两个参数:resolve和reject,该两个参数表示的是异步操作的结果,也就是Promise成功或失败的状态。
①异步操作成功,调用resolve函数,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改为fulfilled。
②异步操作失败,调用rejected函数,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改为rejected。
举一个使用例子,比较规范的写法是把Promise封装到一个函数里然后同时返回一个Promise,如下所示:
const delay = (millisecond)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if (typeof millisecond != 'number') reject(new Error(‘必须是number类型'));
setTimeout(()=> {
resolve(`延迟${millisecond}毫秒后输出`)
}, millisecond)
})
}
上述例子可以看到Promise有两个参数:resolve和reject。resolve:将异步的执行从pending(请求)变成了resolve(成功返回),是个函数执行返回;reject:见名知意为“拒绝”,从请求变成了"失败",是函数可以执行返回的一个失败结果,推荐返回一个错误new Error(),这样做更加清晰明了,更加规范。
若传入的是非Promise,基本数据类型的数据,则返回成功的Promise;若传入的是Promise,则该对象的结果就决定了resolve的返回结果值。
let obj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resolve(‘yes’);
});
//1.若传入的是非Promise,基本数据类型的数据,则返回成功的Promise。
let p1= Promise.resolve(’123’)
//2.若传入的是Promise,则该对象的结果就决定了resolve的返回结果值。
let p2 = Promise.resolve(obj);
//3.嵌套使用
let p3 = Promise.resolve(Promise.resolve(Promise.resolve('abc')));
console.log(p3);
Promise.prototype.reject,始终返回的是失败的Promise。
let p = Promise.reject(123123);
let p2 = Promise.reject('abc');
let p3 = Promise.reject(Promise.resolve('ok'));
console.log(p3);
Promise的API里面常用的几个方法有:then、catch、finally、all、race等,具体的使用方法下面一一道来。
then指定成功或失败的回调到当前的Promise。then里面拿到的Promise resolve里面的数据,并返回一个Promise继续提供使用;then方法返回的结果由then指定回调函数决定。实例如下所示:
let p=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resolve(‘yes’)
})
p.then(value=>{
console.log(value) //这里的value就是上面的yes
},reason=>{
console.error(reason)
})
catch指定失败的回调,返回的是失败的结果。实例如下所示:
let p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reject('失败!’);
})
p.then(value=>{},reason=>{
console.error(reason);
})
p.catch(reason=>{
console.error(reason)
})
finally用来进行收尾工作,无论Promise的状态成功和失败与否,当执行完回调函数之后,都会去finally寻找最后的回调函数来执行。实例如下所示:
request.finally(function(){
// 最后,而且一定会执行的代码
})
在多个Promise任务一起执行的时候,若全部成功,则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若其中有一个失败,则返回失败的Promise对象。实例如下所示:
le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yes’);
}, 1000);
});
let p2 = Promise.resolve('ok');
let p3 = Promise.reject('Oh no’);
//所有的
let result = Promise.all([p1, p2, p3]);
console.log(result);
在多个Promise任务同步执行的时候,返回最先结束的Promise任务结果,无论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通俗点将:先到先得。实例如下所示:
le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yes’);
}, 1000);
});
let p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ok');
}, 500);
});
let result = Promise.race([p1, p2]);
console.log(result); //p2 ok
通过上文关于Promise的详细介绍,结合Async/Await和Promise的对比可以知道Async/Await是近年来JS新增的最具革命性的特性之一,Async/Await会让你看到Promise的语法有多糟糕,而且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替代方法。但是对于Async/Await你肯定也许会有一些怀疑和顾虑,因为Node7不是LTS(长期支持版本),但是代码迁移很简单,不必担心版本是否稳定的问题。还有就是大部分开发者已经习惯了使用回调函数或者.then来识别异步代码,Async/Await使得异步代码不在“明显”(因为Async/Await使得代码看起来像同步代码),但是在了解使用之后,会很快消除这种短暂的不适应。其实上述两点只是分析一下未来的趋势,但是短期内Promise肯定不会因为Async/Await的出现而立马淘汰出局,也可以说正是有了Promise才有了升级改良版的Async/Await,二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要想学好前端开发的Async/Await,学习好Promise是前提。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