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处于信息过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的生产者很难将信息呈现在对其感兴趣的消费者面前,而信息消费者也难以从海量信息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推荐系统充当了将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消费者连接起来的桥梁,平台通常作为推荐系统的载体,实现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匹配。
平台方、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分别用平台方(如:腾讯视频、淘宝、网易云音乐等)、物品(如:视频、商品、音乐等)和用户来指代。
技术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业务的,我们来看下当前电商系统的模式差异。

淘宝是流量逻辑,主体是搜索,需要海量SKU满足长尾需求;拼多多代表的是匹配逻辑,推荐商品给消费者,SKC有限,但满足结构性丰富。之前的电商模式都是从淘宝挖一块做小淘宝,而拼多多是在另一个维度做电商,满足不同的场景需求。淘宝的千人千面相当于个性化搜索,但搜索本身是长尾的,你就很难做反向定制。而拼多多集中流量到有限商品里,有了规模后再反向定制。
拼多多起来之后,京东、唯品会、蘑菇街都实验过相似模式,对于他们来说,拼团不过是一个创造GMV增量的工具;而拼多多是人的逻辑,我们通过拼团了解人,通过人推荐物,后期会过渡到机器推荐物。拼多多APP里几乎没有搜索,也不设购物车,你可以想像把今日头条下的信息流换成商品流就是拼多多。所以早期看大家都是低价和拼团,但我们的出发点不同、方向不同,长大了也就不一样了。
与其说拼多多是社交电商,不如说它是“人以群分”的电商。以前是人去找东西,现在是相似的人聚集起来,迅速产生需求量,这种模式给供应链优化创造了很大的机会。
搜索和推荐都是解决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信息过载的手段,但是它们也存在着许多的不同:
**广告:**借助搜索和推荐技术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可以将广告理解成搜索推荐的一种应用场景,技术方案更复杂,涉及到智能预算控制、广告竞价等。

推荐的框架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块:
电商系统演变到现在,各类归纳层出不穷,传统零售是“货-场-人”,而新零售是“人-货-场”,强调以人为核心,根据用户的需求推送产品和打造消费场景。在电商线上平台三者具体表现就是:
**人:**是指店铺访客、流量。通过数据分析、用户画像、顾客细分等手段,可以更加精准地理解顾客,从而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货:**是指商家商品。选择合适的商品,有竞争力的价格,保证商品的质量和供应链的高效运营,都是成功的关键 **场:**由最初的交易平台(如京东、淘宝等)演变到场景(首页、商详推荐页、加购推荐页等),实现千人千面。

回到我们推荐本身,推荐的本质就是排序,把成千上万的商品更精准的展现到用户面前,提升用户的购买量,从而变现。技术层面,最核心的就是推荐算法,目前市面上对推荐系统基本等于推荐算法,而做为一名后台,在推荐系统中的角色介绍可为少之又少,本系列就用后台的角色去看待整个推荐系统。
1.FunR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