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Gartner RPA魔力象限报告解读:国产厂商“破纪录”跃升意味着什么?

Gartner RPA魔力象限报告解读:国产厂商“破纪录”跃升意味着什么?

原创
作者头像
王吉伟频道
发布于 2023-08-10 03:31:00
发布于 2023-08-10 03:31:00
61002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BPM与RPA观察BPM与RPA观察
运行总次数:2
代码可运行

2023 Gartner RPA魔力象限报告解读:象限跃升彰显国产RPA厂商实力

2023 Gartner RPA魔力象限报告四大行业趋势,国产RPA厂商已在践行

文/王吉伟

8月3日,全球著名咨询调查机构Gartner发布了《2023年全球RPA魔力象限(Gartner RPA MQ)》报告。

报告从执行能力和企业战略两大维度对全球RPA厂商进行全面考察分析,综合产品技术、AI、数据分析、场景应用等360度全方位考核评估,最终UiPath、弘玑Cyclone、Appian、Nintex等来自全球的16家厂商入选该报告。

Gartner基于对ChatGPT等生成式AI与RPA融合趋势及大语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的深度研究,在报告开头的“战略规划设想”板块就给出了预测:到2025年,90%的RPA供应商都将提供生成式AI辅助的自动化服务。

而报告所给出的RPA市场四大趋势,其中之一也是”ChatGPT和其他LLM正在推动人工智能生成的自动化”。

在生成式AI的影响下,RPA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市场规模方面,2022年RPA软件市场从2021年的23亿美元增长到28亿美元。RPA软件市场增长率在逐年放缓,已经由2021年的31%下降到2022年的22%,但仍旧远超全球软件市场11%的平均增长率。

MQ报告的评选标准会随着行业的发展与厂商各项能力的提升而不断变化,因此每年都会有厂商在象限图中消失,也会有些厂商发生显著的位置变化。

今年报告中,入选厂商数量从去年的15家变成了16家,新入选了两家厂商,一家厂商被取缔。四个象限的厂商数量,则由去年的5-1-4-5变成了今年5-1-4-6。

这是Gartner连续第五年发布此报告,也是国产RPA厂商连续第三年入选该报告。今年的报告仍有两家国产厂商入选,其中弘玑Cyclone更成为整个报告变动最大且最耀眼的厂商,完成了从利基市场参与者到挑战者的跨象限跃升,实现华丽蜕变。

弘玑Cyclone成为首家被评为挑战者的中国RPA厂商,整个的报告的看点也就变成了国产RPA在全球市场的亮眼表现。

鉴于中国厂商“三年完成象限跃升”的超越能力,业界关于“国产RPA有望冲击全球RPA市场领导者”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组织更加关注中国RPA与超自动化产品。

国产RPA厂商的入选和弘玑Cyclone的象限跃升,证明中国RPA厂商和市场已经进入强势崛起阶段,且有能力与世界顶级厂商同场竞技。同时国产RPA在魔力象限中不断刷新更具优势的位置超越海外RPA厂商,也意味着中国RPA厂商能够向其他象限发起有力冲锋。

说了那么多,今年的RPA 魔力象限都有哪些厂商入选?在象限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国产RPA的具体表现如何?弘玑Cyclone又是如何实现象限跃升的?

本文,王吉伟频道就跟大家聊聊这些。

今年MQ矩阵的基本情况

按照惯例,先来说说今年魔力象限基本情况。

在魔力象限图中,Gartner根据厂商的执行能力(纵轴)和愿景完整性(横轴),绘制出四象限图。并根据执行能力和愿景完整性上综合表现,将厂商放置于魔力象限图中的领导者、挑战者、远见者、利基市场参与者(利基参与者)四个象限中。

执行能力的标准包括:评估产品和服务、总体可行性(整体生存能力)、销售执行/定价、市场响应/记录、营销执行、客户体验和运营。

愿景完整性评估标准包括:市场份额、销售战略、产品战略、商业模式、垂直/行业战略和科技创新等。

按照领导者、挑战者、远见者、利基参与者象限的排列顺序,去年2022年MQ报告各象限的厂商数为5-1-4-5,今年各象限的厂商数则为5-1-4-6。

▲ 2022 Gartner MQ报告象限图

各厂商所处象限,如下:

领导者(Leaders)象限:

UiPath、Automation Anywhere(AA)、微软、SS&C Blue Prism、Nice。

挑战者(Challengers)象限:

弘玑Cyclone(Cyclone Robotics)

远见者(Visionaries)象限:

SAP、Pegasystems、Appian、Salesforce。

利基市场参与者(Niche Players)象限:

三星SDS、EdgeVerve Systems、IBM、Laiye、Nintex、Hyland。

▲ 2023 Gartner MQ报告象限图

从入选报告的数量上看,前3个象限厂商数量没变,只有利基参与者数量从5变成了6。

从厂商入选情况来看,领导者象限和远见者象限的厂商未变,利基参与者象限不见了弘玑,而增加了EdgeVerve Systems和Hyland。

挑战者象限还是一家厂商,却来了一个大换血。去年的WolkFusion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国产厂商弘玑Cyclone,而去年它还在利基市场参与者象限。

从各厂商的位置变动来看,几个象限的厂商位置都有比较大的变化,最大的特点是厂商位置变得更加集中,厂商之间的差距在缩小。

在领导者象限,AA执行能力有所提升,但SS&C Blue Prism的愿景能力也在加强,两家厂商的位置咬得很紧。微软在位置也有了不错的变化,成了目前愿景完整性最强的厂商。UiPath在执行能力上仍旧遥遥领先,但已经缩短了与其他厂商的距离,并在横轴上已被微软超越。

远见者象限也呈现出了相对几种的位置趋势,四家厂商的差距也在缩小,并且在横轴已经与领导者象限的几家厂商不相上下。Appin超越Salesforce成为该象限横轴最右的厂商,已经处于AA和Blue Prism的右边,仅次于UiPath。

SAP也在愿景能力上紧紧追赶其他厂商,目前已经与Pegasystems相差不多。Pegasystems仍然是该象限执行能力最强的厂商,但已经被弘玑超越。

在利基市场参与者象限,三星SDS的位置变化很大,执行能力暂列第一,同时愿景能力也有了很大发展。IBM和另一家国产RPA厂商来也科技的执行能力也有所提升,愿景能力基本保持不变,为该象限位置最右的两个厂商。

新入选的EdgeVerve Systems表现不错,愿景能力仅次于来也科技。Hyland在横轴超越了Nintex,执行能力表现欠佳。

今年的报告中变化最大的厂商要数弘玑,它从利基市场参与者象限一举跃升至挑战者象限,并且在执行能力上已超越三星SDS、Pegasystems等厂商,直逼NICE,在16家厂商中名列前六。

这家国产RPA厂商仅用了3年时间,就实现了象限跃升,真是给了行业莫大的惊喜。

报告中的几个趋势

下面,再来聊聊MQ报告中提到的RPA行业趋势。

今年的MQ报告中,Gartner给出了RPA市场发展四个主要趋势,分别是RPA正在发展成为通用自动化平台、API优先和云优先自动化正在增长、客户正在为超自动化构建平台生态系统以及ChatGPT和其他LLM正在推动人工智能生成的自动化。

对于这些趋势,王吉伟频道在过去的文章中都有所提及。比如第一个趋势RPA正在发展成为通用自动化平台,在Gartner看来,作为一个技术平台RPA软件作为技术平台,在过去五年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正在从具有最小工作流功能的屏幕抓取工具发展为通用自动化平台,现在所有RPA供应商现在都提供了一系列远超出协调屏幕抓取的功能。

事实上,这个趋势的背后是因为RPA不够稳定、受环境限制等缺陷造成的,客户需要更加高效的端到端自动化解决方案,这个需求让所有厂商都在沿着超自动化的方向演进,使得RPA平台逐渐发展成为通用自动化平台,RPA也变成平台下的技术子集。

RPA技术与产品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被淡化,现在RPA厂商们更希望被视为超自动化厂商。

对于第二个趋势,API优先和云优先自动化正在增长,Gartner认为,由于SaaS和其他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兴起,API优先的自动化也变得同样流行。

这个趋势,可以算是Gartner对去年报告的一个补充说明。

在去年的报告中,战略规划设想的第一点就提到:到2024年,95%的RPA供应商将通过API和UI集成提供自动化。目前我们能看到,为了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现在厂商都在提供“API自动化优先+UI自动化补充”的解决方案,而为了让这一方案变得更加容易落地执行,云优先也就变成了主流做法。

入选今年MQ报告的厂商,有10家以上正在为用户提供“云编排优先”的自动化功能及平台制定新规范。毫无疑问,这一趋势将被其他厂商所追寻。需要说明的是,在国产厂商中,弘玑Cyclone也正是因为较早布局API和UI集成并实现更多落地,这次报告中才能跃升至挑战者象限。

第三个趋势,客户正在为超自动化构建平台生态系统,大多数企业都在利用多个供应商的优势产品构建一个超级自动化能力的生态系统。

超自动化是组织自动化的新进程,自然要为构建超自动化而投资更多产品与技术。这是超自动化下各技术子集厂商的机会,也需要RPA厂商能够借助技术、产品等生态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心和完善的服务。

对于第四个趋势,最近王吉伟频道聊得最多,我们放在下个小节单独讨论。

RPA与LLM的融合

每篇MQ报告中,Gartner都会在报告开头部分放上战略规划设想(Strategic Planning Assumption),通常也是最重要的行业发展趋势。

2022年的报告中,战略规划设想主要涉及到了系统集成与用户体验:

  • 到2024年,95%的RPA供应商将通过API和UI集成提供自动化。
  • 到2024年,主要在桌面上部署有人参与自动化的80%企业客户将转向更广泛的用户体验,包括web、移动和语音界面。

从厂商们一系列动作来看,确实都是这么做的。

在集成方面,目前厂商们都在提供API和UI集成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体验方面,厂商们也在持续优化RPA的易用性、稳定性及扩展性等各项性能,现在随着厂商们都在引入大语言模型,生成式AI会把RPA的用户体验统一提升。

今年MQ报告的战略规划则设想只有一个:到2025年,90%的RPA供应商将提供生成人工智能辅助自动化。

显然,这个预测是建立于当前全球市场大部分RPA厂商都已引入生成式AI基础之上的。

对于这则战略规划,Gartner也在报告所列的第四个趋势“ChatGPT和其他LLM正在推动人工智能生成的自动化”中,给出了进一步解读。

Gartner经过调研确认,几乎每个RPA供应商都已经或计划进行实验在其产品中包含GPT模型或为已知的GPT供应商(如OpenAl)启用API,并提供如自动电子邮件生成、工作流设计中的提示、更准确的IDP模型培训、流程挖掘分析和人工智能驱动的RPA脚本开发等直接功能。

在LLM成为改善RPA用户体验及运行效率不可或缺技术的前提下,许多RPA供应商都将在未来一年或两年内推出增量功能,以使人工智能生成的自动化成为一项重要功能。

在国内市场,目前已知的已经有16家RPA厂商发布了融合LLM的相关产品与技术方案。王吉伟频道也通过采访和调研9家厂商,已基本了解国产RPA与LLM的融合现状。

扩展阅读:从引入并集成多LLM到发布自研模型,RPA与LLM的融合进度怎样了?

在这些已经推出LLM融合产品的RPA厂商中,从战略构建到战术部署再到快速执行的较为系统的拥抱大语言模型,弘玑Cyclone可以算是最具代表性的厂商。

在过去几个月里,弘玑推出了新一代企业级产品AIGA(AI Generated Automation 即生成式自动化 )。AIGA基于弘玑过往的经验而打造,包括RPA(可控执行)、CoE(任务规划与调度)、流程挖掘领域等的产品和落地经验。

这是一个将大语言模型和RPA深度结合的产品,能够适应不同IT成熟度的客户的需求。

同时,这家厂商也正在深研以Auto-GPT等为代表的AI Agent。这是当前AIGC创业的新方向,也是最靠谱的方向。

简单来说,AI Agent就是一个代理人(智能体),可以代替用户和ChatGPT之类的LLM进行交互。在弘玑看来,未来AI Agent可以帮助人类完成更多物理世界中的任务,会成为最具商业前景的落地场景之一。

MQ报告也提到,弘玑已经对人工智能进行了大量投资,以提供其智能助手(以前称为CIRI)和Cyclone-AI技能平台等服务。计划在2023年底之前将GPT集成到其产品中,以便客户可以更轻松地使用RPA来解决广泛的发展挑战。

国产RPA的象限跃升

Gartner在MQ报告中所定义的挑战者,擅长吸引庞大的客户群,并且挑战者必须在执行方面表现出持续的卓越表现和显著的追随者。

Gartner认为,在充满活力的RPA新兴市场中很少有供应商能够做到这一点。

而现在,弘玑成功跃升到了挑战者象限。

▲ Gartner MQ报告象限图2022年与2023年对比

一方面,这意味着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对外彰显了该企业的创新和战略规划具备挑战全球领导者的能力。

另一方面,经过短短4年的不懈努力就进入挑战者象限,不仅在中国企业软件领域,甚至在全球企业软件中都是非常罕见的。

弘玑能够跃升进入挑战者象限,主要在于其产品执行能力。

MQ报告在纵轴执行能力的评价标准方面,产品或服务、总体可行性、销售执行/定价、市场营销执行及客户体验等能力权重比较高,运营能力的权重为中等。

在这些方面弘玑都做得不错,这也是其能跃升至挑战者象限的主要原因。

在执行能力方面,Gartner在报告中提到:

Cyclone Robotics为从基本RPA设计到高级使用的所有方面提供了成熟的功能组合。其平台提供强大的自动化设计和开发功能,例如对多个角色的开发支持,以及对各种操作系统(OS)、远程开发人员协作和多种编程语言的支持。其可靠的编排设置,可能会满足大多数企业的性能需求。

在产品方面,截至目前,弘玑也已经推出了覆盖超级自动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组合,可为客户提供AI、RPA(数字员工)、CoE(数字员工管理平台、Process Intelligence(流程挖掘)等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

在生态建设上,当前弘玑可以为客户提供基于RPA的从产品到咨询、实施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弘玑也会面向大型咨询机构、技术生态合作伙伴、IT集成商等渠道合作伙伴,提供RPA产品技术支持。

在市场增长方面,近几年来维持超过300%的业务年增速。除了中国市场,弘玑也已实现出海,企业业务已拓展至东南亚、欧洲、中东和北美市场。

仅在最近几个月里,弘玑就在马来西亚设立了东南亚交付中心,牵手全球领先咨询机构甫瀚咨询,与SL INNOVATION CAPITAL BERHAD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宣布扶持500家领先的AI应用数字化服务商。

从这一系列商业活动中,都能看到其拓展海外市场的决心。

在销售营收方面,我们可以参考今年RPA MQ报告的入选标准:2022财年RPA厂商的销售收入至少为5500 万美元;2022财年厂商的RPA软件许可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至少20%或至少500名付费RPA客户的综合MRI分数高于2.5。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项销售收入与标准,都不包括专业服务、咨询和系统集成商支持的收入。这些数据,能够反映出弘玑目前的基本营收情况还是比较强劲的。

在落地方面,当前弘玑主要以服务中大型企业为主,已经建立起大量的企业端KA用户群,标杆客户包括国家电网、中国邮政、中海油、法兴银行、沃尔沃等上千家国内外客户提供服务,覆盖金融、能源、电商、零售、医疗、政府、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同时,弘玑也已经成为各种重量级行业报告的常客。

除了第三年登上Gartner MQ报告,弘玑也连续三年成功入选“2023中国ICT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 for ICT in China, 2023)”报告,成为唯一入选 Everest Group《流程挖掘报告PEAK MATRIX ASSESSMENT》的中国厂商(名列“核心玩家(Major Contenders )”位置),并入选艾瑞《中国流程挖掘行业研究报告》被评为先锋者。

除此之外,弘玑在6月顺利通过全球软件领域难度最大、规格最高的CMMI五级(简称CMMI5)认证,并在前不久入选国家级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入选多个报告、通过认证以及获得的各项殊荣,都在证明弘玑跃升成为Gartner RPA魔力象限挑战者的各项实力。

后记:向领导者象限发起冲击

王吉伟频道在2019年Gartner发布首个RPA行业MQ报告时的分析文章中就提到过,希望更多国产厂商能够入选这份报告并拥有更好的表现。

扩展阅读:从Gartner首份RPA魔力象限,看全球RPA行业发展与国产RPA市场机会

国产厂商也确实给力,在2021年就登上这个报告,更是在2023年就实现了象限的跃升。

2021年的RPA MQ报告,两家首次进入利基市场参与者象限国产厂商的表现,大家可以看下图。执行能力有所欠缺,但愿景能力能进入前十。

▲ 2021 Gartner MQ报告象限图

国产厂商就是在最初这样的情况下,历经名单更迭,三年时间实现了象限跃升。这个速度,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这里应该为国产RPA厂商的锐意进取而点赞。

从利基参与者开始,想要跃升至挑战者象限还是进入远见者象限,都在厂商的一念之间,当然也要根据其自身优势以及天时、地利与人和。只要不断提升执行力就能进入挑战者象限,开发更多的创新解决方案就有可能进入远见者象限。

弘玑擅长吸引庞大客户群体,因而选择了更为务实的挑战者象限。三年时间,一跃成为如今报告中唯一的挑战者。

不管厂商们目前处于哪个象限,最终的目标当然都是进入领导者象限。对于挑战者而言,只要采取积极、创新的战略,持续扩大关注范围以覆盖整个市场,对市场发展方向有独到见解,并能持续出色地执行,就能进入领导者象限。

事实上,善于战略、模式与技术创新的国产RPA厂商,从来都不缺少对于行业发展方向的独到见解,差的仅是一些产品能力以及对于更广阔市场的覆盖。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国产RPA起步较晚,自然短期内还无法与浸润行业多年的老炮们掰手腕。即便如此,国产厂商在一些能力上甚至已经超越了一些国外老牌RPA厂商。

弘玑已在7月完成了约4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该轮融资会主要用于大模型相关产品AIGA的研发落地、行业资源整合与市场拓展。

从融资用途而言,研发和市场拓展意味着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和市场拓展是为了覆盖更多市场,同时落地能力一直是弘玑的强项。可以看到,弘玑在保证执行能力优势的同时,也正在RPA魔力象限的横轴愿景完整性上做更多布局。

这意味着,它已经向领导者象限发起了冲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期待明年的报告中弘玑的位置能有更好的跃进,也期待其他国产厂商能有不错的表现。

加油吧,国产厂商们。

全文完

【王吉伟频道,关注AIGC与IoT,专注数字化转型、业务流程自动化与RPA,欢迎关注与交流。】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阅读
编辑精选文章
换一批
『Jmeter超级干货』| Linux下Jmeter安装配置、脚本设计执行、监控及报告完整过程
3、用户名:root(禅道默认的数据库用户名是root) 密 码:123456(禅道默认的数据库密码是123456) 数据库:zentao。
虫无涯
2023/11/30
4.5K0
JMeter性能测试-服务器资源监控插件详解
顾翔老师开发的bugreport2script开源了,希望大家多提建议。文件在https://github.com/xianggu625/bug2testscript,
顾翔
2019/12/12
2.1K0
JMeter性能测试-服务器资源监控插件详解
轻量级自动化-Jmeter+Maven+Ant集成-4
# java -jar jenkins.war --ajp13Port=-1 --httpPort=8080
TestOps
2022/04/07
1K0
轻量级自动化-Jmeter+Maven+Ant集成-4
jmeter如何使用内部插件监控压测资源信息
性能测试工作中,经常有同学要使用PerfMon内部插件对压测资源进行监控,本文简单介绍下该插件如何使用 一、安装PerfMon插件 1. 启动jmeter,进入选项》Plugins Manager
jmeter技术研究
2019/10/19
1.2K0
jmeter如何使用内部插件监控压测资源信息
Jmeter监控服务器性能「建议收藏」
JMeter是一款压力测试工具,我们也可以用它来监控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 JMeter正常自带可以通过Tomcat的/manager/status来监控服务资源使用情况。这种情况只能监控Tomcat支持的资源使用部分。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11/03
1.5K0
Jmeter 5.3 服务器资源监控插件 PerfMon 使用介绍
列表:https://downloads.apache.org/jmeter/binaries/
卓越笔记
2023/02/18
1.6K0
Jmeter 5.3 服务器资源监控插件 PerfMon 使用介绍
Jmeter系列二:CSV参数化、BeanShell、服务器监控等进阶使用
关于Jmeter,关于压力/性能测试,本不是我的专业范畴,但是由于前线需要,所以我就上阵了,粗浅涉猎并没有精通,所以哪里有写的不好的,请果断指出,反正我是不会改的。
格子Lin
2018/08/27
9320
Jmeter系列二:CSV参数化、BeanShell、服务器监控等进阶使用
Jmeter之.jtl文件解析
我们知道命令行的方式执行完成jmeter后,会生成jtl文件,里面打开后就是一行行的测试结果。
全栈程序员站长
2022/11/17
1.8K0
Jmeter之.jtl文件解析
基于JMeter开展性能测试(插件、监控、分布式压测)!
安装jdk1.8:默认安装,配置环境变量,新建系统变量JAVA_HOME 值:jdk的安装路径
测试开发技术
2022/09/28
1.2K0
jmeter入门实操,简单上手分布式压测
首先第一步下载安装包,官网下载地址https://jmeter.apache.org/download_jmeter.cgi,windows系统和linux用一个。注:jmeter5.4.3需要java8及以上版本。
怪盗LYL
2022/06/13
3.8K0
jmeter入门实操,简单上手分布式压测
Jmeter(四十八) - 从入门到精通高级篇 - Jmeter监控服务器性能(详解教程)
JMeter是一款压力、接口等等的测试工具,Jmeter也可以像loadrunner一样监控服务器CPU、内存等性能参数,用来监控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不过需要安装一些插件。JMeter正常自带可以通过Tomcat的/manager/status来监控服务资源使用情况。这种情况只能监控Tomcat支持的资源使用部分。 通过本文宏哥主要来说一下如何通过JMeter插件来监控服务器CPU、内存(Memory)、磁盘(DisKs I/O)、网络(NetWork I/O)等相关资源。
北京-宏哥
2021/06/10
4K0
腾讯云ubuntu 16.04 禅道集成环境搭建
禅道 linux 安装地址 https://www.zentao.net/book/zentaopmshelp/90.html
静心物语313
2020/10/28
3.2K0
腾讯云ubuntu 16.04 禅道集成环境搭建
【JMeter系列-7】Linux下执行测试
JMeter不仅能十分便捷地进行接口测试,同时它也是一款优秀的压测工具。但使用JMeter在自己的电脑(下称本机)上运行压测脚本时,一般会有两个瓶颈:
云深i不知处
2020/09/16
2K0
Jmeter接口压测快速入门
通过以上给出的地址将Jmeter下载好后,进入到Jmeter的bin目录下,启动脚本放在这个目录,其中windows双击jmeter.bat即可,Mac和Linux下则是使用如下命令运行:
端碗吹水
2020/09/23
4.4K0
Jmeter接口压测快速入门
Jmeter分布式压测环境搭建
windows环境部署 1.安装环境变量 下载JDK,可以在oracle官网下载,也可以使用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ncVzXbJmKr8jzl-f0
谭银
2022/01/26
2.4K0
Jmeter(一) - 从入门到精通 - 环境搭建(详解教程)
Apache JMeter是100%纯JAVA桌面应用程序,被设计为用于测试客户端/服务端结构的软件(例如web应用程序)。它可以用来测试静态和动态资源的性能,例如:静态文件,Java Servlet,CGI Scripts,Java Object,数据库和FTP服务器等等。JMeter可用于模拟大量负载来测试一台服务器,网络或者对象的健壮性或者分析不同负载下的整体性能。 同时,JMeter可以帮助你对你的应用程序进行回归测试。通过你创建的测试脚本和assertions来验证你的程序返回了所期待的值。为了更高的适应性,JMeter允许调用二次开发的jar包来丰富你的测试场景;JMeter允许你使用正则表达式来创建这些assertions.
北京-宏哥
2020/05/26
112.5K1
玩转Jmeter进行性能测试
时逢6.18钉钉应用大促,为避免高负载下钉钉微应用的稳定性问题,遂赶工赶时完成钉钉方要求的稳定性压测,以此为楔,深探Jmeter,事后总结,是以成文。不愿窃为私有,分享给诸位QA同学,以期遇坑绕之,少些弯路。
晴空SunnySky
2023/09/26
3.8K0
jmeter使用心得(四)
之前的文章,小编分享了一些关于jmeter的使用心得,不知是否对大家的测试工作有些许的帮助呢,本期将继续为大家带来jmeter相关的使用心得第四篇。
用户5521279
2021/05/18
1.1K0
jmeter使用心得(四)
基于Jmeter的分布式压测实践
平时在使用Jmeter做压力测试的过程中,由于单机的并发能力有限,所以常常无法满足压力测试的需求。因此,Jmeter还提供了分布式的解决方案。本文是一次利用Jmeter分布式对业务系统登录接口做的压力测试的实践记录。按照惯例,在正式开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本文大纲:
大刚测试开发实战
2022/11/14
3.6K0
基于Jmeter的分布式压测实践
压测工具Jmeter的安装与使用
Apache JMeter 是 Apache 组织基于 Java 开发的压力测试工具,最初被设计用于 Web 应用测试,但后来扩展到了其他测试领域,可用于测试静态和动态资源,如静态文件、Java 小服务程序、CGI 脚本、Java 对象、数据库和 FTP 服务器等等。JMeter 可对服务器、网络或对象模拟巨大的负载,在不同压力类别下测试它们的强度和分析整体性能。
微客鸟窝
2023/01/09
2.1K0
压测工具Jmeter的安装与使用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Jmeter超级干货』| Linux下Jmeter安装配置、脚本设计执行、监控及报告完整过程
更多 >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