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为什么除了遥遥领先,其他厂研发芯片都会被喷?

为什么除了遥遥领先,其他厂研发芯片都会被喷?

作者头像
通信行业搬砖工
发布2025-06-08 15:08:39
发布2025-06-08 15:08:39
167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网络虚拟化网络虚拟化

先讲一个段子。有朋友在后台问我:“哎,你看小米要上3nm的芯片了,网上咋还没见人夸雷布斯呢?反倒有一堆键盘侠嘲笑这是公版ARM架构的‘贴牌产品’、是‘拎包入住’?”

图片
图片

事实上,不只小米,一旦往遥遥领先之外的国产芯片厂商贴“自研”标签,就会立刻被扣上“炒作”“碰瓷”“不自量力”这样的帽子。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同样是国产,同样是造芯,唯独遥遥领先能被捧成“民族脊梁”,唯独遥遥领先能被网上唱到天上去。

大家不禁要问:为什么在国内互联网上,只有遥遥领先厂能造芯,其他厂家造芯就要被黑?

这种“只许遥遥领先走星光大道,其他厂商一出场就揍入谷底”的怪现象,看似是网友们心态的偏执,实则是一种舆论与产业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

说白了,遥遥领先厂在过去十年里经历了美帝制裁:从最早的5G断供、到后来断供7纳米,再到后来连5纳米、3纳米都用不了,甚至还全球禁止使用昇腾人工智能芯片,直到今天遥遥领先厂还在咬牙坚持攻关,这一路跌宕起伏浸润了所有国产芯片不屈不挠的民族情感标签。

图片
图片

遥遥领先厂成了“受害者中的英雄”,他们不屈不挠坚持突破的精神感动了网友,因此凡是跟它有关联的动作,无论技术含量高低,都会被贴上“英雄行为”的标签。但是当小米老大雷布斯喊着要搞3nm芯片、公版ARM指令集自己定制一波,马上就被键盘侠们甩到 “背后捅遥遥领先刀子” “借科技爱国” “空有噱头没实力” 的舆论风口浪尖上进行口诛笔伐。

也许网络并非真正的“群众水军”,而是一种自发的“信念共同体”。膜拜遥遥领先厂的用户(花粉群体)早已把它当做“国家意志”的具象化。在这些键盘侠眼里你要是反对遥遥领先厂,在逻辑上就等于“反对东大崛起”。

了解逻辑学的朋友可能知道,这套认知框架经不起推敲,可在短视频评论、知乎答主、微博段子里,它却无处不在。这就导致了一个诡异后果:同样的技术动作,遥遥领先厂做芯片是“顶级硬核黑科技”,小米或者是其他友商做芯片就是“碰瓷营销”。

不得不说遥遥领先厂非常重视研发,每年要投几十亿、扎实搞架构自研,不断的在攻占芯片和科技领域的高峰。相比之下小米要花几亿购买ARM公司的公版ARM指令集来做定制,就是“拎包入住速成班”。

图片
图片

再来聊聊小米这次的“玄戒o1”。小米自己宣传的技术指标“二代3纳米工艺”、“超千万级晶体管”,听着豪气;可仔细扒一扒,真正的技术路线是使用的ARM公司公版架构,买到授权许可,你就算拥有了3纳米的标签,在代工厂也有流片产能,这也并不意味着小米能像遥遥领先厂那样承担起制裁风险。

相比之下,当年遥遥领先厂能靠自家的鲲鹏、昇腾、麒麟在晶圆厂制造上游卡脖子,只因为它在ARM授权的基础上,一步步把微架构、编译链、流片工艺都做了上来,形成了一整条链路的闭环生态;而小米之类的国产友商即使手里有3纳米的工艺,也只是一块公版许可PPT上的“金色徽章”,背后真正的技术积累还在等着时间和实践来检验。

图片
图片

如果我们放下“谁更能续命”的偏见,来看整个国产芯片行业的版图,会发现热闹并不仅仅在华为和小米这两座“大山”之间。

在东大上市公司名单里,芯片设计公司多达八十多家,龙芯、兆芯、海光、长江存储、摩尔线程……哪家不在真干?只是他们不像遥遥领先厂那样背负广大网友们“抵抗制裁”的历史使命,也不像小米那样借“3nm”制造工业的营销噱头吸引了大批米粉流量,自然没什么键盘侠专门去骂。

真正引爆键盘侠的,是雷布斯在发布会上“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风头,也就是这样,引来了广大键盘侠的口诛笔伐。

再往深处说,这里面还有一种话语霸权在作怪。

遥遥领先厂之所以能成为“民族科技图腾”,并非单纯因为芯片技术出色,而是因为它的营销宣传给力,在群众心里扮演了“能打鬼子还能自救”的角色。

你看遥遥领先厂去年的“芯片堆叠”专利,被断供7纳米,还能瞒着大家搞出5纳米试验版,被断5纳米,还能搞出7纳米加速版,这种“浴火重生”的英雄叙事,足以让大多数友们都黯然失色。不得不说,遥遥领先厂的深厚积累,成为了广大国产芯片厂商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些花粉们心里认为:遥遥领先硬了,东大才能硬;你要是看小米甚至是其他芯片厂商只是在ARM家里买了套“预制菜”,冠名烧烤一下,那就是对这个“浴火英雄”的背叛。

当然,话说到此我们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键盘侠,毕竟可能在产业结构也埋下了伏笔。

从东大舆论层面到资本市场,再到媒体生态,也许一环扣一环地在强化“谁经得住苦难,谁就能拿话语权”的逻辑。遥遥领先厂受制裁,拿到的是科研经费、政策倾斜、市场同情票、运营商集采倾斜。

那些像小米公司这样畅通无阻、资金充裕的其他芯片厂商,反而被当作“没承担风险就没资格说话”的小白鼠。于是在舆论场里形成了一条隐形规则:胆敢在遥遥领先厂之外秀肌肉的,都得先搞个“我们也被美帝卡脖子”的故事。否则,在键盘侠眼里发展芯片要么就被当作“资本秀”,要么就被当作“软柿子”,随手就捏。

不过,真正折射产业未来的,还是技术本身和市场需求。别管网络怎么骂,小米要是凭借3nm的光刻工艺真能在功耗、性能、生态兼顾上打出一手好牌,那它就有资格。有时候芯片行业的发展,可能不需要网络上的键盘侠们拿所谓的“民粹”来背书,过分透支情怀,对于遥遥领先厂也是伤害

回头看看5G网络和智算网络建设,哪家运营商不需要高性能、低功耗的基带芯片?哪家数据中心不想在算力验证环节减少能耗?技术层面的问题跑不了市。只要小米或其他厂商能在AI加速、基带融合、端云协同等方面拿出真刀真枪的成果,市场和业内自然会给话语权。说不定到那时,键盘侠们也就没那么大兴趣来嘲笑“组装大厂”了。

风云激荡二十年,如火如荼的信创行业未来趋势究竟几何?

现在国产芯片的赛道已经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群雄并起。华为阿里、腾讯、字节跳动、联发科,还有一大波创业公司,大家都在不同细分领域撕咬。AI时代的到来,让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长:AI训练要GPU、AI推理要NPU、云端要FPGA、边缘要DSP,任何一家想要涵盖全场的造芯企业,都必须打通上下游协同,从晶圆工艺到EDA软件、从架构设计到生态对接,不拼命积累就要被淘汰。这个过程,不会是“谁先喊口号谁赢”,而是“谁熬过几十项技术卡点谁胜”。

小米想在这场马拉松里跑得够快,就不能只靠ARM那套现成方案进行封装流片。也许还需要在微架构里下功夫,自己开发自主编译器、验证工具链;需要在SoC整合里下功夫,把CPU、GPU、ISP、NPU等按需定制,实现软件栈的深度适配;还得在供应链里下功夫,跟台积电、三星建立更紧密的协同,不只是付款拿货,而是技术联盟式的共研。只有这样,小米才能扛住市场和制裁的双重考验,而不是止步于“我也有个3纳米”,到时候拥有端到端技术能力的小米,说不定将会是下一个消费电子领域的“高通”。

再退一步说,这场芯片竞赛的真正对手,其实不是其他国产厂商,也不是美、欧那几家巨头,而是摩尔定律的极限和工艺制程的高悬壁垒。工艺从7纳米到5纳米再到3纳米,每跨越一次,就意味着数十亿美元的投入和十年级别的技术积累。仔细想想就算遥遥领先厂能拿到ARM新架构的授权,也要耗费大量研发资源;就算小米能拿到台积电3纳米产能,也要准备好迎接良率、功耗、产能初期瓶颈的折磨。能否在这种“硬碰硬”的赛道上存活,才是真正能否突破舆论束缚的关键。

说到这里,不难看出,国产芯片产业最需要的不是一个“遥遥领先的大旗”,而是一种“第四条腿”:既要有遥遥领先式的自研魄力,又要有小米式的市场敏感,更要有后浪们的创新活力。如果我们还在用“只有遥遥领先厂才能造芯”的自恋视角来看产业,那就永远不可能跳出“英雄主义”的牢笼,永远看不到那些在冷门细分里默默突破的工程师和架构师,更看不到祖国芯片行业在不久的将来“百家齐放,百花争鸣”的繁华景象。

最后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网络上只有遥遥领先厂可以造芯,其他厂商造芯就被会黑?其实背后折射的是国内芯片产业的话语权分配和民族科技叙事的失衡。遥遥领先厂身上扛着“抗制裁”“自研”的双重光环,而其他厂商即使真刀真枪,也要先经历键盘侠舆情上的“资格审核”,一旦口径对不上,就立刻被视为“炒作”,成为键盘侠们的靶子。

有时候,我们如果想让国产芯片真正走向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就得让每一家真干的企业都能在舆论场里平等发声,而不是把所有的光环都集中在一个标签上。等到更多企业把3纳米、2纳米、异构多核的戏台都搭起,等到更多团队把AI SoC、5G基带、数据中心加速器打磨到极致,那一天,网上再也不会只有遥遥领先厂能“造芯”了,因为国产芯片的“第二条腿”、“第三条腿”们早已并肩而立。

到那时,键盘侠们也许会把小水沟打成“东大造芯三部曲”,也许会把小米、长江存储、兆芯、龙芯都捧上神坛;但至少,他们不会再用“碰瓷”“贴牌”来轻易否定一个企业。这才是值得期待的未来,也是这个行业真正需要去争取的舆论生态。本期话题就到此结束了,咱们下次再聊更酷的话题。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5-2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通信行业搬砖工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