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腾讯的Java代码规范:万行代码零bug的秘密,揭秘大厂如何通过规范提升代码质量。

腾讯的Java代码规范:万行代码零bug的秘密,揭秘大厂如何通过规范提升代码质量。

作者头像
格姗知识圈
发布2025-06-16 21:53:06
发布2025-06-16 21:53:06
120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格姗知识圈格姗知识圈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那天晚上11点,微信群里炸了锅。生产环境又出事了,这次是一个看似简单的用户信息查询接口,在高并发下直接把数据库连接池干爆了。排查到最后,问题竟然出在一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代码片段上: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某位同学写的"优雅"代码
public List<User> getUsersByIds(List<Long> userIds) {
    List<User> users = new ArrayList<>();
    for (Long userId : userIds) {
        User user = userMapper.selectById(userId);
        if (user != null) {
            users.add(user);
        }
    }
    return users;
}

看出问题了吗?每次循环都要执行一次数据库查询,传入1000个用户ID,就是1000次SQL。这种N+1问题在新人代码里简直是家常便饭。

规范不是束缚,是生产力

在腾讯待了几年,我深深体会到一件事:代码规范绝不是为了让代码"好看",而是为了在高并发、大流量的业务场景下保命

腾讯内部有一套严格的Java代码规范,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防患于未然"。每一条规范背后,都对应着一个血淋淋的生产事故。

比如刚才那个例子,如果严格按照腾讯的数据库操作规范: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腾讯推荐的写法
public List<User> getUsersByIds(List<Long> userIds) {
    if (CollectionUtils.isEmpty(userIds)) {
        return Collections.emptyList();
    }

    // 批量查询,一次SQL解决
    return userMapper.selectBatchIds(userIds);
}

一行代码解决的事情,为啥要写一个循环?这就是规范的力量。

那些踩过的坑,都变成了规范

1. 空指针地狱

最经典的就是Optional的使用。我见过太多同学写出这样的代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危险写法
String userName = user.getName().toUpperCase();

腾讯的规范要求:任何可能为null的对象调用,必须先判空。更进一步,推荐使用Optional: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安全写法
String userName = Optional.ofNullable(user.getName())
    .map(String::toUpperCase)
    .orElse("UNKNOWN");

这不是为了显摆函数式编程有多酷,而是为了在编译期就把空指针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2. 集合操作的性能陷阱

还有一个让无数人掉坑的地方:集合的contains操作。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性能杀手
List<String> blackList = Arrays.asList("user1", "user2", ...); // 假设有10000个元素
if (blackList.contains(currentUser)) {
    // 每次contains都是O(n)时间复杂度
}

腾讯规范明确规定:超过100个元素的集合查找,必须使用Set或Map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正确姿势
Set<String> blackListSet = new HashSet<>(blackList);
if (blackListSet.contains(currentUser)) {
    // O(1)时间复杂度
}

你可能觉得这些都是基础知识,但我敢打赌,十个项目里有八个都有这样的问题。

最狠的一招:静态代码检查

腾讯最牛的地方在于,这些规范不是写在文档里供人膜拜的,而是通过Checkstyle、PMD、SpotBugs等工具强制执行。代码提交前,必须通过静态检查,违反规范的代码根本推不上去。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条关于魔法数字的规范: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禁止写法
if (user.getStatus() == ) {
    // 1是什么意思?激活?删除?封禁?
}

// 推荐写法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USER_STATUS_ACTIVE = ;
if (user.getStatus() == USER_STATUS_ACTIVE) {
    // 一目了然
}

这看起来是小事,但当你在凌晨2点调试线上问题时,看到一堆莫名其妙的数字,你就知道规范的珍贵了。

规范背后的哲学

腾讯的Java规范有个核心理念:代码是写给人看的,顺便让机器执行

每一行代码都可能被无数人阅读、修改、维护。一个看似聪明的写法,可能会让后来的维护者抓狂三天三夜。

最让我佩服的是腾讯对异常处理的要求:永远不要吞掉异常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绝对禁止
try {
    riskyOperation();
} catch (Exception e) {
    // 静默吞掉异常,后果自负
}

// 正确做法
try {
    riskyOperation();
} catch (Exception e) {
    log.error("操作失败,用户ID: {}", userId, e);
    // 根据业务场景决定是重试、降级还是直接抛出
    throw new BusinessException("用户操作失败", e);
}

这不是矫情,而是血的教训。线上出了问题,没有日志就是瞎子摸象。

写在最后

我见过太多项目,开始时为了快速迭代忽视规范,后来技术债越欠越多,最后重构的成本比重写还高。

腾讯的代码规范看似严苛,实际上是在用短期的"不方便"换取长期的"高效率"。当你的项目从千行代码成长到百万行代码时,你会感谢当初对规范的坚持。

真正的高手,从来不是写出多么炫技的代码,而是写出让团队都能理解和维护的代码。这才是万行代码零bug的真正秘密。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6-1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格姗知识圈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规范不是束缚,是生产力
  • 那些踩过的坑,都变成了规范
    • 1. 空指针地狱
    • 2. 集合操作的性能陷阱
  • 最狠的一招:静态代码检查
  • 规范背后的哲学
  • 写在最后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