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销售看图不看表,采购看图找异常:业务数据可视化图表到底该怎么做?

销售看图不看表,采购看图找异常:业务数据可视化图表到底该怎么做?

原创
作者头像
帆软BI
发布2025-08-01 15:23:11
发布2025-08-01 15:23:11
2170
举报

在企业里搞数据分析的人都知道一个“老梗”:

“数据做得再详细,业务也不看。” “表拉得再全,老板还是问一句:所以呢?”

但等你把表格换成图,反而效果就来了:

  • 销售看到图:“这个客户掉单了我怎么没注意!”
  • 采购看到图:“原材料价格跳了这么多,难怪成本上来了。”
  • 老板看到图:“你这图做得好,我能看懂。”

你就说奇不奇怪?明明表格信息更全,但大家就更喜欢图。原因也很简单:

业务不是缺数据,是缺“能一眼看出问题”的视角。

那问题来了:

不是随便做个图大家都买账,图表做得不好反而更误导;

业务数据可视化,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既好看、又有用”?

今天我们就从销售、采购等业务角色出发,结合实际使用场景,好好聊一聊这事儿。

一、为啥业务喜欢“图”,不爱看“表”?

咱们先把核心认知拉齐。

很多数据团队会抱怨:“我都把表做得这么全了,业务怎么就不看?”但你换个角度想一想:

  • 销售一整天在谈客户,没空盯表格;
  • 采购每天忙着催货、砍价、跟供应商谈交期,看不懂复杂模型;
  • 老板时间宝贵,要的是“判断”,不是“解释”;

业务看数据的最大诉求,其实是两个字:“直观”

图,是为了让人一眼就看到重点、发现问题、做出反应。 表,是信息密集,但需要耗认知处理——大家忙的时候根本看不进去。

所以,图表不是为了炫技,而是要帮业务快速获取“问题信号”。

二、销售看图要什么?核心是“趋势+结构+预警”

销售是最结果导向的角色。别跟他说太多公式和计算逻辑,他要的是:我有没有达成?客户有没有掉?订单有没有问题?

那销售图表该怎么做?

1. 销售漏斗图 / 成交转化图
  • 展示从线索 → 报价 → 洽谈 → 成交的转化率。
  • 一眼看出“是流量不够,还是中段掉了”。
2. 客户贡献度分布(Pareto图)
  • 哪20%的客户贡献了80%的收入?
  • 适合做客户重点分层管理。
3. 客户活跃趋势图
  • 最近30天/90天,客户下单频率有没有掉?
  • 哪些客户“快沉默”了,提醒提前跟进。
4. 销售预测 vs 实际完成折线图
  • 销售进度图 + 目标线,红黄绿标注。
  • 比“本月销售额=980w”更有冲击力。
5. 区域/业务员/品类对比柱状图
  • 谁做得好,谁该扶一下?一眼看出结构问题。

核心思路:销售图表是“目标驱动型”,要围绕进度、落地、差距、客户结构去做。


三、采购看图要什么?核心是“波动+异常+预判”

采购要的不是一堆品类明细,而是——成本有没有变?供应商是不是稳定?下手是不是晚了?

那采购图表该怎么做?

1. 采购成本趋势图
  • 按SKU、物料、品类、供应商展示月度采购单价走势。
  • 一涨就红、一下降就绿,异常非常明显。
2. 到货及时率看板
  • 供应商到货率 + 延迟天数 + 异常批次。
  • 可以点进“这个月谁拖得最久”,用于评分和谈判。
3. 安全库存+采购预警图
  • 当前库存 vs 安全库存线,缺货的SKU自动高亮。
  • 再结合“采购在途量”,让采购知道“是该补,还是已经在路上”。
4. 历史采购计划 vs 实际完成率图
  • 计划值 vs 实际到货,显示是否常“拍脑袋订货”。
5. 成本结构拆解雷达图
  • 看某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包装、人工、运输占比趋势。
  • 比单看“采购金额”更能找出涨价原因。

核心思路:采购图表是“风险监控型”,要帮他们看到哪里涨了、哪里不稳、哪里该补货了。


四、通用设计建议:别把图做成“另一个表格”

很多报表团队学了一堆图表类型,最后做出来的东西业务还是不看。为什么?

因为你只是把表换了个形状,业务还是看不出重点。

所以,不管你是给销售、采购,还是财务、人资做图,都要遵循这三条基本设计原则:


1. 一图解决一个问题,不要图里塞五个维度

比如,不要在一张柱状图上加三条折线,再套个表格数据汇总,还做可下钻。这不是看图,这是解密图。

你要问自己:

“这张图最想告诉业务什么?”

然后把次要的信息藏起来,只留下关键的可视判断点。

2. 用颜色、大小、排序,做“视觉优先级”

图表不是拼图,是有“引导”的:

  • 红色=异常,绿色=良好,黄色=警戒;
  • 柱子越长/颜色越深,业务越容易盯住它;
  • 顺序从高到低、从左到右,能快速建立直觉;

你不是在给他们看Excel,而是在引导他们“看什么”

3. 图一定要配结论或提示,否则没人懂你想说啥

最经典的问题:“这图是好看,但我要看啥?”

图表不是交作业,要配一句话,告诉读者:“这图说明了啥”“你该留意什么”。

比如:

  • “该客户下单频率已连续下滑3个月,建议跟进”
  • “TOP5品类中,有2个品类毛利持续下降”
  • “供应商B连续3期延迟到货,风险较大”

图 + 结论 = 真正能落地的可视化。

五、如果用 BI 平台做,这些模块可以先搭起来

如果企业已经上了BI平台,这里给你几个通用模块建议,方便优先落地:

销售模块

  • 销售目标达成率仪表盘(含区域、业务员、客户分层)
  • 客户活跃度趋势图 + 预警表
  • 成交漏斗 +阶段流失分析
  • 热销/滞销产品TOP10排行

采购模块

  • 物料采购成本波动图
  • 到货及时率监控 + 异常批次清单
  • 采购计划 vs 实际执行对比图
  • 高风险SKU库龄图 + 安全库存预警图

经营总览模块(推荐老板视角)

  • 收入、毛利、费用、库存、现金流五大指标一图看全
  • 异常指标红灯监控区(支持月度回顾)
  • 数据→建议→责任人闭环看板

这些看板模块不需要一次搭全,但一开始就要围绕“用的人是谁”“看完要干嘛”去设计


最后的话:图表做得好,业务会用你;图表做得对,业务离不开你

数据本身没有价值,是被看懂之后才有价值;图表本身不是成果,是推动动作的引子

很多时候业务不看图,不是他们不懂,而是我们没有给出他们“看得懂、用得上、能行动”的图。

记住这三句话,可能会对你有帮助:

  1. 销售想看趋势和客户,采购想看波动和风险,老板想看问题和建议。
  2. 图不在多,而在精:一图一个问题,一看一个判断。
  3. 真正有用的图表,不是长得复杂,而是“看完能立刻动手做点什么”。

如果你是数据分析师、报表产品经理、业务支持岗,能把这些图表逻辑建好,不只是“做分析的人”,而是“懂业务的搭档”。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为啥业务喜欢“图”,不爱看“表”?
  • 二、销售看图要什么?核心是“趋势+结构+预警”
    • 那销售图表该怎么做?
      • 1. 销售漏斗图 / 成交转化图
      • 2. 客户贡献度分布(Pareto图)
      • 3. 客户活跃趋势图
      • 4. 销售预测 vs 实际完成折线图
      • 5. 区域/业务员/品类对比柱状图
  • 三、采购看图要什么?核心是“波动+异常+预判”
    • 那采购图表该怎么做?
      • 1. 采购成本趋势图
      • 2. 到货及时率看板
      • 3. 安全库存+采购预警图
      • 4. 历史采购计划 vs 实际完成率图
      • 5. 成本结构拆解雷达图
  • 四、通用设计建议:别把图做成“另一个表格”
    • 1. 一图解决一个问题,不要图里塞五个维度
    • 2. 用颜色、大小、排序,做“视觉优先级”
    • 3. 图一定要配结论或提示,否则没人懂你想说啥
  • 五、如果用 BI 平台做,这些模块可以先搭起来
    • 销售模块
    • 采购模块
    • 经营总览模块(推荐老板视角)
  • 最后的话:图表做得好,业务会用你;图表做得对,业务离不开你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