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测试几款AI生成原型图工具时,有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AI生成一套企业安全监管可视化大屏的原型图。原本以为只是一个快速产出的半成品,没想到AI生成的效果不仅完整,而且细节到位,让我有些意外惊喜。 所以本篇就结合实际操作过程,带大家看看这一案例的实战步骤,并聊聊我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优势与不足,供有类似需求的产品经理参考。生成的原型图效果如下图所示:
当产品经理接到“企业安全监管数据可视化大屏”的设计需求时,第一步不是立刻打开原型工具开始画图,而是要先明确需求边界和展示重点。我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这些前期规划越清晰,后续无论是手动绘制还是借助AI工具,都能事半功倍。
可视化大屏的核心在于视觉效果与数据结构的融合。其实产品经理可以在前期借助AI生成原型图工具,来生成一部分原型图,拿来与客户沟通。
这里我选择了国内主流AI原型工具——墨刀AI进行测试。首先输入了一个模拟需求指令,大致描述了模块构成、数据类型和展示风格。AI随即生成了一份完整的功能说明文档:
因为是测试因此没有修改文档,如果是真实需求可以直接编辑哦,这是生成原型的依据。接着就点击生成原型,获得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原型图:
虽然这是一次测试,但在真实项目中,这份原型完全可以作为第一版方案,细节直接在编辑模式中进行调整和细化。这个安全监管数据大屏的原型图在多个方面都表现不错:
整体是非常不错的,AI还自动补充了一些我在指令中没有明确提到的细节,整体观感比较完整。
本次案例中分享的AI生成可视化大屏原型比较出色,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小缺点,期待工具的迭代优化,同时也有对产品经理的忠告:
虽然在前面的案例中已经体现出了AI的价值,不过还是有值得再次强调的两点。首先,在效率方面,AI生成原型图的速度比人工快很多倍的,尤其当你的指令描述足够清晰时,AI就像一个懂你需求的产品经理,不仅能准确呈现出核心功能,还会细致地补充一些细节,非常适合用作原型初稿框架,或者作为初步方案与客户沟通。
另外,AI生成原型图的可编辑性我要格外提一嘴,因为这个功能不是所有AI原型工具都具备。本次测试的工具支持将生成结果直接导入到原型编辑区,进入手动修改模式,简直不要太方便,同时也节省一定成本。
但话说回来,AI生成原型图也有一定的缺点,尤其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明显:
另外,在细节上依然有优化空间,比如布局比例的微调、配色的进一步打磨等等。但整体来看,这类工具在原型设计阶段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不是某些个别产品经理口中所谓的“鸡肋”。
通过这次“企业安全监管可视化大屏”的实战测试,我的结论是:AI生成原型图可以明显加快原型阶段的速度,在初期方案沟通、需求验证的环节价值很大。 不过,它暂时还不能完全取代人工绘制,产品经理需要把AI当作一个辅助工具,掌握好使用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