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三桥君】如何通过分页存储管理系统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三桥君】如何通过分页存储管理系统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作者头像
三桥君
发布2025-08-28 10:40:02
发布2025-08-28 10:40:02
1270
举报

一、引言

在操作系统中,分页存储管理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内存管理技术。它通过将主存划分为固定大小的块(页框),并将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相同大小的页,从而有效地管理内存资源。地址结构长度、页号与页内位移量是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的核心概念,它们共同决定了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转换方式。

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如何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地址结构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实际应用来加深对转换过程的认识。对于初学者来说,地址转换往往显得复杂且难以入手。

本文三桥君将通过分析分页存储管理系统的地址结构,帮助读者掌握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转换方法。从地址结构的定义到逻辑地址的分解,从物理地址的计算到实例分析,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地址转换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存储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

二、分页存储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

地址结构

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结构长度决定了逻辑地址的位数。例如,在18位的地址结构中,11至17位表示页号,0至10位表示页内位移量。页号用于标识页在页表中的位置,而页内位移量则用于标识页内的具体位置。

页号与页内位移量的定义
  • 页号:标识页在页表中的位置,通常占据地址结构的高位。
  • 页内位移量:标识页内的具体位置,通常占据地址结构的低位。

主存容量与分块

主存容量是指主存中可用的存储空间大小,通常以字节为单位。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主存被划分为固定大小的块(页框),每个块的大小与页的大小相同。

主存容量的计算方法
  • 主存容量 = 块大小 × 块数量
分块数量与块大小的计算方法
  • 块大小 = 2^页内位移量位数
  • 块数量 = 主存容量 / 块大小

三、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转换

逻辑地址的组成

逻辑地址由页号与页内位移量组成。通过逻辑地址的分解,可以获取页号与页内位移量。

页号与页内位移量的计算方法
  • 页号 = 逻辑地址 >> 页内位移量位数
  • 页内位移量 = 逻辑地址 & (2^页内位移量位数 - 1)
逻辑地址的分解与解析
  1. 逻辑地址 = 页号 << 页内位移量位数 | 页内位移量
  2. 页号 = 逻辑地址 >> 页内位移量位数
  3. 页内位移量 = 逻辑地址 & (2^页内位移量位数 - 1)

物理地址的计算

物理地址由块号与页内位移量组成。通过块号与页内位移量,可以计算物理地址。

物理地址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 物理地址 = 块号 × 块大小 + 页内位移量
通过块号与页内位移量计算物理地址
  1. 块号 = 页表中的页号对应的块号
  2. 物理地址 = 块号 × 块大小 + 页内位移量

实例分析

通过具体实例,演示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转换过程。

实例描述
  • 地址结构长度:18位
  • 页号:11至17位
  • 页内位移量:0至10位
  • 作业被放入的物理块:2、3、7号
  • 相对地址:1500
转换过程
  1. 逻辑地址:1500
  2. 页号 = 1500 >> 11 = 1
  3. 页内位移量 = 1500 & (2^11 - 1) = 1500 & 2047 = 1500
  4. 块号 = 页号1对应的块号 = 3
  5. 物理地址 = 3 × 2048 + 1500 = 6144 + 1500 = 7644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主存容量与分块结果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主存容量与分块数量。

主存容量的计算结果
  • 主存容量 = 2048 × 8 = 16384字节
分块数量与块大小的计算结果
  • 块大小 = 2^11 = 2048字节
  • 块数量 = 16384 / 2048 = 8

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转换结果

通过实例分析,我们得到了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转换结果。

逻辑地址的分解与解析结果
  • 页号 = 1
  • 页内位移量 = 1500
物理地址的计算结果
  • 物理地址 = 7644

五、实践说明

摘要:微信搜索【三桥君】

一、题目

在采用分页存贮管理系统中,地址结构长度为18位,其中11至17位表示页号,0至10位表示页内位移量。若有一作业依次被放入2、3、7号物理块中,相对地址1500处有一条指令store 1,2500。请问:

(1)主存容量最大可为多少K?分为多少块?每块有多大?

(2)上述指令和存数地址分别在几号页内?对应的物理地址又分别为多少?

二、答案

(1)

主存容量最大为2的18次方,即256K。

可分为2的7次方块,即128块。

每块大小为2的11次块,即2K。

(2)

相对地址为1500,没有超出一页的长度,所以指令所在页号为0号,数据存储在2500单元,页号为1号。

指令的物理地址为:2×2048+1500=5596

数据的物理地址为:3×2048+2500 % 2048=6596

三、分析

如果不清楚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浅析如何把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1)

因为地址结构长度为18位,所以主存容量最大为2^18=256K。

因为页的大小=块的大小,且0至10位表示页内位移量,所以页的大小=2^11=2K=块的大小。

所以块数=主存容量/块的大小=256K/2K=128块。

(2)

参考公式: 物理地址=块号*页内大小+页内地址 页号=逻辑地址/页面大小字节=(取整数) 页内地址=逻辑地址%页面大小字节=(取余数)

因为有一作业依次被放入2、3、7号物理块中,所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相对地址为1500,所以页号=1500/2K<1,即页号为0,对应的块号为2。

因为数据存储在2500单元,所以页号=2500/2K<2,即页号为1,对应的块号为3。

所以

指令的物理地址为:2×2048+1500=5596

数据的物理地址为:3×2048+2500 % 2048=6596


六、总结

三桥君认为,通过分页存储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掌握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转换方法,有助于提高存储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

在实际存储管理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 地址结构分析:明确地址结构长度、页号与页内位移量的定义。
  2. 逻辑地址分解:通过逻辑地址分解,获取页号与页内位移量。
  3. 物理地址计算:根据块号与页内位移量,计算物理地址。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5-07-2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引言
  • 二、分页存储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
    • 地址结构
      • 页号与页内位移量的定义
    • 主存容量与分块
      • 主存容量的计算方法
      • 分块数量与块大小的计算方法
  • 三、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的转换
    • 逻辑地址的组成
      • 页号与页内位移量的计算方法
      • 逻辑地址的分解与解析
    • 物理地址的计算
      • 物理地址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 通过块号与页内位移量计算物理地址
    • 实例分析
      • 实例描述
      • 转换过程
  •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 主存容量与分块结果
      • 主存容量的计算结果
      • 分块数量与块大小的计算结果
    • 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转换结果
      • 逻辑地址的分解与解析结果
      • 物理地址的计算结果
  • 五、实践说明
    • 一、题目
    • 二、答案
    • 三、分析
  • 六、总结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