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处理三组或三组以上数据时,是否也曾机械地打开GraphPad,直接勾选“Ordinary one-way ANOVA”?
当审稿人要求你“必须用ANOVA”时,你是否曾感到困惑,却不敢质疑?
多组比较,到底该用Ordinary one-way ANOVA还是t-test?
我们只要记住一点:
选择哪种检验,不应由“有几组数据”决定,而应由“你想回答什么科学问题”决定。
场景一:应该直接使用t-test或它的变体(只关心“处理 vs 对照”)
首选 Dunnett 检验(一对多、对照型比较);或 多次 t-test + Holm/Šidák/Bonferroni 校正;若方差不齐/样本不等,用 Welch t-test + 校正 或 不等方差版 Dunnett。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救命!谁审的稿子又在乱用t检验?!
场景二:可以使用Ordinary one-way ANOVA(“总体有没有差异?”)
跑 (Welch)One-way ANOVA 做总体检验;若显著,再做 事后比较:所有两两比较 → Tukey(不等方差/不等样本 → Games-Howell);只和对照比 → Dunnett。实操提示:报告 F 值、df、效应量(η²/partial η²),并提供 调整后的 P 值 + 95% CI。
当你在GraphPad里选择ANOVA并勾选“Tukey‘s multiple comparisons”时,软件实际上在后台独立运行了两套计算:
Tukey检验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检验体系,它并不需要ANOVA的“显著”结果来授权!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