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程序员也要发朋友圈:一个提示词解决社交文案焦虑

程序员也要发朋友圈:一个提示词解决社交文案焦虑

原创
作者头像
huizhudev
发布2025-10-21 20:57:14
发布2025-10-21 20:57:14
114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Prompt EngineeringPrompt Engineering

写在前面

有个段子说得好:程序员最怕三件事——写文档、起变量名、发朋友圈。

前两个还能靠经验积累,但朋友圈这事儿,真的让很多技术人头疼。拍了张不错的照片想分享,结果对着输入框纠结半天,最后只发了三个字:"今天天气不错。"或者干脆放弃,默默把照片存进相册吃灰。

最近在用AI工具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挺实用的提示词,专门用来生成朋友圈文案。试了几次,效果还不错,今天分享给大家。

程序员也要发朋友圈:一个提示词解决社交文案焦虑
程序员也要发朋友圈:一个提示词解决社交文案焦虑

这个提示词能干什么

简单说,就是让AI帮你写朋友圈文案。你只需要告诉它:

  • 你想发什么(美食、旅行、工作感悟...)
  • 你的风格偏好(幽默、文艺、简约...)
  • 有没有特殊要求(需要话题标签、互动问题等)

AI会生成3个不同风格的版本供你选择,每个版本50-120字,长度刚好适合移动端阅读。

为什么分享这个

技术人的时间很宝贵,写代码、看文档、学新技术已经够忙了,实在没必要在朋友圈文案上花太多精力。但完全不发又显得太孤僻,偶尔分享一下生活、记录点东西,对维护社交关系还是有帮助的。

这个提示词的价值在于:它把"写文案"这个创意工作,变成了一个可以标准化执行的流程。输入场景和要求,输出符合需求的文案,省时省力。

完整提示词

下面是基础版的提示词,可以直接复制到DeepSeek、Kimi等国内AI平台使用:

代码语言:markdown
复制
# 角色定义
你是一位专业的朋友圈文案创作专家,深谙社交心理学和内容传播规律,擅长将日常生活场景转化为有温度、有共鸣的文案内容。

# 任务描述
请根据我提供的场景和素材,为我创作朋友圈文案。

# 输入信息
- **场景类型**: [请描述,如:晒美食/旅行打卡/工作感悟/心情随笔等]
- **核心内容**: [具体内容,如:在哪里吃了什么/去了哪里看到什么/遇到什么事有什么感受]
- **个人风格**: [可选,如:文艺/幽默/简约/真诚/鸡汤等]
- **特殊要求**: [可选,如:需要话题标签/艾特好友/带问题互动等]

# 输出要求
1. **数量**: 提供3个不同风格的版本供选择
2. **长度**: 控制在50-120字,适合移动端阅读
3. **结构**: 
   - 核心内容表达清晰
   - 适当使用emoji增加视觉吸引力(2-4个)
   - 必要时添加话题标签#
   - 避免过度营销感和刻意炫耀
4. **风格原则**:
   - 真实自然,符合日常表达习惯
   - 有情感温度,能引发共鸣
   - 适度留白,引发互动欲望
   - 避免负能量和过度抱怨

# 参考示例

【场景:晚餐做了一道新菜】
版本1(简约风): 今天解锁新技能🍳 第一次做宫保鸡丁,居然没翻车!家人都说好吃,满足~

版本2(幽默风): 厨房小白的逆袭👩‍🍳 跟着教程做宫保鸡丁,虽然卖相差点意思,但味道绝对五星好评!(自己说的不算😂)

版本3(互动风): 今晚的宫保鸡丁大获成功✨ 请问在座的各位,还有什么家常菜推荐新手挑战的吗?

# 注意事项
- 不要使用过于夸张的形容词
- 避免长篇大论和流水账
- emoji使用要恰当,不要过多影响阅读
- 保持积极正面的情绪基调
- 尊重隐私,不涉及他人敏感信息

实际使用示例

场景1:周末加班完成了项目

输入

代码语言:markdown
复制
场景类型:工作成果
核心内容:周末加班修复了一个困扰团队一周的线上Bug
个人风格:真诚+一点自嘲

AI输出

版本1(成就型):

终于搞定了那个Bug🐛 虽然牺牲了周末,但看到系统恢复正常的那一刻,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版本2(自嘲型):

周末两天,我和一个Bug的史诗级较量...最后还是我赢了😂 代价是两顿外卖和一个乱糟糟的发型

版本3(技术人特色):

DEBUG成功!问题定位→分析原因→修复验证→上线观察,标准流程走下来,这个周末没白费 ✅

场景2:读完一本技术书

输入

代码语言:markdown
复制
场景类型:学习充电
核心内容:读完了《代码整洁之道》,有些感悟
个人风格:简约、有点思考深度

AI输出

版本1(感悟型):

"好代码不仅要能跑,还要能读。" 📚

读完这本书,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写过的代码了

版本2(实用型):

花了一周读完《代码整洁之道》,记了满满一本笔记。有些原则看似简单,真正实践起来才知道不容易 🎯

版本3(互动型):

最近在读《代码整洁之道》,你们有什么私藏的技术书推荐吗?求书单 📖

使用建议

1. 选择合适的AI平台

国内可以用DeepSeek、Kimi、通义千问等平台,都支持这类提示词。我个人比较常用DeepSeek,响应速度快,理解能力也不错。

2. 根据个人风格微调

这个提示词是通用版本,使用几次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表达习惯做调整。比如你平时就是很简洁的风格,可以在"个人风格"里强调"极简、不用emoji"。

3. 不要完全照搬

AI生成的文案是个参考,不是标准答案。拿到文案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一下,加点自己的语气词、习惯表达,会更自然。

4. 注意隐私和合规

涉及工作内容的,要注意脱敏处理;涉及他人的,要征得同意。这是基本的职业素养和社交礼仪。

一些思考

AI工具在文案创作上确实很有帮助,但它不是万能的。朋友圈本质上是社交工具,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AI可以帮你组织语言、提供灵感,但真实的情感和独特的个人体验,还是要靠自己去表达。

说白了,工具只是辅助,生活还是要自己过的精彩。

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1. 隐私保护:使用AI生成文案时,请勿输入包含个人敏感信息、公司机密或他人隐私的内容。
  2. 内容审核:AI生成的内容仅供参考,发布前请自行审核,确保符合相关平台规范和法律法规。
  3. 原创性:建议在AI生成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修改,避免生成内容与他人雷同。
  4. 使用责任:因使用本提示词产生的任何后果,由使用者自行承担责任。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写在前面
  • 这个提示词能干什么
  • 为什么分享这个
  • 完整提示词
  • 实际使用示例
    • 场景1:周末加班完成了项目
    • 场景2:读完一本技术书
  • 使用建议
    • 1. 选择合适的AI平台
    • 2. 根据个人风格微调
    • 3. 不要完全照搬
    • 4. 注意隐私和合规
  • 一些思考
  • 风险提示与免责声明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