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传统网络设备中,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往往深度耦合于封闭系统中,这不仅限制了网络功能的灵活演进,也使边缘网络在面对多样化业务场景时显得僵化。AsterNOS-VPP的出现,代表了一种架构层面的重构:它通过解耦控制与转发,并引入开放生态中已被验证的核心组件,为边缘路由场景提供了一种兼具高性能与可编程能力的软件定义解决方案。

其核心创新在于,以SONiC作为标准化控制平面,结合VPP构建的高性能数据平面,通过中间适配层实现二者无缝协作。
SONiC作为业界广泛采纳的网络操作系统框架,提供了成熟的设备管理、协议栈与API接口;而VPP则凭借其矢量包处理机制,在用户空间实现了接近硬件级的数据处理效率。
AsterNOS-VPP通过libsaivpp.so这一转换层,将SONiC下发的SAI指令“翻译”为VPP可执行的指令,从而在保留控制面标准化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VPP在通用硬件上的转发潜能。
在部署方式上,AsterNOS-VPP展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它不仅可运行于星融元自研的智能网关平台与园区智能交换机,也支持基于DPDK的通用x86/ARM服务器平台。
AsterNOS-VPP 可以运行在我们的智能网关平台 ET2500 上,其搭载Marvell OCTEON 10 CN102芯片,配备4个10GE、4个 2.5GE 及8个 1GE 接口,可以部署在园区出口作为多功能智能网关平台,集成 AsterNOS-VPP 后,可具备约 50Gbps 智能路由能力。

此外,我们即将推出更高规格的硬件平台,可提供高达 100Gbps 的数据处理能力。
星融元即将推出的面向园区网络的智能交换机平台上,不但基于 Marvell ASIC 配备了48 个 25GE 接口和 6 个100GE 接口,还额外搭载了 DPU 模块。在 SONiC 控制平面驱动下,该设备不但可以作为常规的园区交换机用于 L2/L3 转发,同时也可借助集成的 DPU 使其承担更多功能。

在标准 x86 服务器上利用虚拟机和 PCI 直通功能,用户可以轻松构建支持线速的二/三层转发和 NAT 的企业级虚拟网关,实现 Internet 访问。
具体配置方式请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在运维层面,AsterNOS-VPP进一步强化了网络的可观测性。通过集成NetFlow、Prometheus、SNMP以及端口镜像等多样化数据输出接口,它使得流量分析、策略调优与故障定位不再依赖封闭的私有管理系统,而是能够融入企业已有的监控与自动化体系中。
AsterNOS-VPP的本质,是以软件定义的方式将边缘网络设备从“功能固化”推向“能力开放”。它不仅是SONiC生态在边缘场景的延伸,更体现了网络操作系统向模块化、硬件无关化及服务化演进的重要趋势。这种架构为未来网络在智能化、自动化与云网融合方面的持续演进奠定了软件基础。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