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AI + 视频监管:构筑智慧工地全场景安全防线

AI + 视频监管:构筑智慧工地全场景安全防线

原创
作者头像
思通数科
发布2025-10-28 16:00:18
发布2025-10-28 16:00:18
1740
举报

在建筑工程领域,“安全” 与 “效率” 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命题。然而传统工地管理模式下,人工巡检面临 “范围有限、响应滞后、记录繁琐” 的三重困境 —— 深基坑边缘的防护隐患、塔吊作业的视觉盲区、工人违规操作的瞬间疏忽,都可能成为安全事故的导火索。如今,融合 AI 视觉识别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工地视频监管系统,正以 “主动预警、全域覆盖、数据驱动” 的创新能力,彻底重构工地安全管理逻辑。​

  1. 人员安全:AI 实时纠偏违规行为​ 基于深度学习训练的行为识别模型,能精准捕捉 10 余种高危行为与不规范操作:当工人未佩戴安全帽、未穿反光衣进入作业区,或在易燃易爆区域吸烟、违规跨越临边防护时,系统可在 1 秒内完成识别,立即通过现场广播发出语音警示,并将含具体位置的图文预警推送至管理人员手机 APP。某高层建筑项目数据显示,启用该系统后,违规行为识别效率提升 8 倍,隐患处置时间从 20 分钟缩短至 5 分钟内。​ 针对高空作业等高危场景,系统通过 “智能头盔 + 固定摄像头” 双重监测,实时识别未系安全绳、擅自攀爬脚手架等危险行为,同步联动塔吊操作台发出告警,从源头杜绝坠落风险。​
  2. 设备管控:破解大型机械监管难题​ 塔吊 “盲吊”、施工电梯超载等设备风险,通过技术融合实现精准防控:塔吊臂端搭载的高清球机,将吊钩下方画面实时传输至驾驶室与管理后台,司机可清晰掌握吊物周边环境,避免碰撞事故;施工电梯内的 AI 人数统计摄像头,一旦检测到超载立即锁定电梯门,禁止启动并触发多级预警。​ 系统还能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全时监测,通过振动传感器数据与视频分析结合,预判塔吊钢结构疲劳、施工电梯制动异常等潜在故障,提前推送维护提醒,降低设备停机损失。某市政桥梁项目中,系统曾因识别到吊物下方停留人员,及时叫停塔吊作业,成功化解碰撞风险。​
  3. 环境与物料:打造绿色规范工地​ 融合视频识别与物联网传感器的双重监测能力,让工地环境与物料管理更智能:当监控画面识别到扬尘扩散,或 PM2.5 数据超标时,系统自动联动雾炮机、喷淋系统启动降尘;夜间施工若照明不足,通过图像亮度分析触发补光设备开启,保障作业安全的同时减少光污染。​ 在物料管理环节,AI 算法可自动识别钢筋、模板等材料的堆放状态,若发现超高堆叠、占用消防通道等问题立即预警;通过比对进场材料标签与设计清单,还能快速核查混凝土强度等级、钢材规格等关键参数,防止错用材料影响工程质量。​

技术硬核支撑:实现 “感知 - 预警 - 闭环” 全流程管控​

系统的精准效能源于多技术协同的架构设计:​

全域感知网络:通过球机、枪机、云台摄像机合理布局,结合无人机自动巡航补位,实现工地全域无死角覆盖 —— 大到施工区域全景,小到安全帽系带细节均清晰呈现。无人机搭载的 “智能巢穴” 可实现 24 小时自动起降、充电,克服人力巡检的时空限制。​

边缘 - 云端协同计算:前端边缘设备实现 AI 算法秒级推理,保障预警低延迟;云端平台集中存储数据,支持与 BIM 模型、人员定位系统联动,在三维模型上直观标注隐患位置,助力精准调度。​

全闭环管理体系:系统自动记录预警事件、处置结果,生成每日安防报告,支持自定义检查计划与整改跟踪,整改完成后自动归档,所有数据可追溯,为安全审计提供可靠依据。​

从 “人工盯屏” 到 “AI 值守”,从 “事后追溯” 到 “事前预防”,智慧工地视频监管系统正成为建筑企业降本增效的核心利器。目前,该系统已在地铁工程、高层建筑、市政桥梁等多个场景落地应用,助力项目安全事故率平均下降 67%,巡检人力成本减少 40%。​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