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我们处于 “独立模式” 阶段。每台计算机都是一个信息孤岛,数据和应用程序都存储在本机,无法与其他计算机共享资源。
典型场景描述: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小松正在终端A上运行业务①,当需要运行业务②时,他必须移动到终端B前重新开始。而小竹和小梅则需要等待小松完成当前业务后才能使用相应的终端。

随着业务复杂度的提升,人们开始希望多台计算机能够协同工作,共享数据和软件资源。于是,网络互连 应运而生。
网络互连的核心价值: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是在局部范围内组建的私有网络,通常覆盖一个建筑物或园区内的多个计算机。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
最简单的连接方式,两台计算机通过网线直接相连。

集线器作为中心节点,所有计算机连接到集线器上。但集线器是物理层设备,只能简单转发信号。

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设备,能够识别MAC地址,实现精准转发。

结合交换机的局域网功能和路由器的网际互联功能,构建更复杂的网络结构。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通过路由器将多个局域网连接起来,在物理上组成很大范围的网络。

广域网的典型应用:
重要概念区分:
IP地址用于唯一标识一台主机在网络中的位置,就像现实世界中的街道地址一样。
IP地址的格式特点:
a.b.c.d192.168.1.1、10.0.0.1端口号用于标识一个进程,让操作系统知道将接收到的数据交给哪个应用程序处理。
端口号的关键特性:
生动比喻:IP地址就像小区的地址,端口号就像具体的门牌号。快递员(路由器)根据地址找到小区,然后根据门牌号把包裹交给具体的收货人(应用程序)。
计算机之间传输的是二进制信号(0和1),如何让通信双方理解这些数据的含义?这就需要 “协议”。
协议存在的必要性:
协议是网络通信中双方约定的规则和格式,包括:

在TCP/IP协议中,我们用 五元组 来唯一标识一次网络通信:

可以使用 netstat -ano 命令查看当前系统的网络连接情况:
# 查看所有网络连接
netstat -ano
# 查看TCP连接并过滤特定端口
netstat -ano | findstr :80命令输出示例:
协议 本地地址 外部地址 状态
TCP 192.168.1.100:51234 203.0.113.5:443 ESTABLISHED分层设计带来了显著优势:
层级 | 名称 | 功能描述 | 典型协议 |
|---|---|---|---|
7 | 应用层 | 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 HTTP、FTP、SMTP |
6 | 表示层 | 数据格式转换、加密解密 | SSL、TLS |
5 | 会话层 |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 RPC、NetBIOS |
4 | 传输层 | 端到端可靠传输 | TCP、UDP |
3 | 网络层 | 路由寻址、分组转发 | IP、ICMP |
2 | 数据链路层 | 帧传输、差错控制 | Ethernet、PPP |
1 | 物理层 | 比特流传输 | RJ45、802.11 |
层级 | 核心功能 | 典型协议 | 网络设备 |
|---|---|---|---|
应用层 | 应用程序数据处理 | HTTP、FTP、DNS | |
传输层 | 端到端通信控制 | TCP、UDP | |
网络层 | 路由和寻址 | IP、ICMP | 路由器 |
数据链路层 | 帧管理和传输 | Ethernet、PPP | 交换机、网桥 |
物理层 | 物理信号传输 | IEEE 802.3 | 集线器、网卡 |

传统设备的工作层次:
当应用程序发送数据时,数据会从应用层开始,自上而下经过每一层协议栈,每层都会添加自己的首部信息:
接收方收到数据后,自下而上逐层处理:
当数据需要跨越不同网段时,路由器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系统地掌握了网络原理的基础知识:
理解这些基础概念后,建议继续深入学习:
理论学习需要结合实际操作:
netstat、ping、tracert 等命令分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