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看完OpenAI的发布会,我想到了操作系统的未来!

看完OpenAI的发布会,我想到了操作系统的未来!

作者头像
数智转型架构师
发布2025-10-30 12:50:06
发布2025-10-30 12:50:06
1040
举报

大家好,我是《数智转型架构师》的主理人。

就在昨天,北京时间10月7日,OpenAI的年度开发者大会DevDay 2025落下了帷幕。我全程看完了这场发布会,直到现在,内心依然无法平静。

会上的确发布了一系列重磅产品,比如能让AI自主调用各种应用的Apps SDK、用于构建复杂智能体的AgentKit,以及性能登峰造极的Codex正式版。但这些都不是重点。

真正让我感到震撼,甚至有一丝不寒而栗的,是OpenAI在这些产品背后,不经意间为我们揭示的那个未来——一个我们无比熟悉的世界,即将被彻底颠覆。

这个世界,就是我们每天打开电脑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以及我们为了完成工作,而必须熟练掌握的成百上千个APP或工具软件。

OpenAI正在用行动告诉我们:这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我们被“工具”绑架的30年

让我们先回到现实,看看我们今天是如何工作的。

想象一下,你是一家公司的市场总监,现在需要完成一个常规任务:分析上季度的销售数据,并为表现最好的产品策划一场推广活动。

你的操作流程大概是这样:

打开公司的ERP系统,导出几十个G的原始销售数据表格。

启动Excel或者Tableau,清洗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制作各种透视表和图表,花上大半天时间,最终找到那几个表现突出的产品。

打开PowerPoint,开始制作汇报PPT,把数据图表一张张贴进去,并绞尽脑汁地撰写分析结论和活动策略。

打开公司的预算管理软件,为活动申请一笔预算。

打开一个设计软件(如果你会用的话),或者是在微信上找设计部门的同事,沟通你想要的海报风格。

最后,打开项目管理或协同软件,为这个活动创建一个新项目,并把相关人员都拉进来……

为了完成“策划活动”这一个目标,你被迫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工具大师”。你必须熟练掌握至少6款不同软件的操作方法,并且像一个数字世界的搬运工,在不同的“信息孤岛”之间来回奔波。

我们每个IT人,都像是背着一个沉重工具箱的工匠。我们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我们对这些工具的熟练程度上。“精通Excel”、“熟练使用SAP”、“掌握Adobe全家桶”,这些甚至是我们写在简历上的核心技能。

过去30年,从Windows 95到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我们一直生活在这样一个“以工具为中心”的数字世界里。我们被工具绑架,为工具所累,因为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本。

而我所看到的由AI重绘的未来,就是要将我们从这种绑架中,彻底解放出来!

那个只有“对话框”的未来

现在,请跟我一起想象一下未来的操作系统。

你一开机,看到的不再是熟悉的壁纸和图标。整个电脑屏幕,就是一张干净的白纸,中央只有一个不断闪烁光标的对话框。

甚至,连对话框都可以没有。你戴上一个不起眼的脑机连接设备,你的想法,就是光标。

你还是那个市场总监,面对同样的任务。现在,你只需要对着电脑(或者在脑海里)说出你的目标:

“分析上季度我们公司在华东区的销售数据,找出销售额同比增长最快、且利润率最高的前三款产品。基于这三款产品,策划一个为期两周的线上推广活动,目标是新客增长30%,预算控制在10万元以内。请帮我生成一份完整的活动方案,包括推广渠道建议、预算分配、关键风险点,并为每个产品设计三版不同风格的宣传文案和海报初稿。”

几分钟后,你想要的完整方案、数据分析图表、文案、海报,全部呈现在你眼前。

在这个过程中,你根本不需要知道AI在背后调用了多少个工具,分析了多少个数据库、使用了多少个模型。你不需要关心它用的是哪个“软件”。

这样的操作系统,你不再需要去学习工具,你只需要清晰地表达你的意图。

这就是OpenAI发布的Apps SDK和AgentKit所指向的终极图景:AgentKit,就是那个能听懂你复杂意图的“超级大脑”。它能将你的意图自动分解成无数个子任务:提取数据、分析数据、制定策略、申请预算、生成内容……Apps SDK,就是那个连接所有工具的“万能插座”。它让AI大脑能够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员工一样,在有授权的前提下自由地调用企业内部的ERP、CRM、财务软件,以及外部的各种云服务和公共数据。

当“大脑”和“插座”结合,一个以任务为中心的操作系统就诞生了。在这个系统里,软件不再是主角,你的“目标”才是。

当AI成为操作系统,企业会发生什么?

这个变化,对于我们这些企业数字化从业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它不仅仅是人机交互方式的改变,它将从根本上重塑企业的运作模式。

1. IT职能的转变

过去,企业需要一个庞大的IT部门或数字化团队,去采购、部署、运维和培训员工使用各种软件。而未来,当所有员工面对的都只是一个统一的AI对话框时,对“软件专家”的需求将大大降低。IT部门的职能,将从“系统运维”转向更核心的“AI能力构建”和“企业数据治理”。

2. 流程的重新定义

我们今天引以为傲的BPM(业务流程管理),本质上是用软件来固化一套人与工具协作的规则。而在AI操作系统中,流程是动态生成的。

比如,一个供应链总监可以下达指令:“实时监控所有来自东南亚的货物,一旦有任何船期延误导致库存低于安全水平的风险,立即自动从国内备用供应商那里询价并择优下单,同时调整下游工厂的生产计划,并将所有变动通知给相关销售团队。”

AI会根据这个目标,实时、动态地生成并执行一个最优流程,这个流程的复杂度和响应速度,是任何人类团队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个流程会由AI通过根据不同业务场景实现自动编排,这个流程中的很多节点都由AI来执行,而人类团队只做少量监控或辅助决策的工作。

3.岗位的价值重估

当一个初级员工,通过AI的赋能,能够调动整个公司的资源,完成过去需要一个总监级人物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时,我们该如何定义“初级”和“高级”?

员工的价值,将不再取决于他掌握了多少操作技能,而在于他能否提出有价值的、创造性的、能够驱动业务增长的好问题和好目标。从执行者到提问者和战略家的转变,是我们每位从业者必须要接受的。

留给我们的思考

OpenAI为我们描绘的这幅蓝图,既令人兴奋,也令人不安。

它像一场洪水,即将冲垮我们过去几十年建立起来的认知堤坝。我们所熟悉的软件、应用、流程、技能,这些我们赖以为生的家当,都可能被重新定义。

畅想讲完了,它终究会不会变成现实,我不知道,但对于未来的思考是我们每位IT人的必修功课。我想在这里,留下几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希望能引发大家的讨论:

  • 当操作软件的技能不再重要,我们作为数字化从业者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什么?是提出深刻业务问题的能力,还是设计和训练企业专属AI Agent的能力?
  • 在未来的AI操作系统中,所有操作都被AI黑箱化。企业该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和流程审计?当AI犯下一个价值百万的错误时,责任该由谁来承担?
  • 如果一个企业里,每个人都能通过AI调动全局资源,传统的、基于部门墙的科层式组织架构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未来的企业,会不会变成一个由少数“战略提出者”和无数“AI执行体”组成的超级扁平化组织?
  • 最后,一个偏哲学的问题:当我们把所有“过程”都交给了AI,只负责下达任务和验收结果时,我们工作中的创造性、成就感又将从何而来?

期待在评论区,看到各位充满智慧的洞见。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最后,别忘了关注(公众号:数智转型架构师)、点赞,并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10-0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数智转型架构师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