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公众号【数智转型架构师】主理人,一位曾经的码农,今天咱们就聊聊“码农”这个可能是过去20年里最有“安全感”的职业。因为就像这句代码if (a > 5) then b = 1一样,输入确定,逻辑确定,输出就一定确定。我们是这个数字世界的“上帝”,用一行行精密的、可控的逻辑,构建出了支撑企业运营的各种业务系统,还有无数个电商平台、数不清的移动APP... ...
但现在,天变了。
过去,你遇到一个需求,是“思考”;现在,你遇到一个需求,是先打开Copilot或ChatGPT,“提问”。
过去,你调试一个Bug,是“单步追踪”;现在,你调试AI给的代码,是“请你再运行一遍,若发现Bug请自行修正”。
你发现AI给你的答案,这次和上次不一样。你开始基于一种“感觉”在编程——“嗯,AI这次回答的好像对了。” 这,就是“Vibe Coding”(氛围编程)。
你发现,它不再是100%的精密推导,它变成了:意图理解+规划执行,Vibe coding的来袭,对我们这群“传统码农”来说,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它直接攻击了我们的“基本功”——对“确定性”和“精密逻辑”的掌控能力,它正在蚕食我们赖以生存的技术能力空间。
当AI能瞬间写出一个你要花半小时才能搞定的函数时;当你发现你不再是“写”代码,而是“审核”AI生成的代码时;当你的价值从“实现”变成了“提问”时……
一个灵魂拷问出现了:我们,还有什么用?
是守着自己那10年Java的“精密逻辑”,眼睁睁看着自己被“Vibe”淹没,慢慢“等死”? 还是砸碎过去的“确定性”,在“可能性”的混沌中,寻找“重生”的机会?
今天,我想给所有焦虑的“同行”们,一份“超硬核”的转型指南。
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面对焦虑的自己,我想说:别慌。你过去10年、20年积累的工程经验,非但不是包袱,反而是你在Vibe coding时代最硬的底牌!
我们必须先弄清一个事实:AI不等于“产品”。
Vibe coding能帮你生成一个看起来很炫的算法或函数,但它能保证这个函数在双11零点扛住每秒100万的并发吗?
不能。
AI能Vibe出一个“Hello World”,但它能Vibe出一个高可用、可观测、可扩展、低延迟的生产系统吗?即使它搞出来了,你敢用吗?
不能。
一个AI项目要真正产生价值,从模型到产品,中间隔着十万八千里。而这十万八千里的路,全都是Vibe coding的盲区,却是我们码农的“道场”。
看明白了吗?
AI负责Vibe(生成内容),而你负责Engineering(工程化)。
AI只管炫技,而你要负责落地;AI只管可能性,而你要负责确定性。
你那10年踩过的坑——如何保证系统稳定?如何处理高并发?如何做版本控制?如何写出易于维护的代码?
这些“工程纪律”,是AI最最缺乏的。
Vibe coding的时代,一个只会Vibe的“AI提示词工程师”是廉价的;而一个既懂Vibe,又懂Engineering的“AI架构师”,却是无价的。
当然,光有老本行还不够。我们要“重生”,就必须先拥抱Vibe。
你不需要成为数学家,但你必须补上“新三件套”:“一个语言”、“一套概念”和“一种思维”。
1. 一个语言:Python(以及它的生态)
这一点,没得商量。
不管你是写Java的、Go的、还是JS的,Python是当今AI世界的“普通话”。所有的AI框架(TensorFlow, PyTorch)、数据处理库(Pandas, NumPy),几乎都是围绕Python建立的。
(对老码农来说,学门新语言的语法,一周足矣。重点是生态。)
2. 一套概念:AI/ML的”行话“
你不用会推导公式,但你必须能“行话”。
你至少要概念上理解:什么是“训练”和“推理”?什么是“监督学习”?什么是“大语言模型(LLM)”吧?
(建议:找一门吴恩达的入门课,花20小时扫盲。)
3. 一种思维:掌控Vibe——从“确定性”到“可能性”
这是最难,也是“重生”的关键。
传统码农活在一个确定性的世界里,而AI活在一个可能性(概率)的世界里。你问它问题,它是在“猜”你最想听的下一个词。
这,就是“Vibe coding”的本质。
这种“不确定性”会让习惯了“精确控制”的程序员非常难受。你必须调整你的思维:
你要学会:
(记住:“重生”后的你,是一个“AI驯兽师”,千万别再当一个“代码工人”。)

在汽车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全世界最焦虑的,是那些马车夫。
有的马车夫选择抵制,天天堵在汽车工厂门口,说这玩意不安全、污染环境。——选择这么做的人,其实是选择了“等死”。
有的马车夫,他看到了汽车“跑得快、拉得多”这个本质。 于是,他卖掉了马,去考了驾照。他成了第一代汽车司机。 后来,他发现光开车不行,他还得懂点维修(MLOps)。 再后来,他还设计了公交路线(AI架构师)。最后,他开了个出租车公司(AI产品经理)。——选择这么做的人,才是“重生”。因为他们看到危机的同时,也看到了新的机会!
Vibe coding就是那辆汽车。我们,就是那些马车夫。我们改如何选择?
我在我的内训课上经常说,未来淘汰你的不是AI,而是学会用AI工作的人,同样,AI不是来消灭程序员的,它是来消灭那些拒绝学习、只会重复劳动、死守“确定性”的程序员的。
你过去的经验,是你最大的财富。现在,你需要做的是:抓紧去考一张AI时代的“驾照”。
未来的世界,不需要“只会写代码”的码农,也不需要“只会聊概念”的AI专家。未来需要的,是“既懂业务、又懂工程(确定性)、还会驾驭Vibe(可能性)”的超级个体。
而你,我的“码农”同行们,天生就站在这个“超级个体”的起跑线上。
Vibe coding 已经来袭,是“等死”还是“重生”,这张硬核指南,就是你的“重生”导航图。
今日互动:
看完了这7条“重生”黄金赛道,你觉得哪一条最适合你?
对于Vibe coding,你现在是焦虑观望,正在学习,还是已经开始驾驭了?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或困惑。
如果觉得这篇“硬核指南”击中了你的“痛处”,恳请你点个【赞】,并【转发】给你身边每一位正在焦虑的同行朋友们。
本公众号聚焦实战,拆解最新的AI工具与商业案例。不讲空话,直接讲透如何解决实际业务问题、驱动公司业务成长。我们的目标:让您读到的每一次思考、每一个案例,都能带来启发,拿来就能用。若您有意进一步探讨相关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以便我们更充分地沟通学习,一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