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feroxamine mesylate(DFOM),中文名甲磺酸去铁胺,是一种铁螯合剂,广泛用于临床和实验研究。它最初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pilosus)中分离得到,后经化学修饰成甲磺酸盐形式以增强其稳定性和水溶性。DFOM 主要用于去除体内多余的铁,治疗铁过载疾病(如输血性血色素沉着症),同时在实验室中作为研究铁代谢和氧化应激的重要工具。
Deferoxamine mesylate 的作用机制主要基于其作为铁螯合剂的特性。它通过其分子中的羟肟酸基团与三价铁离子(Fe³⁺)特异性结合,形成稳定的水溶性复合物 deferoxamine-iron complex(ferrioxamine)。这种复合物可以通过肾脏排泄,从而降低体内游离铁的水平。在生理条件下,游离铁会催化芬顿反应(Fenton reaction),产生羟基自由基等活性氧物种,导致氧化应激和细胞损伤。DFOM 通过螯合铁离子,抑制这些自由基的生成,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此外,DFOM 还能干扰铁依赖的酶促反应,例如在细菌中,它可通过剥夺铁源抑制微生物生长,因此在某些感染模型中具有抗菌辅助作用。总体而言,DFOM 的原理机制涉及铁离子的选择性移除和氧化应激的缓解,这在铁过载疾病和实验模型中至关重要。
在实验研究中,Deferoxamine mesylate 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尤其是在生物医学和细胞生物学中。它常作为铁螯合剂用于体外和体内模型,以模拟铁缺乏条件或研究铁代谢途径。例如,在细胞培养实验中,DFOM 可用于诱导铁螯合,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凋亡或自噬的影响;在神经科学领域,它被用来研究铁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机制。此外,DFOM 在氧化应激研究中作为工具化合物,帮助阐明铁介导的自由基损伤路径。在药物开发中,它还被用于评估铁螯合疗法的效力和安全性。通过这些实验应用,DFOM 为理解铁稳态、疾病机制和潜在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支持。
Deferoxamine mesylate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铁过载,例如因多次输血导致的铁积累疾病(如地中海贫血)。它通过皮下、静脉或肌肉注射给药,能有效降低血清铁水平和铁蛋白浓度,预防器官损伤。此外,它有时用于急性铁中毒的急救,以及在某些铝过载相关疾病中作为辅助治疗。
DFOM 在体内吸收较快,但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因此多采用非肠道给药。它在血浆中半衰期较短(约1-3小时),主要通过肾脏以铁复合物形式排泄。其分布容积较小,主要局限于细胞外液,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在高剂量下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轻微影响。
常见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反应(如疼痛或红肿)、胃肠道不适和过敏反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视觉或听觉神经毒性,因此需要定期监测。在实验应用中,剂量需严格控制,以避免非特异性效应,例如过度螯合可能干扰其他金属离子的生理功能。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