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Quercetin (>99%) 别名:Meletin, Sophoretin; 槲皮素 (>99%)(AbMole)

Quercetin (>99%) 别名:Meletin, Sophoretin; 槲皮素 (>99%)(AbMole)

原创
作者头像
AbMole
发布2025-11-12 10:11:48
发布2025-11-12 10:11:48
250
举报

槲皮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属于黄烷醇家族。它广泛分布于植物界,是许多水果、蔬菜、叶子、种子和谷物中的常见成分,也是人类饮食中最丰富的多酚类物质之一。其(>99%)的规格表明这是高纯度产品,主要用于科学研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槲皮素以其强大的抗氧化、抗炎、抗增殖等多种生物活性而成为研究热点。

化学性质

  • 化学名称: 3,3',4',5,7-五羟基黄酮
  • 分子式: C₁₅H₁₀O₇
  • 分子量: 302.24 g/mol
  • 外观: 通常为黄色或黄绿色结晶性粉末。
  • 纯度:99%
  • 厂商:AbMole
  • 溶解性: 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可溶于极性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甲醇、二甲基亚砜(DMSO)和乙酸乙酯。在碱性水溶液(如pH > 9)中溶解度会增加,因为其酚羟基会发生电离。
  • 稳定性: 对光、热和氧气较为敏感,尤其在溶液中容易氧化分解,导致颜色变深和活性降低。固体粉末应在避光、干燥、-20°C的条件下密封保存;溶液应现配现用,并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 化学结构特点: 其核心结构为具有C6-C3-C6骨架的黄酮母核,含有5个酚羟基,这些羟基是其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结构基础。其特定的羟基取代模式(例如,B环的邻苯二酚结构)是其具有强大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关键。

作用原理与机制

这是槲皮素最核心的机制之一。它通过以下方式发挥抗氧化作用:

  1. 直接清除活性氧/氮物种: 槲皮素的酚羟基可以直接向自由基(如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过氧亚硝基阴离子)提供氢原子或电子,使其自身形成稳定的酚氧自由基,从而中断自由基链式反应。
  2. 金属离子螯合: 它可以螯合铁离子、铜离子等过渡金属离子,防止这些金属离子通过芬顿反应催化产生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
  3. 上调内源性抗氧化系统: 槲皮素能够激活细胞内的Nrf2/ARE信号通路,促进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内源性抗氧化酶的表达。

抗炎作用

槲皮素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炎效应:

  1. 抑制促炎因子产生: 它能够抑制关键转录因子(如NF-κB和AP-1)的活化,从而减少下游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 IL-6, IL-1β)的基因表达和合成。
  2. 调节酶活性: 槲皮素可以抑制环氧化酶和脂氧合酶等炎症相关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的产生。

激酶与信号通路调节

槲皮素能够与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特别是通过抑制多种激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信号转导:

  1. 激酶抑制: 它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广谱的酪氨酸激酶和非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影响与细胞增殖、存活和凋亡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如PI3K/Akt和MAPK通路。
  2. 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与凋亡: 在癌细胞中,槲皮素可以通过上调p53等肿瘤抑制蛋白,下调细胞周期蛋白,以及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如降低Bcl-2/Bax比值,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来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槲皮素还具有其他多种作用,如通过抑制组胺释放发挥抗过敏作用,以及通过影响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相关酶和转运体来表现出潜在的抗糖尿病和降脂活性。

实验与应用

  • 氧化应激模型: 常用于研究如何保护细胞(如神经元、内皮细胞、肝细胞)免受过氧化氢、紫外线辐射或化学毒素诱导的氧化损伤。
  • 炎症模型: 在细胞(如巨噬细胞)或动物(如关节炎、结肠炎模型)实验中,用于评估其对炎症反应的抑制效果及机制。
  • 癌症研究: 广泛用于研究其对各种癌细胞系(如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细胞)的抗增殖、促凋亡和抗迁移侵袭作用,并探索其作为化疗辅助剂的潜力。
  • 衰老研究: 由于其能够清除衰老细胞中积累的活性氧并影响衰老相关信号通路,槲皮素常与达沙替尼联用作为“senolytic cocktail”,用于选择性清除衰老细胞。
  • 代谢性疾病研究: 在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模型中,研究其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注意事项与局限性

  • 生物利用度低: 槲皮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普遍较低,这主要由于其水溶性差、在肠道中代谢迅速以及首过效应。研究人员常使用其衍生物(如槲皮素苷元、槲皮素纳米制剂)或与维生素C等协同使用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 浓度依赖性双重效应: 在正常细胞中,槲皮素通常表现出抗氧化和保护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在高浓度下对癌细胞),它可能表现出促氧化作用,通过产生过氧化氢来诱导细胞凋亡。这种双重效应需要在实验设计中仔细考量。
  • 潜在的食物-药物相互作用: 作为补充剂使用时,高剂量的槲皮素可能通过抑制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如CYP3A4)或药物转运蛋白(如P-糖蛋白)而影响某些药物(如华法林、地高辛、某些化疗药)的代谢,导致血药浓度异常。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注意事项与局限性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