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oder 是一个专为实际软件开发而设计的代理编码平台。它将增强型上下文工程与智能代理无缝集成,以全面了解您的代码库并系统地处理软件开发任务。它超越了简单的代码完成 - Qoder 通过自动化复杂的工作流程、维护项目上下文和实现无缝的 AI 辅助开发,帮助您更深入地思考、更智能地编码和更好地构建。
人工智能编码能力正在经历三个关键阶段:辅助代码编写:基本自动完成和代码片段生成。对话重构:通过聊天进行交互式代码修改和重构。自主编程:将全部开发任务委托给AI代理。

回归正题,下载安装,注册Qoder就不再说了。安装完成默认英文,AI输出的语言也是英文。如果想使用中文需要调整设置。

体验下来有两个特色的功能分别是:Repo Wiki和Quest Mode。
Qoder-Repo Wiki,你的源码阅读神器,一键吃透你的整个代码库,并生成项目的完整介绍,包括技术栈、API、业务逻辑件处理的架构、系统架构图,对项目工程的理解从一周缩短为一小时。

我的理解:类似DeepWiki的工具但是和IDE深度融合,为 AI 生成的代码提供上下文,以与项目的整体结构保持一致。生成出来的Wiki质量不错,文档很全。
Qoder-Agent Mode,把任务交给Qoder,它会自动规划、编写代码、跨文件修改、远程测试、操作终端、甚至记住你的编程风格,从头到尾,一条龙,你只需要端起咖啡,看它表演。

我的理解:Quest Mode类似其他的AI插件的Auto Agent模式,数据规格优先,可以帮你设计、计划行动流程,任务报告。
零决策模型路由:传统编程工具需要手动选 GPT-3.5/4,Qoder 根据语言、任务复杂度、成本预算自动选最合适模型,开发者无需关心“该用哪个 AI”。
对其他AI的插件友好型不强,比如现在不支持agument code。是不支持的。

未来的发展可能是这样的:上午:向利益相关者澄清需求。下午:使用AI起草详细规格。一天结束:通过任务模式委派任务。第二天早上:检查结果、改进并重复。编写规范→检查和重构——软件开发的新工作流程。而不是程序员需要靠加班写代码,工作时间都是在澄清需求和扯皮。
整体感觉Qoder这款IDE很不错,比传统IDE安装插件使用AI工具要好用,我最近也在思考,提示词这种方式是很有局限性的。只有工具的升级才能进一步解决软件开发的真正挑战:让不可见变得可见、加强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知识协调、消除技术债务和协作摩擦将开发人员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专注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