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 “高速公路那点事儿”,再点击右上角的“···”,选择设为星标
最近关注到了两则官方报道,分别是山东加速载人无人机航路全场景互联互通和广东鼓励交通枢纽建设预留低空设施空间。发现低空经济的规划和措施不断亮相,共同指向了同一个目标: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这两者消息充分说明了低空经济已经开始驶入快车道,传统的交通企业需要快速开展研究和探索,在立体交通体系形成前找到自己的赛道。
山东省通信管理局、省交通运输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低空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这是全国首个省级低空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提出以济南、青岛为双核,率先对“一级核心节点、二级重要节点、三级一般节点”以及生产作业、公共服务、低空物流、低空交通出行等起降场实现低空通信网络全覆盖,到2030年年底,实现低空通信网络全城全域连续覆盖和载人无人机航路全场景互联互通。
支撑无人机智慧物流体系构建,支持济南、青岛、东营等市率先开通无人机B2B、B2C物流配送航路,布局“干—支—末”无人机配送所需5G-A网络;探索“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智慧物流新模式,推动城市、乡村、山区、海岛等新兴场景无人机配送大规模应用落地。
其中的关键词是低空通信网络和载人无人机。
核心目的是助力物流配送、低空交通等创新应用发展。
说白了就是载人低空交通+无人机物流。
在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前,山东早期还有一个《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是一年前颁布的。

该方案旨在构建一个完整的低空经济生态系统,到2027年实现低空经济规模达到1000亿元,成为全省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山东方案的核心可概括为"三大行动",系统规划了产业发展路径: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与交通运输箱关联的内容包括:
研究将无人机安全应急管理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强化低空飞行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
加大省级财政对省级低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强化低空基础设施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衔接,鼓励地市在城市更新、交通枢纽建设中预留低空设施发展空间,将低空基础设施以及配套的用地、用电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明确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建设需求,预留未来发展的要素资源。
鼓励各级政府部门扩大低空经济公共服务应用覆盖,重点支持在应急救援、医疗救护、国土测绘、生态治理、城市管理、农业生产等公共服务领域采用低空设备、技术和服务。
低空经济的前提是安全保障,所以都高度重视低空飞行的安全托底。
山东规划通过加强低空通信网络覆盖、构建精准导航定位能力等措施夯实安全基础,广东则明确提出“健全规制做好安全托底”,要求科学规避人口密集区、重要核心设施等敏感区域,并将无人机安全应急管理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山东规划比较相对聚焦,广东措施则强调“强化低空基础设施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衔接”,鼓励在交通枢纽建设中预留低空设施发展空间。
山东规划了九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加强低空通信网络覆盖、构建精准导航定位能力、强化实时监视监测能力等:

广东的举措更全面,涵盖了安全托底、技术攻关、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应用场景、金融服务、人才保障等全产业链环节。
面对两地低空经济政策带来的机遇,中小民营企业可根据自身优势与资源,从多个维度寻找切入机会。
通过分析,对于传统的交通科技型企业目前来说,构建合作生态,参与场景创建是比较务实的路径,尤其是没有低空技术积累的企业,需要行动起来。
正如广东提出“开展低空经济综合应用场景创建”,遴选一批省级低空经济综合应用场景,中小企业可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这些应用场景的创建与实施。
作为全国首个省级低空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山东方案聚焦数字底座,广东近期颁布的措施则覆盖全产业链,更显系统性与综合性,是高层面的规划和指导,估计其他省份的规划或指导文件将陆续出台。
对于中小民营企业而言,这两份文件不仅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更蕴含着未来几年的新商业机遇与发展布局指南,还是需要大家持续关注低空经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