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从康德到明斯基:当 Agentic Commerce(代理式电商)重构支付逻辑

从康德到明斯基:当 Agentic Commerce(代理式电商)重构支付逻辑

原创
作者头像
math chen
发布2025-11-23 16:22:07
发布2025-11-23 16:22:07
340
举报

作者背景:作为一名长期深耕线下票务系统与支付集成打通(Payment Integration)的技术从业者,我习惯了在复杂的交易链路中寻找效率的最优解。然而,当我们还在致力于优化线下与线上的连接时,一场关于“代理(Agent)”的支付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在腾讯技术社区分享这篇文章,是因为我观察到:随着 LLM(大语言模型)能力的跃升,我们正从“搜索式电商”迈向“代理式电商”(Agentic Commerce)。这不仅仅是交互方式的改变,更是对现有支付产业链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的一次降维打击。

0. 什么是 Agent?从哲学的“主体性”到明斯基的“心智社会”

在讨论商业变革前,有必要先回溯“Agent”这个概念的重量。

“Agent”一词并非 AI 时代的产物。在哲学领域,康德(Immanuel Kant)曾探讨过主体性(Agency)——即一个实体拥有自主行动、遵循理性法则并产生影响的能力。而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人工智能先驱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在 1986 年的巨著《心智社会》(The Society of Mind)中,提出了著名的“代理人”理论。他认为智能并非源于单一的中央处理器,而是由无数个本身不具备智能的微小“Agent”协同涌现的结果。

今天的 AI Agent,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这种哲学与工程的统一:它不仅是执行指令的工具(Tool),更是具备感知、规划与行动能力的“代理主体”。当这种“主体性”介入到电商交易环节,传统的支付逻辑将被彻底改写。

1. “快捷支付按钮”的便利性溢价将不复存在

过去十年,PayPal、Shop Pay、Apple Pay 等“快捷支付按钮”的核心护城河在于便利性。它们存储了用户的卡号、账单地址和物流信息,解决了移动端结账时繁琐的“填表”痛点。为此,商家和用户愿意支付更高的费率。

  • 标准卡支付(Stripe/Adyen):约 2.9% + 0.30 USD
  • PayPal Checkout:约 3.49% + 0.49 USD

但在 Agent 时代,GPT 本身就是你的钱包。作为你的数字代理人,它已经“知道”了你所有的个人信息,并能在毫秒级内自动完成所有表单填写。

这意味着:当 AI 抹平了“手动输入”和“一键支付”之间的体验鸿沟,PayPal 们昂贵的“便利性溢价”将失去支撑。在一个由 Agent 代劳的世界里,为“一键点击”支付额外费用将变得毫无逻辑。

2. 支付渠道的“大清洗”与入口权力的转移

目前的电商结账页面通常堆砌了 4-6 种支付方式:Visa/MasterCard, PayPal, Google Pay, Apple Pay, Klarna, Affirm, Venmo 等等。

但在 ChatGPT 的 Agent 交互界面中,屏幕空间极为有限(尤其是在对话流中)。UI 根本没有空间展示 10+ 个支付徽章。

这将导致支付渠道的强制整合: OpenAI(或其他 Agent 平台)将掌握巨大的议价权,决定哪些支付轨道(Rails)能留在对话框里。

  • 如果是用户自己在网页下单,用户选支付方式。
  • 如果是 Agent 帮你下单,Agent(或其背后的平台)决定走哪条通道。

这对于依附于长尾商户的支付服务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生存危机。

3. 基础设施之争:Stripe Link 与 Shopify 的博弈

在这个生态中,Link (by Stripe) 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变量。

Link 已经拥有超过 2 亿的保存用户资料,嵌入了数百万个 Stripe 商户中。目前的流程虽以 Shopify Payments 为主,但 Link 处于更上游的位置:

  1. Link 保存并传递用户凭证。
  2. Shopify Payments 处理交易。
  3. Shop Pay 是 Shopify 自己的“按钮”。

核心问题在于:如果用户的核心凭证和身份都活在 Link 里,且 Agent 优先调用 Link 的 API 进行填充,那么 Shopify Payments 甚至 Shop Pay 的品牌感知度将被逐渐架空。Link 可能成为跨平台的通用“身份层”,这对 SaaS 建站平台构成了长期威胁。

4. ChatGPT 不等于 Shopify 的购物体验现状

从目前的产品体验来看,Agentic Commerce 处于早期但可用的阶段:

  • 交互流畅:GPT 能够理解“尺码”和“款式”的选择逻辑(相比之下,Perplexity 的 Buy with Pro 目前还不支持复杂的规格选择)。
  • 单线程购物:目前还没有“购物车”的概念,只能单次购买一件商品。
  • 推荐精准且克制:当用户搜索通用商品(如“舒适的睡衣”)时,GPT 不会像传统广告那样强推特定品牌(如 Skims),推荐显得更“干净”。
  • 交易主体(Merchant of Record):账单上直接显示商家名称(如 Skims),而不是像 Perplexity 那样由平台代购。这意味着 ChatGPT 目前做的是连接器而非经销商。

5. 未来展望:从“人选”到“机选”

我们正处于 Agentic Commerce 的第一阶段:

  • Step 1(现在):AI 辅助决策,人类在最后一步确认支付方式。
  • Step 2(未来):Agent 自主完成交易闭环。

当进入 Step 2,品牌化的支付按钮将彻底失效。支付将退化为底层的、不可见的水电煤基础设施。谁能成为 Agent 默认调用的那个 API 接口,谁就是新的王者。支付行业的竞争,将从“抢占结账页面”转变为“抢占 Agent 的配置参数”。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0. 什么是 Agent?从哲学的“主体性”到明斯基的“心智社会”
  • 1. “快捷支付按钮”的便利性溢价将不复存在
  • 2. 支付渠道的“大清洗”与入口权力的转移
  • 3. 基础设施之争:Stripe Link 与 Shopify 的博弈
  • 4. ChatGPT 不等于 Shopify 的购物体验现状
  • 5. 未来展望:从“人选”到“机选”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