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基于激光 SLAM 的自动导引车导航系统研究
路径规划算法主要分为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其中全局路径规划就是在已知环境地图的基础上,通过对整个工作空间进行分析规划,找到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全局路径,通常包括路径搜索和轨迹优化两个步骤,路径搜索作为前端,依据起始点与目标点的位置,借助各类路径规划算法找出可行路径;而路径优化则是后端,在路径搜索的基础上考虑AGV 的动力学、运动学约束、障碍物等实际因素,对路径进行优化调整,让路径变得更加平滑、连续,常用的算法包括基于搜索的路径规划算法(通过将路径规划问题转变为图搜索问题,然后通过搜索离散状态空间来寻找最优路径)、基于采样的路径规划算法(主要针对高维复杂环境,通过随机采样状态空间来构建路径)和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路径规划算法(将路径规划问题建模为状态、动作与奖励的决策过程)。 局部路径规划算法是在全局路径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实时传感器数据,对 AGV 实时运动路径进行在线调整的过程,核心目标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动态避开障碍物、适应环境变化,并尽可能保证到达目标点,以动态环境为核心,核心目标是提升机器人实际运行过程中避障能力。






其中α、β、γ为权重系数、heading是当前速度下轨迹末端点与目标点的方位偏差,来评估轨迹的方向适应性,dist为轨迹与障碍物的最近距离,反映机器人运行的安全性,velocity是当前速度大小的评价函数,该值越大时说明机器人的速度越快

有关避障轨迹的权重自动增加,此时 AGV 会优先选择能够避开障碍物的轨迹,减少对目标位置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