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招聘圈里总绕不开一个争议:招年轻程序员还是资深程序员?
不少团队负责人私下吐槽,年轻程序员薪资预期更灵活,熬大夜赶项目从不喊累,学新框架、新工具快得惊人,上手业务后能快速产出;反观资深程序员,薪资要求高,作息更规律,对 “重复劳动” 的接受度也低。
于是 “年轻程序员性价比更高” 的说法,悄悄在行业里流传。但真的是这样吗?
主题:为什么年轻程序员比年老的更有性价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4383558
【回答1】
最近公司裁员,干了一波高pkg的老人,都是80后的pkg,然后让新人去接活儿。
这么说吧,行情有点不稳时,你是老板,你省不省这个钱。
【回答2】
如果两个初级的工资,一个高级程序的工资,我会毫不犹豫的招一个高级程序员。
因为性价比更加高,初级不但事情做不好,还经常要擦屁股,高级不但事情做的漂亮,能真正出活,有时候你还能从别人身上学点经验。
【回答3】
因为高级岗位有限,即使你很优秀,如果不放在高级岗位上,也难以有足够的产出。更何况不是人人都能达到优秀这个程度的,相当大比例的人,只是年龄增长了,技能并没有多少长进。此时,“老人”的薪水已经很高了,让他去做初级岗位,他就要降薪去做,心里会舒服吗?招一个心有不甘,自命不凡的人,可想后面会有多少狗血剧情。
相比之下,为什么不招一个年龄与技能相匹配的年轻人呢?年轻人是一张白纸,也许人家会越来越优秀呢?总比一眼看到底的“老人”要强吧。
【回答4】
我接触过太多程序员了。
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上了年龄的程序员,其实并不一定比年轻程序员牛。反而还总是拿着他n年前的一套框架妄图一招鲜吃遍天,你以为是年老程序员专业、经验多、技术好还降薪要的少,能为公司排忧解难,简直捡了块儿宝。
但实际上工作中最常听到的会是,我们以前是怎么怎么做的,你这要求不合理。你没听错,这句话出现频率绝对是最高的。
你以为这是他的宝贵经验,实际上只是他懒得或者啥原因,总之不想改之前的框架,所以非要想着让产品、策划迎合他而改设计。
【回答5】
命题为伪,实际上能力全面,经验丰富,跟得上技术栈发展的大龄程序员,其综合成本远小于工作2-3年的年轻人。
至于为什么成了现在这样,其原因是,绝大多数的码农岗,本质依然是甲乙方模式。而码农的leader,无论是出于利益,还是团队规模或者岗位数量,还是向上管理,都必须贯彻乙方思维,不贯彻的都滚蛋了。
在大的互联网公司, 研发团队的交付对象是pm,sre或者运维团队的交付对象是业务团队(可能是ba,可能是业务研发),infra团队的交付对象是sre或者运维+研发团队。那么,这样的技术团队,需要一位35+、工程能力过硬、技术栈全面、技术视野良好、工程规划能力强、交流沟通能力ok的工程师?不需要的。
因为这样的工程师会在问题还没发生前,把问题解决掉,从而陷入“到底是工作量没那么多,还是工程师牛逼”的问题当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被理解成了前者。出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才叫价值。而当甲方认为工作量没这么多的时候,对于乙方就很灾难了, 接下来就是团队规模控制,hc少了,工期也短了,这里影响最大的其实就是hc少了。
国内现在的环境,码农更趋向于螺丝钉化,把什么前端/后端/dba/运维/infra分的很细,讽刺的是,连码农也用这种title来约束自己,什么“自己是前端,不要去关心后端的事情”。当团队规模缩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这个团队已经极其脆弱,岌岌可危了。所以每一名研发团队leader,都会尽可能的保持团队规模够大,保证前端he后端这些岗位少谁都能有新的螺丝钉。
然而实际情况是,码农行业的分工合作成本高的可怕,不是所有工作都可以依靠模块/分层,来减少协作开发成本的 。一个能力全面,规划能力优秀的工程师, 不光交付的东西健壮性强,而且面向未来的部分也通常更加的合理。
对于"真正"的甲方来说,其实根本不care你是每天工作2小时还是每天工作4小时,甲方只关心你的交付物以及交付质量, 所以谁在用pua的方式试图控制码农,一目了然。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