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持续被监管告诉我们,这场以P2P为开端的监管并未结束,反而还在持续加码。互联网金融市场遭遇到的这种困境告诉我们,以“互联网+”为肇始点的金融进化仅仅只是改变了人们与金融接触的渠道,并未真正改变金融行业的本质。当人们的习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无法建构一个严密且有序的金融体系的时候,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发展模式必然遭遇挑战。
对于深陷漩涡里的互联网金融玩家来讲,他们寄希望于借助金融科技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对于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被逼退到角落里的传统金融机构来讲,他们则试图借助金融科技来打一个翻身仗,破解那些业已被证明痛点和难题。
说白了,那个时候的互联网金融,其实就是借助互联网的去中间化,将尽可能多的金融产品输送到用户面前,从而改变了用户与金融产品之间的距离,但却并未真正改变金融本身。
持续进行的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洗牌不断抵消着人们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信心,直到那一丁点的信心被消耗殆尽为止。于是,人们或逃离,或背叛。曾经被捧上天的新物种,曾经一日千里的发展态势,在监管之下戛然而止。野蛮生长的发展势头被拦腰斩断。互联网金融何以至此?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反思。无论怎样,这个曾经被人们奉若圭臬的物种,现在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让人唏嘘不已的同时,同样引发了一场深刻的反思。
时间越是向前,我们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就越是清晰。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看法同样如此。曾经,我们一度以为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划时代的物种,它能够给金融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谁曾想,当跑路和爆雷开始出现,这样一个看似极具颠覆性的存在却成为一个过街老鼠般的存在。时至今日,互联网金融已经被证明仅仅只是一个概念,除此之外,再无新意。
这就让它会自然不自然地陷入到互联网的怪圈里,因为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其实早已不再是金融,而是一种互联网的存在。
当轰轰烈烈的互联网金融告一段落,我们看到的是一场以金融科技为主导的新金融模式的兴起。无论是互联网玩家,抑或是金融玩家,都不约而同地加入了进来。同简单地用互联网模式对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进行提升不同,金融科技显得更加深度,更加基础,更加去金融化。正是因为如此,金融科技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互联网金融玩家们的避风港。
互联网金融的乱象让人们在探索金融进化的新方向时变得谨小慎微,撇清与金融的关系成为一种必然选项。诚然,这种以放弃金融为代价的全新发展模式的确可以带来暂时的安定。
在互联网金融持续遭遇监管的时候,人们开始寻找互联网金融的接棒者,以此来抵消互联网金融落幕带来的空白。在资本与巨头的联合推动下,金融科技一度成为互联网金融玩家们竞相争抢的热门领域。互联网金融似乎找到了避风港,借助金融科技的颠覆性,我们可以改造那些原本用互联网金融无法改变的痛点和难题,从而给金融行业带来更加深度地影响。
蚂蚁金服开始布局新技术了,京东数科改名京东科技了,一切都在按照人们预想的情况正在发生。金融与科技的分野已然成为一种必然,或许,只有这样,金融科技的发展才能跳脱出互联网金融的怪圈。而这,又何尝不是金融科技本该有了样子呢?
当互联网金融开始遭遇困境,金融进化的新类型开始出现,金融科技便是一种。互联网金融的思维惯性让很多人简单地认为所谓的金融科技,其实就是将金融和科技两种元素简单相加,于是就导致了以AI、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与金融行业的结合。无论是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缺席者,还是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落败者,他们都开始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了金融科技身上。
互联网金融的持续洗牌,让人们在探索金融科技进化的道路上对金融讳莫如深。于是,在探讨金融科技未来发展路径的问题上,更多的人偏向了科技。
以蚂蚁金服、京东数科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玩家上市被终止,让我更多地去思考金融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结合的正确方式。无论原因为何,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仅仅只是将金融与科技简单相加——以科技为噱头,行金融之实的做法,并不能够真正改变金融的本质,所谓的科技仅仅只是收割用户的方式和方法,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内涵和意义。
早在蚂蚁金服的上市被叫停之后,有关花呗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消息就不绝于耳。虽然相关各方并未给出明确的回应,但是,有关蚂蚁金服利用加杠杆方式进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消息则是不断地出现。曾经被冠以科技光环的高大上的互联网科技业务,到头来只不过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买卖。于是,有关金融与科技分野的呼声越来越高。
以平台和流量为主导的时代总是会把人们的关注点聚焦在两者身上,并不会去深度思考行业本身相关的关键流程和环节,互联网金融便是如此。我们仅仅只是看到了互联网金融可以为我们带来诸多的流量,但是却没有去想金融本身并没有改变的现实问题。
当以蚂蚁金服、京东数科为代表的头部金融科技公司开始转型,金融科技从高歌猛进开始进入到平静且沉寂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转型,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重新审视这样一个曾经他们寄予厚望的存在。很显然,仅仅只是以科技为幌子的做法走入到了死胡同,正确地审视并看待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正确方式和方法,并且找到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之路,才是关键所在。
除了资本退潮、政策监管等外围环境的影响之外,金融行业本身的发展同样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因为那些金融科技玩家口头上宣扬自己在用科技改变金融行业,殊不知他们自己早已成为了金融行业的一员。
无疑,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在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金融科技的商业模式的再造上,同样还体现在金融科技的功能和属性的回归上。以往,提及金融科技,很多人想到的是,它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现在,提及金融科技,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金融科技本身所迸发出来的新特质以及发挥的新功能。
即使是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持续的大背景下,我们依然看到有人抱着用互联网的方式做金融的旧思想不放。
互联网金融乱象的逐渐斧正,告诉我们,仅仅只是用流量的思维来看待金融科技化,非但无法促进金融科技化的发展,甚至还会将金融科技带入到发展的死胡同里。纵然是经历了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洗礼,我们依然看到有很多人选择忘记,于是,所谓的数字科技并未成为真正让金融步入正轨的新方向,反而成为他们再一次洗劫流量的代名词。
至少从当下的发展情况来看,金融科技玩家们的转型和升级依然是没有完成的。无论是蚂蚁金服、抑或是京东科技,几乎都是如此。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金融科技的玩家们试图在用彻底的去金融化来逃避监管,从而让金融科技本该具备的特质和意义。笔者始终认为,金融科技之所以会具备如此大的影响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并非是它所从事的金融业务,而是金融与科技两种相对较为基础的元素深度融合之后所产生的深度改变。
金融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正在成为几乎所有的玩家们都在布局的全新领域。同金融科技的上半场仅仅只是将产业看成是一个类似互联网时代的以C端流量为终极追求的式样的存在不同,现在的金融科技玩家们更多地是想要通过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新的发展和突破。
2015年的互联网金融完全可以用“疯长”一词来形容,各式各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涌现、各种类型的互联网金融概念开花,传统金融被逼退到了角落里。降低了的参与门槛、围绕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产生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让许许多多无法参与金融行业的人得到了机会。以互联网金融为标志,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入到了顶峰期。
很多时候,金融科技是以互联网金融的接棒者的身份来出现的。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金融科技的入局者通常在做的依然是与金融密切相关的业务,它依然没有跳出金融的“能量场”。这种现象的存在最终让那些并不具备金融基因的玩家开始显得力不从心,最后他们又陷入了互联网金融的怪圈当中,收割流量成为他们盈利的关键所在。
数字科技,是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存在。很多玩家将数字科技看成是重新定义科技公司参与金融的新手段和新方式,并且在数字科技的布局上雄心勃勃。
互联网金融在前,金融科技在后的现实让很多人一直都在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金融科技一直都在革“互联网金融”的命。因为金融科技其实就是在做那些互联网金融来不及做的工作,甚至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深度改造。如果我们一定要寻找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之间的关系,那么,金融科技是互联网金融的改造者,或许更加贴切。
金融与科技两种元素的融合,并不仅仅只是像互联网时代那样简单,它需要的是一种更加深度而又全面的融合。我们都知道,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是以工具的角色和身份出现的,它仅仅只是承担金融的渠道转换的角色,但却并未改变金融本身。我们看到那么多的互联网的金融玩家,从本质上来看,他们仅仅只是金融的线上销售渠道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公司。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正在进入到新阶段。如果我们将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互联网」与「金融」两种元素的融合看成是一种简单相加的话,那么,现在这个阶段的「金融」与「科技」之间的融合更像是一种深度而又彻底的新进化。同理,如果我们将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金融进化看成是一场由外而内的改造的话,那么,现在这个阶段的金融进化,更像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深度蜕变。
无论是以阿里、腾讯、京东为代表的头部互联网玩家们,还是以区块链、元宇宙、web3.0为代表的新生物种,几乎都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上。不断地从这样一种深度融合上找到新的发展突破口,以摆脱「互联网+」式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日渐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
站在数字经济的十字路口,我们依然需要理顺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数字科技的发展重蹈互联网金融的覆辙。
一场有关金融科技的全新嬗变,正在上演。事实上,与其说,这是一场全新的嬗变,不如说这是一场回归。在经历了互联网时代的野蛮生长之后,金融科技的玩家们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的命题。透过以京东、阿里为代表的头部玩家们的探索,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这一点。然而,无论怎样的方式,无论怎样的状态,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进行深度融合与联系,成为一种必然和趋势。
从金融科技的发展情况来看,那些当初信誓旦旦地将自身定义成为金融科技的玩家,在很多情况下,仅仅只是为了打造一个概念而已,实质上,他们正在从事的恰恰仅仅只是互联网金融而已。换句话说,他们口中的金融科技,仅仅只是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正在越来越多地迸发出新的能量,这是人们以往并未预料到的。看看新旧玩家们的频繁布局,看看资本市场的热情高涨,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丝端倪。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仅仅只是将金融科技看成是互联网金融的替代者,他们之所以会投身到金融科技的浪潮里,很大一个方面的原因在于,他们想要躲避政策层面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无巧不成书,正是这样一个不经意之举,却造就了金融科技的萌芽,并且造就了当下金融科技的大发展。
当金融科技的发展进入到深水区,我们看到的是以收割C端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偃旗息鼓,以及以赋能B端为主导的新发展模式的大行其道。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金融科技的声量显然比以往低了很多。然而,它对于实体经济的赋能,却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多得多。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寻找互联网回归实体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探索互联网赋能实体的正确的途径和逻辑。然而,互联网似乎始终都游离于产业之外,似乎始终都超脱于产业之上。尽管经历了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洗礼,这样一种状态始终都没有得到彻底改变。我们看到的虚拟经济的强势崛起,我们看到的实体经济的式微,几乎都是这样一种状态的直接体现。
不过,在金融产业科技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某些“互联网+”的影子,最终让好生生的金融科技化变成了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
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玩家开始化身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提供者,无论是蚂蚁金服,还是京东科技,无一不是如此。不再单纯地充当金融上下游对接的平台和中心,不再靠撮合和对接来盈利自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将自身看成是新型基础设施的提供者,仅仅只是将收割的对象从C端转移到B端,而没有真正做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没有真正确立实体经济的主导地位,没有让金融科技有所改变,所谓的回归基础,或许仅仅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存在而已。
在很多人眼中,所谓的数字科技就是传统的互联网金融玩家所复刻出来的新概念而已,其实质并没有什么不同。
对于金融与科技之间关系的模糊,最终导致了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的集体败退。但凡是那些真正理顺了金融与科技之间的玩家,几乎都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无论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能够给我们带来多少的改变,科技是工具,金融是主体的地位是不能改变的。一旦发生了改变,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必然会进入到死循环当中。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一个时代的金融形态。传统金融时代如此,互联网金融时代如此,金融科技时代同样如此。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完美意义上的金融形态,而仅仅只有适应这个时代背景下的金融形态。如果为如今的金融科技新发展找到一个全新的诠释的话,笔者更加愿意将现在的金融科技看成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形态。
产业互联网的风潮开始影响到了越来越多的行业,金融行业也不例外,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B端金融行业用户加入到了新进化的浪潮里。用新技术的手段去解决那些互联网技术无法破解的痛点和难题,成为打开金融行业下一轮发展的新钥匙。科技巨头投身其中,传统金融机构摩拳擦掌,新技术对金融行业效能提升的魔力正在被激发。
文/孟永辉 互联网时代的落幕让很多衍生于互联网的行业开始面临全新调整,金融行业同样如此。尽管我们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将金融行业与互联网实现融合,为金融行业获得了比传统金融行业多很多的流量。但是,金融行业本身来讲并未有太多改变,最终让互金行业再度进化成为必然。 拥抱新科技成为当下互金行业进行自我蜕变的主要途径,特别是以阿里、腾讯、百度、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更是将金融科技看作是下一个阶段互金行业发展的全新大陆。一时间,金融科技将会成为下一个阶段金融行业发展归宿的呼声越来越高。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互联网金融行业难道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业已过去的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话,喜忧参半,或许是再合适不过了。喜的是,借助互联网的方式和方法,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的确比以往提升了不少;忧的是,互联网的规模效应与金融的风控之间的天然相悖的关系,最终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入到了一种相对较为危险的境地里。我们看到的以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跑路为代表的乱象,便是这种情况的真实体现。
如果从金融科技诞生的背景来看,它与互联金融的确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因为正是在互联网金融遭遇困境的大背景下,金融科技的概念才被越来越多的玩家关注和加持。所以,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科技更多地承担的是互联网金融接棒者的角色。然而,我们同样需要明白的是,金融科技真正扮演的是接棒者的角色,而不是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而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诸多玩家却把金融科技看成了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重新玩起了收割流量的旧游戏。
如果我们说金融的未来是金融,那就意味着金融将会是主导,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同样是局限在金融范畴之内的,这并不符合金融科技化的大方向。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一个时代的产品和物种,它留下的是这个时代的印记。正如互联网时代,金融行业出现了互联网金融一样,它给我们留下的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印记。诚然,互联网金融或许仅仅只是属于互联网时代,当互联网时代的红利消失,互联网金融便开始转型升级。
同消费互联网时代不同的是,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对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赋能与改造,而并不仅仅一味地收割流量。
当金融本身开启一场全新的进化,我们看到的是一次其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开始。在这样一场深刻的变革之下,金融不再是一个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存在,而是真正成为了一个与实体深度融合的存在。可以说,金融找到了另外一种新的回归实体经济的方式和方法。无论是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而言,还是对于新生的互联网玩家们来讲,几乎都是如此。
对于蚂蚁金服的明天的探讨,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蚂蚁金服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地位自不必说,这就造就了当我们在谈论蚂蚁金服的明天时,同样是在谈论金融科技的明天。除此之外,金融科技领域本身正在发生着的新变化,同样可以为我们思考蚂蚁金服的明天提供良好的现实范本。是的,当下的金融科技行业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度而又全面的变革,这场变革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互联网玩家们的身上,纵然是传统金融玩家们的身上,同样可以看出金融科技的身影。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