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区块链上自由市场的信任基石之(2)——捐赠证明

在《区块链上自由市场的信任基石之(1)——燃烧证明》[1]中,我们讨论了用户以燃烧(销毁)数字货币——即燃烧证明的代价在区块链上自由市场中获得初始的信用。然而,这一方式存在一些不足,比如:(1)法律问题,特别是对于法定货币来说,擅自销毁法定货币存在法律风险,有时用户可能还会存在一定的“负罪感”;(2)金融和经济问题,货币的流通量是需要与经济运行相匹配的,货币流通量的不合理变化,可能导致一连串的金融/经济问题,如导致不合理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等,从而对经济发展带来影响。而“燃烧”货币,自然会导致货币的供应量和流通量的减少。

02

币读说人话之科普系列一:到底什么是分片技术?

前段时间参与的区块链峰会,以太坊社区的爱好者给币读菌科普了什么是分片技术,听得币读菌是一愣一愣的,专业术语太多了,完全听不懂哇。 今日币读菌联系到一位技术大咖,给大家以最简单易懂的方式把分片技术介绍给大家。 由于分片技术涉及到大量的专业知识,本文打算抛弃这些概念,直接站在山顶的最高峰,俯瞰“庐山”真面目。 不过,首先还是让我讲讲分片的由来。分片技术的由来 分片又称Sharding,它首先出现在数据库领域。起初,所有的数据都放在一台服务器上,如下图所示: 📷 虽然不同的用户访问的是不同的数据,但是只有一台服务

07

区块链与联邦学习的研究

2008年10月,化名为“中本聪”的学者在密码学论坛上公开了《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1],提出了利用PoW和时间戳机制构造交易区块的链式结构,剔除了可信第三方,实现了去中心化的匿名支付。比特币于2009年1月上线并发布创世块,标志着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诞生。2010—2015年,比特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2016—2018年,随着各国陆续对比特币进行公开表态以及世界主流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强,比特币的受关注程度激增,需求量迅速扩大。事实上,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最成功的应用场景之一。2015年12月,英国政府发布了《分布式账本技术:超越区块链》[2],预测区块链将引起新一轮技术变革,建议加快区块链理论推广与应用开发进程。我国工信部于2016年10月发布了《中国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3]。国务院在《“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将区块链列入战略性前沿科技之一。同年,世界经济论坛也对区块链在金融场景下的应用进行预测分析,认为区块链将在跨境支付、保险、贷款等多方面重塑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01

区块链安全技术:企业应用区块链技术时如何考量?

加密货币、区块链概念在 2017 年下半年以及 2018 年的前三周,都获得了更广泛的公众关注。也许从技术发展的本身来看,区块链技术在过去的一年中,并没有特别显著的发展,但是资本圈和公众的关注热度仍然成为该技术继续成长的助力。 当前的网络犯罪行为日益复杂,金融交易数据、健康医疗记录、个人身份信息和信息资产,都是黑客能够通过相应的攻击(DDoS,勒索等)进行获利的重要资产来源。而这项全新的区块链技术是否会成为网络安全的助力还是障碍?去中心化的、数字化的公开账本,这可能帮助增强平台的网络防御能力吗?应用共识机制

09

区块链密码基础之签名算法(一)

在国家的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中第二节中提出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区块链部分明确要求通过推动区块链的技术创新,进一步为区块链服务平台和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政务服务等应用方案做好基础服务,并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最新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到,“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服务网络和应用支撑平台”。作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底层技术之一,区块链对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中国建设都起着强大支撑作用。当前,政策叠加效应深度释放,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已经成为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01

区块链隐私保护技术解析——零知识证明

区块链技术最初给我们第一印象是其拥有匿名性,不可篡改性,一致性,分布式等特点。其中匿名性随着对区块链的进一步分析和一些信息情报的收集,一般区块链公链的匿名性都是较弱的。我们熟悉的比特币,以太坊等区块链的匿名性都是较弱的,可以实现交易追踪和地址的聚类,我们在区块链追踪这边也做了一些基础的工作,实现区块链的威胁情报与监管。但是可以通过密码学技术进一步增强区块链的匿名性,其中主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混币的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公链技术是门罗币,这个技术我们在上一篇《区块链隐私保护技术解析——之门罗币(monero)》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另一种技术是采用零知识证明的方式实现强匿名性具有代表性的公链技术是大零币ZEC(Zerocash)。

02

坚持自主可控,长安链ChainMaker全面拥抱国密的技术实践

密码技术作为与核技术、航天技术并列的国家三大安全核心技术之一,在保障信息安全,增强我国行业信息系统的“安全可控”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长期以来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商用算法是由美国安全局发布的国际算法,包括DES对称加密、AES对称加密、RSA非对称加密、SHA1以及SHA256等算法。自2012年,国家密码管理局陆续公布了SM2/SM3/SM4等密码算法标准及其应用规范,以摆脱对国外技术和产品的过度依赖,建设行业网络安全环境。国家有关机关和监管机构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提出了推动国密算法应用实施的要求,并要求率先在金融领域实现国产密码应用的突破和应用。

03

技术与标准丨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据交换技术与应用

数据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媒介,是信息时代的命脉。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海量的数据不断涌现,据IDC统计,2018年中国数据量达到了7.6ZB,预计数据量在2018—2025年间将保持30.4%的年平均增长率,并在2025年达到48.6ZB,预计中国将有近10亿互联网用户,其中蕴含的数据价值难以估量。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时代下,政务信息公开的需求日渐强烈,政府对政务数据的共享和保护也持开放态度。但由于政府部门间数据系统的差异化,导致多部门之间形成若干数据孤岛。数据孤岛的存在严重制约数据价值的释放,如何挖掘数据间潜在联系,发挥数据流动的价值,通过数据共享打通数据壁垒,将成为助推数字化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04

跨境支付的CBDC:区块链技术的新起点(二)

10月5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在官网公布了其用于跨境支付的央行数字货币DBDC实验结果,此次实验参与者包括多个国家央行和全球商业银行等14家,针对不同技术和货币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试验,此次试验包括法兰西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汇丰银行、Intesa Sanpaolo、NatWest、SMBC、渣打银行、瑞银集团和富国银行在内的14家中央银行在测试环境中进行合作,以加速后续全面部署合作。10月10日,据悉我国在央行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领域也传来好消息。由“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参与的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项目——“货币桥”(m-CBDC-Bridge )近期正式落地。该平台首次成功完成了基于4个国家或地区央行数字货币的真实交易试点测试,来自4地的20家商业银行基于该平台为客户完成以跨境贸易为主的多场景支付结算业务。为什么国家央行和跨境支付组织机构在积极研究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这个要从银行间跨境支付的需求和对应的通信技术说起。

01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