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哪个线程运行ContentProvider?

ContentProvider是Android中的一个组件,用于实现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共享。它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接口,允许应用程序访问和操作其他应用程序的数据。

在Android中,ContentProvider运行在主线程(也称为UI线程)。主线程是Android应用程序的默认线程,用于处理用户界面的交互和更新。ContentProvider的运行在主线程中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因为访问和操作数据可能涉及到多个应用程序之间的并发访问。

然而,由于ContentProvider的操作可能涉及到耗时的数据库查询、网络请求等操作,如果在主线程中执行这些操作,会导致界面卡顿和响应延迟的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开发者通常会将耗时的操作放在子线程中执行,然后通过ContentResolver来访问ContentProvider。

总结起来,ContentProvider运行在主线程,但对于耗时的操作,开发者应该在子线程中执行,以保证应用程序的流畅性和响应性。

腾讯云相关产品和产品介绍链接地址:

请注意,以上链接仅供参考,具体的产品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评估和决策。

页面内容是否对你有帮助?
有帮助
没帮助

相关·内容

Art of Android Development Reading Notes 9

(1)四大组件中只有BroadcastReceiver既可以在AndroidManifest文件中注册,也可以在代码中注册,其他三个组件都必须在AndroidManifest文件中注册;ContentProvider的调用不需要借助Intent,其他三个组件都需要借助Intent。 (2)Activity是一种展示型组件,用于向用户展示界面,可由显式或者隐式Intent来启动。 (3)Service是一种计算型组件,用于在后台执行计算任务。尽管service是用于后台执行计算的,但是它本身是运行在主线程中的,因此耗时的后台计算仍然需要在单独的线程中去完成。Service组件有两种状态:启动状态和绑定状态。当service处于绑定状态时,外界可以很方便的和service进行通信,而在启动状态中是不可与外界通信的。 (4)BroadcastReceiver是一种消息型组件,用于在不同的组件乃至不同的应用之间传递消息,它工作在系统内部。广播有两种注册方式:静态注册和动态注册。静态注册是在AndroidManifest中注册,在应用安装的时候会被系统解析,这种广播不需要应用启动就可以收到相应的广播。动态注册需要通过Context.registerReceiver()来注册,这种广播需要应用启动才能注册并接收广播。BroadcastReceiver组件一般来说不需要停止,它也没有停止的概念。 (5)ContentProvider是一种数据共享型组件,用于向其他组件乃至其他应用共享数据。ContentProvider中的insert、delete、update、query方法需要处理好线程同步,因为这几个方法是在Binder线程池中被调用的,另外ContentProvider组件也不需要手动停止。

02

android的四大主件

Android有四大组件:Activity、Service、Broadcast Receiver、ContentProvider。 Activity 做一个完整的Android程序,不想用到Activity,真的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除非是想做绿叶想疯了。因为Activity是Android程序与用户交互的窗口,在我看来,从这个层面的视角来看,Android的Activity特像网站的页面。 Activity,在四大组件中,无疑是最复杂的,这年头,一样东西和界面挂上了勾,都简化不了,想一想,独立做一个应用有多少时间沦落在了界面上,就能琢磨清楚了。从视觉效果来看,一个Activity占据当前的窗口,响应所有窗口事件,具备有控件,菜单等界面元素。从内部逻辑来看,Activity需要为了保持各个界面状态,需要做很多持久化的事情,还需要妥善管理生命周期,和一些转跳逻辑。对于开发者而言,就需要派生一个Activity的子类,然后埋头苦干上述事情。对于Activity的更多细节,先可以参见:reference/android/app/Activity.html。后续,会献上更为详尽的剖析。 Service 服务,从最直白的视角来看,就是剥离了界面的Activity,它们在很多Android的概念方面比较接近,都是封装有一个完整的功能逻辑实现,只不过Service不抛头露脸,只是默默无声的做坚实的后盾。 但其实,换个角度来看,Android中的服务,和我们通常说的Windows服务,Web的后台服务又有一些相近,它们通常都是后台长时间运行,接受上层指令,完成相关事务的模块。用运行模式来看,Activity是跳,从一个跳到一个,呃...,这有点像模态对话框(或者还像web页面好了...),给一个输入(抑或没有...),然后不管不顾的让它运行,离开时返回输出(同抑或没有...)。 而Service不是,它是等,等着上层连接上它,然后产生一段持久而缠绵的通信,这就像一个用了Ajax页面,看着没啥变化,偷偷摸摸的和Service不知眉来眼去多少回了。 但和一般的Service还是有所不同,Android的Service和所有四大组件一样,其进程模型都是可以配置的,调用方和发布方都可以有权利来选择是把这个组件运行在同一个进程下,还是不同的进程下。这句话,可以拿把指甲刀刻进脑海中去,它凸显了Android的运行特征。如果一个Service,是有期望运行在于调用方不同进程的时候,就需要利用Android提供的RPC机制,为其部署一套进程间通信的策略。 Android的RPC实现,如上图所示(好吧,也是从SDK中拿来主义的...),无甚稀奇,基于代理模式的一个实现,在调用端和服务端都去生成一个代理类,做一些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事情,使得调用端和服务器端都可以像调用一个本地接口一样使用RPC接口。 Android中用来做数据序列化的类是Parcel,参见:/reference/android/os/Parcel.html,封装了序列化的细节,向外提供了足够对象化的访问接口,Android号称实现非常高效。 还有就是AIDL (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一种接口定义的语言,服务的RPC接口,可以用AIDL来描述,这样,ADT就可以帮助你自动生成一整套的代理模式需要用到的类,都是想起来很乏力写起来很苦力的那种。更多内容,可以再看看:guide/developing/tools/aidl.html,如果有兴致,可以找些其他PRC实现的资料lou几眼。 关于Service的实现,还强推参看APIDemos这个Sample里面的RemoteService实现。它完整的展示了实现一个Service需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定义好需要接受的Intent,提供同步或异步的接口,在上层绑定了它后,通过这些接口(很多时候都是RPC的...)进行通信。在RPC接口中使用的数据、回调接口对象,如果不是标准的系统实现(系统可序列化的),则需要自定义aidl,所有一切,在这个Sample里都有表达,强荐。 Service从实现角度看,最特别的就是这些RPC的实现了,其他内容,都会接近于Activity的一些实现,也许不再会详述了。 Broadcast Receiver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需要等,等待系统抑或其他应用发出一道指令,为自己的应用擦亮明灯指明方向。而这种等待,在很多的平台上,都会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比如,在Symbian中,你要等待一个来电消息,显示归属地之类的,必须让自己的应用忍辱负重偷偷摸摸的开机启动,消隐图标隐藏任务项,潜伏在后台,监控着相关事件,等待转瞬即逝的出手机会。这是一件很发指的事情,不但白白耗费了系统资源,还留了个流氓软件的骂名,这真是卖力不讨好的正面典型。 在Android中,充分考虑了广泛的这类需

02

Android基础面试题

第一部分(Part1)Android基础测试 共22题(全部单选,每题2分,总分44分 ) 1、关于在Activity生命周期中的各个方法在不同状态下的调用顺序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 一个Activity从被创建到进入运行态,需要依次调用onCreate() -> onStart() -> onResume()。 B 点击Home按钮后,系统回到桌面,然后我们再找到这个应用并打开,它的执行过程为:onRestart() -> onStart() -> onResume()。 C 当Activity启动后,点击"返回"按钮,这时Activity会被终止而重新回到系统桌面,它的执行顺序为:onPause() -> onStop() -> onDestroy()。 D 重新启动一个应用,在它被启动后,先点击"拨打电话"按钮,之后再点击"返回"按钮,这时Activity的执行顺序是:onPause() -> onStop() -> onRestart() -> onResume()。

02

android账号与同步之同步实现

上一篇博文我先介绍了账号与同步的账号管理,这篇就介绍一下还有一部分。就是android给提供的sync同步机制的使用。 事实上sync机制的使用和上一篇博文中介绍的账号管理非常类似,也是基于binder机制的跨进程通信。首先它须要一个Service。这个服务提供一个Action给系统以便系统能找到它。然后就是继承和实现AbstractThreadedSyncAdapter。此类中包括实现了ISyncAdapter.Stub内部类。这个内部类封装了远程接口调用,这个类getSyncAdapterBinder()方法,返回内部类的IBinder形式,以便对AbstractThreadedSyncAdapte进行远程调用;在manifest中须要对Service注冊,并且指定meta-data。这个meta-data是一个xml文件,在SampleSyncAdapter实例中,它的名字是syncadapter.xml,这个文件指定了账号和被监听的contentprovider。

01

Android ANR问题解析(一)

ANR,是“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的缩写,即“应用程序无响应”。直观地说就是:“又卡了?” 与Java Crash或者Native Crash不同,ANR并不会导致程序崩溃,如果用户愿意等待,大多数ANR在一段时间后都是可以恢复的。但对于用户而言,打开一个窗口就要黑屏8秒,或者按下一个按钮后10秒程序没有任何响应显然是不可接受的。为了便于开发者Debug自己程序中响应迟缓的部分,Android提供了ANR机制。ActivityManagerService(简称 AMS)和 WindowManagerService(简称 WMS)会监测应用程序的响应时间,如果应用程序主线程(即 UI 线程)在超时时间内对输入事件没有处理完毕,或者对特定操作没有执行完毕,就会出现 ANR。

01

Android Sqlite并发问题

如上异常堆栈中的错误信息error code 5: database is locked,经过查找发现code为5代表sqlite中的SQLITE_BUSY异常,详见:https://www.sqlite.org/rescode.html#busy,这里面说,SQLITE_BUSY(5)异常是一个数据库文件在被其他不同的数据库连接进行并发操作的时候写操作将补发继续,通常是多个进程的不同数据库连接对同一个数据库进行并发操作,例如进程A在进行耗时的数据库事务,而于此同时进程B也要进行一个数据库事务,这时候进程B就会直接返回SQLITE_BUSY的错误码,因为sqlite只能支持同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写操作,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避免不同进程分别对同一个数据库各自开启一个database connection,并且对相同的数据库进行并发操作,如果有这种需求,那么应该全部都交给一个进程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其他的进程想操作这个数据库就通过contentprovider的方式来实现数据共享,使用contentprovider的方式是最安全的,如果是通过shareUserId的方式来实现数据库共享也是不安全的,因为:

04

Android面试

要想知道如何使用多进程,先要知道Android里的多进程概念。一般情况下,一个应用程序就是一个进程,这个进程名称就是应用程序包名。我们知道进程是系统分配资源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所以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独立的资源和内存空间,别的进程是不能任意访问其他进程的内存和资源的。那如何让自己的应用拥有多个进程?很简单,我们的四大组件在AndroidManifest文件中注册的时候,有个属性是android:process 这里可以指定组件的所处的进程。默认就是应用的主进程。指定为别的进程之后,系统在启动这个组件的时候,就先创建(如果还没创建的话)这个进程,然后再创建该组件。你可以重载Application类的onCreate方法,打印出它的进程名称,就可以清楚的看见了。再设置android:process属性时候,有个地方需要注意:如果是android:process=":deamon",以:开头的名字,则表示这是一个应用程序的私有进程,否则它是一个全局进程。私有进程的进程名称是会在冒号前自动加上包名,而全局进程则不会。一般我们都是有私有进程,很少使用全局进程。他们的具体区别不知道有没有谁能补充一下。 使用多进程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分担主进程的内存压力。我们的应用越做越大,内存越来越多,将一些独立的组件放到不同的进程,它就不占用主进程的内存空间了。当然还有其他好处,有心人会发现Android后台进程里有很多应用是多个进程的,因为它们要常驻后台,特别是即时通讯或者社交应用,不过现在多进程已经被用烂了。典型用法是在启动一个不可见的轻量级私有进程,在后台收发消息,或者做一些耗时的事情,或者开机启动这个进程,然后做监听等。还有就是防止主进程被杀守护进程,守护进程和主进程之间相互监视,有一方被杀就重新启动它。应该还有还有其他好处,这里就不多说了。 坏处的话,多占用了系统的空间,大家都这么用的话系统内存很容易占满而导致卡顿。消耗用户的电量。应用程序架构会变复杂,应为要处理多进程之间的通信。这里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05

Android知识点基础篇(一)

1. Application的生命周期   Application和Activity,Service一样,是Android框架的一个系统组件,当Android程序启动时系统会创建一Application 对象,用来存储系统的一些信息。   Application对象的生命周期是整个程序中最长的,它的生命周期就等于这个程序的生命周期。因为它是全局的单例 的,所以在不同的Activity,Service中获得的Application对象都是同一个对象。所以可以通过Application来进行一些,数据传递,数据共享,数据缓存等操作。   在Application中如果保存对象有导致内存泄漏的风险。并且在onCreate中执行耗时操作会直接影响程序的启动时间。 onCreate() 程序创建的时候执行。 onTerminate()程序终止的时候执行,当程序是被内核终止以便为其他应用程序释放资源,不会被调用。 onLowMemory()低内存的时候执行。可以用来释放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来应对后台程序已经终止,前台应用程序内存还不够时的情况。 onConfigurationChanged(Configuration newConfig)配置改变时触发这个方法。 onTrimMemory(int level)程序在进行内存清理时执行。

04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