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办公网内部搭建服务器,买了3台IBM X3100 M4服务器,虽然官方说支持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但是实际安装还是有特殊之处(说明IBM服务器在Linux支持上,还是不顺畅的)。
前些天群友@Seraph_JACK在整引导,于是我也跟着云了一下。结果发现,我对引导相关的了解着实拉跨。所以趁此机会,正好完整学习一下引导相关的知识。本篇文章大致会涉及MBR、GPT、UEFI等内容,以使用Grub引导Linux为例,来分析启动的具体过程。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系统分区,其实就跟windows系统分盘一样,首先我们要选择“标准分区” 图23 然后在这里选择挂载点,默认都是ext4,我们后面要创建的swap是在文件系统类型中进行修改 图24
作为一名程序员,肯定不仅仅限于使用API文档,因为浮于表面是远远不够的。进阶学习的阶段,需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的心,深入阅读Android源码,学习优秀的代码风格和设计思想,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本篇文章作为操作系统的入门文章,可能入门都算不上吧,毕竟操作系统太庞大和复杂了。本篇文章主要带你了解一下我们常用的操作系统环境。
对Linux有一些了解的,都应该知道在Linux中所有的内容都是文件,包括硬盘等各种硬件在Linux中也都是按照文件来继续处理的,所以对Linux文件的了解将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篇中我们讲到Zygote进程启动了SystemServer进程,那么来看看它是如何处理System进程的。先来一个完整的时序图,如下:
本章节我们将为大家介绍 Linux 的安装,安装步骤比较繁琐,现在其实云服务器挺普遍的,价格也便宜,如果直接不想搭建,也可以直接买一台学习用用,参考各大云服务器比较。
02.Linux安装 Linux 安装 本章节我们将为大家介绍Linux的安装。 本章节以 centos6.4 为例。 centos 下载地址: 可以去官网下载最新版本:https://www.cen
前言 此前的文章我们学习了init进程、Zygote进程和SyetemServer进程的启动过程,这一篇文章我们就来学习Android系统启动流程的最后一步:Launcher的启动流程,并结合本系列的前三篇文章的内容来讲解Android系统启动流程。建议读这篇文章前要通读本系列的前三篇文章,否则你可能不会理解我在讲什么。 1.Launcher概述 Android系统启动的最后一步是启动一个Home应用程序,这个应用程序用来显示系统中已经安装的应用程序,这个Home应用程序就叫做Launcher。应用程序La
最近重装了系统,索性直接安装win10 + Lubuntu 双系统,便于在物理机下进行 Linux开发. 这里我选择的 Linux 发行版是 Lubuntu . 顾名思义,是 Ubuntu的一个分支,以轻量级内存占用见长,即使是在五六年前的老机器上也能流畅运行,我自己用的笔电比较老,这个系统对我来说挺合适的.
今日,网络安全研究人员披露了一个新的高风险漏洞的详细信息。该漏洞影响了全球数十亿设备,几乎波及所有正在运行Linux发行版或Windows系统的服务器、工作站,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及IoT系统。
我们知道启动引导程序(Boot Loader,也就是 GRUB)会在启动过程中加载内核,之后内核才能取代 BIOS 接管启动过程。如果没有启动引导程,那么内核是不能被加载的。
我们安装软件都有一种不停按下一步而不看内容的心理,我第一次安装黑苹果就是败在这里了,在标题为安装摘要的窗口里面,下一步就会开始安装,这个时候其实窗口左下角有一个按钮“自定”,这里是用于选择安装时候附带的软件包的,包括引导程序的选择、显卡声卡网卡的驱动选择,这里面就驱动部分要仔细选一下,例如我显卡选的Natit的驱动,声卡VoodooHDA0.2.6(后来发现这样还是没声音,后面进去系统之后再装了另外一个东西才行),以太网卡RTL8169。还有个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PS/2键盘,后面我选了Voodoo PS2(默认是没有选PS/2键盘的)。我是笔记本电脑,我第一次没有“自定”安装的时候就检测不到键盘,我就奇怪了这键盘还得驱动,其实还真要,USB键盘和PS/2键盘有点不一样。
系统要求 Kali 系统对硬件有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及建议。根据用户使用目的,你可以使有更高的配置。这篇文章中假设读者想要把 kali 安装为电脑上唯一的操作系统。 至少 10GB 的磁盘空间;强烈建议分配更多的存储空间。 至少 512MB 的内存;希望有更多的内存,尤其是在图形界面下。 支持 USB 或 CD/DVD 启动方式。 Kali Linux 系统 ISO 镜像下载地址 https://www.kali.org/downloads/。 使用 dd
由于虚拟机无法启动,vmware vcenter已经无法监控到虚机vmware tools的心跳。登陆VC通过虚拟机控制台查看发现虚机REDHAT LINUX卡在如下界面:
服务是什么?先来看一下服务的定义:一台主机上提供的、运行的各种功能统称为服务。有本机内服务,如:at,cron,有对外的网络服务,如:web、ftp等,又称为业务、应用。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Linux中服务的具体管理。
描述:GRUB英文全称GRand Unified Bootloader俗称引导程序是硬盘中的软件,它可以启动用户在计算机中的多个操作系统所以也叫多重启动管理器。 目前主流版本是 GRUB2,在windows中也有类似的引导程序ntloader虽然它也可以引导Linux操作系统但是比较麻烦;
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有自己的网站是很酷的事情。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亲手搭建个人博客时,真的是满满的成就感!
首先简单认识一下硬盘的物理结构,总体来说,硬盘结构包括:盘片、磁头、盘片主轴、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分。所有的盘片(一般硬盘里有多个盘片,盘片之间平行)都固定在一个主轴上。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都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很小(所以剧烈震动容易损坏),磁头连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统一控制各个磁头的运动。磁头沿盘片的半径方向动作,而盘片则按照指定方向高速旋转,这样磁头就可以到达盘片上的任意位置了。
PXE(Preboot eXcution Environment,预启动执行环境,在操作系统之前运行)由 Intel 公司开发的网络引导技术,工作在 Client/Server 模式, 允许客户机通过网络从远程服务器下载引导镜像,并加载安装文件或者整个操作系统。
系统版本在随之进步,从Windows7到Windows10是系统的巨大飞跃,这种飞跃之下,很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那就是显卡驱动安装问题。
使用rEFInd的需求是我原来使用的是bootctl这个启动引导程序,虽然简单好用,但是只有黑白界面难免有点单调,所以就想使用一个比较漂亮的但是文件结构又简洁的bootloader,所以grub就被丢弃了,虽然它的却很强大,但是文件结构有点复杂,配置影响因素有点多
PXE 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安装方式,而是一种引导的方式。进行 PXE 安装的必要条件是要安装的计算机中包含一个 PXE 支持的网卡(NIC),即网卡中必须要有 PXE Client。PXE (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协议使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启动。 协议分为 client 和 server 端,PXE client 在网卡的 ROM 中,当计算机引导时,BIOS 把 PXE client 调入内存执行,由 PXE client 将放置在远端的文件通过网络下载到本地运行。运行 PXE 协议需要设置 DHCP 服务器 和 TFTP 服务器。DHCP 服务器用来给 PXE client(将要安装系统的主机)分配一个 IP 地址,由于是给 PXE client 分配 IP 地址,所以在配置 DHCP 服务器时需要增加相应的 PXE 设置。 此外,在 PXE client 的 ROM 中,已经存在了 TFTP Client。PXE Client 通过 TFTP 协议到 TFTP Server 上下载所需的文件。
原本在win10之外装了一个Ubuntu,由于Ubuntu的安装十分方便,它使用的grub2会自动配置,所以安装非常顺利,制作了启动盘之后直接从BOOT界面启动就行了,傻瓜式,它会自动检测是否有安装其他系统,可自动选择硬盘连续空间安装(也可手动选择)。
PXE远程服务器(192.168.1.10)所需准备: 安装源(系统盘文件); TFTP服务; DHCP服务; Linux内核; 能够向客户机裸机发送PXE引导程序; 启动菜单及无人应答文件; 客户端要具备: 客户端的网卡支持PXE协议,且主板支持网络引导(现在大多数都支持); 设置BIOS允许从Network或LAN启动; 配置 yum 仓库源,并安装 ftp 服务:
我们在《Linux系统基础》一书中介绍过Linux的开机启动顺序,当时并未做太深入的介绍。现在,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启动过程中内核和系统主程序的启动。
软件运行时输入单元输入内容,进入内存,CPU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控制单元控制算术逻辑单元从内存中读取数据,内存和外部存储设备进行交互,运算完毕以后输出到输出单元,完成软件的运行。
操作系统的启动是个很令人好奇的话题,从按下计算机电源的那一刻,计算机从裸机开始呈现一个丰富的系统界面,这个从只有硬件逻辑到软件逻辑的过程是如何完成的?这里我们将从硬盘分区,三方协议,grub引导启动程序进行讲述,首先介绍硬盘MBR分区形式,然后介绍CPU,BIOS,系统的三方协议,讲述从CPU的硬件逻辑最终运行内核的软件逻辑的过程,最后介绍一下引导启动程序的发展,在grub这些引导启动程序中如何继续遵守三方协议。
在大规模的Linux应用环境中,比如Web群集、分布式计算等,服务器往往并不配备光驱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给成百上千台服务器裸机快速安装系统呢?传统的USB光驱、移动硬盘等安装方式很显然已经力不从心了,那么就需要——PXE网络装机及无人值守安装。
MBR的缺点主要在于他是个程序。引导程序和磁盘分区原本是不太相关的两个事情,但是MBR却用一种及其原始的方式把它们混合在了一起。此外,MBR程序本身也带来了不少麻烦。由于MBR运行在实模式,因此它的编写与引导过程的其它程序有诸多不同。而且由于MBR是直接写在引导扇区的,并不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因此对MBR进行管理也十分麻烦。缺少程序校验也使黑客可以通过更改MBR,让病毒在操作系统引导前就完成载入。总而言之,MBR的设计真的太过时了。
一、Linux内核概览 Linux是一个一体化内核(monolithic kernel)系统。 设备驱动程序可以完全访问硬件。 Linux内的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方便地以模块化(modularize)的形式设置,并在系统运行期间可直接装载或卸载。 1. linux内核 linux操作系统是一个用来和硬件打交道并为用户程序提供一个有限服务集的低级支撑软件。 一个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硬件和软件的共生体,它们互相依赖,不可分割。 计算机的硬件,含有外围设备、处理器、内存、硬盘和其他的电子设备组成计算机的发动机。 但是没有软件来操作和控制它,自身是不能工作的。 完成这个控制工作的软件就称为操作系统,在Linux的术语中被称为“内核”,也可以称为“核心”。 Linux内核的主要模块(或组件)分以下几个部分: . 进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 . 定时器(timer) . 中断管理(interrupt management) . 内存管理(memory management) . 模块管理(module management) . 虚拟文件系统接口(VFS layer) . 文件系统(file system) . 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 . 进程间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 网络管理(network management . 系统启动(system init)等操作系统功能的实现。 2. linux内核版本号 Linux内核使用三种不同的版本编号方式。 . 第一种方式用于1.0版本之前(包括1.0)。 第一个版本是0.01,紧接着是0.02、0.03、0.10、0.11、0.12、0.95、0.96、0.97、0.98、0.99和之后的1.0。 . 第二种方式用于1.0之后到2.6,数字由三部分“A.B.C”,A代表主版本号,B代表次主版本号,C代表较小的末版本号。 只有在内核发生很大变化时(历史上只发生过两次,1994年的1.0,1996年的2.0),A才变化。 可以通过数字B来判断Linux是否稳定,偶数的B代表稳定版,奇数的B代表开发版。C代表一些bug修复,安全更新,新特性和驱动的次数。 以版本2.4.0为例,2代表主版本号,4代表次版本号,0代表改动较小的末版本号。 在版本号中,序号的第二位为偶数的版本表明这是一个可以使用的稳定版本,如2.2.5; 而序号的第二位为奇数的版本一般有一些新的东西加入,是个不一定很稳定的测试版本,如2.3.1。 这样稳定版本来源于上一个测试版升级版本号,而一个稳定版本发展到完全成熟后就不再发展。 . 第三种方式从2004年2.6.0版本开始,使用一种“time-based”的方式。 3.0版本之前,是一种“A.B.C.D”的格式。 七年里,前两个数字A.B即“2.6”保持不变,C随着新版本的发布而增加,D代表一些bug修复,安全更新,添加新特性和驱动的次数。 3.0版本之后是“A.B.C”格式,B随着新版本的发布而增加,C代表一些bug修复,安全更新,新特性和驱动的次数。 第三种方式中不使用偶数代表稳定版,奇数代表开发版这样的命名方式。 举个例子:3.7.0代表的不是开发版,而是稳定版! linux内核升级时间图谱如下:
对Android最初的启动过程一直没有清晰的认识,看到一篇好文,转载一下: http://blog.jobbole.com/67931/ http://www.cnblogs.com/pengdonglin137/articles/5822828.html http://kpbird.blogspot.in/2012/11/in-depth-android-boot-sequence-process.html
工作模式 PXE client集成在网卡的启动芯片中 当计算机引导时,从网卡芯片中把PXE client调入内存执行,获取PXE server配置、显示菜单,根据用户选择将远程引导程序下载到本机运行 网络装机服务器 DHCP服务器,分配ip地址、定位引导程序 TFTP服务,提供引导程序下载 HTTP服务 (或FTP/NFS),提供yum安装源 图片1.png 步骤 一. 配置DHCP服务(定位) vim /etc/dhcp/dhcpd.conf [root@svr7 /]# vim /etc/dh
前言 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有时候我们会碰到为几十上百甚至上千台服务器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需求,如果我们还是常规的去使用移动介质逐台安装,显然是一件 低效又令人抓狂的事情,那要安装到何年何月啊?这对于我们追求高逼格形象的技术人员来讲当然是不可以接受的,为此,pxe模式批量部署系统应运而生。 原理 我 们知道,当我们使用其它引导介质(例如硬盘、软盘、U盘、CD或者DVD)安装操作系统时,是加载其首个扇区中MBR(主引导目录)中的引导程序并利用其 查找各自介质中的必需数据来完成的。而pxe则是通过自
本文将详细介绍Android系统的启动流程,并给出实际应用案例。理解Android启动流程对于开发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让我们开始吧!
更改或编辑内核启动参数非常重要,当您想要修复在引导过程中导致错误,测试新功能,激活其他驱动程序或禁用系统上的功能的问题。 这些参数作为文本存储在引导加载程序的配置文件中,内核在“init”过程中解析。 要确定系统上次启动时使用的参数,应在终端上输入以下内容:
Android系统启动与应用启动、四大组件、AMS等很多内容都有关联,因此,Android系统启动是首先需要了解的知识。
PXE(预启动执行环境,在操作系统之前运行)是由 Intel 公司开发的网络引导技术,工作在 Client/Server 模式,允许客户机通过网络从远程服务器下载引导镜像,并加载安装文件或者整个操作系统。
MBR(Master boot record)指主引导记录,主要用于硬盘分区。GRUB就是安装在MBR中,起引导系统作用。
严格来说,PXE 并不是一种安装方式,而是一种引导的方式。进行 PXE 安装的必要条件是要安装的计算机中包含一个 PXE 支持的网卡(NIC),即网卡中必须要有 PXE Client。
二、模拟破坏mbr引导扇区: [root@localhost ~]# dd if=/dev/zero of=/dev/sda bs=512 count=1 记录了1+0 的读入 记录了1+0 的写出 512字节(512 B)已复制,0.000106943 秒,4.8 MB/秒 三、重启后,加载系统镜像文件中的急救模式:
任何系统启动的第一步都是加电,也就是按下电源,然后计算机硬件会主动读取BIOS来加载硬件设备信息以及硬件设备的自我检测,之后系统会主动地读取第一个有引导程序的设备,该引导程序可以指定使用哪个内核来启动,并将其加载至内存当中运行,同时内核还要加载其他硬件设备以及对应的驱动程序,来使主机各个组件开始运行,等所有硬件设备加载完成之后,系统就真正启动来了,然后系统会操作一些外部程序开始准备软件的运行环境。之后加载一些系统运行所需要的软件程序。最后一步就是等待用户的登陆。
僵尸进程:在Linux中,父进程使用fork创建子进程,子进程终止后,但父进程不知道子进程终止,虽然子进程已经退出,但系统还未它保留一定的信息(比如进程号,退出状态,运行时间),这时候,子进程就被称为僵尸进程。系统资源有限,如果进程被僵尸进程耗尽,那么就无法创建出新的进程。 Android 提供一种属性服务相当于Windows下的注册表管理器记录用户及软件信息,即使系统或软件重启,根据之前的信息,进行一些初始化操作。 在Linux新内核中:epoll用来替换select,它是Linux为处理大量文件而做的改进的poll,是Linux多路复用I/O接口select/poll的增强版。它能够显著的提高程序在大量并发连接中只有少量活跃情况下的系统CPU利用率。epoll内部用于保存事件的数据类型是红黑树,查找速度快,只有O(logn),select采用数组保存信息查找速度慢只有O(n),只有当少量文件描述符值,epoll与select的效率才会差不多。
开机 -> 启动引导程序-> 引导程序找到活动分区-> 启动引导管理器-> 读取BCD-> 显示引导项-> 开机
发布使用Microsoft Edge WebView2的应用程序时,客户端计算机上需要安装WebView2运行时,可以安装自动更新的Evergreen运行时,也可以安装固定版本的。
和UNIX系统相同,Linux超级用户root拥有系统的最高权限。当由于用户的疏忽,遗忘了root 密码,或者系统受到黑客的入侵,无法用root 账号登录系统时,可以通过下列办法来恢复root 的密码。
很久以前喜欢捣鼓电脑啊外设什么的,却也没有搞出什么名堂。经常见到标题里的一些术语,却也只是一知半解。最近在复习操作系统,对以往的瞎捣鼓小有感触和总结。故写下此文。
系统引导环节是操作系统启动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之一。按照个人计算机的硬件标准,引导环节发生在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检测完毕之后。具体的引导工作,是由BIOS完成的。BIOS维持一个可用于引导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列表,比如本地硬盘、本地光驱、网络、USB接口设备等,然后做一个排序。BIOS会试图从整个序列的第一个设备开始,检查其状态和引导能力。比如针对光驱,则首先会判断光驱中是否存在光盘,如果不存在,则跳过光驱设备,进入下一个设备的检测过程。如果发现有光盘存在,则试图读取光盘的第一个扇区,并检查这是否是一个可引导扇区(比如通过检查扇区的最后两个字节是不是0x55AA)。如果发现不是一个可引导扇区,则也是跳过光盘,再检查引导序列中的下一个设备,直到发现一个可引导的扇区为止。如果遍历完整个引导设备列表,未找到任何可引导的扇区代码,则引导过程失败,BIOS会提示无法找到可启动设备。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找到一个可引导扇区,则BIOS会把该扇区的内容加载到内存,并跳转到该扇区,执行引导代码。这个跳转指令,就是BIOS程序在计算机启动过程中的最后一条指令,至此,BIOS的工作结束。后续工作,将由引导扇区代码完成。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