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协议仅定义框架,也就是发送端和接收端需要遵循的“规则”。TCP协议的实现经过多年的改进,有了多个不同的版本。比较重要的有Tahoe、Reno、NewReno、SACK、Vegas等,有些已经成为了影响广泛的RFC文档,有些则成为了Unix/Linux操作系统的标准选项。
而且,这个超时时间在不同的网络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办法设置一个死的值。只能动态地设置。 为了动态地设置,TCP引入了RTT——Round Trip Time,也就是一个数据包从发出去到回来的时间。这样发送端就大约知道需要多少的时间,从而可以方便地设置Timeout——RTO(Retransmission TimeOut),以让我们的重传机制更高效。 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好像就是在发送端发包时记下t0,然后接收端再把这个ack回来时再记一个t1,于是RTT = t1 – t0。没那么简单,这只是一个采样,不能代表普遍情况。
TCP是一个巨复杂的协议,因为他要解决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带出了很多子问题和阴暗面。所以学习TCP本身是个比较痛苦的过程,但对于学习的过程却能让人有很多收获。关于TCP这个协议的细节,我还是推荐你去看W.Richard Stevens的《TCP/IP 详解 卷1:协议》(当然,你也可以去读一下RFC793以及后面N多的RFC)。另外,本文我会使用英文术语,这样方便你通过这些英文关键词来查找相关的技术文档。 之所以想写这篇文章,目的有三个, 一个是想锻炼一下自己是否可以用简单的篇幅把这么复杂的TCP协议描清
最近花了些时间在学习TCP/IP协议上,首要原因是由于本人长期以来对TCP/IP的认识就只限于三次握手四次分手上,所以希望深入了解一下。再者,TCP/IP和Linux系统层级的很多设计都可以用于中间件系统架构上,比如说TCP 拥塞控制算法也可以用在以响应时间来限流的中间件上。更深一层,像TCP/IP协议这种基础知识和原理性的技术,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考验的,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可以给大家很多启示和帮助。
最近花了些时间在学习TCP/IP协议上,首要原因是由于本人长期以来对TCP/IP的认识就只限于三次握手四次分手上,所以希望深入了解一下。再者,TCP/IP和Linux系统层级的很多设计都可以用于中间件系统架构上,比如说TCP 拥塞控制算法也可以用于以响应时间来限流的中间件。更深一层,像TCP/IP协议这种基础知识和原理性的技术,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考验的,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可以给大家很多启示和帮助。
近期,谷歌宣布将向Linux贡献BBRv3 TCP拥塞控制算法,这一举动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TCP拥塞控制算法是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网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TCP/IP协议栈系列的第二篇文章,之前的一篇理解TCP/IP协议栈之HTTP2.0感兴趣可以看下,今天一起来学习下一个热点问题。
TCP/IP协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也一直是面试的高频题,当面试官问你,能说说TCP协议是怎么保证可靠传输的吗,你能回答上吗?
组织:中国互动出版网(http://www.china-pub.com/) RFC文档中文翻译计划(http://www.china-pub.com/compters/emook/aboutemook.htm) E-mail:ouyang@china-pub.com 译者:x1982212(x1982212 ) 译文发布时间:2001-10-11 版权:本中文翻译文档版权归中国互动出版网所有。可以用于非商业用途自由转载,但必须 保留本文档的翻译及版权信息。 Network Working Grou
作者:engleliu,腾讯 PCG 开发工程师 本文主要介绍 TCP 拥塞控制算法,内容多来自网上各个大佬的博客及《TCP/IP 详解》一书,在此基础上进行梳理总结,与大家分享。因水平有限,内容多有不足之处, 敬请谅解。 一、TCP 首部格式 在了解 TCP 的拥塞控制之前,先来看看 TCP 的首部格式和一些基本概念。 TCP 头部标准长度是 20 字节。包含源端口、目的端口、序列号、确认号、数据偏移、保留位、控制位、窗口大小、校验和、紧急指针、选项等。 TCP 首部格式 1.1 数据偏移(D
导语:TCP拥塞控制不仅仅是网络层的概念,可以将其归属于控制论的范畴。在TCP的演进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算法,以实现网络传输过程中,在公平竞争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利用带宽资源。本文介绍TCP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种拥塞控制算法,并着重介绍BBR的原理。
在上一则文章中,对 TCP 的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和四次挥手释放连接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本节教程针对于 TCP 的其他内容进行讲解,首先是同处于传输层协议的UDP协议,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Paxos这个算法要很好地表达写出来并不容易,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完成,于是就有了这篇组装的带有丝丝标题党感觉的干货文章,全小区最强TCP/IP总结...逃...
假设初始滑动窗口为400字节,TCP数据报文段最大接受100字节,B主机针对自己缓存中剩余空间的情况对主机A进行流量控制,具体如下:
当中以太网(Ethernet)的数据帧在链路层 IP包在网络层 TCP或UDP包在传输层 TCP或UDP中的数据(Data)在应用层 它们的关系是 数据帧{IP包{TCP或UDP包{Data}}} ——————————————————————————— 在应用程序中我们用到的Data的长度最大是多少,直接取决于底层的限制。 我们从下到上分析一下: 1.在链路层,由以太网的物理特性决定了数据帧的长度为(46+18)-(1500+18),当中的18是数据帧的头和尾,也就是说数据帧的内容最大为1500(不包含帧头和帧尾)。即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为1500; 2.在网络层。由于IP包的首部要占用20字节,所以这的MTU为1500-20=1480; 3.在传输层,对于UDP包的首部要占用8字节。所以这的MTU为1480-8=1472。 所以,在应用层,你的Data最大长度为1472。
自从 Linux 内核 4.9 开始已经封装了这个新的 TCP 控制算法 BBR。
本文通过两个图来梳理TCP-IP协议相关知识。TCP通信过程包括三个步骤:建立TCP连接通道,传输数据,断开TCP连接通道。如图1所示,给出了TCP通信过程的示意图。 图1主要包括三部分:建立连接、
TCP的拥塞控制主要原理依赖于一个拥塞窗口(cwnd)来控制,TCP还有一个对端通告的接收窗口(rwnd)用于流量控制. 由于需要考虑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两个方面的内容,因此TCP的真正的发送窗口=min(rwnd, cwnd)。但是rwnd是由对端确定的,网络环境对其没有影响,所以在考虑拥塞的时候我们一般不考虑rwnd的值,我们暂时只讨论如何确定cwnd值的大小.
UDP和TCP的比较: UDP TCP UDP是无连接的 UDP提供不可靠服务 UDP同时支持点到点和多点通信 UDP是面向报文的 UDP首部8个字节 TCP是面向连接的 TCP提供可靠服务 TCP只
目录: 1、由 HTTP 协议 联想到 对享元模式的思考 2、引入礼盒问题,作为享元模式的逆向思考 3、享元模式的实现 4、享元模式总结 5、感谢帮助勘误的简书作者们
上一篇文章我们说了阻塞控制的原理,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结合实际说一说TCP阻塞控制的原理.
根据创建者John Nagle命名。该算法用于对缓冲区内的一定数量的消息进行自动连接。该处理过程(称为Nagling),通过减少必须发送的封包的数量,提高了网络应用 程序系统的效率。Nagle算法,由Ford Aerospace And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Congestion Control in IP/TCP internetworks(IETF RFC 896)(1984)定义,最初是用于缓冲Ford的私有TCP/IP网络拥塞情况,不过被广泛传播开来。
2、TCP连接的建立与终止(主要讲解了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并讲述了TCP连接的状态变迁,面试常问)
MMS(Maximum Segment Size):TCP一次传输发送的最大数据段长度。
TCP/IP 协议簇建立了互联网中通信协议的概念模型,该协议簇中的两个主要协议就是 TCP 和 IP 协议。TCP/ IP 协议簇中的 TCP 协议能够保证数据段(Segment)的可靠性和顺序,有了可靠的传输层协议之后,应用层协议就可以直接使用 TCP 协议传输数据,不在需要关心数据段的丢失和重复问题。
大家好,我是网易云信音视频工程师肖磊,目前致力于实时音视频领域的QoS研究,通过优化拥塞控制算法,为用户提供高带宽利用率,低延时,抗抖动能力强的实时音视频服务。
TCP连接上的吞吐量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应用程序、TCP的发送和接收实现以及TCP对等体之间的传输路径来限制。在本文我将介绍TCP接收窗口及其对TCP吞吐量的影响、TCP窗口扩展的使用以及Windows Vista和Windows Server 2008中新的接收窗口自动调整功能,这些功能可优化接收数据的TCP吞吐量。
我们对TCP三次握手谙熟于心,但你确定服务器收到SYN包之后一定返回SYN/ACK吗?
我们都知道tcp的传输是可靠的,那么你知道tcp是如何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的吗?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tcp是如何实现数据可靠传输的。
Memcached一共用到了3种套接字(即: TCP, UDP和NUIX域套 接字)
说明:有同学私信问到,为什么TCP在高时延和丢包的网络中传输效率差? Google可以搜到很多的信息,这里转译了部分IBM Aspera fasp技术白皮书的第一章节内容,作为参考。 在这个数字世界中
参考 : 【计算机网络】传输层 : 传输层概述 ( 设备层级 | 传输层功能 | TCP 协议 | UDP 协议 | 复用与分用 | 端口号 | 套接字 )
TCP是一个复杂的协议,每个机制在带来优势的同时也会引入其他的问题。 Nagel算法和delay ack机制是减少发送端和接收端包量的两个机制, 可以有效减少网络包量,避免拥塞。但是,在特定场景下, Nagel算法要求网络中只有一个未确认的包, 而delay ack机制需要等待更多的数据包, 再发送ACK回包, 导致发送和接收端等待对方发送数据, 造成死锁, 只有当delay ack超时后才能解开死锁,进而导致应用侧对外的延时高。 其他文字已经介绍了相关的机制, 已经有一些文章介绍这种时延的场景。本文结合具体的tcpdump包,分析触发delay ack的场景,相关的内核参数, 以及规避的方案。
TCP协议作为基本的传输控制协议,提供了面向连接的、可靠的通信机制。由于其优越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中,成为了今天互联网的基石。其为了屏蔽网络底层种种复杂的因素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同时也导致了TCP内部各种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初接触它的人们很难理清头绪。本文就从TCP的传输窗口这个点切入,带领大家一睹TCP实现机制的风采。
这是TCP/IP协议栈系列的第三篇文章,之前的一篇面试热点|理解TCP/IP传输层拥塞控制算法讲述了传统的拥塞控制算法基本原理,今天一起来学习下最新Linux内核中增加的拥塞控制算法:TCP BBR算法。
俄乌战争已持续数周,继上一集的负载均衡话题,本集我们继续聊战争与技术的话题。今天我们聊的是导弹和Netty的关系。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目前__Internet__上最重要的一个通信协议之一,其作用是对数据的传输进行一定的控制;而拥塞控制算法又是TCP中最重要的一个算法之一,接下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基本概念,再来详细介绍3个协议中的拥塞控制算法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
传输层概述 作用:传输层为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 在OSI七层参考模型中,传输层是面向通信的最高层,也是用户功能的最底层。 传输层两大重要的功能:复用 和 分用。 复用:在发送端,多个应用进程公用一个传输层; 分用:在接收端,传输层会根据端口号将数据分派给不同的应用进程。 和网络层的区别: 网络层为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而传输层为不同主机的不同应用提供通信服务。 网络层只对报文头部进行差错检测,而传输层对整个报文进行差错检测。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详解 UDP的特点 UDP只在IP数
我的计算机网络专栏,是自己在计算机网络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笔记与心得,在参考相关教材,网络搜素的前提下,结合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笔记整理,而推出的该专栏,整体架构是根据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而整理的,包括各大高校教学都是以此顺序进行的。 面向群体:在学计网的在校大学生,工作后想要提升的各位伙伴,
Linux内核是高并发服务的关键组件之一。以下是一些可用于优化Linux内核的配置。
最近使用 NODE-RED 跟 TCP 打交道。NODE-RED 里内建了一个节点叫“tcp-out”,看文档呢使用这个节点可以很方便的把 payload 用 TCP 协议发送出去,但是事实上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其实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节点用法的时候我就觉得会有问题,果不其然。既然节点有问题,那么就干脆写代码吧,反正 NODE-RED 支持自定义 javascript function 。于是就花了点时间研究了下用 Nodejs 来发送 TCP 消息。
大家应该都知道,在Android端实现TCP长连接场景其实不多,我们最熟悉的不过推送和HTTP协议的实现(OkHttp),本文讨论的是在实现推送长连接的情况下怎么来做性能优化,下文只是我的一点拙见,有不妥之处还望指出,下面话不多说了,来一起看看详细的介绍吧。
组织:中国互动出版网(http://www.china-pub.com/) RFC文档中文翻译计划(http://www.china-pub.com/compters/emook/aboutemook.htm) E-mail:ouyang@china-pub.com 译者:廖正军(jerry.liao jerry.liao@163.net) 译文发布时间:2001-7-5 版权:本中文翻译文档版权归中国互动出版网所有。可以用于非商业用途自由转载,但必须 保留本文档的翻译及版权信息。 Network
其实不想用这个题目的,只因为TCP相关的东西比较吸引人的眼球,这篇文章的主题还是eBPF,而不是TCP。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中,如何通过配置TCP参数来优化网络性能。主要包括了TCP的四次挥手释放连接、TCP的慢启动和快速恢复、TCP的保活机制以及TCP的延迟应答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优化措施,可以大大提高Linux网络性能,减少网络拥堵和丢包现象,提高整体的网络吞吐量和连接的稳定性。
http://blog.csdn.net/russell_tao/article/details/9370109
TCP协议要点和难点全解 说明: 1).本文以TCP的发展历程解析容易引起混淆,误会的方方面面 2).本文不会贴大量的源码,大多数是以文字形式描述,我相信文字看起来是要比代码更轻松的 3).针对对象:对TCP已经有了全面了解的人。因为本文不会解析TCP头里面的每一个字段或者3次握手的细节,也不会解释慢启动和快速重传的定义 4).除了《TCP/IP详解》(卷一,卷二)以及《Unix网络编程》以及Linux源代码之外,学习网络更好的资源是RFC 5).本文给出一个提纲,如果想了解细节,请直接查阅RFC 6).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