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NU Compiler Collection,通常简称GCC,是一套由GNU开发的编译器集,为什么是编辑器集而不是编译器呢?那是因为它不仅支持C语言编译,还支持C++, Ada, Objective C等许多语言。另外GCC对硬件平台的支持,可以所无所不在,它不仅支持X86处理器架构, 还支持ARM, Motorola 68000, Motorola 8800, Atmel AVR, MIPS等处理器架构。
等待软件自动安装安装完成以后使用如下 VI 命令打开/etc/vsftpd.conf,命令如下:
文章更新: 20170606 初次成文 问题提出: 在之前的文章中: FolderSync:文件夹同步&备份利器 小苏介绍过使用FolderSync在设备间同步文件的方法,同样的,FolderSync也适用于树莓派,比如你可以采用FTP方式或者SFTP方式在树莓派和局域网设备之间同步文件。但这两种方式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速度慢"。在一般情况下,在局域网中使用FTP或者SFTP的传输方式只能达到3m/s左右的速度(树莓派的网口为100Mbps),因此FTP/SFTP方式显然不能满足我们对
Linux内核代码的调试非常麻烦,一般都是加printk, 或者用JTAG调试。这里的方法是用QEMU来调试Linux内核。因为QEMU自己实现了一个gdb server, 所以可以非常方便的使用gdb来调内核。
首先做一下binutils [root@T-bagwell binutils-2.21]# ./configure --build=i686-pc-linux-gnu --target=arm-linux --prefix=/usr/local/arm/gcc-4.6.0/ --disable-nls --enable-shared --disable-multilib [root@T-bagwell binutils-2.21]# make configure-host [root@T-
今天是大年初二,都去走亲戚了吧,享受一下这难得的能和亲友相聚的时光。而我就不一样了,今天一回到家就又开始瞎折腾了,哈哈哈。 问题背景 最近花了点时间用 ASP.NET Core 2 写了个个人博客,中间出了好多问题,过程弯弯曲曲的,但好歹最后还是完成部署在阿里云上了。这几天闲的没事看 .NET Core CLI,发现运行时标识符(Runtime IDentifier)居然有 win10-arm,这使我突然萌生了想把我的博客部署在 Raspberry Pi 上。(这就是纯属瞎折腾,部署在 Windows Io
大家周末好,本周给大家开始分享Linux内核系列的文章,Uboot的系列文章同时也更新。好了废话就不多说了,开始主题分享。
对于没有做过嵌入式编程的人, 可能不太理解交叉编译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交叉编译?它有什么作用?
作为一名 Java 后端开发,日常工作中免不了要和 Linux 服务器打交道,因为生产环境基本上都是部署在 Linux 环境下的。以前呢,Windows 环境下我会选择 Xshell 来作为终端进行远程操作。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修改配置文件、编译内核、创建内核工程、烧写内核到开发板、运行内核、分析内核日志、输出内核转储、调试内核、使用内核调试器等工具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内核问题。
开发板:jz2440 主机linux:ubuntu 9.10(资料光盘那个) 内核:linux2.6.22.6 交叉编译器:arm-linux-gcc 3.4.5(也可以用毕业班4.3.2那个编译器,不过我没找对lib,失败了,先不深究) busybox:busybox-1.21.0.tar.bz2 本来想用韦老师视频用的busybox-1.17.0,后来发现不支持ftp和tftp, 只好放弃了
官网:https://hfish.io/ Gitee项目地址:https://gitee.com/lauix/HFish/
作为一名 Java 后端开发,日常工作中免不了要和 Linux 服务器打交道,因为生产环境基本上都是部署在 Linux 环境下的。以前呢,我会选择 Xshell 来作为终端进行远程操作。
如何在 Raspberry Pi 的 Raspbian 上构建使用 GPIO 引脚的 IoT 程序?你可能会回答使用 C++ 或 Python 去访问 Raspberry Pi 的引脚。现在,C# 程序员可以使用 .NET Core 在 Raspbian(Linux) 上构建 IoT 应用程序。只需要引入 System.Device.GPIO NuGet 包即可。
它使用 xmake.lua 维护项目构建,相比 makefile/CMakeLists.txt,配置语法更加简洁直观,对新手非常友好,短时间内就能快速入门,能够让用户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上。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blogs.com/leisure_chn/p/10693247.html
既然Qt是跨平台的,那么能不能在嵌入式平台实现一下呢?最近刚好看到,ST官方在开展创客大赛活动,就买了米尔科技的YA157C开发板移植一下。
在嵌入式linux上,想最简单方便的使用网络资源,如ftp,http,和socket,用c实现容易吗?
由于目前市面上很多模拟器诸如夜神,网易MUMU,基本上使用的是x86的架构,虽然运行ARM程序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想使用gdb对ARM程序进行调试的话,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网上的方法,大多是copy的,要下载gcc源码包,然后编译。我想说,你就算用 8G 内存的电脑,解压、配置、编译,没几个小时搞不来。
本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beer/archive/2011/05/05/2037449.html
Glibc 包含了linux一些主要的C库,用于分配内存、搜索目录、打开关闭文件、读写文件、字串处理、模式匹配、数学计算等,在遇到glibc库版本低编译还报错的情况时,遵循以下步骤解决
本文整理自问答:https://bbs.aw-ol.com/topic/3615/
作为一款经典的国产芯,全志T507-H芯片被广泛应用于车载电子、电力、医疗、工业控制、物联网、智能终端等诸多领域当中,而在各种复杂的嵌入式Linux应用场景当中,“打通ARM板卡与Windows设备间的壁垒以实现跨平台的文件共享”是一项不能被忽视的重要功能,那么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第一部分 Linux下ARM汇编语法尽管在Linux下使用C或C++编写程序很方便,但汇编源程序用于系统最基本的初始化,如初始化堆栈指针、设置页表、操作 ARM的协处理器等。初始化完成后就可以跳转到C代码执行。需要注意的是,GNU的汇编器遵循AT&T的汇编语法,可以从GNU的站点(www.gnu.org)上下载有关规范。
嵌入式系统三大部分:bootloader(uboot)、Linux内核、根文件系统。
经过若干天的反复测试,搜索。终于成功利用 Qemu 在 u-boot 下引导 ARM Linux 4.7.3 内核。如下详细解释整个构建过程。
绝大多数服务器部署在专用机房或云上,管理员无法亲临服务器所在的物理现场对服务器进行管理与操作。这就需要服务器开启远程访问服务,允许管理员、用户从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地方访问服务器上的资源,例如文件、数据库和应用程序。这种远程访问可以通过不同的协议和工具来实现,以便进行配置、监控、维护和操作服务器。
如果您之前编译过EV200的SDK,那么您会发现,编译DV300的过程很类似,软件包直接拷贝,无需重新下载,通常在1-2个小时内能搞定SDK的编译。 DV300的入门会简洁介绍,如果遇到编译错误,请你阅读EV200的编译过程和相应目录下的readme查询解决方法。
rz/sz工具是通过Zmodem协议传输文件的命令,常用于Linux与windows之前的数据传输。
利用arm-none-linux-gnueabi-gcc交叉编译openssl,生成静态库文件libcrypto.a ,libssl.a
从官网下载openssl源码和 libcurl源码。OpenSSL顺利交叉编译通过。
glibc是GNU发布的libc库,即c运行库。glibc是linux系统中最底层的api,几乎其它任何运行库都会依赖于glibc。glibc除了封装linux操作系统所提供的系统服务外,它本身也提供了许多其它一些必要功能服务的实现。
本文也发布到了 https://www.cnblogs.com/hankfu/p/12719917.html 和 https://www.jianshu.com/p/c6adce550294。
Linux ubuntu 4.4.0-142-generic #168~14.04.1-Ubuntu SMP Sat Jan 19 11:26:28 UTC 2019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
从事嵌入式研发行业十年,认为学习就是要不断的吸纳知识,在研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进步。
笔者长期在ARM-LINUX嵌入式平台使用C语言开发。硬件IO操作只能用C确实没办法,但是应用程序用C简直就苦逼了,程序复杂一点,各种越界、指针错误、诡异死机、segment fault、内存泄漏、core dump、编译找不到头文件、依赖库,解析个字符费老劲,轮子太少纯靠白手起家。自从把Python移植到嵌入式平台,用C写完IO的Python扩展库然后用Python写应用程序完全就是摧枯拉朽般存在。
网上看了很多的嵌入式学习路线,有的比较片面,有的为了博人眼球东拼西凑,几乎把整个行业用得着用不着的技术都写上去了,没有侧重点,简直是劝退指南,还有的纯粹是打广告卖板子招生。
Qt 是一个跨平台的C++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框架。它提供给开发者建立图形用户界面所需的功能,广泛用于开发GUI程序,也可用于开发非GUI程序。Qt是完全面向对象的,很容易扩展,并且允许真正地组件编程。
Tabby 是一个高度可配置的终端模拟器、SSH 和串行客户端,适用于 Windows、macOS 和 Linux。
由于电子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人拥有树莓派,不管是作为电子极客,还是作为普通普通人,很多人都会玩一下树莓派,可以学习一些c语言,也可以学习嵌入式。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如何在树莓派上运行rt-thread rtos。
本机是安卓手机,安装的linux deploy,处理器arm aarch64,系统centos7.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gdb和gdbserver来调试ARM Linux程序,包括编译、运行、连接到GDB Server以及使用GDB进行调试的过程。同时,还介绍了如何通过gdb和coredump文件来调试程序,包括生成core文件、进入虚拟机以及使用GDB进行调试的过程。
我需要在Arm9的s3c2410 CPU上运行python,以下是我的编译过程。
本系列教程以「i.MX6ULL」处理器的ARM开发板为实验基础,学习记录嵌入式Linux开发的各种知识与经验,主要内容包括嵌入式Linux移植,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等。
摘要:本文是根据自己亲手编译源码过程所总结的一个开发笔记(包括编译流程,可能遇到的错误,以及错误解决的办法等),首先介绍了基于Ubuntu9.10的编译环境的建立,再次介绍了整个源码的获取方式,最后讲解了源码的编译过程(包括源码的打包处理,u-boot的编译,Linux的kernel的编译,android文件系统的编译)。本文各个操作的开发环境是基于VMware7.10虚拟机的Ubuntu9.10环境。当然不同的版本的Linux可能操作过程有点差异,所遇到的错误可能不同,但是各个操作思想是一致的。
该文章介绍了如何通过U-Boot在ARM平台上进行Linux内核的编译、烧写和启动。首先介绍了U-Boot的编译过程,然后说明了如何将编译好的U-Boot刷入NAND Flash并启动内核。文章还介绍了如何使用U-Boot的串口终端进行命令行交互,并总结了如何在U-Boot中编译Linux内核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前段时间我们在「巧用 Cowrie 部署 SSH 蜜罐,让黑客攻击无处遁形!」 一文中给大家介绍了一款好用开源的 SSH 蜜罐系统,但遗憾的是这个蜜罐系统只支持 SSH 这一种协议。
GCC4.9发布啦,本脚本在之前4.8的基础上做了稍许改进,更新 PS:4.9.0 开始支持C++1y特性 GCC 4.9 的大致变更如下,因为我只用C/C++所以更关注通用性高的C和C++的部分啦: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