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通过spring.resources.static-locations配置指定静态文件的位置。但是要特别注意,一旦自己指定了静态资源目录,系统默认的静态资源目录就会失效。所以系统默认的就已经足够使用了,尽量不要自定义。
前言 随着公有云产品的快速发展,产品线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丰富。但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原有的前后端一体的开发模式与架构已经呈现出捉襟见肘的状况。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客户,提高产品交付效率,公有云产品组进行了前后端分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在过去的几个月,已经成功实现多个产品的前后端分离交付,一方面提高了产品开发效率,另一方面,也更加明确了前后端开发工程师的职责,使得前后端开发工程师能够更专注于自身领域的技能提升。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介绍为什么要做前后端分离以及如何做前后端分离,具体的技术实践我们将在下一篇中介绍。
现在很多开发,都采用了前后端完全分离的模式,随着近几年前端工程化工具和MVC框架的完善,使得这种模式的维护成本逐渐降低。但是这种模式目前并不利于SEO(前后端分离的SEO问题会慢慢改善),而且某些场景使用模板引擎会更方便,比如说邮件模板以及数据变化不频繁的后台系统。 Spring,确切来说是Spring MVC除了可以实现RESTful web服务之外,还可以使用它提供动态HTML内容。Spring MVC支持多种模板技术,包括Thymeleaf、FreeMarker和JSP等。
前后端分离已成为互联网项目开发的业界标准使用方式,通过 nginx + tomcat 的方式(也可以中间加一个 nodejs)有效的进行解耦,并且前后端分离会为以后的大型分布式架构、弹性计算架构、微服务架构、多端化服务(多种客户端,例如:浏览器,车载终端,安卓,IOS 等等)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步骤是系统架构从猿进化成人的必经之路。
前后端分离已成为互联网项目开发的业界标准使用方式,通过nginx+tomcat的方式(也可以中间加一个nodejs)有效的进行解耦,并且前后端分离会为以后的大型分布式架构、弹性计算架构、微服务架构、多端化服务(多种客户端,例如:浏览器,车载终端,安卓,IOS等等)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步骤是系统架构从猿进化成人的必经之路。
可称之为 Web 1.0 时代,非常适合创业型小项目,不分前后端,经常 3-5 人搞定所有开发。页面由 JSP、PHP 等工程师在服务端生成,浏览器负责展现。基本上是服务端给什么浏览器就展现什么,展现的控制在 Web Server 层。
业界对于可扩展系统架构设计有一个朴素的理念:通过加机器就可以解决容量和可用性问题。
Spring Boot是由Pivotal团队提供的全新框架,其设计目的是用来简化新Spring应用的初始搭建以及开发过程。 该框架使用了特定的方式来进行配置,从而使开发人员不再需要定义样板化的配置。通过这种方式, Spring Boot致力于在蓬勃发展的快速应用开发领域(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成为领导者。
孤独烟,中国平安研发工程师,目前负责云平台架构设计以及需求研发工作。毕业后一直从事Java开发工作,在Web开发、架构设计上有多年的实战经验。在MySQL性能优化、JVM调优、分布式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引言 由于近期前端抽不出资源,博主最近接手一个前端项目的代码维护工作。拿到手一看,一脸懵逼,和博主当年所学的jsp开发方式、利用ajax来请求数据的单页面开发方式完全不同。然而火坑已经跳下,只能硬着头皮啃,博主只能默默告诉自己:"冲冲冲,四驱战士在行动!" 博主勉强算是经历了前端开发的几个时期吧。本文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讲前后端分离架构的必要性。不过不得不说一点,目前前后端分离架构的文章一搜一大把,博主毕竟不是专业搞前端的,如果文章有什么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请及时指出,不胜感激。 正文 以博主的资历,没有经
由于近期前端抽不出资源,博主最近接手一个前端项目的代码维护工作。拿到手一看,一脸懵逼,和博主当年所学的jsp开发方式、利用ajax来请求数据的单页面开发方式完全不同。然而火坑已经跳下,只能硬着头皮啃,博主只能默默告诉自己:"冲冲冲,四驱战士在行动!"
核心思想是前端html页面通过ajax调用后端的restuful api接口并使用json数据进行交互。
作者:孤独烟,中国平安研发工程师,目前负责云平台架构设计以及需求研发工作。毕业后一直从事Java开发工作,在Web开发、架构设计上有多年的实战经验。在MySQL性能优化、JVM调优、分布式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SwQMIJ6Amv4m_8cIOaw3Q
业界对于可扩展的系统架构设计有一个朴素的理念,就是:通过加机器就可以解决容量和可用性问题。(如果一台不行那就两台)。(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这一理念在“云计算”概念疯狂流行的今天,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于一个规模迅速增长的系统而言,容量和性能问题当然是首当其冲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向前,系统规模的增长,除了面对性能与容量的问题外,还需要面对功能与模块数量上的增长带来的系统复杂性问题以及业务的变化带来的提供差异化服务问题。而许多系统,在架构设计时并未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导致系统的重构成为常态,从而影响业务交付能力,还浪费人力财力!对此,《可扩展的艺术》一书提出了一个更加系统的可扩展模型—— AKF 可扩展立方 (Scalability Cube)。这个立方体中沿着三个坐标轴设置分别为:X、Y、Z。
原文: http://www.cnblogs.com/rjzheng/p/9185502.html
从上个星期一开始写,写了五天,调试了2天,最终完成,不得不说springmvc真的是一堆坑,原本是一个简单的小项目,想接下来练练手,却万万没想到花了如此多的时间,好在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至少学会了如何整合ssm,以及真正使用了mybatis,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这里做一个总结!
前后端不分,Jsp 是一个非常典型写法,Jsp 将 HTML 和 Java 代码结合在一起,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提高了生产力,但是时间久了,大伙就发现 Jsp 存在的问题了,对于后端工程师来说,可能不太精通 css ,所以流程一般是这样前端设计页面-->后端把页面改造成 Jsp --> 后端发现问题 --> 页面给前端 --> 前端不会Jsp。这种方式效率低下。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兴起后,公司的业务,一般除了 PC 端,还有手机端、小程序等,通常,一套后台系统需要对应多个前端,此时就不可以继续使用前后端不分的开发方式了。
松哥的书里边,其实有涉及到 Vue,但是并没有详细说过,原因很简单,Vue 的资料都是中文的,把 Vue.js 官网的资料从头到尾浏览一遍该懂的基本就懂了,个人感觉这个是最好的 Vue.js 学习资料 ,因此在我的书里边就没有多说。但是最近总结小伙伴遇到的问题,感觉很多人对前后端分离开发还是两眼一抹黑,所以今天松哥想和大家聊一下前后端分离以及 Vue.js 的一点事,算是一个简单的入门科普吧。
前后端分离这个词相信大家都听过,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呢。前阵子看项目的时候,有一段实现硬是没看懂,下面来给大家说一下一段愚蠢的经历哈。
虽然现在很多开发,都采用了前后端完全分离的模式,即后端只提供数据接口,前端通过AJAX请求获取数据,完全不需要用的模板引擎。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前后端完全分离,并且随着近几年前端工程化工具和MVC框架的完善,使得这种模式的维护成本相对来说也更加低一点。但是这种模式不利于SEO,并且在性能上也会稍微差一点,还有一些场景,使用模板引擎会更方便,比如说邮件模板。这篇文章主要讨论Spring boot与模板引擎Thymeleaf、Freemaker以及JSP的集成。 一、集成Thymeleaf 第一步:引入j
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的许多大中小公司开始把前后端的界限分的越来越明确,前端工程师只负责前端的事情,后端工程师只管后端的事情。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会,那么每一样都很难达到精通。
一直想找个机会写一写,但是奈何感觉自己资历尚浅,而且里面列举的知识点,并不是自己深刻掌握透彻了的,不好找下笔的角度。
自从在知乎回答问题以来,以及根据最近几年给企业做技术咨询的情况,发现JSP还是一个经常被提到的问题。希望能在这篇文章里把关于JSP的问题集中说明一下。我的观点很明确,已经写在文章标题里了。
以前的项目大多数都是java程序猿又当爹又当妈,又搞前端(ajax/jquery/js/html/css等等),又搞后端(java/mysql/Oracle等等)。
前段时间我针对手头上的项目前端配置进行了反思以及总结并且写了两篇文章:webpack传统后端渲染的项目前端配置,webpack配置之前后端不分离, 很显然这些配置能满足一时的需求, 但是也有不足. 今天继续总结, 这里应该不涉及到具体后端语言, 只对前端配置进行描述. 毕竟配置工程师(逃 静态资源管理 传统后端主导的项目中对静态资源很少处理, 毕竟后端主要还是处理业务逻辑, 但是这样一来前端的命门就被后端抓在手里而且还不受重视, 这就导致这么一个情况: 前端写好静态页面和css js扔给后端转换为jsp之类
自从在知乎回答问题以来,以及根据最近几年给企业做技术咨询的情况,发现 JSP 还是一个经常被提到的问题。希望能在这篇文章里把关于 JSP 的问题集中说明一下。我的观点很明确,已经写在文章标题里了。
以前的项目大多数都是java程序猿又当爹又当妈,又搞前端(ajax/jquery/js/html/css等等),又搞后端(java/mysql/oracle等等)。
在现行的软件架构中,前端和后端是分离的,即前端只专注于页面渲染,而后台专注于业务逻辑,前端和后端是两个不同的工种,而前后端交互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接口。
基于SSM框架的权限管理系统,支持操作权限,后端采用Spring、SpringMVC、Mybatis、Shiro,前端采用adminLTE、vue.js、bootstrap-table、tree-grid、layer,对前后端进行封装,可快速完成CRUD的开发,另外基于项目结构通过代码生成器可生成前端后台部分代码,更加方便地进行二次开发。项目采用Maven分模块构建,方便扩展自定义模块。
定义:主要用于单页面应用,大部分页面结构不变,只通过JS改变部分内容的使用(例如:react-router,vue-router)
点击上方“芋道源码”,选择“设为星标” 管她前浪,还是后浪? 能浪的浪,才是好浪! 每天 10:33 更新文章,每天掉亿点点头发... 源码精品专栏 原创 | Java 2021 超神之路,很肝~ 中文详细注释的开源项目 RPC 框架 Dubbo 源码解析 网络应用框架 Netty 源码解析 消息中间件 RocketMQ 源码解析 数据库中间件 Sharding-JDBC 和 MyCAT 源码解析 作业调度中间件 Elastic-Job 源码解析 分布式事务中间件 TCC-Transaction
提前预警:本文适合Java新手阅读(老手可在评论区给下建议),希望大家看完能有所收获。
Thymeleaf 的出现是为了取代 JSP,虽然 JSP 存在了很长时间,并在 Java Web 开发中无处不在,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陷: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前端页面的展示、交互体验越来越灵活、炫丽,响应体验也要求越来越高,后端服务的高并发、高可用、高性能、高扩展等特性的要求也愈加苛刻,从而导致前后端研发各自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
我有一个习惯,接触到新概念、新技术出现后,就会探究他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正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喜欢从对比中找到价值点,不如此就觉得理解不透彻,就觉得少了点什么。微服务的概念出现后,由于又有了服务这个词,大家往往和面向服务架构做对比,类似文章即便不是汗牛充栋,也可算作车载斗量。但由于SOA 架构是企业架构层面的一种方法,视角比较宏观(例如建设银行新一代系统就是采用SOA架构),再者SOA涉及的标准规范例如XML、SOAP、WSDL、UDDI、SCA/SDO等又偏重在互联互通的协议上,这种对比总觉得不
因为Spring Boot其实是对Spring生态的封装整合打包,以简化开发中使用Spring框架。所以 Spring Boot在集成模板引擎过程中,其实就是对传统SpringMVC集成对应模板引擎的打包自动化配置。
Thymeleaf 是 Java 模板引擎,Spring 官方推荐使用,也是 Spring Boot 默认的模板引擎;前后端分离之前就是thymeleaf这类引擎模板的地盘;其支持HTML5的视图模板,能够无缝衔接springboot;主要用途能进行web开发和非web开发,比如页面渲染,代码生成,文档生成等等,做些日常的小工具是个很好的选择;
前端使用 Boostrap 4 开发 ,符合最新HTML5开发规范,使用开源的后台管理模板 SB Admin 2
Swing 算是 Java 早期代替 AWT 的桌面应用 GUI 开发工具包,一个听到就已经淘汰的技术,给我的感觉就是丑丑丑!现在与 AWT 一起在时间这个长河里长眠。
spring boot web开发非常的简单,其中包括常用的json输出、filters、property、log等。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