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Linux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也是整个Linux功能体现的核心,就如同发动机 在汽车中的重要性。内核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等。Linux内核是单内核设计,但却采用了微内核的模块化设计, 支持内核线程以及动态装载内核模块的能力。 Linux作为一个自由软件,在广大爱好者的支持下,内核版本不断更新。新的内核修订了旧内核 的bug,并增加了许多新的特性。如果用户想要使用这些新特性,或想根据自己的系统定制一个更高效,更稳定的内核,就需要手动编译Linux内
Linux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也是整个Linux功能体现的核心,就如同发动机在汽车中的重要性。内核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等。Linux内核是单内核设计,但却采用了微内核的模块化设计,支持内核线程以及动态装载内核模块的能力。
在菜单配置中 , 可以选择裁剪一些内核模块 , 内核越小 , 运行速度越快 ; 上面的内核编译选项 , 如果不清楚细节 , 暂时按照默认配置编译即可 ;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对于内核中的流程进行分析,虽然通过 BPF 的技术可以对于函数传入的参数和返回结果进行展示,但是在流程的调试上还是不如直接 GDB 单步调试来的直接。本文采用的编译方式如下,在一台 16 核 CentOS 7.7 的机器上进行内核源码相关的编译(主要是考虑编译效率),调试则是基于 VirtualBox 的 Ubuntu 20.04 系统中,采用 Qemu + GDB 进行单步调试,网上查看了很多文章,在最终进行单步跟踪的时候,始终不能够在断点处停止,进行过多次尝试和查询文档,最终发现需要在内核启动参数上添加 nokaslr ,本文是对整个搭建过程的总结。
最近需要开发一些内核模块,进行探究linux内核的一些特征,现在把一些遇到的比较好的文章和知识点,进行简要记录和备忘;
OpenHarmony OS 2.0 发布时,标准系统只支持 Hi3516DV300 一种硬件平台,而 Android、IOS 均提供了模拟器供开发人员使用。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华为长期以来都是设备供应商,专长是硬件,在软件开发方面缺少底蕴。鸿蒙应用开发提供了模拟器,但那是真机模拟器,需要接入到华为的开发平台才能使用。
本篇文章主要讲解嵌入式板卡中Linux系统是如何正确测试、使用的,其中内容包含有U-Boot编译、U-Boot命令和环境变量说明、Linux内核编译、xtra驱动编译、系统信息查询、程序开机自启动说明、NFS使用说明、TFTP使用说明、TFTP + NFS的系统启动测试说明、inux设备驱动说明等,其中案例源码部分公开。
要在Cubieboard2上开发四轴飞行器的控制模块,需要编写远程控制的接收端和底层控制模块。换言之需要编写用户层client软件和driver,本人负责单片机模块,此文是跟踪笔记,权当参考和提醒。值得声明的是,由于嵌入式平台的平台相关性很大,相关操作不一定可以完全再现。
本文介绍了在Linux内核中配置网络设备驱动程序的方法,包括通过make menuconfig直接配置、通过make s3c2410_deconfig自动配置和通过厂家提供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总结内容应简洁明了,具有概括性。
Linux内核源码文件繁多,搞不清Makefile、Kconfig、.config间的关系,不了解内核编译体系,编译修改内核有问题无从下手,自己写的驱动不知道怎么编进内核,不知道怎么配置内核,这些问题都和Makefile、Kconfig、.config有关,下面简单谈谈Makefile、Kconfig和.config。希望对你有启发。
RV1106 SDK在使用build.sh kernel编译kernel内核的时候,会显示内核编译配置文件,以荣品的rv1106开发板为例:
首先我们都知道,Linux内核如果用O0编译,是无法编译过的,Linux的内核编译,要么是O2,要么是Os,这点从Linux的Makefile里面可以看出:
本文介绍了Linux内核编译原理和过程,包括如何通过make menuconfig配置内核选项,以及通过make s3c2410_deconfig自动配置内核选项。此外,还介绍了如何通过查看.config文件来了解内核配置选项。最后,还探讨了如何通过修改.config文件来定制内核编译过程,并使用make uImage编译内核。
Linux内核是一种开源操作系统内核,它是基于Unix系列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原则。与其他操作系统内核相比,Linux内核具有很多特点,例如高度可定制、模块化设计、强大的网络支持、多处理器支持、安全性、稳定性等。
参考 【错误记录】编译 Linux 内核报错 ( fatal error: openssl/opensslv.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博客 , 编译内核时 , 由于没有安装 OpenSSL 报错 ;
首先了解ARMer9开发系统硬件设计上和三星原装SMDK2410之间的区别。让uboot在ARMer9开发系统上跑起来,目前只需要关注如下的硬件区别,解决了下面这个问题,uboot就可以在ARMer9开发系统上正常地从串口输出,进入提示符。很多命令都可以使用,当然有些命令需要做修改。
命令 , 打开 Linux 内核编译配置菜单 , 进行 编译配置 ; 执行上述命令后 各种报错 , 最终排查完毕后 , 需要安装 ncurses , flex , bison 这
这种方式调试内核需要两台机器,一台用来运行Linux内核,另一台对内核进行调试。一般有以下三种常用的方案,可以根据电脑的性能或资金状况来选择。可以开两个Linux系统的虚拟机;也可以在物理机系统是linux上面装虚拟机,然后虚拟机运行一个linux;再就是买开发板来调试内核。以下是在windows上开两个虚拟机的流程描述。
3.输入fdisk -l查看u盘信息显示信息U盘名字:/dev/sdb1,文件格式: HPFS/NTFS如图3-4.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ithub.com/mengning/linuxkernel/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内核折磨,今天终于可以写下自己移植内核的一些心得,网上有很多博客论坛都有谈到,但是这些又说的方式有些模糊,这里我综合的几个博客在重新说下内核替换编译的步骤、以及如何更新启动项grub。替换linux的内核一共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下载官方kernel提供的源码包,进行编译替换;第二种直接下载内核安装包deb,进行升级替换。
libpcap为了提高效率,调用setsockopt(handle->fd, SOL_PACKET, PACKET_RX_RING,(void *) &req, sizeof(req))时采用kmalloc分配内存。 可以参考: https://www.kernel.org/doc/Documentation/networking/packet_mmap.txt kmalloc底层依赖linux的slab内存分配机制,在2.6.22内核之后,slub取代slab成为默认的内存分配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所提升。
Ubuntu20.04linux内核(5.4.0版本)编译准备与实现过程-编译前准备(1)
这两天在友善的tiny210的实验板上移植了linux内核,正好和大家分享,同时也算是做个记录吧!首先介绍一下开发环境吧,这个在做移植的时候还是挺重要的。
mac80211内核模块实现了对802.11协议的处理过程。其中mlme.c文件中的内容实现了对Deauth管理帧的处理。考虑到Deauth攻击至今仍没有好的防御方法(据说有802.11w,可是我一直没见到应用他的设备,为什么?求解),aireplay-ng工具仍然可以很轻松的Deauth客户下线,所以想修改客户端的内核源码来防止对客户端的Deauth。(针对AP则需要对AP进行修改) 方法简记如下: 1. 要编译内核模块,需要下载操作系统源码并编译make; 2. 找到/net/mac80211/mlme
NXP 会从linux内核官网下载某个版本,然后将其移植到自己的 CPU上,测试成功后就会将其开放给NXP的CPU开发者。开发者下载 NXP 提供的 Linux 内核,然后将其移植到自己的产品上。
本文适用于CentOS 6.4, CentOS 6.5,估计也适用于其他Linux发行版。
Arch Linux 2020年12月更新Kernel到5.10版本以后,我的AR5B22网卡的蓝牙无法正常工作,于是我尝试降级内核到5.9以后蓝牙又可以正常工作了,于是可以判定问题是存在于内核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重新编译了内核。这篇文章将记录如何使用ABS(Arch Build System)编译ArchLinux的内核(Kernel)。蓝牙问题将在记录在下一篇文章。Arch的wiki已经非常完善了,大多数问题都可以在archwiki中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案,遇到问题建议多查wiki。
在上一篇文章《系统调用分析(2)》中介绍和分析了32位和64位的快速系统调用指令——sysenter/sysexit和syscall/sysret,以及内核对快速系统调用部分的相关代码,并追踪了一个用户态下的系统调用程序运行过程。
跟我一起来到故事开始的地方,深入 Linux 系统的启动流程,自己编译内核并制作根文件系统,并使用 QEMU 模拟启动。
一、initramfs是什么 在2.6版本的linux内核中,都包含一个压缩过的cpio格式的打包文件。当内核启动时,会从这个打包文件中导出文件到内核的rootfs文件系统,然后内核检查rootfs中是否包含有init文件,如果有则执行它,作为PID为1的第一个进程。这个init进程负责启动系统后续的工作,包括定位、挂载“真正的”根文件系统设备(如果有的话)。如果内核没有在rootfs中找到init文件,则内核会按以前版本的方式定位、挂载根分区,然后执行 /sbin/init程序完成系统的后续初始化工作。 这个压缩过的cpio格式的打包文件就是initramfs。编译2.6版本的linux内核时,编译系统总会创建initramfs,然后把它与编译好的内核连接在一起。内核源代码树中的usr目录就是专门用于构建内核中的initramfs的,其中的initramfs_data.cpio.gz文件就是initramfs。缺省情况下,initramfs是空的,X86架构下的文件大小是134个字节。
本文主要讲述,如何编译一个linux内核,使其默认执行我们提供的一个hello world程序。
截至目前(2023-04),Android 还未对 eBPF 程序的动态加载做出较好的支持,无论是以 bcc 为代表的带编译器分发方案,还是基于 btf 和 libbpf 的 CO-RE 方案,都在较大程度上离不开 Linux 环境的支持,无法在 Android 系统上很好地运行^WeiShu。
我们交叉编译Linux的时候可能需要添加新的头文件,这个头文件放在哪里。编译应用程序和内核程序不太一样,分别说。
截至目前(2023-04),Android 还未对 eBPF 程序的动态加载做出较好的支持,无论是以 bcc 为代表的带编译器分发方案,还是基于 btf 和 libbpf 的 CO-RE 方案,都在较大程度上离不开 Linux 环境的支持,无法在 Android 系统上很好地运行1。
在 {USB_DEVICE(0x148f,0x7601)}, /* MT 6370 */ 下面加入以下内容
整个嵌入式系统的加载启动任务完全交给Bootloader完成,它的主要任务是将内核映象从硬盘读到RAM中,然后跳转到内核入口启动内核(操作系统)!通俗来讲,Bootloader的作用就是初始化硬件,启动操作系统。
分别是: 1、Makefile:分布在 Linux 内核源代码根目录及各层目录中,定义 Linux 内核的编译规则; 2、配置文件(config.in):给用户提供配置选择的功能; 3、配置工具:包括配置命令解释器(对配置脚本中使用的配置命令进行解释)和配置用户界面(提供基于字符界面、基于 Ncurses 图形界面以及基于 Xwindows 图形界面的用户配置界面,各自对应于 Make config、Make menuconfig 和 make xconfig)。
一个操作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无疑是内核。鸿蒙系统声称自研了内核,从之前开源的 OpenHarmony OS 代码中可以看到,是一款名为 LiteOS 的面向 IoT 领域构建的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LiteOS 又有两个版本:LiteOS-A 和 LiteOS-M。而 OpenHarmony OS 2.0 针对手机、平板等富资源设备,则使用的是 Linux 操作系统。
rpm 包格式: 软件名称-软件版本.系统版本.平台.rpm 如: vim-common-7.4.10-5.el7.x86-64.rpm
这将保证内核树的绝对干净。内核小组建议在每次编译之前都执行此命令,无用的代码将会在解压后删除。
恩,可能是我比较愚钝,一个内核编译搞了一天,各种问题,各种bug,几度无奈,也是因为我突发奇想,并没有按照原来的那种操作,我直接把helloworld程序放到内核模块中编译成了一个驱动程序,虽然其中遇到了不知道多少的问题,不过最终是个完美的结局,给自己点个赞! 好了,废话不多说,直接开始还原我的helloworld驱动内核程序编译流程。
一、Linux内核概览 Linux是一个一体化内核(monolithic kernel)系统。 设备驱动程序可以完全访问硬件。 Linux内的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方便地以模块化(modularize)的形式设置,并在系统运行期间可直接装载或卸载。 1. linux内核 linux操作系统是一个用来和硬件打交道并为用户程序提供一个有限服务集的低级支撑软件。 一个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硬件和软件的共生体,它们互相依赖,不可分割。 计算机的硬件,含有外围设备、处理器、内存、硬盘和其他的电子设备组成计算机的发动机。 但是没有软件来操作和控制它,自身是不能工作的。 完成这个控制工作的软件就称为操作系统,在Linux的术语中被称为“内核”,也可以称为“核心”。 Linux内核的主要模块(或组件)分以下几个部分: . 进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 . 定时器(timer) . 中断管理(interrupt management) . 内存管理(memory management) . 模块管理(module management) . 虚拟文件系统接口(VFS layer) . 文件系统(file system) . 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 . 进程间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 网络管理(network management . 系统启动(system init)等操作系统功能的实现。 2. linux内核版本号 Linux内核使用三种不同的版本编号方式。 . 第一种方式用于1.0版本之前(包括1.0)。 第一个版本是0.01,紧接着是0.02、0.03、0.10、0.11、0.12、0.95、0.96、0.97、0.98、0.99和之后的1.0。 . 第二种方式用于1.0之后到2.6,数字由三部分“A.B.C”,A代表主版本号,B代表次主版本号,C代表较小的末版本号。 只有在内核发生很大变化时(历史上只发生过两次,1994年的1.0,1996年的2.0),A才变化。 可以通过数字B来判断Linux是否稳定,偶数的B代表稳定版,奇数的B代表开发版。C代表一些bug修复,安全更新,新特性和驱动的次数。 以版本2.4.0为例,2代表主版本号,4代表次版本号,0代表改动较小的末版本号。 在版本号中,序号的第二位为偶数的版本表明这是一个可以使用的稳定版本,如2.2.5; 而序号的第二位为奇数的版本一般有一些新的东西加入,是个不一定很稳定的测试版本,如2.3.1。 这样稳定版本来源于上一个测试版升级版本号,而一个稳定版本发展到完全成熟后就不再发展。 . 第三种方式从2004年2.6.0版本开始,使用一种“time-based”的方式。 3.0版本之前,是一种“A.B.C.D”的格式。 七年里,前两个数字A.B即“2.6”保持不变,C随着新版本的发布而增加,D代表一些bug修复,安全更新,添加新特性和驱动的次数。 3.0版本之后是“A.B.C”格式,B随着新版本的发布而增加,C代表一些bug修复,安全更新,新特性和驱动的次数。 第三种方式中不使用偶数代表稳定版,奇数代表开发版这样的命名方式。 举个例子:3.7.0代表的不是开发版,而是稳定版! linux内核升级时间图谱如下: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u014688145/article/details/50575588
在上一篇博客 【Linux 内核】编译 Linux 内核 ④ ( 打开 Linux 内核编译 菜单配置 |菜单配置中的光标移动与选中状态 | 保存配置 | 配置项帮助文档 ) 中 , 已经将编译配置保存到了 .config 文件中 ;
汇编的语法风格分为两种,一种是intel风格,一种是at&t风格,intel风格主要用于windows平台,at&t风格主要用于unix平台。
简单来说就是去饭店点菜:Kconfig是菜单,Makefile是做法,.config就是你点的菜
大家周末好,本周给大家开始分享Linux内核系列的文章,Uboot的系列文章同时也更新。好了废话就不多说了,开始主题分享。
上篇文章 编译一个默认输出hello world的linux内核 中,我们已经知道如何编译一个可以自运行的linux内核,这篇文章我们来看下如何对内核进行断点调试。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