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库是一个包含预编译代码的文件,可以与可执行程序链接以创建单个自包含的可执行文件。静态库中的代码直接链接到可执行文件中,这使得它比动态库更快、更高效。
本次测评板卡是创龙科技旗下的TL570x-EVM,它是一款基于TI Sitara系列AM5708ARM Cortex-A15+浮点DSPC66x处理器设计的异构多核SOC评估板,由核心板和评估底板组成。核心板经过专业的PCB Layout和高低温测试验证,稳定可靠,可满足各种工业应用环境。
交叉编译器是在PC上运行的编译器,但是编译后得到的二进制程序却不能在PC 上运行,而只能在开发板上运行。交叉编译器命名方式一般遵循“处理器-系统-gcc”这样的 规则,一般通过名称便可以知道交叉编译器的功能。
该文介绍了交叉编译工具链的使用,包括arm-linux-gnueabi-gcc、arm-linux-gnueabihf-gcc、arm-none-eabi-gcc、arm-none-linux-gnueabi-gcc、arm-none-linux-gnueabihf-gcc、qoriq-elf-gcc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交叉编译器: http://ftp.loongnix.org/loongsonpi/pi_2/toolchain/
前言:此篇搭建环境的 Linux 平台为 ubuntu16.0.4 64 位系统,sdk 的目标平台为Hi3519DV300\CV500 系列。
很多想学嵌入式linux 的同学经常问我,我不会linux系统,怎么学习嵌入式linux开发,于是他们就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学习桌面版本linux系统的使用,什么redhat 、federo,、ubuntu等等都用过,如何配置linux,linux的各种使用命令都背的滚瓜烂熟,linux各种服务器的配置,还原备份各种操作非常熟悉,以为这样就学会了嵌入式linux开发。其实这是一个学习嵌入式Linux开发的误区。
http://blog.csdn.net/lu_embedded/article/details/56102831
Qt 是一个跨平台的应用程序开发框架。使用Qt开发的应用程序,只需要编写一套代码,然后把这套代码放在不同平台的Qt环境去编译,就会生成可以运行在对应平台的应用程序。例如,我在Windows写了一个串口助手,这套代码不用修改,放在Linux环境下的Qt开发环境,重新编译,就可以生成可以在Linux环境下运行的串口助手,当然,Qt支持的环境有很多。不同平台下的移植,只需要修改很小一部分或者不用修改就可以直接运行。
本文介绍了交叉编译和交叉工具链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嵌入式开发中的应用。同时,还详细描述了交叉工具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如何使用它们进行交叉编译。
等待软件自动安装安装完成以后使用如下 VI 命令打开/etc/vsftpd.conf,命令如下:
宿主机运行的是标准Linux操作系统,编译出的程序却需要在目标处理器(S3C2440@ARM920T)上跑,这就叫交叉编译,编译器叫做交叉编译器。
首先我并不是搞什么嵌入式开发的,之所以会涉及到“交叉编译(ross-compilation)”是因为,最近在搞 OPenVINO 的 ARM 插件,试了很多次总是编译报错,于是采用了交叉编译的方式进行。如果你和我一样刚开始接触这个概念,那我就简单的把我所理解的交叉编译和大家说一下,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佬们多多指教。
之前我们讲过树莓派交叉编译工具链的安装和配置,今天我们就来讲如何利用我们安装好的交叉编译器编译树莓派linux内核。 首先通过以下命令获得linux内核源码,也可以自己下载然后拷贝过来 $ git clone --depth=1 https://github.com/raspberrypi/linux 因为小猿已经下载过了,我们就直接进入以下命令,我们使用的是树莓派3,所以配置如下 进入linux文件夹 cd linux KERNEL=kernel7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
记录一下自己交叉编译QT的过程,目前来说再体验了初次编译镜像之后,编译这个QT还是算比较快捷的,因为该有的库都安装完成了。
1. 准备下载相关的交叉编译器gcc (1)、aarch32架构的交叉编译器 因为系统是ubuntu 14-04的版本,可以直接使用安装的方式去安装aarch32架构的交叉编译器。也可以按照aarch64架构的方式去下载aarch32的交叉编译器,建议g++版本低一点,4.8.4左右。 sudo apt-get install g++-arm-linux-gnueabihf 执行命令成功后,使用 命令 arm-linux-gnueabihf-g++ -v 查看到安装的版本值,安装成功! 版本值显示如下图:
上文我们讲述了uboot编译及配置,本文讲述了如何编译kernel,对编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
实际项目中写的应用层代码为了保证可靠性,需要编写一定的测试用例,进行单元测试。 这里以GoogleTest为例 ,在嵌入式平台上(Amlogic A113x 平台)实现应用层代码的测试。
AArch64 是随 ARMv8 ISA 一起引入的 64 位架构,用于执行 A64 指令的计算机。而且在 AArch64 状态下执行的代码只能使用 A64 指令集。,而不能执行 A32 或 T32 指令。但是,与 AArch32 中不同,在64位状态下,指令可以访问 64 位和 32 位寄存器。
如果你有定义himix200的工具链文件也可以使用CMAKE_TOOLCHAIN_FILE指定工具链文件来完成交叉编译 参见 https://gitee.com/l0km/faceapi/blob/master/faceapi-rpc-cpp/dependencies/cmake/arm-himix200-linux.toolchain.cmake
Tiny4412开发是友善之臂推出的Android、Linux学习开发板,CPU采用三星的EXYNOS4412,32位芯片,属于Cortex-A系列,主频是1.5GHZ,可以运行ubuntu、Android5.0、纯Linux等操作系统。
这两天在友善的tiny210的实验板上移植了linux内核,正好和大家分享,同时也算是做个记录吧!首先介绍一下开发环境吧,这个在做移植的时候还是挺重要的。
作者 | Motiejus Jakštys 译者 | 平川 策划 | 罗燕珊 本文最初发布于 Motiejus Jakštys 的个人博客。 免责声明:我在 Uber 工作,我的一部分职责是将 zig cc 引入公司。但这篇文章是我的观点,与 Uber 无关。 我日前在 Zig 的一场交流会上作了题为“Uber 引入 Zig”的 演讲。本文从技术和社交两方面简单介绍了“Uber 是如何使用 Zig 的”,而主要的篇幅是介绍“我把 Zig 带到 Uber 的经验”。 本文要点: Uber 使用
4.在Python-3.6.2目录下新建mylib文件夹,用于存放生成的可移植文件:
接下来的说明以Ubuntu Desktop 19.10为例进行,18.04也没有问题。
本系列教程以「i.MX6ULL」处理器的ARM开发板为实验基础,学习记录嵌入式Linux开发的各种知识与经验,主要内容包括嵌入式Linux移植,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等。
应项目需求,测试多路摄像头,需要测试程序移植到Arm机上,比如写的人脸识别算法,视频多拍等,那如何进行移植,如何操作呢,本篇文章进行详细阐述。
编译器下载地址:Downloads | GNU-A Downloads – Arm Developer[1]
因为树莓派本身就相当于一台电脑,所以我们可以在树莓派上编译内核或者应用程序,但是树莓派相较于台式机或者笔记本电脑,资源和速度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就需要建立交叉编译环境在台式机或者笔记本上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如果在树莓派本机上编译一个内核得几个小时才能编译完。所以安装交叉编译环境相当重要,是我们后面学习开发的一切保证。假设你已经安装好虚拟机和Ubuntu系统,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版本的Linux系统。树莓派官方推荐交叉编译用乌班图,所以我们安装了乌班图的16.04长期支持版本,发布于16年四月。 虚拟机Virtul
注意:使用我们提供的Ubuntu映象文件时,请按照我们的目录结构,手动设置交叉编译工具链以及编译的架构环境变量配置,(建议配置为永久生效),这里我们提供了两种交叉编译工具链,分别是buildroot构建生成的8.4以及yocto生成的9.3工具链,开发板系统默认安装的系统使用的是通过yocto编译构建,所以如果只想针对于文件系统应用做开发或者编译内核uboot等操作,建议只使用yocto的交叉编译工具链。
Protobuf(Protocol Buffers)是由 Google 开发的一种轻量级、高效的结构化数据序列化方式,用于在不同应用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存储。它可以用于多种编程语言,并支持自动生成代码,使得数据结构定义和序列化/反序列化过程更加简洁和高效。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交叉编译的实现,包括环境部署,并简单测试交叉编译环境是否安装成功。
最近抢了一个小米路由器,研究了一下,总的来说现在看起来功能还很少。现在比较有用的功能就是,远程下载功能,支持迅雷,电驴等,不过现在看电影啥的都是直接在线看的,基本上也很少用。检测连接的智能设备,这个功能可以随时查看是否有人曾网,当然也可以用来在远程监控家里都有谁在用路由器。以后应该会有更多的功能扩展,不过这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先自己弄点东西上去玩玩,首先把常用的python移植上去。
嵌入式软件设计是指为嵌入式系统开发软件的过程,这种系统通常是专门为执行某些专用任务而设计的,而不是通用计算。嵌入式软件的设计涉及多种技术和方法,其主要挑战包括资源限制、功耗管理、实时性能要求等。
上一篇博客《conan入门(八):交叉编译自己的conan包项目》中我们以jsonlib为例说明了如何将交叉编译自己封装成conan的模块。但是使用的DS-5 ARM的交叉编译器(arm-linux-gnueabihf)并不常见,也不方便读者实际操作。
gcc和cc是一样的,c++和g++是一样的。一般c程序就用gcc编译,c++程序就用g++编译
Qt 是一个跨平台的C++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框架。它提供给开发者建立图形用户界面所需的功能,广泛用于开发GUI程序,也可用于开发非GUI程序。Qt是完全面向对象的,很容易扩展,并且允许真正地组件编程。
上面2个文档:sequence.c、sequence.h 可以做出库的形式,让其他的文件调用。
有工程师反馈,使用A53交叉编译器直接编译最简单的C文件,编译器也报告。"stdio.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对于没有做过嵌入式编程的人, 可能不太理解交叉编译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交叉编译?它有什么作用?
首发平台:微信公众号baiwenkeji 很多人在做触摸屏驱动实验,移植tslib库时,可能会出现错误提示“selected device is not a touchscreen I understand”
为Android加入busybox工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入Android的console:
2021 年 11 月,我们决定评估 arm64 架构在 Uber 的可行性。我们的大多数服务是用 Go 或 Java 编写的,但我们的构建系统只能编译成 x86_64。现在,得益于开源合作,Uber 拥有了一个独立于系统的构建工具链,可以无缝地支持多种架构。我们使用这个工具链来引导 arm64 主机。本文将分享我们是如何着手去做这件事情的,以及我们早期的想法、遇到的问题、达成的一些成就和未来的方向。
网上关于python的交叉编译的文章很多,但是关于python第三库的交叉编译的文章就比较少了,而且很多标题是第三方库的交叉编译,但是实际上用到的都是不需要交叉编译就能用的库,可参考性不强,最近关于python及其第三方库的交叉编译也踩了不少坑,记录一下!
1. Bootloader如何写入Flash ? 初学者一般都会遇到如何将程序写入处理器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处理器,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Intel的Xscale处理器可以使用Intel公司提供的JFlash工具烧写。对于具有JTAG调试工具软件的处理器,可以使用如下思路:编写一段程序,这段程序能将位于SDRAM/SRAM 固定地址中的数据写入Flash中。烧写时,首先,将这段软件下载到SDRAM 中,然后通过调试软件将要写入Flash的数据下载到SDRAM/SRAM的某个固定地址开始的缓冲区,然后通过调试
在众多嵌入式操作系统中,Linux目前发展最快、应用最为广泛。性能优良、源码开放的Linux具有体积小、内核可裁减、网络功能完善、可移植性强等诸多优点,非常适合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一个最基本的Linux操作系统应该包括:引导程序、内核与根文件系统三部分。
前一段时间因为工作需要,我对ARM模拟器进行了一番调研。调研目的是:由于项目参与人员比较多,如果人手一块ARM开发板,资源比较紧张,希望能够用模拟器来代替。
建立交叉开发环境 配置开发主机 移植bootloader linux内核移植 建立并烧写根文件系统到目标板 开发嵌入式应用程序 部署与配置系统 (1)建立交叉开发环境 开发主机的操作系统一般选用某一个发行版本号的linux系统,如RedHatlinux等。linux内核版本号能够依据项目的详细需求而定,如2.4内核或者2.6内核。选择定制安装或所有安装,通过网络下载对应的gcc交叉编译器进行安装(比方arm-linux-gcc,arm-uclibc-gcc等),或者安装产品厂家提供的交叉编译器。 (2)配置开发主机 配置开发主机包含在开发主机上安装linux系统,配置交叉连接工具,如串口和网络接口。 (3)建立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 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公开源码的bootloader,依据自己详细芯片进行移植改动。
Robert Griesemer:曾协助制作Java的HotSpot编译器和Chrome浏览器的JavaScript引擎V8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