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过程简介 : C语言的源文件 编译成 可执行文件需要四个步骤, 预处理 (Preprocessing) 扩展宏, 编译 (compilation) 得到汇编语言, 汇编 (assembly) 得到机器码, 连接 (linking) 得到可执行文件;
嵌入式系统三大部分:bootloader(uboot)、Linux内核、根文件系统。
随着软件开发领域的不断发展,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是如何在不同的平台和架构上部署我们的应用程序。Golang(Go)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编程语言,具有出色的跨平台支持,通过其强大的多架构编译功能,可以轻松实现在各种操作系统和硬件架构上的部署。本文将深入探讨 Golang 多架构编译的原理、方法以及示例。
CoM-iMX6UL(L) 是一款兼容 i.MX6UL(L)-x(X=Y0/1/2 三个版本)的高性能、低功耗工业级核心板,主要用于各种工业级、商业级的应用控制终端数据采集和处理、智能物流数据终端、数据中继器、新能源充电桩控制器和计费系统、车载终端数据采集和处理,是 NXF的 i.MX6UL(L)系列产品的一员。
本篇文章主要讲解嵌入式板卡中Linux系统是如何正确测试、使用的,其中内容包含有U-Boot编译、U-Boot命令和环境变量说明、Linux内核编译、xtra驱动编译、系统信息查询、程序开机自启动说明、NFS使用说明、TFTP使用说明、TFTP + NFS的系统启动测试说明、inux设备驱动说明等,其中案例源码部分公开。
前言 咱们知道android设备可以直接运行apk应用,或者使用dalvikvm指令运行dex文件中的程序, 但是这两者本质上使用的语言都是java或者smali, 如果需要执行C语言程序,需要借助N
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X86和ARM64是两种常见的处理器架构。为了满足不同架构的需求,Docker镜像也需要支持双架构编包形式。本文将介绍Docker镜像双架构编包统一的实践
大家好,我是道哥。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笔记本里的一些存货: Linux 系统中的驱动和中断相关。
大家好,我是架构君,一个会写代码吟诗的架构师。今天说一说buildroot是什么_yocto buildroot,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进步!!!
但是Go没有预处理器,他是通过 go/build包 里定义的tags和命名约定来让Go的包可以管理不同平台的代码
4.在Python-3.6.2目录下新建mylib文件夹,用于存放生成的可移植文件:
在一个平台上生成另一个平台上的可执行代码。为什么要大费周折的进行交叉编译呢?一句话:不得已而为之。有时是因为目的平台上不允许或不能够安装所需要的编译器,而又需要这个编译器的某些特征;有时是因为目的平台上的资源贫乏,无法运行所需要的编译器;有时又是因为目的平台还没有建立,连操作系统都没有,根本谈不上运行什么编译器。
linux作为一款流行的嵌入式系统,目前已经有多种架构的MCU支持Linux移植,arm64就是其中一种。今天在这里想做一个笔记,记录一下完整的arm64移植过程。
我们交叉编译Linux的时候可能需要添加新的头文件,这个头文件放在哪里。编译应用程序和内核程序不太一样,分别说。
Petalinux可以帮助工程师简化内核模块的创建工作。在petalinux工程目录下,使用命令“petalinux-create -t modules --name --enable”,能创建Linux内核模块,包括c源代码文件、Makefile、Yocto的bb文件。相关文件放在目录“project-spec/meta-user/recipes-modules”,目录结构如下。
这篇文章将会简单的介绍如何在Linux系统上面,编译一个5.19的内核,然后在QEMU虚拟机中运行。
本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beer/archive/2011/05/05/2037449.html
本文适用于CentOS 6.4, CentOS 6.5,估计也适用于其他Linux发行版。
6.4 交叉编译程序:以freetype为例 使用buildroot来给ARM板编译程序、编译库会很简单, 以后系统讲解buildroot时再使用buildroot。 现在我们还是手工交叉编译freetype,这种方法在编译、安装一些小程序时很有用。
golang中没有类似C语言中条件编译的写法,比如在C代码中可以使用如下语法做一些条件编译,结合宏定义来使用可以实现诸如按需编译release和debug版本代码的需求
System Type arm 占用配置,一般是厂家提供,与第7项代替了原有的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
Linux 中管理编译的文件是 Makefile,Android 系统管理编译的文件是 Android.mk,他们的语法相似,都会定义编译目标,声明依赖关系。
NXP 会从linux内核官网下载某个版本,然后将其移植到自己的 CPU上,测试成功后就会将其开放给NXP的CPU开发者。开发者下载 NXP 提供的 Linux 内核,然后将其移植到自己的产品上。
PetaLinux是Xilinx基于Yocto推出的Linux开发工具。Yocto是业界主流的Linux发行版的构建工具,它不仅可以从源代码编译Linux 内核,还可以编译Linux发行版必须的数以千计的的应用程序,功能非常强大。Yocto的出现,大幅度降低了构建嵌入式Linux发行版的难度。 万物总有两面性。虽然PetaLinux/Yocto可以一键编译出一个自定义的嵌入式Linux发行版,但是编译整个文件系统很耗费时间。完整的一次PetaLinux/Yocto编译,可能需要从网络下载上GB的文件,可能需要几个小时。即使只更改一行代码,也需要数分钟时间。PetaLinux/Yocto的编译流程,也和很多开发人员原来的基于make的工作方法不一样,它会分析文件系统里所有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执行下载、配置、编译、打包等过程。 如果在调试单板时,仅仅改动一行代码,也需要执行这些操作,显得冗余,也影响开发效率。 为了适应开发人员的工作习惯,也为了提高速度,可以整合PetaLinux工程编译和OpenSource U-Boot/Linux编译。
文章涉及的实验环境和代码可以到这个git repo获取: https://github.com/nevermosby/linux-bpf-learning
Linux内核(英语:Linux kernel)是一种开源的类Unix操作系统宏内核。整个Linux操作系统家族基于 该内核部署在传统计算机平台(如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以Linux发行版的形式)和各种嵌入式平台,如路由器、无线接入点、专用小交换机、机顶盒、FTA接收器、智能电视、数字视频录像机、网络附加存储(NAS)等。工作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智能手表的Android操作系统,它的底层操作系统也是Linux。尽管在桌面计算机的占用率较低,但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统治了几乎从移动设备到主机的其他全部领域。实际Linux的发行版Ubuntu,其易用性也逐渐接近Windows。
Linux平台上有许多开源的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框架(框架的意思就是工具),这些框架极大的方便了开发者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定制化构建,目前比较常见的有OpenWrt, Buildroot, Yocto,等等。其中Buildroot功能强大,使用简单,而且采用了类似于linux kernel的配置和编译框架,所以受到广大嵌入式开发人员的欢迎。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内核折磨,今天终于可以写下自己移植内核的一些心得,网上有很多博客论坛都有谈到,但是这些又说的方式有些模糊,这里我综合的几个博客在重新说下内核替换编译的步骤、以及如何更新启动项grub。替换linux的内核一共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下载官方kernel提供的源码包,进行编译替换;第二种直接下载内核安装包deb,进行升级替换。
1 . Android 版本目录 : platforms 中存储了各个 Android 版本编译时需要的动态库与静态库资源 , 如 android-29 中就是该版本对应的本地库资源 ;
前面几篇介绍了uboot的移植与内核的移植,本篇进行根文件系统的构建,这是Linux移植三大组成部分的最后一步,根文件系统构建好后,就构成了一个基础的、可以运行的嵌入式Linux最小系统。
Neuron 是一款开源的轻量级工业协议网关软件,支持数十种工业协议的一站式设备连接、数据接入、MQTT 协议转换,为工业设备赋予工业 4.0 时代关键的物联网连接能力。
请按前面第七章使用 GIT 下载源码、使用 repo 下载工具链,并配置了交叉编译工具链。
这两天在友善的tiny210的实验板上移植了linux内核,正好和大家分享,同时也算是做个记录吧!首先介绍一下开发环境吧,这个在做移植的时候还是挺重要的。
等待软件自动安装安装完成以后使用如下 VI 命令打开/etc/vsftpd.conf,命令如下:
本编介绍如何在嵌入式Linux开发板上配置Qt运行环境,并进行Qt程序运行测试。
交叉编译其实是相对于本地编译(native build)来说的,我相信大家最开始学习 C/C++ 这些语言的时候,都是在电脑上写程序,然后在电脑上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最后在电脑上运行。程序的编辑——》编译——》运行,整个过程都是在一台 X86 电脑上。
通过使用本地文件、Open Source U-Boot/Linux编译,既能适应部分开发人员的工作习惯,也能提高U-Boot/Linux的编译速度。
跟我一起来到故事开始的地方,深入 Linux 系统的启动流程,自己编译内核并制作根文件系统,并使用 QEMU 模拟启动。
前言 Linux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也是整个Linux功能体现的核心,就如同发动机 在汽车中的重要性。内核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等。Linux内核是单内核设计,但却采用了微内核的模块化设计, 支持内核线程以及动态装载内核模块的能力。 Linux作为一个自由软件,在广大爱好者的支持下,内核版本不断更新。新的内核修订了旧内核 的bug,并增加了许多新的特性。如果用户想要使用这些新特性,或想根据自己的系统定制一个更高效,更稳定的内核,就需要手动编译Linux内
" 本地编译 " 指的是 在 目标系统 上进行编译的过程 , 生成的 可执行文件 和 函数库 只能在 目标系统 中使用 ;
今天继续关于Go开发经验的分享,这次的主题是关于Go的交叉编译和条件编译,伴随着我对自己打不过、惹不起的壕同事小张还有运维们的碎碎念。
分别是: 1、Makefile:分布在 Linux 内核源代码根目录及各层目录中,定义 Linux 内核的编译规则; 2、配置文件(config.in):给用户提供配置选择的功能; 3、配置工具:包括配置命令解释器(对配置脚本中使用的配置命令进行解释)和配置用户界面(提供基于字符界面、基于 Ncurses 图形界面以及基于 Xwindows 图形界面的用户配置界面,各自对应于 Make config、Make menuconfig 和 make xconfig)。
最近调研了一下某个做 APM 的厂商的 Go 探针程序,说是引入一个包,全程不用再修改其他代码就能在项目里引入探针。没想到在刚引入包试着构建了一下就翻车了。
要注意,这是在windows环境下,在Linux环境下并不以后缀区分文件类型,而是通过:ll 指令,会显示如下信息:
在这里首先感谢创龙和电子发烧友论坛提供的测试机会,同时感谢创龙厂家和技术给予资源和帮助,我也希望我的困惑和解决方法可以帮助其他使用这块板卡的开发者们少走点弯路。再次感谢电子发烧友论坛 支撑的这个平台生态。 1. 前言 创龙的板卡第一次接触,做工不错,接口也很齐全,说明文档这几天看下来也够用,技术支持回复很及时。这个开发板是10月中收到的,因为通过百度云下载的相关开发资料比较大,整个板卡测试开始的时间就到这几天了。这两个帖子测试过程中,我只使用了开发板和电源。
上面介绍的编译模块是和内核一起编译的,这种编译方式比较耗时。在Linux3.x 以后的版本才引入了设备树,有了设备树之后,只需要一次编译内核,编译内核的时候会生成的dtc 工具,利用dtc工具就可以完成驱动的编译。我们这里只是简单介绍如何编译设备树、加载设备树,关于设备树,后面会有更加详细的解释。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