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了LCD调试笔记,大家很感兴趣,所以这次再来一篇:六轴传感器ICM20608驱动移植笔记,大家还需要什么移植笔记?可以留言。我们尽量满足。
SPI 是一种高速、高效率的串行接口技术。通常由一个主模块和一个或多个从模块组成,主模块选择一个从模块进行同步通信,从而完成数据的交换,被广泛应用于 ADC、LCD 等设备与 MCU 之间。全志的 spi 控制器支持以下功能:
1,cubieboard2 A20系列,无论是官方还是社区的系统,默认都是不支持SPI总线驱动的。需要重新编译配置内核,修改文件才能支持SPI全双工通信。本文以Cuieboard2 Debain为例,进行讲解;
此次分享通过双排插座引出的SPI,利用Python,进行经典的0.96寸OLED显示控制。
近年来,随着中国新基建、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持续推进,单ARM处理器越来越难胜任工业现场的功能要求,特别是如今能源电力、工业控制、智慧医疗等行业,往往更需要ARM + FPGA架构的处理器平台来实现例如多路/高速AD采集、多路网口、多路串口、多路/高速并行DI/DO、高速数据并行处理等特定功能,因此ARM + FPGA架构处理器平台愈发受市场欢迎。
从SMDK原理图上可以看到SPI0与I2C共用,SPI1已经连接到其它设备,SPI2未用,故这里选用SPI2。
上周分享了一篇远程控制空调的文章(一次DIY远程空调控制的经历(长篇多图)),里面提到了一个USB转无线的模块,有朋友想要这个资料,于是我找了下。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关于spi-mem Linux内核框架的工作,该框架将允许在SPI NOR设备和常规SPI设备以及SPI NAND设备上复用SPI控制器驱动程序。
VS1053是一款硬件编解码的音频芯片,提供SPI接口和IIS接口两种通信协议,这篇文章是介绍在Linux下如果模拟SPI时序来操作VS1053完成录音、播放音频歌曲功能。但是没有注册标准的音频驱动,没有对接音频框架,只是在驱动层完成VS1053的直接控制,本篇的重点主要是介绍如何初始化开发板的GPIO口,使用Linux的延时函数,模拟SPI时序,代码写了两种版本,一种是直接通过ioremap直接映射GPIO口地址,完成配置,一种是直接调用官方内核提供的库函数接口,完成GPIO口初始化,控制。
Windows 开发环境: Windows 7 64bit 、Windows 10 64bit
设备树(Device Tree),将这个词分开就是“设备”和“树”,描述设备树的文件叫做 DTS(DeviceTree Source),这个 DTS 文件采用树形结构描述板级设备,也就是开发板上的设备信息,比如CPU 数量、 内存基地址、IIC 接口上接了哪些设备、SPI 接口上接了哪些设备等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新基建、中国制造2025的持续推进,单ARM处理器越来越难胜任工业现场的功能要求,特别是能源电力、工业控制、智慧医疗等行业通常需要ARM+FPGA架构的处理器平台来实现特定的功能,例如多路/高速AD采集、多路网口、多路串口、多路/高速并行DI/DO、高速数据并行处理等。
Linux-4.9.88\arch\arm\boot\dts\imx6ull.dtsi:
工业场合里面也有大量的模拟量和数字量之间的转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ADC 和 DAC。而且随着手机、物联网、工业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的爆发,传感器的需求只持续增强。比如手机或者手环里面的加速度计、光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磁力计等,这些传感器本质上都是ADC,大家注意查看这些传感器的手册,会发现他们内部都会有个 ADC,传感器对外提供 IIC或者 SPI 接口,SOC 可以通过 IIC 或者 SPI 接口来获取到传感器内部的 ADC 数值,从而得到想要测量的结果。Linux 内核为了管理这些日益增多的 ADC 类传感器,特地推出了 IIO 子系统,我们学习如何使用 IIO 子系统来编写 ADC 类传感器驱动。
学习 I2C 和 SPI 驱动的时候,针对 I2C 和 SPI 设备寄存器的操作都是通过相关的 API 函数进行操作的。这样 Linux 内核中就会充斥着大量的重复、冗余代码,但是这些本质上都是对寄存器的操作,所以为了方便内核开发人员统一访问 I2C/SPI 设备的时候,为此引入了 Regmap 子系统。
本项目是基于全志V3S的随身终端(类似MP4),命名为V3S-PI,开发板使用四层板制作,全板采用0603电容电阻,相较于0402,制作更为方便,同时成本可压缩至100以内。
在网上一直没有找到一篇专门讲SPI NAND介质改动的文章。实际上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少,但是由于自己不熟悉,也折腾了不少时间。这篇文章更多是自己折腾过程的记录。同时也给可能遇到同样问题的小伙伴一个参考。
W25Q64是一颗SPI接口的Flash存储芯片,是华邦W25QXX系列里的一个具体型号,这个系列里包含了W25Q16,W25Q32,W25Q64,W5Q128等等。编程代码逻辑都差不多,主要是容量的区别。
ifconfig用于查看和更改网络接口的地址和参数,包括IP地址、网络掩码、广播地址,使用权限是超级用户。
本文基于Linux kernel 5.15版本进行说明,旨在解析Linux设备树覆盖(Device Tree Overlay, DTO)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Linux 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屏幕驱动,支持 RGB,MIPI DSI,eDP,LVDS,E-INK屏幕,也支持低分辨率的 SPI,IIC 屏幕。具体屏幕的驱动情况,需要根据芯片而确定。本文将通过介绍 D1-H Kernel 中的 LCD 驱动,讲解配置屏幕驱动的基本方法。
当前版本作者联系方式(长期有效):E-mail: WindForest@yeah.net
SPI是英语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顾名思义就是串行外围设备接口。是Motorola首先在其MC68HCXX系列处理器上定义的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提供方便,简单易用。
SPI接口是一种高速的, 全双工, 同步的通信总线. 适配D1H芯片的Tina Linux的BSP-SDK(以下简称SDK)中已包含相关驱动文件: spi-sunxi.c. 它提供的了仅内核态下主从机的简易通信验证实验, 这或许是考虑到SPI通信速率比较高的特性. 验证操作
本文主要为嵌入式入门开发者的接口、网口等板卡基础快速测试,当初级学习的开发者拿到板卡,如何在最快时间内测试板卡正常?,接下来是等是否正常。继续测试教程(3)的测试板卡的SATA接口、USB接口读写、USB HOST模式测试、USB DEVICE模式、串口测试等测试部分,接下来是CAN测试、VGA接口、7英寸LCD触摸屏、10.4英寸LVDS触摸屏、7英寸MIPI触摸屏等测试部分是否正常。
本项目是基于全志F1C200S设计的开源屏幕开发板,设计的目标是提供一个低成本、超迷你且适合Linux开发的平台,特别是针对屏幕接口的支持。
SPI NOR Framework:这层主要是处理不同厂家的NOR 物理特色差异,初始化SPINOR的工作状态,如工作线宽(1 线、2 线、4 线、8 线)、有效地址位(16M 以上的NOR 需要使用4 地址模式),为上层MTD 提供读写擦接口。
SPI总线由四根通信线组成,全双工、主从方式串行同步通信,一次传输8bit,高位在前,低位在后。
NXP官方linux仓库地址为:https://github.com/Freescale/linux-fslc/tree/5.4-2.1.x-imx。
总线、设备和驱动模型,如果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喻成生活中的例子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举个例子,充电墙壁插座安静的嵌入在墙面上,无论设备是电脑还是手机,插座都能依然不动的完成它的使命——充电,没有说为了满足各种设备充电而去更换插座的。其实这就是软件工程强调的高内聚、低耦合概念。
Tina 提供了2种 SPI TFT 显示屏的驱动方式。第一种是官方推荐的 fbdev 方式,使用 Framebuffer implementaion without display hardware of AW 进行 SPI屏幕的驱动。另外一种是使用 fbtft 进行 SPI 屏幕驱动。 fbdev 方式由于 pinctrl 在新内核中调用方式出现修改,所以暂时无法使用。修改难度较大。fbtft 虽然官方wiki表明不建议在 Linux 5.4 中使用,但是其实也是可以使用的,只需要修改一下 GPIO 的注册方式就行。
http://www.javazoom.net/mp3spi/mp3spi.html
得出一个结论,ESP的demo在瞎鸡儿写。。。头打烂给你,在8266上面你找到这些引脚,屁股给你踢歪。
设备树(Device Tree),将这个词分开就是“设备”和“树”,描述设备设备树的文件叫做DTS(Device Tree Source),这个DTS文件采用了树形结构来描述板机设备,也就是开发板信息,比如CPU数量、内存基地址、IIC接口上接了那些设备、SPI接口上接了那些设备等。如最开始的图片所示! 在图片中,树的主干就是系统总线,IIC控制器、SPI控制器等都是接到系统主线的分支上的。通过DTS这个文件描述设备信息是有相关的语法规则的,并且在Linux内核中只有3.x版本以后的才支持设备树。
很明显这里可以看到系统已经配置了i2c-0、i2c-1、i2c-3、i2c-4、i2c-5,我们可以看下原厂在设备树里面的支持情况: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全志科技T3(ARM Cortex-A7)国产处理器的8/16通道AD采集开发案例,使用核芯互联CL1606/CL1616国产AD芯片,亦适用于ADI AD7606/AD7616。CL1606/CL1616与AD7606/AD7616软硬件兼容。
linux下设备驱动都有一套标准的结构,字符设备,块设备,网络设备都是自己的一套框架。编写驱动只需要把内核的框架搞清楚,然后照着结构填入参数,注册进内核,在应用层就可以按照标准的形式调用了。 对于网络设备而言,主要目的就是网络数据的收发,编写驱动时将linux网络设备驱动里的接口与实际网卡硬件的操作接口对应上,应用层就可以操作网卡完成网络通信了。底层驱动里编写网卡驱动与单片机一样。
本篇文章主要讲解嵌入式板卡中Linux系统是如何正确测试、使用的,其中内容包含有U-Boot编译、U-Boot命令和环境变量说明、Linux内核编译、xtra驱动编译、系统信息查询、程序开机自启动说明、NFS使用说明、TFTP使用说明、TFTP + NFS的系统启动测试说明、inux设备驱动说明等,其中案例源码部分公开。
本文主要为嵌入式入门开发者的接口、网口等板卡基础快速测试,当初级学习的开发者拿到板卡,如何在最快时间内测试板卡正常?继续测试教程(1)的系统启动、文件传送、LED等测试部分,接下来是测试板卡的按键、时钟设置、DDR读写、Micro SD接口读写、eMMC读写测试等基础性能、功能是否正常。
看上图,选择122号中断,它是SPI里的122号中断,GIC里的编号是(32+122)=154。
资料下载 coding无法使用浏览器打开,必须用git工具下载: git clone https://e.coding.net/weidongshan/linux/doc_and_source_for_drivers.git 视频观看 百问网驱动大全 资料下载 coding无法使用浏览器打开,必须用git工具下载: git clone https://e.coding.net/weidongshan/linux/doc_and_source_for_drivers.git 视频观看 百问网驱动大全 编程_
这部分特色,可以参考之前我们的文章:NVIDIA 悄悄升级了JetPack ,居然变了这么多?
介绍 Linux 内核中 UART 驱动的接口及使用方法,为 UART 设备的使用者提供参考。
和上一篇文章的 I2C 总线一样,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也是设备与设备间通信方式的一种。SPI 是一种全双工(数据可以两个方向同时传输)的串行通信总线,由摩托罗拉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发[1],用于短距离设备之间的通信。SPI 包含 4 根信号线,一根时钟线 SCK(Serial Clock,串行时钟),两根数据线 MOSI(Master Output Slave Input,主机输出从机输入)和 MISO(Master Input Slave Output,主机输入从机输出),以及一根片选信号 CS(Chip Select,或者叫 SS,Slave Select)。所谓的时钟线就是一种周期,两台设备数据传输不能各发各的,这样就没有意义,因此需要一种周期去对通信进行约束;数据线就是按照 MOSI 和 MISO 的中文翻译理解即可;片选信号用于主设备选择 SPI 上的从设备,I2C 是靠地址选择设备,而 SPI 靠的是片选信号,一般来说要选择哪个从设备只要将相应的 CS 线设置为低电平即可,特殊情况需要看数据手册。下图展示了一个 SPI 主设备和三个 SPI 从设备的示意图。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