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N入门有那么难吗,如果你想做,一定可以学会。加油,打工人! 准备 虚拟机:CentOS 6.8 32bit、gcc、socat 宿主机:IDA7.0、 Python + pwntools 略有小坑,当宿主机IDA连接不到centOS时,请关闭centOS的防火墙:service iptables stop 大家都说栈溢出是PWN的Hello World,那么我将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手把手的来演示一个非常简单的栈溢出利用,顺便学习用下我们的pwntools,万事开头难,但如果你跟着流程走一遍的话,会开启一个
网上很多文章都说,线程比较轻量级 lightweight,进程比较重量级,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两者到底的区别和联系在哪里。
避免程序崩溃,有很多方法,分别针对不同的崩溃原因,我今天想谈谈一种程序员经常碰到的、不管是初学者甚至编程老手都经常犯的错误,就是程序运行时栈的崩溃。 这种错误相信大家都碰到过吧: 为了解释导致它的一种
/lib/i386-linux-gnu/libc.so.6(gsignal+0x4f) [0xb2b751df]
本文是对http://antoinealb.net/programming/2016/06/01/stack-smashing-protector-on-microcontrollers.html的意译,中间插入了较多作者自己的理解,主要介绍如何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中使用GCC的栈溢出保护功能(Stack Smashing Protection,简称SSP),特别是编译器本身不支持的情况下。
缓冲区溢出实验(Linux 32位) 参考教程与材料:http://www.cis.syr.edu/~wedu/seed/Labs_12.04/Software/Buffer_Overflow/ (本文记录了做SEED缓冲区溢出实验的体会与问题,侧重实践,而不是讲解缓冲区溢出原理的详细教程) 1. 准备工作 使用SEED ubuntu虚拟机进行缓冲区溢出实验,首先要关闭一些针对此攻击的防御机制来简化实验。 (1)内存地址随机化(Address Space Randomization):基于Linux的操作
缓冲区溢出是指程序试图向缓冲区写入超出预分配固定长度数据的情况。这一漏洞可以被恶意用户利用来改变程序的流控制,甚至执行代码的任意片段。这一漏洞的出现是由于数据缓冲器和返回地址的暂时关闭,溢出会引起返回地址被重写
缓冲区溢出攻击方法是黑客入门的基础,本文以具体实例一步步介绍如何进行最初级的缓冲区溢出攻击。
计算机如何执行进程呢?这是计算机运行的核心问题。即使已经编写好程序,但程序是死的。只有活的进程才能产出。我们已经从Linux进程基础中了解了进程。现在我们看一下从程序到进程的漫漫征程。 一段程序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C程序,假设该程序已经编译好,生成可执行文件vamei.exe。 #include <stdio.h> int glob=0; /*global variable*/ void main(void) {
最近工作中有地方嵌入式程序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有时候正常的变量值都会突变了导致问题。
start_kernel是内核启动阶段的入口,通过单步调试,可以发现它是linux内核执行的第一个init,我们单步进入看看它做了哪些操作:
学会下面这几个方法,让你轻松玩转内存溢出,我们会从 Windows、Linux 两个系统来做示例展示,有人会有疑问了:为什么要说 Windows 版的 ?因为目前市面上还是有很多 Windows 服务器的,应用于传统行业、政府结构、医疗行业等等;两个系统下的情况都演示下,有备无患,
一直有人说这个时代做渗透太难了, 各个平台都开始重视安全性, 不像十几年前, 随便有个栈溢出就能轻松利用. 现在的环境对于新手而言确实不算友好, 上来就需要 面临着各种边界保护, 堆栈保护, 地址布局
然后在【开始菜单】中选择【运行】(或者直接用快捷键Win+R),然后在运行框中输入入REGSVR32 URLMON.DLL,回车后重启一下电脑。
后文会从 Windows、Linux 两个系统来做示例展示,有人会有疑问了:为什么要说 Windows 版的 ? 目前市面上还是有很多 Windows 服务器的,应用于传统行业、政府结构、医疗行业 等等;两个系统下的情况都演示下,有备无患
它是缓冲区不足或溢出,X代表不足或溢出。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表明系统速度不够快,未能及时处理来自ALSA音频缓冲区的数据,因此丢失了一些数据。当我们以非常小的缓冲区大小运行时,声卡应该非常快地处理传入缓冲区的数据,否则就溢出overrun了。有些芯片无法适应较小的缓冲区大小,因此我们必须增加缓冲区长度以减轻声音芯片的工作量。通常,xruns可以听到爆裂声或爆裂声。
许多人都认为Linux是最安全的操作系统,因此在对Linux的安全问题上也放松了警惕。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安全从来都只是相对的,Linux也不例外。虽然它加载了强大的安全机制,但仍可能受到来自各方面带来的安全威胁。本文我们主要将讨论有关Linux架构的主要利用技术,以及相关的安全防御措施。
网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美团面试题:为什么线程崩溃崩溃不会导致 JVM 崩溃,这个问题我看了不少回答,但发现都没答到根上,所以决定答一答,相信大家看完肯定会有收获,本文分以下几节来探讨
为了测试 NS,本尊在腾讯云上买了一个CVM,1核1G。编译的时候发现居然出现了内存溢出,不得不琢磨下交叉编译。顺便感受下 GO 跨平台的亮点特色。
每一个 JVM 线程都拥有一个私有的 JVM 线程栈,用于存放当前线程的 JVM 栈帧(包括被调用函数的参数、局部变量和返回地址等)。如果某个线程的线程栈空间被耗尽,没有足够资源分配给新创建的栈帧,就会抛出 java.lang.StackOverflowError 错误。
5 堆或 BSS 的缓冲区溢出 堆或 BSS 的内容 字符串常量 全局变量 静态变量 动态分配的内存 示例:覆盖文件指针 /* The following variables are stored in the BSS region */ static char buf[BUFSIZE], *tmpfile; tmpfile = "/tmp/vulprog.tmp"; gets(buf); /* buffer overflow can happen here */ ... Open tmpfile,
栈是编程中使用内存最简单的方式。例如,下面的简单代码中的局部变量 n 就是在堆栈中分配内存的。
协程也叫微线程,英文名称为coroutine。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一个线程可以有多个协程,这是协程和线程间的关系。不同的是,线程由系统调度,但协程需要自己调度,协程运行在用户态。
什么是Rop系统攻击 是一种新型的基于代码复用技术的攻击,攻击者从已有的库或可执行文件中提取指令片段,构建恶意代码。
首先,先介绍一下 Sanitizer 项目,该项目是谷歌出品的一个开源项目,该项目包含了 ASAN、LSAN、MSAN、TSAN等内存、线程错误的检测工具,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这几个工具的作用:
内存泄漏并非指内存在物理上的消失,而是应用程序分配某段内存后,由于使用错误,导致在释放该段内存之前就失去了对该段内存的控制,从而造成了内存未释放而浪费掉。
检测和防治stack缓冲区溢出的方法可谓是汗牛充栋,如果讲起来,那便是一个系列,我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比如说stack-protector选项,我之前就介绍过:
堆栈溢出技术是渗透技术中的大杀器之一,主要分为堆溢出和栈溢出两种,堆栈溢出的原理是利用软件在开发时没有限制输入数据的长度,导致向内存中写入的数据超出预分配的大小从而越界,越界部分覆盖了程序的返回指针,使程序脱离正常运行流程而执行恶意代码。本次实战主要为栈溢出的入们级练习,联系环境选择了vulnhub上的Stack Overflows for Beginners: 1这个靶机,此靶机共设置了5个flag,每个flag对应了一个用户名,每拿到一个flag就会得到下一个任务对应用户名的密码,完成所有任务可以拿到root权限。
[导读] 从这篇文章开始,将会不定期更新关于嵌入式C语言编程相关的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或者踩过的坑。
栈溢出保护是一种缓冲区溢出攻击缓解手段,当函数存在缓冲区溢出攻击漏洞时,攻击者可以覆盖栈上的返回地址来让shellcode能够得到执行。当启用栈保护后,函数开始执行的时候会先往栈里插入cookie信息,当函数真正返回的时候会验证cookie信息是否合法,如果不合法就停止程序运行。攻击者在覆盖返回地址的时候往往也会将cookie信息给覆盖掉,导致栈保护检查失败而阻止shellcode的执行。在Linux中我们将cookie信息称为canary。
首先,栈 (stack) 是一种串列形式的 数据结构。这种数据结构的特点是 后入先出 (LIFO, Last In First Out),数据只能在串列的一端 (称为:栈顶 top) 进行 推入 (push) 和 弹出 (pop) 操作。根据栈的特点,很容易的想到可以利用数组,来实现这种数据结构。但是本文要讨论的并不是软件层面的栈,而是硬件层面的栈。
PWN 是一个黑客语法的俚语词,是指攻破设备或者系统。发音类似"砰"。对黑客而言,这就是成功实施黑客攻击的声音”砰”的一声,被"黑"的电脑或手机就被你操纵了。
内存溢出(OOM)了?是啊,明明白白写着“java.lang.OutOfMemoryError”。然而,有没有注意到错误信息里都有关于stack字样?对,这是由于栈内存不足造成的,而不是常见的堆内存溢出。程序猿们经常上的网站StackOverFlow终于出现在程序里了!其实,准确地说,此时并没有发生栈溢出,而是连栈都没有分配成功 :P 从调用栈上可以发现,都是在本地方法创建线程的时候出现的:pthread_create。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了解一下linux的API。点我点我 堆内存相信程序猿们都了解,这里大概说一下栈(stack)是干什么用的:保存局部变量、保存现场、保存函数参数……栈内存的运作方式也真的是按照栈的方式:先进后出,将临时变量逐个压栈,然后按照相反的顺序弹出。 典型的栈溢出会出现在没有写好退出条件的递归调用,相信不少人在学生时期算法课都写过类似这样的代码:
主要是IDA,IDA的安装就不用多说了。这里说明的是辅助插件MIPSROP这些插件的安装,书里面给的插件的链接已经无法支持IDA 6.7以后的版本,主要是由于版本以后的API有更新,具体原因IDA的官方博客也给出了说明,查看了issue以后,发现有大佬已经写了能够支持IDA7.0的插件,安装的命令照着readme做即可顺利的装上。
volatile是变量修饰符,其修饰的变量具有可见性,Java的做法是将该变量的操作放在寄存器或者CPU缓存上进行,之后才会同步到主存,使用volatile修饰符的变量是直接读写主存,volatile不保证原子性,同时volatile禁止指令重排。
PWN是一个黑客语法的俚语词,自”own”这个字引申出来的,意为玩家在整个游戏对战中处在胜利的优势。本文记录菜鸟学习linux pwn入门的一些过程,详细介绍linux上的保护机制,分析一些常见漏洞如栈溢出,堆溢出,use after free等,以及一些常见工具介绍等。
首先,栈 (stack) 是一种串列形式的数据结构。这种数据结构的特点是后入先出 (LIFO, Last In First Out),数据只能在串列的一端 (称为:栈顶 top) 进行 推入 (push) 和 弹出 (pop) 操作。根据栈的特点,很容易的想到可以利用数组,来实现这种数据结构。但是本文要讨论的并不是软件层面的栈,而是硬件层面的栈。
蠕虫是一种可以自我复制的代码,并且通过网络传播,通常无需人为干预就能传播。蠕虫病毒入侵并完全控制一台计算机之后,就会把这台机器作为宿主,进而扫描并感染其他计算机。当这些新的被蠕虫入侵的计算机被控制之后,蠕虫会以这些计算机为宿主继续扫描并感染其他计算机,这种行为会一直延续下去。蠕虫使用这种递归的方法进行传播,按照指数增长的规律分布自己,进而及时控制越来越多的计算机。
栈溢出保护是一种缓冲区溢攻击缓解手段,当函数存在缓冲区溢出攻击漏洞时,攻击者可以覆盖栈上的返回地址来让shellcode能够得到执行,当启动栈保护后,函数开始执行的时候会显往栈里插入cookie的信息,当函数真正返回的时候会验证cookie信息是否合法,如何不合法就停止程序运行。攻击者在覆盖返回地址的时候往往会将cookie信息给覆盖掉,导致栈保护检查失败而阻止shellcode的执行。在Linux中的cookie信息成为canary。
这个程序非常简单,甚至不需要你写脚本,直接运行就能获得shell。 写这个程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第一次接触漏洞的同学更好地理解栈溢出的原理。
图灵最先发明了栈,但没有给它取名字。德国人鲍尔也“发明”了栈,取名叫酒窖。澳大利亚人汉布林也“发明”了栈,取名叫弹夹。1959年,戴克斯特拉在度假时想到了Stack这个名字,后来被广泛使用。
今天带各位回顾一下线性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相信通过下面的文字,你会加深对这几种数据结构的认识。
这个教程试着向读者展示最基本的栈溢出攻击和现代Linux发行版中针对这种攻击的防御机制。为此我选择了最新版本的Ubuntu系统(12.10),因为它默认集成了几个安全防御机制,而且它也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发行版。安装和使用都很方便。我们选择的系统是X86_64的。读者将会了解到栈溢出是怎样在那些默认没有安全防御机制的老系统上面成功的溢出的。而且还会解释在最新版本的Ubuntu上这些保护措施是如何工作的。我还会使用一个小例子来说明如果不阻止一个栈上面的数据结构被溢出那么程序的执行路径就会失去控制 。
最近 glibc 被曝出一个漏洞:CVE-2023-4911。初步观察表明,该漏洞具有较为严重的潜在危害。本文旨在分析该漏洞,评估该漏洞的利用难度和危害。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