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vpn在使用过程中,依赖于系统时间ntpdate,openssl,libpam,lzo,tun。因此要成功安装并能够使用openvpn,需要满足这些条件
通过之前的文章,我们知道 tun 是一个网络层的设备,也被叫做点对点设备,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 tun 常常被用来做隧道通信(tunnel)。
在DPDK使用环境中,物理网卡收到的报文不再进入内核协议栈,而是直接到达DPDK应用。但是在有些场景中,用户希望把报文(如控制报文)再次发送至内核协议栈进行处理。报文从用户空间再次进入内核的过程在DPDK中称为exception path。
前面两篇文章已经介绍过 tap/tun 的原理和配置工具。这篇文章通过一个编程示例来深入了解 tap/tun 的程序结构。
在上一篇文章中说到我已经做了frp和反向代理把内网部分端口映射到公网,也都添加了ssl证书。但是始终有一个很让人头疼的事情——我的小水管只有5M,这个限制有时候就比较头疼(应证了那句: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很早之前就了解到 Zerotier
应该输出:cat: /dev/net/tun: File descriptor in bad state
服务器集群简称集群是一种服务器系统,它通过一组松散集成的服务器软件和/或硬件连接起来高度紧密地协作完成计算工作。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可以被看作是一台服务器。 集群系统中的单个服务器通常称为节点,通常通过局域网连接,但也有其它的可能连接方式。集群服务器通常用来改进单个服务器的计算速度和/或可靠性。一般情况下集群 服务器比单个服务器,比如工作站或超级服务器性能价格比要高得多。集群就是一组独立的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组合成一个组合来共同完一个任务。
想象一下,你和你的知己,分别住在不同的城市,你想与他进行书信往来。现在,你需要一种方式来将信件从你的城市发送到他们所在的城市。
内网穿透是指通过一种技术让外部网络可以访问到内网的NAS设备,这样即使在不同网络环境下,也能够远程访问和管理NAS设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网穿透方案:
中间踩了不少坑,趟雷的过程很有共性,供大家参考,本文重点说zerotier实现内网穿透。
实现负载均衡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基于DNS的负载均衡、基于四层交换技术的负载均衡、基于七层交换技术的负载均衡,其中nginx大家不陌生,我们可以通过配置实现负载均衡,可是问题也很明显,如果nginx宕机了,那么如何进行负载?这个时候会想多来几台nginx,综合考虑,今天介绍一种基于四层+七层交换技术的负载均衡,以虚拟ip来负载给我们多台nginx,再由nginx来实现负载均衡过程。本文采用CentOS 7.6作为操作系统示例。
KNI全称为Kernel NIC Interface,是DPDK框架下实现的DPDK与内核的高性能通信方案。
858 gdb ./vmlinux 859 target remote localhost:1234 860 gdbserver 1234 861 yum install gdbserver 862 gdb vmlinux 863 gdb vmlinux 864 gdb vmlinux 865 vi .config 866 vi .config 867 make menuconfig 868 vi .config 869 make 87
ATT&CK视角下的红蓝对抗:四. 内网穿透之通过Earthworm(EW)进行隧道穿透
制作带有 Intel 2.5G网卡驱动的镜像来解决ESXi7.0U2安装时找不到板载有线网卡问题
virtio-user 是 DPDK 针对特定场景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它主要有两种场景的用途,一种是用于 DPDK 应用容器对 virtio 的支持,这是 DPDK v16.07 开始支持的;另一种是用于和内核通信,这是 DPDK v17.02 推出的。 virtio_user 用于容器网络 我们知道,对于虚拟机,有 virtio 这套半虚拟化的标准协议来指导虚拟机和宿主机之间的通信,但对于容器的环境,直接沿用 virtio 是不行的,原因是虚拟机是通过 Qemu 来模拟的,Qemu 会将它虚拟出的整个 K
注意: 本文中使用 ip 命令创建或修改的任何网络配置,都是未持久化的,主机重启即消失。
作者: 付汉杰 hankf@xilinx.com hankf@amd.com 测试环境: Vivado/PetaLinux 2021.2, Linux 5.10.0
Linux 内核运行在单独的内核地址空间,是一种单内核的理念 (有时称之为宏内核 Macrokernel 或 Monolithickernel ),所有事情都运行在内核态,直接调用函数,无需消息传递,避免了IPC机制带来的额外开销,还避免了内核空间到用户空间的上下文切换,因而性能优异,同时在设计上又汲取了微内核(Microkernelkernel) 的精华:模块化设计、抢占式内核、支持内核线程以及动态装载内核模块的能力,从而在灵活性上又得以拓展
/proc/kallsyms会显示内核中所有的符号,但是这些符号不是都能被其他模块引用的(绝大多数都不能),能被导出的是符号的类型是大写的那些(例如T,U)。
1 配置GPIO, In ..\ arm-linux-3.3\linux-3.3-fa\drivers\spiftssp010_spi.c
V85x某方案目前默认Sensor是GC2053。实际使用时若需要用到GC4663(比如wdr功能)和SC530AI(支持500W),可按如下步骤完成切换。
Linux给应用程序提供了丰富的api,但是有时候我们需要跟硬件交互,访问一些特权级信息,所以可以使用编写内核模块这种方式。 另外Linux是宏内核结构,效率非常高,没有微内核那样各个模块之间的通讯损耗,但是又不能方便的对内核进行改动,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比较差,内核模块提供了一种动态加载代码的方式,弥补了宏内核的不足。
VIN是全志基于linux 内核v4l2 框架实现自己Soc 的camera 驱动框架。
源码的下载可以从网站:https://mirrors.edge.kernel.org/pub/linux/kernel/
同事一个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1 SP3环境配置ipv6地址失败,提示不支持IPv6,请求帮助,第一反应是应该ipv6相关内核模块没有加载。
Linpmem是一款功能强大的Linux物理内存提取工具,该工具专为x64 Linux设计,可以帮助广大研究人员在执行安全分析过程中快速读取Linux物理内存数据。
有时候,我们需要让Ubuntu系统加载第三方的内核模块,但是重新编译内核显然太繁琐,我们可以使用某些手段来手动加载或者自动加载这些模块。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具有:开放源码、所需容量小(最小的安装大约需要2MB)、不需著作权费用、成熟与稳定(经历这些年的发展与使用)、良好的支持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个人数码等产品中。嵌入式Linux开发主要包括:底层驱动、操作系统内核、应用开发三大类。需要掌握系统移植(Uboot、Linux Kernel的移植和裁剪、根文件系统的构建)、Linux驱动及内核开发(字符设备驱动、块设备驱动、网络设备驱动)应用开发由于博主能力有限所了解的也不多。
lsmod 是列出目前系统中已加载的模块的名称及大小等;另外我们还可以查看 /proc/modules ,我们一样可以知道系统已经加载的模块;
很早之前就有网友建议写一篇关于Linux驱动的文章。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写,原因之一是我之前没有在工作中遇到需要自己手动去写驱动的需求,主要是现在Linux内核驱动的支持已经比较完善了,另外一个原因是自己水平实在有限,不敢写驱动这个话题,Linux驱动里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很多年前专门买过驱动相关的书籍,厚厚的,看的云里雾里。借此机会,在这里给大家做个非常非常入门级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计算机网络中,TUN与TAP是操作系统内核中的虚拟网络设备。不同于普通靠硬件网路板卡实现的设备,这些虚拟的网络设备全部用软件实现,并向运行于操作系统上的软件提供与硬件的网络设备完全相同的功能。
EXPORT_SYMBOL只出现在2.6内核中,在2.4内核默认的非static 函数和变量都会自动导入到kernel 空间的, 都不用EXPORT_SYMBOL() 做标记的。 2.6就必须用EXPORT_SYMBOL() 来导出来(因为2.6默认不到处所有的符号)。
• 使用过程中可简单的看成是vin 模块+ device 模块+af driver + flash 控制模块的方式;
前言 很抱歉各位粉丝啊,博主好久没有更新原创文章,从今天起开始恢复写文章的时光。前段时间各种不顺利,到时心情低落。现在恢复状态了。 简介 本文主要来讲讲Linux内核驱动中,EXPORT_SYMBOL()宏定义的用法。 在阅读的Linux内核驱动源码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函数带有EXPORT_SYMBOL()宏定义。 从这个宏定义的理解为输出符号。那么他究竟有什么作用。 EXPORT_SYMBOL()宏定义作用 EXPORT_SYMBOL宏定义定义的函数或者符号将对内核代码公开,不用修改内核代码就在
这两个项目都是非常出名的搭建隧道的开源 V.P.N 项目。由于目前对 openVPN 项目不太了解,也没有适配 Tap 接口,因此这里重点介绍下 WinTun 接口。此接口实现我是非常非常的喜欢,喜欢到简直不要不要的。
在云计算时代,虚拟机和容器已经成为标配。它们背后的网络管理都离不开一样东西,就是虚拟网络设备,或者叫虚拟网卡,tap/tun 就是在云计算时代非常重要的虚拟网络网卡。
DPDK是一个优秀的收发包kit,但它本身并不提供用户态协议栈,因此由将数据报文注入内核协议栈的需求,也就是KNI(Kernel NIC Interface)。作为用户态和内核的接口,其因为没有系统调用和内存拷贝,因此比传统的tun/tap设备要更高效。
随着物联网的蓬勃发展,WIFI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嵌入式系统中。WIFI一般有两种工作模式,一个是工作在AP模式下,另外一个是Station模式。以你的手机WIFI为例,你最经常使用的功能是去连接某个WIFI热点上网,这时它工作在Station模式下。有时你也会共享个热点,让自己的手机被其他手机连接上网,这时就是工作在AP模式下。本篇以Realtek USB接口的RTL8188 WIFI模块为例,对Linux下WIFI使用做个简单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把上述代码,放入arch/arm/boot/dts/100ask_imx6ull-14x14.dts的根节点下面。
摘要总结:本文介绍了使用NFS作为根文件系统启动的详细步骤,包括设置U-Boot的bootargs、更改内核编译选项、使用NFS共享文件系统等。作者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演示了如何使用NFS作为根文件系统,并分享了U-Boot命令行工具的使用方法。
OpenStack作为当前和可预见时间内最为热门的云计算技术(没有之一),业已获得广泛的企业市场应用和众多IT巨头的支持,更是以近日(7月17日)一位最具重量级的新成员——Google,签约加入Ope
DR方式是通过MAC,规模是一个交换网络。而TUN方式,是通过给数据包加上新的IP头部来实现,这个可以跨整个广域网。
Linux系统启动流程大概总结下来是这么一个过程: POST-->BootLoader(MBR)-->Kernel(硬件探测、加载驱动、挂载根文件系统、/sbin/init)-->init(/etc/inittab:设定默认级别、系统初始化脚本、启动及关闭对应级别的服务、启动终端) 详细分析上面的流程 第1步: 1.POST 打开电源按钮,CPU会把位于CMOS中的BIOS程序加载到内存里面执行,BIOS会探测并识别主板上的所有硬件,然后按照BIOS程序里面设定的启动顺序(1.光驱 2.硬盘 3.软驱 等)
在前面章节中学习两个vpp与内核协议栈建立通信实现frr/bgp、ospf动态路由的学习案例,其中vpp和kernel通信中都使用了tun/tap网络虚拟接口来进行。本人对网络设备虚拟化了解不足,也在学习之中,如有错误,欢迎指正。下面就来学习一下vpp中tap模块。
在计算机网络中,TUN与TAP是操作系统内核中的虚拟网络设备。不同于普通靠硬件网路板卡实现的设备,这些虚拟的网络设备全部用软件实现,并向运行于操作系统上的软件提供与硬件的网络设备完全相同的功能。 TAP 等同于一个以太网设备,它操作第二层数据包如以太网数据帧。TUN模拟了网络层设备,操作第三层数据包比如IP数据封包。 操作系统通过TUN/TAP设备向绑定该设备的用户空间的程序发送数据,反之,用户空间的程序也可以像操作硬件网络设备那样,通过TUN/TAP设备发送数据。在后种情况下,TUN/TAP设备向操作系统的网络栈投递(或“注入”)数据包,从而模拟从外部接受数据的过程。 服务器如果拥有TUN/TAP模块,就可以开启VPN代理功能。 虚拟网卡TUN/TAP 驱动程序设计原理:
惠伟:networking-sfc deep dive 2zhuanlan.zhihu.com
之前的几篇文章(从i.MX6ULL嵌入式Linux开发1-uboot移植初探起),介绍了嵌入式了Linux的系统移植(uboot、内核与根文件系统)以及使用MfgTool工具将系统烧写到板子的EMMC中。
一般内核调试需要的东西就是内核镜像和磁盘镜像,不同版本的内核就用不同版本的内核镜像。而需要什么文件就调整磁盘镜像。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