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UNIX环境高级编程》中对于stat函数的解释,stat函数和stat命令一样,都是返回该文件的详细信息。 函数定义为:
今天在reload postgresql数据库配置的时候,postgresql数据库的perl脚本抛出: Insecure directory in $ENV{PATH} while running with -T switch at /usr/bin/pg_ctlclust 然后reload失败。
suid即set user id,是一种授予文件的权限类型,它允许用户使用者以文件所有者的权限来执行文件。需要这种特殊权限的场景在Linux下很常见。 已知的可以用来提权的Linux可执行文件有: CopyNmap、Vim、find、Bash、More、Less、Nano、cp 比如常用的ping命令。ping需要发送ICMP报文,而这个操作需要发送Raw Socket。在Linux 2.2引入CAPABILITIES前,使用Raw Socket是需要root权限的(当然不是说引入CAPABILITIES就不需要权限了,而是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解决,这个后说),所以你如果在一些老的系统里ls -al $(which ping),可以发现其权限是-rwsr-xr-x,其中有个s位,这就是suid:
在使用Linux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用户ID(user identifier, UID)和组ID(group identifier, GID),Linux也是通过对这些ID的管理实现的自主访问控制(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 DAC)。
作者:Vamei 出处:http://www.cnblogs.com/vamei 欢迎转载,也请保留这段声明。谢谢! 我们在Linux的概念与体系,多次提及进程的重要性。Python的os包中有查询和修改进程信息的函数。学习Python的这些工具也有助于理解Linux体系。 进程信息 os包中相关函数如下: uname() 返回操作系统相关信息。类似于Linux上的uname命令。 umask() 设置该进程创建文件时的权限mask。类似于Linux上的umask命令,见Linux文件管理背景知识 get
前几天我在代码审计知识星球里发表了一个介绍nmap利用interactive模式提权的帖子:
通常来说,Linux运行一个程序,是使用当前运行这个程序的用户权限,这当然是合理的。但是有一些程序比较特殊,比如我们常用的ping命令。
Linux的用户在登录(login)之后,就带有一个用户身份(user ID, UID)和一个组身份(group ID, GID)。在Linux文件管理背景知识中,我们又看到,每个文件又有九位的权限说明,用来指明该文件允许哪些用户执行哪些操作(读、写或者执行)。 (参考Linux文件管理背景知识) 一般来说,Linux的用户信息保存在/etc/passwd中,组信息保存在/etc/group中,文件的每一行代表一个用户/组。早期的Linux将密码以名码的形式保存在/etc/passwd中,而现在则多以暗码(
在刚开始使用docker volume挂载数据卷的时候,经常出现没有权限的问题。 这里通过遇到的问题来理解docker容器用户uid的使用,以及了解容器内外uid的映射关系。
前面说完了Linux的目录、开机流程、重定向和文件查找,方便我们对理解Linux功能、反弹shell和敏感文件搜索的原理有了简单理解,其实在Linux中的各种操作都是十分透明的,理解Linux的各种细节,对Linux渗透是十分重要的,借用大佬的一句话“Linux的对抗比的就是你跟运维谁的水平更高一点”
我在生产服务器上有一个很大的200GB的日志文件需要删除。我的rm和ls命令已经崩溃,我担心这是由于巨大的磁盘IO造成的,要删除这个大文件,输入:
Linux系统中的用户是分角色的,用户的角色是由UID和GID来识别的(也就是说系统是识别的是用户的UID、GID,而非用户用户名),一个UID是唯一(系统中唯一如同身份证一样)用来标识系统的用户账号(用户名)。
Linux系统使用一个专门的文件来将用户的登录名匹配到对应的UID值。这个文件就是 /etc/passwd文件,它包含了一些与用户有关的信息。如下:
默认情况下,容器中的进程以 root 用户权限运行,并且这个 root 用户和宿主机中的 root 是同一个用户。听起来是不是很可怕,因为这就意味着一旦容器中的进程有了适当的机会,它就可以控制宿主机上的一切!本文我们将尝试了解用户名、组名、用户 id(uid)和组 id(gid)如何在容器内的进程和主机系统之间映射,这对于系统的安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说明:本文的演示环境为 Ubuntu 16.04(下图来自互联网)。
Linux沿用了Unix文件权限的方法,允许用户和组根据每个文件和目录的安全性设置来访问文件。 用户权限通过创建用户时分配的用户ID(UID)来跟踪的。每个用户有唯一的ID,但是登录时用的不是UID,而是登录名。 7.1.1 /etc/passwd 文件 这个文件将用户的登录名匹配到对应的UID中,还包含了一些与用户相关的信息。 root用户账户是Linux系统的管理员,UID是0. 有些账户是系统账户:系统上运行的各种服务进程访问资源用的特殊账户。 所有运行在后台的服务都需要用一个系统用户账户登录到lin
在Linux系统管理中,文件权限和所有者的管理是维护系统安全的重要方面。适当的文件权限设置可以防止未授权访问,而正确的文件所有者设置则确保文件的正确访问控制。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Go语言编写一个工具函数,该函数可以在Linux环境下检查和修复指定文件的权限和所有者。
命令用于删除用户,在执行操作的时候,该用户的家目录默认被保存,参数-r可以强制删除
本篇继续安全系列之介绍,继续学习用户空间安全!本系列内容比较多,需要一步步的跟进。上期学习了android Linux安全介绍,下篇继续介绍android framwork层安全。
本篇继续安全系列之介绍,继续学习linux安全!,上期学习了android系统构建介绍,下期将会了解用户空间之安全。
作为最广为人知的开源项目之一,Linux 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安全,可信和稳定的软件,全世界数千人对它进行研究,攻击和打补丁。 不出所料,Linux 内核是 Android 操作系统的基础[3]。 Android 不仅依赖于 Linux 的进程,内存和文件系统管理,它也是 Android 安全架构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 在 Android 中,Linux 内核负责配置应用沙盒,以及规范一些权限。
安卓有一套自己的安全权限机制,大部分来自linux的权限机制,某些地方也做了延伸,比如linux中的用户概念,在安卓上来说就相当于app。对于一些刚学习安卓的同学来说,如果之前也没有了解过linux的
root 用户的 UID 为 0,UID 即 User IDentification。
存在问题: 那么多小伙伴想root,root后好处多多你懂的,那么开发的小伙伴最想关心的是安全机制问题。 解决方案: 我们就以此来了解一下Android 安全机制 安卓有一套自己的安全权限机制,大部分来自linux的权限机制,某些地方也做了延伸,比如linux中的用户概念,在安卓上来说就相当于app。对于一些刚学习安卓的同学来说,如果之前也没有了解过linux的权限概念,对于安卓的这个安全机制也会比较迷茫,看到一篇文章对于android的这个安全权限机制写的还算不错,推荐初学的同学阅读一下。当然如果某些部
useradd 是 Linux 系统中用于创建新用户账户的命令。管理员通常用它来添加新的系统用户,为他们设置初始配置,如主目录、登录 Shell 等。这个命令具有多个选项,允许管理员定制新用户账户的各种属性。
本地用户空间层在 Android 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中起到重要作用。 不理解在该层上发生了什么,就不可能理解在系统中如何实施安全架构决策。 在本章中,我们的主题是 Android 引导过程和文件系统特性的,并且描述了如何在本地用户空间层上保证安全性。
当我们获得了某个Linux服务器的低权限之后,我们想要对该低权限账号进行提权,以执行更多的操作,而在提权过程中发现当前用户具有/etc/passwd文件的写权限,此时我们可以写一个用户进去完成提权。
近日,安全专家发现 Sudo 中出现一个新漏洞,该漏洞是 sudo 安全策略绕过问题,可导致恶意用户或程序在目标 Linux 系统上以 root 身份执行任意命令。
Linux是一个多用户的操作系统,引入用户,可以更加方便管理Linux服务器,系统默认需要以一个用户的身份登入,而且在系统上启动进程也需要以一个用户身份去运行,用户可以限制某些进程对特定资源的权限控制。
Android的内核就是Linux,所以Android获取root其实和Linux获取root权限是一回事儿。
超级管理员主要识别是否是root和#这两个必备的条件来确定当前状态下是否为管理员用户
笔者在前文《理解 docker 容器中的 uid 和 gid》介绍了 docker 容器中的用户与宿主机上用户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docker 默认没有隔离宿主机用户和容器中的用户。如果你已经了解了 Linux 的 user namespace 技术(参考《Linux Namespace : User》),那么自然会问:docker 为什么不利用 Linux user namespace 实现用户的隔离呢?事实上,docker 已经实现了相关的功能,只是默认没有启用而已。笔者将在本文中介绍如何配置 docker 来隔离容器中的用户。 说明:本文的演示环境为 Ubuntu 16.04。
Linux身份鉴别机制是保护操作系统安全的重要机制之一,是防止恶意用户进入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早期的身份鉴别机制就是传统的UNIX身份鉴别机制,它采用口令加密并与原密码进行对比的方式来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别。但是这种加密方式过于单一,在一个服务中用户的帐号密码泄露会涉及到多个服务的安全性,所以为了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出现了许多其他的身份鉴别机制,如指纹认证、USB认证等。但是这样导致了一个问题,为了应用这些认证机制,就需要重新编写并编译应用程序(如系统登陆服务login)。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95年Sun公司的Vipin Samar和 Charlie Lai提出了PAM(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身份鉴别机制,它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插件功能,使得系统在更改认证机制时不再需要修改应用程序,极大的提高了认证机制的灵活性。本报告对Linux各用户帐号的权限区别进行了分析,对传统UNIX身份鉴别机制的实现过程进行了研究,重点对PAM身份鉴别机制的实现过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PAM策略演示场景实现了身份鉴别机制的执行过程,研究结果也发现Linux身份鉴别机制是在Linux用户态下实现的,并不涉及内核的具体实现。
注意:本文分享给安全从业人员,网站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和防范恶意攻击,请勿恶意使用下面描述技术进行非法操作。
注意:本文分享给安全从业人员、网站开发人员以及运维人员在日常工作防范恶意攻击,请勿恶意使用下面介绍技术进行非法攻击操作。。
Linux 系统的管理员之所以是 root,并不是因为名字叫 root,而是因为该用户的身份号码即 UID(User IDentification)的数值为 0。在 Linux 系统中 UID 就像我们的身份证号码一样具有唯一性,因此可通过用户的 UID 值来判断用户身份。在 RHEL 8 系统中,用户身份有下面这些。
豌豆贴心提醒,本文阅读时间7分钟 没有绝对的安全 在上一篇文章《linux服务器安全配置实例(一)》中介绍了我对ssh服务的一些常用的安全配置和性能优化。 其实ssh服务是我们进入服务器的一扇大门,这扇大门是提供正常人使用钥匙打开后进屋的。而对于一些恶意的小伙伴,他们会使用一些非法的方式,比如走窗户、暴力开锁等去不经过我们的同意就进屋大肆破坏。 走窗户:通过一些系统的0day漏洞或者第三方服务以及软件的漏洞溢出或者注入,在服务器中运行恶意的代码来得到登陆权限。 暴力开锁:通过一些暴力破解软件,暴力破
每个用户对其拥有的文件具有控制权,同时,用户又属于由一个或多个用户组成的用户组。用户组成员由文件和目录的所有者授予对文件和目录的访问权限。如此设计可保证每个用户的操作是独立的,不会影响到其他用户。 i
Linux的账号管理包括用户与用户组,它们两者是多对多的关系,即一个用户可以属于多个用户组,且一个用户组可以包含多个用户。一个用户组中的用户具有相同的权限。 在Linux中,用户的账户信息和用户组信息都记录在指定的文件中,这些文件构成了Linux用户管理的基础。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Linux用户管理相关的文件。 Linux的账号文件 1./etc/passwd 这个文件虽然叫passwd,但实际存放Linux所有的账户信息,其中每一行表示一个账户信息,每条账户信息由7个字段构成,每个字段用:分隔。
setuid()用来重新设置执行目前进程的用户识别码. 不过, 要让此函数有作用, 其有效的用户识别码必须为0(root). 在Linux 下, 当root 使用setuid()来变换成其他用户识别码时, root 权限会被抛弃, 完全转换成该用户身份, 也就是说, 该进程往后将不再具有可setuid()的权利, 如果只是向暂时抛弃root 权限, 稍后想重新取回权限, 则必须使用seteuid().
本篇文章,我将结合自己的实践以及简介,来对linux系统做一个直观清晰的介绍,使得哪些刚接触Linux的小伙伴可以快速入门,也方便自己以后进行复习查阅。
Linux是一个多用户的操作系统,为了实现资源分派及出于安全的考虑,必须对用户进行不同权限的分配。用户组便于更高效地管理用户权限。 用户操作Linux需要经过三个步骤的权限认证: Authentication:认证 Authorization:授权 Accouting:审计 用户及用户组 用户UID 管理员:root, 0 普通用户:1-65535 系统用户:1-499, 1-999(centos7) 作用:对守护进程获取资源进行权限分配 登录用户:500+, 1000+ 用户组GID 管理员组:root
一.用户与组的概念 1.理解linux多用户,多任务的特性 Linux是一个真实的、完整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多用户多任务就是可以在系统上建立多个用户,而多个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内登录同一个系统执行各自不同的任务,而互不影响,例如某台linux服务器上有4个用户,分别是root、www、ftp和mysql,在同一时间内,root用户可能在查看系统日志,管理维护系统,www用户可能在修改自己的网页程序,ftp用户可能在上传软件到服务器,mysql用户可能在执行自己的SQL查询,每个用户互不干扰,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自己的工作,而每个用户之间不能越权访问,比如www用户不能执行mysql用户的SQL查询操作,ftp用户也不能修改www用户的网页程序,因此可知,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每个用户是在权限允许的范围内完成不同的任务,linux正是通过这种权限的划分与管理,实现了多用户多任务的运行机制。 2.linux下用户的角色分类 在linux下用户是根据角色定义的,具体分为三种角色: 超级用户:拥有对系统的最高管理权限,默认是root用户。 普通用户:只能对自己目录下的文件进行访问和修改,具有登录系统的权限,例如上面提到的www用户、ftp用户等。 虚拟用户:也叫“伪”用户,这类用户最大的特点是不能登录系统,它们的存在主要是方便系统管理,满足相应的系统进程对文件属主的要求。例如系统默认的bin、adm、nobody用户等,一般运行的web服务,默认就是使用的nobody用户,但是nobody用户是不能登录系统的。 3.用户和组的概念 我们知道,Linux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如果要使用系统资源,就必须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户,然后通过这个账户进入系统。这个账户和用户是一个概念,通过建立不同属性的用户,一方面,可以合理的利用和控制系统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提供对用户文件的安全性保护。 每个用户都用一个唯一的用户名和用户口令,在登录系统时,只有正确输入了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系统和自己的主目录。 用户组是具有相同特征用户的逻辑集合,有时我们需要让多个用户具有相同的权限,比如查看、修改某一个文件的权限,一种方法是分别对多个用户进行文件访问授权,如果有10个用户的话,就需要授权10次,显然这种方法不太合理;另一种方法是建立一个组,让这个组具有查看、修改此文件的权限,然后将所有需要访问此文件的用户放入这个组中,那么所有用户就具有了和组一样的权限。这就是用户组,将用户分组是Linux 系统中对用户进行管理及控制访问权限的一种手段,通过定义用户组,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管理工作。 4.用户和组的关系: 用户和用户组的对应关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下图展示了这种关系:
Linux系统是多用户操作系统,Linux系统通过识别用户名称对应的id号来判断,Linux用户名和id对应的关系都储存在我们常/etc/passwd中
本章将介绍系统安全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下命令的使用。 id: 显示用户身份标识。 chmod: 更改文件的模式。 umask: 设置文件的默认权限。 su: 以另一个用户身份运行 shell 。 su
可以/etc/sudoers.d 下面建立一个文件内容如下 ,就可以是etl组的所有用户都可以无密码的切到etl用户下。
理解用户名、组名、用户ID(UID)和组ID(GID)在容器内运行的进程与主机系统之间的映射是构建安全系统的重要一环。如果没有提供其他选项,容器中的进程将以root用户身份执行(除非在Dockerfile中提供了不同的UID)。本文将解释这一工作原理,如何正确授予权限,并提供示例加以说明。
本文总结了Linux添加或者删除用户和用户组时常用的一些命令和参数。 1、建用户: adduser phpq //新建phpq用户 passwd phpq //给phpq用户设置密码 2、建工作组 groupadd test //新建test工作组 3、新建用户同时增加工作组 useradd -g test phpq
#不创建主目录,不指定家目录,不生成家目录,之前是用 cd /home进入家目录后可以看到我们创建的XD用户,使用这个-M就是不会出现在家目录中的了。如在创建一个useradd -M 后面是默认的话会自动指定是/bin/bash是可登录的,而UID会在之前的基础上自动增加
Linux(linux的强大之处在于,linux中可以多用户多分组,而且相互隔离)在window中是有用户跟组这种分类的;
Linux 是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换句话说,Linux 系统支持多个用户在同一时间内登陆,不同用户可以执行不同的任务,并且互不影响。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